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业标准管理
民国时,工业所用的标准,皆引用于外国。建国初主要引用苏联的标准。1952年,国内始颁布一批机械工业标准。区内工业薄弱,标准管理首先在安庆市进行。1965年3月,在安庆市农具厂制定了WD0.5型单管喷雾器标准,11月市标准计量局派人去省参加“专、市标准化人员训练班”学习,以培养标准化管理工作骨干。
1976年12月,区内召开了市、县标准化管理人员和有关厂、矿技术人员大会,宣传贯彻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的《机械制图》(主要是绘制机械图样的科学标准)和《表面形状与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的新标准。会后,机械行业开始按新标准进行改图工作。1977年3月,全区标准化工作会议继续宣传贯彻《形位公差》标准,并邀请3位技术人员对《形位公差》新概念进行讲解。
1980年,区内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简称“两个条例”)和《安徽省计量管理暂行办法》(简称《计量办法》),各县均开展了对工农业产品标准化情况的调查登记。
1981年,区内在贯彻国家颁布的《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调查登记了211个工矿企业,及其有关批量的产品604种。其中执行标准的有416种,占68.9%;无标准或者有标准不依的188种,占31.1%。当时,各工、矿企业对标准化认识有差异,如桐城县滤清器厂、池州皮革厂,除积极制订企业标准外,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按部颁标准来要求生产,而岳西县的标准化工作则基本上没有开展。
1982年,地区对涉及数县生产的同一产品,制订了统一标准20个。1983年2月,地区标准计量局、能源办公室与安庆市标准计量局联合举办了贯彻国家颁布的《热量单位符号与换标》、《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4项能源标准学习班,使46个工、矿企业初步掌握了4项国际理论基础。
1984年,枞阳县标准计量局对县产的柴油机、电动机、轻工业机械、水泥、粮、油、酒等产品进行了标准化调查,基本上消灭了无标准生产。宿松县调查了全县29个工、矿企业181种产品,其中按国标的有41个、部标的有56个、企标的有65个,计占总数的89.5%;19种产品无标,占10.5%。
1987年,地区标准计量局颁发施行了地区企业标准10个。调查174个企业、283种产品,查出按标准生产的有247种,标准覆盖率为87.3%;无标生产的有36种,占12.7%。其中望江县抽查34个产品,有29个符合国、部颁标准,占85.3%;东至县调查79个产品,采用标准生产的有53种,占67.1%;贵池县所查24家企业大部分属无标生产。
乡镇企业标准化生产的为数甚少,产品质量低劣。宿松县137个乡镇企业有标生产的仅有9个,占6.5%;岳西县调查87个乡镇企业产品,皆是无标生产。
二、农业标准管理
建国后,农业耕作标准,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制订并管理。
1978年,地区曾召开大会,贯彻全国第二次种子标准化经验交流会的精神,主要强调了“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以必要的调剂)方针。会上,桐城县三河公社乔庄大队陈长发传授了经验,会后又将有关种子标准化方面的电影带到农村放映,进行普及宣传。
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建国初,区内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均由企业和主管部门进行。
1978年地区标准计量部门,遵照国家标准计量总局的文件精神,开展了产品“质量月”的活动。以后,地、县对产品质量加强了监督检验,并开展“创优”(创造优质产品)活动。1980年,地区月山铜矿生产的铜精砂,被评为省优产品,1981年又被评为部优和国优,获得银牌。
1981年,全区贯彻国务院批转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报告》和《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工、矿企业都要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努力完善检验制度,做到凡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以合格品出厂。当年,地区化肥厂生产的“龙狮”牌乌洛托品,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后优质产品不断涌现,各县对产品质量也都加强了监督检验。望江县对县酿造厂生产的酱油、米醋,城关墨水厂的墨水,光明大队的浆糊等产品,除要求本厂测试外,还分别送往武汉、蚌埠、安庆市等有关单位进行测试鉴定。潜山县轴承厂生产的205轴承,主项合格率达95%,在省内名列前茅;电机厂生产的8CT——10A瓷插保险,其主项合格率可达100%。宿松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合格率提高到95%。东至县齿轮厂实行二级检验(厂和车间)制度,质量管理人员由20人增到39人,产品合格率由60~70%提高到89.9%;自行车零件厂产品合格率由46~72%,提高到68~85%。另外,桐城县黄甲电表厂生产的2.5安倍电度表,经标准计量部门组织技术鉴定,认为不合标准,则令其转产。
1982年,地区规定了产品质量负责制,地管产品及地、县共管产品,由地区主管局负责;县管产品由县主管局负责。1984年继续开展创优质产品活动,全区被评为国优的有1个、部优7个、省优29个。宿松县对19个单位生产的磷肥、酒类、饮料、食品罐头等9个产品抽样检验41次,符合标准的有10个单位,其余不合标准的产品,则不准销售,并令其停产整顿。
1985年,区内进行粮、油、食品创优质活动。全区有16个品种参加,被评为部优的有1个(怀宁食品厂方片糕),省优4个(潜山县三祖寺牌封缸酒、怀宁食品厂月饼、怀宁高河标二籼米、怀宁贡面厂龙凤贡面)。
1987年,根据省规定的受检产品目录进行检查,当年全区受检查的产品计131样次,其中合格品67个,合格率为52%,对不合格产品,则要求进行整改。各县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重点放在对乡镇企业的产品上。东至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强化了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宿松县对乡镇企业磷肥生产进行检验,发现磷肥质量低劣,最高含磷量仅7.03%。当年,查封取缔了80家,限期停产整顿12家,允许继续生产的有28家。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