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产品】
石灰
市境清代初期即有生产石灰的记载,当时集贤关一带“多粉垩,村民藉以粪田”。民国期间,石灰业集中于罗冲至集贤关一带,多为个体或联户生产。品种有石灰熟料、粉、膏等。1949年,约有七八口窑,季节性生产。至1951年均自产自销,或委托城内土产店、石灰行代销。1952年,集贤关一带石灰个体户成立合作社,石灰由合作社统销。1953年公私合营,成立石灰合作总店,下设高花亭、华中路、天台里、沟儿口、大新桥、北正街6个门市部。1954年,城西区兴办生产自救性质的石灰厂,工人多为南庄岭居民。嗣后,市公安局兴办劳改石灰厂,民政局成立生产自救石灰厂。1958年7月,东市区拨款200元建石灰厂。1960年,迎江区石灰厂在龙狮桥设门市部,并在城区设业务接洽处。1965年,迎江区石灰厂与大观区石灰厂合并,成立市石灰厂。1983年,市石灰厂在西门设门市部,石灰除供应城内和郊区建筑单位外,还销往怀宁、枞阳、望江等县。地区化肥厂、市氮肥厂、化工原料厂生产石灰主要作为化工原料自产自用,剩余部分也有外销。
石灰产量随需求的变化波动。市石灰厂1965年生产石灰3282吨,1966年4514吨,1968年降至2394吨。1969年后逐步上升,1970年为5307吨,1975年8735吨。1976年降至5438吨。1980年升至8597吨,1983年达10794吨,1985年8030吨。1988年,全市有30余口石灰窑,其中郊区林业村石灰厂等沿用改进的土窑生产,市石灰厂使用普通立窑生产,市化肥厂、氮肥厂、化工原料厂使用机械化立窑生产。同年,市石灰厂生产石灰9214吨、石灰膏3000吨,全市生产石灰7万吨。
砖瓦
清代末年,桐城籍窑师张有志举家迁广圩,用土窑烧制青砖和小瓦,为较早的经营性砖瓦生产。民国时期,广圩一带个体窑户主要生产青砖、小瓦,就地出售。1951年,在棋盘山建市建筑材料厂,开始生产红砖和大瓦(机制平瓦和脊瓦)。产品由主管部门计划调拔,统购统销,除满足市内需要外,约有三分之一销往怀宁、枞阳等县。1959年,市窑厂建36门轮窑。至60年代初,有广圩窑厂、罗冲窑厂、光明窑厂、红光窑厂、余桥窑厂、市煤渣砖厂、市种畜场窑厂等,除劳改部门的新生窑厂和市轮窑厂外,生产规模和设备水平都较低。60年代后,市砖瓦产品以城区和郊区农村市场为主,外销量减少。70年代,郊区社队先后创办10余家砖瓦厂。1974年,国营市第二砖瓦厂成立。1977年后,产品由企业自销,以销定产。农村社队集体砖瓦企业则始终为产销结合。80年代初,老峰、长风、五里等轮窑厂相继建成。1988年,全市城乡共有48家砖瓦企业,其中市属国营企业2个、乡镇集体企业46个,共有轮窑厂17个、燧窑厂1个。年产烧结粘土砖2.26亿块,青、红平瓦650万片。另有郊区零星小窑生产少量青砖、小瓦。
粘土小瓦由粘土制坯焙烧而成,有青、红2种颜色,规格为13×17厘米,略带弧形,厚度一般为0.5厘米,为传统民房盖料,已逐渐被淘汰。
机制大瓦以粘土机械模压成型,焙烧而成,有平瓦和脊瓦2种,青红2种颜色,有凹凸,使用时互相咬合衔接。平瓦有前瓦、后瓦2个瓦片及槽和边筋等结构。前瓦的外形与大小保证在挂瓦后与瓦槽搭接合适,后瓦的有效高度不低于5毫米,槽深不小于10毫米,边筋高度不低于3毫米,头尾衔接处长50~70毫米,内、外槽搭接处长25~40毫米。脊瓦结构与平瓦相似,总体呈“V”形,以挂接房脊两边的平瓦。大瓦继小瓦之后为主要房顶盖料,强度大,经久耐用。随着城市建筑平顶化,生产亦大幅度萎缩。
普通粘土砖以粘土制坯焙烧而成,有青、红2种颜色。1958年前,主要生产12×16×5厘米青砖。1959年后,根据国家标准生产240×110×53毫米规格红砖,按强度分为200、150、100、75、53五个标号,为民房及工业建筑主要砌料。
煤渣砖1965年市煤渣砖厂试产。以煤渣和部分水泥、石膏粉等掺合压制成坯,然后经蒸汽养护而成,规格为40×30×15厘米,褐色、体轻、强度高。因技术条件落后,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1969年停产。
【工艺设备】
石灰烧制设备
窑为主要设备。分土窑、棒锤窑、普通立窑、机械立窑等。1957年以前,沿用传统的蒙顶土窑,凭经验生产,全部手工操作,烧出的石灰质地好,但单产低,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大。1958年后,逐渐使用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破碎、石灰石入窑、煅烧、出窑等工序均实现机械化。
土窑又称“地坑窑”,外墙以砖或石块砌成,中空,下部安一铁栅,偏东南砌一窑门,外形似蒙石包。生产时将石灰石码放窑中,中间留有窑隙,以利自然通风,然后在窑栅处填塞干柴和煤炭,点火后,火焰自下而上,烧至窑顶。一窑生产周期为10~15天,其间不断加薪或煤炭,熟料冷却后一次出清,每窑单产10~18吨。
棒锤窑1959年,对土窑进行改造,形状近似棒锤,最大内径3米,有效高度8米,炉栅改为平坦式,可以连续生产,即一边在下面出熟料,一边同时在窑顶填充石灰石,产量大幅度提高。煅烧改明火为暗火,减少了热流失。由于平坦式窑棚影响自然通风,煤及石灰石在窑内燃烧不完全,熟料质量不稳定。个体窑户一直使用这种窑。
普通立窑1977年,市石灰厂将窑体升高到12.5米,最大窑径3.5米,窑栅改为伞式,以利疏风和出窑,采用“暗火插烧法”3班制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53万吨,单位能耗和操作工劳动强度均有所降低。
机械立窑内部构造与普通立窑相同,有效高度在13米以上,顶部装有机械提升机输送物料,底部有鼓风机械强制通风,并有熟料输出设备,全过程为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劳动强度低,每窑年产4~5万吨,熟料质量好,能耗低,而且可在窑顶附设管道回收窑气。此窑造价较高,1988年仅地区化肥厂、市氮肥厂、市化工原料厂使用。
砖瓦烧制设备
1958年以前,民间窑户以人力或牛和泥,手工木模制坯,自然干燥,土窑焙烧,间歇性生产,质量与窑师经验直接相关。砖坯中不搭入外配燃料,烧出的砖多夹生、黑心。1959年初,市轮窑厂职工发明土窑“三紧三松”(即楠火紧、中间紧、前沿紧、下脚松、边砖松、窑顶松)烧窑法和“六勤”(勤上煤、勤调灶、勤出清、勤盖顶、勤看火、勤下灶)操作法,并发明“干湿分层装窑法”和“老糠配煤烧窑法”,成品合格率上升到99.7%。
1959年后出现轮窑和燧窑,焙烧实现机械化连续操作,并开始使用挖土机、纹泥机、粉碎机、大型制砖机、压瓦机等设备,少数企业还有烘干装置,供冬季和雨天使用。各厂普遍推广在制坯原料中加入“二煤”(即未完全燃烧的工业煤渣)增加窑的热效率,提高合格率。
制坯机械最早使用的脱坯工具为木模,用木头做成长方形框架,两端各有一个扶手,使用时,先用水将木模浸透,然后将泥料投入模中,以手捣实,去多余泥料,脱模即可。50年代中期仍使用木模制坯。1956年,市窑厂窑工张让康改制成铁木制砖机,结构近似手轮压瓦机,手摇操作,压泥成坯,工效比木模制坯提高近20倍。1963年,市轮窑厂恢复生产时,省建设厅调拨1台500型大型自动制砖机。此后市二砖厂及郊区各较大轮窑厂皆使用此种设备。
1958年,市窑厂老窑工张有志设计制成手轮压瓦机,铁木结构,手摇操作,制坯效率较手工大大提高,1964年以后,逐渐为电动压瓦机所代替。1986年,市砖瓦厂自行设计制造自动挤出瓦机。1964年,市庆丰窑厂首先使用自动摩擦压瓦机,利用摩擦原理自动压泥成坯,自动吐出。每班可产瓦坯1万片。
土砖瓦窑形状似蒙古包,顶为浑圆形,一般朝北设窑门,先将砖(瓦)坯码放炉膛四周,中间堆放柴薪引火,上面加煤。砖烧成冷却后一次出清,生产周期一般为16天。1953年以前使用敞口窑,即窑顶留较大空隙,以利抽风。1954年,市窑厂改为蒙顶窑,即将窑顶封死,在四周留气孔。
轮窑由多孔窑连在一起,炉膛彼此相通,中部以一钢板结构的有轨滑车衔接,上面码坯,可连续生产,一面装窑一面出窑,烧成周期缩短为6天,平均每门窑年产砖100万块。1959年,市窑厂始投入使用。1971年后,陆续在社队砖瓦厂推广。市内轮窑最小18门,最大36门。
燧道窑外形似轮窑,但炉膛为燧道形,以有轨回窑车送坯入窑和出窑,一条龙生产。1976年,市二砖厂建成全市第一条129×3.09×1.78米燧道窑,可年产粘土实心内燃红砖6500~7000万块。因造价高,难以推广。到1988年,仅此1家。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砂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