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区街经济始于解放初期的生产自救活动。1949年,江堤溃破,失业半失业人数增多,人民生活困苦。城区组织群众发展副业,生产度荒。1952年后,形成一些长年性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生产或服务社组,少数发展为手工工厂,以解决社会待业人员和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
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街道居民自愿集资办起一些工厂。城市人民公社化后,一度将部分原市属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企业划归区(分社、公社)管理,城区开始有区属工业和商业。1961—1963年间,区街骨干工业企业和商业服务网点均对口上交市有关主管局管理,区街经济再次以解决待业人员生活困难、缓解社会矛盾、减轻国家负担为目的,劳动服务业务有很大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区街企业被打成“黑厂”、“黑店”、“黑队”,区街3000余人的劳动服务队被解散。
70年代初,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城区街道、居委会发动群众办起一批“五七”工厂,区街工业有所恢复和发展,商业仍几乎是空白。70年代末,一批办得较好的区街工业企业被无偿平调给市有关主管局管理,严重挫伤区街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1979年初,市委组织调查组分别对青年居委会和迎江居委会劳动待业情况进行调查。青年居委会672户2466人中,家庭成员均无正式职业的17户,待业人员301人,占总人口的12%,占劳动年龄人口的27.7%,其中留城知青52人,中小学离校学生144人,经济困难时期精简退职职工37人,解放后从未参加正式工作的45人,自动离职和被开除回家的11人,其他12人。同时,青年路街道1.5万居民、3平方公里范围内只有5个烟酒商店、1个百货商店、2个粮站、4个饮食点、4个热水炉、1个理发点,其中从染织厂到工农街口近2公里长的地段内没有一个商业服务网点,存在着“许多人无事做与许多事无人做”的突出矛盾。迎江居委会调查结果亦与此类似。调查之后,市委作出“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待业人员”的决定,接着又推广新桥居委会大搞厂外加工、统筹安排待业人员的经验。此后区街企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及运输业、建筑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区、街道、居委会3个层次共同发展的格局。1984年后,区街企业的目标由“安置就业”向“发展经济”转变。职工队伍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据大观区1988年3月调查,在1368个样本中,35岁以下的834人,36~50岁的439人,50岁以上的95人,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的13人,高中165人,初中708人,小学460人,文盲22人。另有临时合同工1222人。
【产业结构】
工业
解放初期,区政府组织居民生产自救,几人或几十人组合,以厂、坊、社、组、队等形式,进行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手工业生产。到1957年,其中部分生产自救单位逐渐发展成为长年进行工业或手工业生产的企业,如东市区(即迎江区)的造纸厂、卫生用品厂、布鞋厂、刺绣厂、童袜厂、煤球加工厂,西市区(即大观区)的石灰厂、陶器厂、棉织厂、制鞋厂等。但设备简陋,规模都很小。其中办得稍好的企业,如西市区的棉织厂、麻线厂、芦席社、粉丝社4个单位,转为地方国营,纳入国家生产计划。是年,城区区属手工业厂社共有12个,职工3336人,年生产总值32.9万元。此外还有一些街道民办社组和个体手工业组织从事简单手工业生产。
1958年,城区动员居民捐献废钢铁并集资办工业。仅东市区就有7652户(占总户数的62%)献出现金5914元、房屋153间、玉器212件、金33钱、银275两,以及若干瓷器古画、家具、砖瓦木料、废钢铁等,合计价值4.5万余元(次年区委决定将群众献的现金、金银等一律归还,计退人民币16594.25元)。根据“白手起家,因陋就简”的要求,除将原有的生产组、社转为工厂,还新办了一批工厂,如炼钢厂、炼焦厂、机械厂、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玻璃制品厂、纸盒厂、玻璃纤维厂等。其中西市区增加33个厂,东市区增加26个厂(区办)。这些厂多数由个体手工业者组合而成,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经济效益极差。东市区的冶金工业,当年组织职工419人,运用资金21.4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7.58万元,群众集资0.93万元,借款2.98万元),共生产铁块169.28吨、土钢12.9吨、焦炭547吨、耐火砖1.27万块,亏损9.38万元。
1959年,一度将部分坐落在区域内的原市或专区直属中小企业划归区管理。划归迎江区管理的有市针织厂、冰厂、余良卿膏药厂、刻字社、专区针织厂、专区窑厂6个企业;同时,成立区委工交部,对下属企业进行调整合并,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略有改善。大观区将26个直属企业合并为22个,其中3个地方国营工厂从事机械化生产的人数占23%,半机械化的占26%;漂棉厂机械化程度达64%;11个合作工厂机械化程度为7%,半机械化为14%;其余厂、社手工操作仍占90%以上。该区当年上报的工业总产值为1750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水泥687吨,肥皂39吨,毛巾2.46万打,棉布7.61万米,台秤118台,油印机370部,小农具844件,平胶带3277平方米。同年,大观区属棕麻纺织厂试制成野杂纤维梳麻机,工效良好,送省和国家展出;漂棉厂的漂棉白度超过国家出口标准。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影响,浮夸风、瞎指挥严重,上报的产值效益等数字与实际差距很大。1961—1963年,对区街工业采取停、并、减、转、改的办法进行调整。市委规定,区办工业企业性质是生产自救,主要面向农村,面向大厂,从事简单加工和修配服务事业,不能与大厂争原料,不能生产与大厂重复的产品。1962年,大观区(公社)撤销衡器、石灰、陶器、帆布、石子、轴承6个企业,成立制帽、制秤和乐器3个厂(社),将橡胶、制鞋、木工、竹工、雨具5个基础较好的企业上交市有关工业主管局直管,精简职工1476人,区(公社)属工业中固定资产原值在5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个,最高为漂棉厂(原值10.74万元、净值9.7万元)。迎江区(公社)撤销五四化工厂、卫生用具厂、棉织厂及芦席、提包2个生产车间,将长江机械修配厂并入阀门厂,并单独成立锅炉厂。1963年,大观区进一步将区、街所属厂、组合并为13个,全部由区管理,又先后将棕麻纺织、陶器、制镜、牙刷、铅丝、织带、香炮、漂棉、制秤等企业上交市主管工业局;迎江区将铸锅厂、布鞋厂、卫生用品厂、跃进纸厂等8个企业上交市手工业局。调整后,区街工业生产规模缩小,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到1963年底,全市列入统计的区街工业企业共26个,当年实现工业产值300.05万元(1957年不变价,下同)。1964、1965年,区街工业继续收缩。到1965年,迎江区共有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等20多个厂上交市有关局归口管理,仅剩下迎江化工厂、东区综合生产组2个生产单位,4种产品。大观区仅剩下石灰厂、制鞋厂、陶器厂、渔业社及原由街道管理的12个民办手工业生产组,加工生产麻袋、草绳、草袋、车木制品等。
“文化大革命”初期,区街工业生产瘫痪,亏损严重。1970年起,根据走“五七”道路的精神,各街道革委会发动群众办“五七”工厂。迎江区先后新办胜利棉织回纺厂、东风高压熔断器厂、红卫电机厂等12个厂;大观区新建和改建长毛绒厂、人造革厂、塑料制品厂等14个厂。1973年,区街工业产值607.8万元(1970年不变价,下同),1978年突破千万元。这期间,开发了工业泵、辅助开关、制面机、油毡、汽车轮胎翻新、橡胶制品、防水帆布、高压熔断器、交直流焊机等产品。由于条件限制,许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历尽艰辛。如迎江化工厂1974年投资15万元用电解法生产碳酸钾,规模300吨/年,由于设备不配套,被迫于1977年停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后改用离子交换法生产,才逐渐扭转局面。大观区企业由于沥青、长毛绒等原材料无计划指标,供应不足,一度造成部分企业亏损。1978年,区和街道所属53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有固定资产原值303.36万元,实现利税221.43万元,其中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67.78万元。
1979年下半年至1980年初,市又将部分区办骨干企业无偿平调给市各工业局归口管理。迎江区上交的有针织厂、高压熔断器厂、电动工具厂、机筛厂、橡胶制品厂、迎江化工厂、制罐厂7个厂。大观区上交的有长毛绒厂、棉织厂、童袜厂、味精厂、二泵厂5个厂。此后,区街工业产值多年在1000万元以下徘徊。1983年,主要产品有铝制品、水泥制品、脱脂棉及纱布、滑石粉、油毡、板车钢圈、煤炉、人造革箱包、服装等。其中脱脂棉及纱布为省医药卫生用品定点产品,油毡进入合肥、南通等地市场。
1984年,城区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区街经济发展的措施:一是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二是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打破行业界限,工贸结合,以贸促工,多种经营;三是广泛开展横向联合,开发新产品。大观区先后与海军后勤部签订生产矿泉水合同,与河南、上海等地有关单位建立各种协作关系,试制防水涂料、乳化沥青、钢折椅、羊毛衫、印花布等新产品;迎江区将人民建材厂与吴越水泥预制厂合并成立市迎江建筑材料厂,促成人民福利工厂与环球公司印刷器材厂联营成立市字模总厂(该厂又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机械委专用产品开发处联营成立市古铜器工艺品厂,与国家机械委专用产品开发处、中国首都专利事务所联营成立市京宜联营造纸涂料厂)。据大观区统计,1981—1985年,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96万元,超过前30年投资额的总和;全区1985年末共有工业设备465台(套),其中80年代制造的占一半以上,工业设备总值146.5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1762千瓦。1985—1988年,区街工业连续4年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1988年,全市独立核算的区街工业企业共46个,其中区办26个,街道办20个;年末职工人数2549人,其中工人1878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072万元,流动资金年末占用1451万元,其中定额流动资金794万元;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6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轻工业产品产值2137万元,重工业产品产值927万元;按现价(分配法)计算的工业净产值为749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2772万元,出口产品产值23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77万元;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7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7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脱脂纱布、漂白纱布355.81万米,特级滑石粉、单飞粉5791吨,SK10、SK9不锈钢燃气灶具9291台,人造革、牛筋航空箱308只,晴雨伞22.67万把,绣花被套8400床,水泥包装袋7.36万条,各种涂料72.88吨,元钉、扁丝、冷拔丝336.74吨,服装28.09万件,皮鞋1.22万双,毛巾8.2万条,各类钢圈3万轮,各类辐条1500万套,弹簧179吨,裸铝线20吨,绝缘电线250公里,纸胎沥青粉面油毡10万卷,铝酒桶1300只,塑料绳95.6吨,塑料薄膜65吨,针织内衣69.9万件,碳衬80.85万米,棉布57万米等。
商业、服务业
1956年前,区街无自办商业,主要是协助市工商部门负责对区内个体商贩进行管理。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城区一部分私营工商户加入公私合营企业,另一部分组成合作商店或合作社。
1958年,一度将部分原市管商业服务业网点划归区管理。划归迎江区的有80个商业门市部、30个服务业门市部。同年12月,区成立财贸部主管商业。在片面强调“保粮保钢”思想的影响下,商业服务网点大量撤并,个体摊贩急骤减少,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缓和这一矛盾,其间曾由市商业局提供资金,各居委会设立蔬菜、鲜肉、百货供应点,旋因管理不便、效果不好而撤销。1960年进一步将区(分社)办商业小点并为大点,一般的并入重点。大观区(分社)只剩下三八、杨家、大观3个中心商店,经营项目81种,剩余的440名从业人员均转移支工或下放农村。迎江区(分社)调整成立饮食、百货、理发等9个行业商店,年底增加到11个行业共221个门市部,经营品种950个。
1961年撤销综合商店,恢复合作化体制。迎江区(公社)当年增设网点46个,货郎担20副,商业服务经营品种增加到1200种,营业额达534万元。大观区(公社)把一些适合从事个体经营的商业户从国营和集体商业中调整出来,让其单独经营;撤销综合商店,分别成立土特产、百货、旅店、理发、水炉、饮食、副食品7个合作商店和熟食、旧货、缮鞋、煤球、修配、洗染、柴炭7个合作小组,同时调整或增设7个综合门市部、5个饮食供应点、2个理发店、1个洗染店和1个文具店,恢复货郎担和流动熟食担,区办商业网点增加到93个,从业人员864人,当年实现营业额377万元,利润14万元(其中上交利润3万元,所得税10万元,企业积累1万元)。1962年继续调整商业体制、工资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到1963年初,区属商业大部分被划入市商业局各公司归口领导(迎江区红旗、建新、利民、光荣4个旅社和一家春小吃部、洗染社延至1965年1月划入,皖江旅社未划入),撤销区商业管理机构。区属个体商业户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受冲击,到1978年全市仅剩98户。
(表32—1)区街工业发展概况

(表32—2)区街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1979年后,根据市委要求,区政府组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首先是兴办商业服务业企业,同时鼓励、扶持个体工商业户的发展。1979年7月,迎江区各街道采取“借一点、挤一点、添一点”的办法,解决房屋43处,自筹资金13.77万元,创办商业、饮食等服务机构44个(其中商业代营点4个,饮食代营点5个,社会服务点4个,幼儿班13个,防治站8个,旅社1个,运输队3个,装卸队2个,水电安装队和基建队各1个),安置待业人员424人。到10月底,全区商业服务网点发展到60余个,共安置待业人员1884人。大观区全年共新办34个生活服务网点,服务项目发展到75个。青年路街道大新桥居委会到年底共安排153名待业人员,其中待业青年86人,是安置待业人员最多的居委会。
1980—1984年间,区属商业服务企业数量增加不多,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居民自筹资金或个体户自愿结合开办的商业服务企业较多。迎江区建设街道1980年底有各类企业35个,其中商业服务企业31个。大观区1981年有12个行业的部分个体工商户自愿结合联营,编成补鞋、理发、扎彩、缝纫、羽毛、废品、百货、熟食、土产水果、茶水、图书、综合组,各组民主推选组长负责管理并吸收部分待业青年从业。下放回城居民吴宣城联合14个回城居民和待业青年采取个体联营形式,自筹资金3000元,1982年创办利民商店(后改称泰兴商店),不到一年便发展到60人,下设11个门市部。大庆居委会创办的碟子小吃部,桌子、凳子、案板都是群众借的,原料无计划,居委会主任发动居民捐献粮票205公斤,油票9.5公斤,糖票25公斤,用于周转。
1985年,区政府提出兴办第三产业必须明确“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指导思想,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迎江区规定:居委会兴办商业网点,区补助300元开办费,街道兴办1个年产值5万元、年利润0.5万元以上的企业,银行贷款由区贴息1年,并奖励领导班子500元。此后,区街商业营业额连续3年以高于50%的速度增长。在此期间,大观区玉琳路出现一大批经营针纺织品的企业。据1987年初调查,玉琳路正街除个体户外,有经营针纺织品批发业务的商业企业41户(其中18户兼营),1986年共实现销售额4382万元,形成“大观布市”。该布市进货范围遍及全国,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湖北、江西次之;销售对象以安庆地区10个县以及江西彭泽、湖口,湖北黄梅及本省舒城、巢湖一带农村供销社和个体户为主,部分企业的销售覆盖面北抵辽宁,东达浙江,西入四川,南及江西全省。《长江开发报》曾专门对此作过报道。1988年,全市共有区街商业服务业企业98户,其中区属40户,街道及居委会属58户;年末职工人数1907人,共实现营业额10864万元;经营内容,大观区以针纺织品为重点,迎江区以饮食服务、百货、家电居多。
(表32—3)区街商业经营概况

建筑、运输、劳务
1949年6月,各区组织运输工人参加支前。仅大观区就有117人报名,编为9个运输小组,前往舒城运米,每50公里发给大米9公斤。对家中断炊的工人,每户另发12.5公斤大米安家。此外,解放后坐人力车的顾客减少,拉车工人濒于失业,区政府动员他们将人力车改装成平板车,组成运输队,运送支前的各项物资。年内大观区改装车辆的有70多人。有些拉车工改装车辆后,从安庆拉石膏到舒城换回大米,或从安庆拉食盐到潜山、岳西等地调换山货、杂粮及菜油等,以解决自身生计。
1952年,各区分别制订劳动就业计划,对区内劳动力全面进行登记。城东区(即东市区、迎江区)参加登记的人数2328人,其中1678人(男1332人,女346人)符合劳动就业标准,当年安排564人以各种方式就业。1954年城区分别成立区劳动队,除介绍临时工外,主要从事短途运输。当年东市区劳动队120人,编为8个小组,其中平板车组4个,肩挑组4个。1958年,社会劳动力基本就业,劳动队随之解散。
1959年,响应市委发展短途运输的号召,城区分别组织散工及区办工厂成立专业队,支援重点厂矿企业和开辟新运输线。大观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指挥长的分指挥部,下设50人的专业队和北正、解放、大观3个非专业队,每队下设5~6个运输小组。此外,还开展全民性的支援农业、义务运肥活动。据大观区统计,1959年参加义务运肥的共1400人次(其中妇女890人次),送肥32.23万担,运送各种竹器农具3.16万件,木农具400件,铁农具4355件,其他生产和生活用具6.63万件;1960年支援农村劳力18720人次92860个劳动日,并将区办厂生产的平板车轮胎,铁、竹、木农具等无偿运往农村。这一时期,因“浮夸风”影响,实际情况与统计数字有较大差距。1960年大观区(分社)成立运输队,有168人。1961年在该队基础上成立大观区交通运输管理站,搬运劳力增加到290人,除开展搬运业务外,还负责对社会上的散工、散车进行管理。同年,大观区成立房屋修建队,有技工20余人。
1961—1962年底,全市被精简职工中相当一部分回到区街待业。回迎江区(公社)街道的有3092人。为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两区(公社)分别成立劳动服务大队,各居委会成立劳动服务小队,少数居委会有2个小队,队员最多的近千人,最少的100人左右,主要以介绍做临时工、搞短途运输(拉板车)、做土方工程(抬大土)等方式安排其劳动就业。1965年9月,区劳动服务大队交由市劳动局统一管理。1969年市劳动服务队解散,由区成立临时劳动服务大队,归区“五七”办公室管理。1975年后改由新成立的区劳动力管理所管理,并在街道成立劳动服务中队,居委会成立劳动服务小队,主要任务是介绍就业和介绍到市属厂矿企业做临时性、季节性、突击性工作,并负责劳务结算等。劳动服务队严格实行“劳动卡”制度,控制劳动卡发放,实行凭卡做工。当年大观区有劳动服务队员318人,承担市内部分基建、装卸、运输等劳务。
1972年,城区分别组织区内有木瓦工技术的待业人员成立房屋修建队。大观区“五七”房屋修建队有30余人。1976年重建区运输队,迎江区有20余人,大观区有50余人。1980年,大观区“五七”房屋修建队改称大观区建筑安装队。
1981年,两区分别成立劳动服务公司,主管劳动力介绍、劳务结算,同时发展商业服务、运输和建筑业企业。12月,大观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运输装卸工程队,区麻袋厂成立永安建筑服务部。次年,大观区劳动服务公司与有关单位合办建筑、会计、缝纫3个技术培训班,对待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培训;并将各街道劳动、运输机构收归区公司统一管理。11月,大观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水电安装队。到1983年,两区建筑队均以房屋维修为主,是年共有职工242人,完成建安工作量102.32万元,竣工面积3.79万平方米。1984年,大观区在原区建筑安装队、永安建筑服务部、水电安装工程队及预制厂基础上成立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同年迎江区筹建房屋开发公司,并成立迎江劳动服务大队,主要从事劳动用工介绍和管理。
1985年1月,大观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运输服务公司,原区运输装卸工程队划归其管理,共有职工336人。7月,迎江房屋开发公司成立。该公司有固定资产31.96万元,流动资金739.8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231.41万元),到1988年,先后承担杨家山、双井街、人民新村改造、枞阳门商场一期工程、孝肃路—双莲寺改造和杨桥旅游区等开发工程,施工面积12.0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559万元。1987年,迎江区先后在原区运输队基础上成立区运输公司,有职工80人;在原区建筑安装工程队和孝肃路街道红旗安装队的基础上成立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有职工70人,机械施工设备34台(件),固定资产14.96万元,流动资金14.55万元,能承担5层以下楼房建造和水电安装、维修等业务。
1988年,区劳动服务公司以经营商业服务业为主,劳动介绍和服务降到次要位置。原有的建筑、运输企业发展为独立行业,由区经计委管理。当年,大观区有区建安公司、万宝水电安装队和劳动服务公司下属的水电安装队、工程队4个建筑单位,职工367人,完成建安工作量371.58万元,利润20.64万元;有区运输公司、丰华运输队2个运输单位,职工167人,实现营运收入37.85万元,利润1.41万元。迎江区有区建安公司和街道办事处下属宜城筑路队、孝肃水电安装队、土建工程队4个建筑单位,完成建安工作量222.5万元,利润12.35万元;区运输公司实现营运收入55万元,利润2万元。各街道办事处仍保留劳动服务职能,主要是代开劳务发票,提取一定的管理费。
【管理】
解放初,城区政府协助市工商联筹备会对区内私营、个体工商业户普查登记,帮助个体摊贩在同业公会的基础上成立临时工作委员会,以街道为单位划分中心组和小组,并规划营业区域。如城东区组织资金较多、有固定地点的525户摊贩成立摊贩委员会,分7大类组成8个大组34个小组,将资金少、无固定地点的155户组成3个流动摊贩大组,1289户掮贩编为15个大组99个小组;菜市场亦成立管委会,固定的63户菜贩编为8个小组,84户鱼贩编为5个小组。均选出正副组长进行管理。
1952年8月,商贩由市工商局划归区管理,城区分别成立工商股和摊贩管理委员会筹备会,按照粮食、柴菜、鱼贩、杂货、理发、山货水果、饮食、挑糠8个行业,结合发放1953年新营业执照,将摊贩编成若干大组。城东区新编5个大组,城西区新编12个大组,共有摊贩户1436户,行商、掮贩数千户。与此同时,区民政部门组织无业困难户开展生产自救,并进行劳动力登记,着手编制劳动就业计划。1953年撤销区工商股,所管业务移交市工商部门。至1958年,区街工业、手工业均由区政府直接领导,区民政部门办理具体事务。
1958年,城区区委分别成立财贸部主管区街商业,同时分别成立区工业生产办公室和冶金工业分指挥部,领导区街工业生产和“大办钢铁”运动。1959年,城区分别成立区委工交部。大观区在所属企业实行定员、定时、定额,意在克服“吃大锅饭”弊端。由于当时大环境的影响,收效甚微。1961—1962年间,城区(公社)先后成立手工业管理委员会和市场管理分会。大观区(公社)另成立监察委员会,并在3个分社(即街道)成立手工业管理小组和监察小组。迎江区(公社)在建新、锡麟、利民3个分社成立工交部。在此期间,区街企业的分配政策有所调整。企业实现利润由原上交90%改为上交10~40%,其余归企业所有,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将原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资、拆帐分成、计件工资加奖励、死分活值、活分活值5种形式,其中以计件为主,约占80%。同时对区街企业进行整顿。迎江区(公社)1961年3月对建新综合商店进行整风,并对区(公社)财贸系统有关人员违法乱纪问题作了调查处理,对商业从业人员进行“商业必须为政治、为群众、为生产服务”的教育,建立商业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消费者代表会等民主管理组织。大观区(公社)1961年初以织带、鞋帽、竹木用具3个厂作为整顿试点,主要是改变工资形式,各生产单位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并在全区(公社)逐步推行。次年,又对区(公社)属旅店、饮食、浴室、土特产、百货、水炉6个合作行业进行重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作出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合理使用企业备用金和积极回收赊销商品款等规定,当年处理积压商品2.5万余元。此外,两区(公社)还分别在商业职工中开展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对查出的问题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963年底,区撤销财贸部和工交部,成立工业科,区办企业大部分分批上交市有关部门归口管理。开展打击投机倒把运动,整顿集市贸易。大观区当年收到检举信2千余件,揭发严重投机倒把分子319人,罚款补税5.19万元,其成员自愿参加农业生产的11人,做临时工的161人,搞生产自救的52人,从事手工劳动的80人,无业可就的34人则发给营业执照搞个体经营。次年,又收处检举揭发信3168件,自动坦白交待413件,共罚款补税6万余元,并对区办麻袋厂、草织厂的帐目、资金、物资进行“三清”。
1969年后,区街经济分别由各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领导。1972和1977年先后两次对区街企业进行整顿,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企业领导机构。在此期间,各区先后设立五七办公室、劳动力管理所(管理科),主管区内待业人员就业介绍、劳务结算、区属企业职工调动、升级、招工等项业务,同时管理部分生产服务性企业。1978年各区分别成立生产办公室;1979年,改称区工业生产办公室,并成立社会服务办公室,在街道办事处相应成立工业科,负责发展和管理区街企业。是年,大观区规定,投产1年以上的老企业,其计划内利润税后留给企业50%,上交50%,超计划利润自留80%,上交20%;个别企业非经营性亏损可予拨补;并在企业试行工资改革。炊具厂试行单项超产奖后,液化气炉月产量由450台提高到800台。各街道生活服务行业按月制订经济指标,实行活分活值工资制。1980年,迎江区将社会服务办公室并入工业生产办公室。
1981年,各区分别成立劳动服务公司,与区劳动力管理科合署办公,另增设区发展集体经济办公室。是年,根据市委“完善一批、提高一批、扩大一批、新上一批”的精神,按照合格标准对区街企业进行全面考察登记。迎江区考察的83个新型集体企业(其中工业7个,商业11个,饮食服务业41个,缝纫点10个,卫生防治站7个,建筑安装队7个)和869名职工中,批准为合格单位的16个,登记为合格职工的334人。大观区考察的32个新型集体企业中,批准为合格单位的12个,登记为合格职工的361人。
1982年,迎江区生产服务公司与区工业生产办公室合署办公,对外保留两块牌子。大观区劳动服务公司与区劳动力管理科、知青办合署办公,区生产服务公司与区工业办公室、集体经济办公室合署办公。区街工业、运输、建筑、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行业的集体所有制独立企业均划归生产服务公司管理,加工性生产组、个体户,以及由劳动服务公司新组建的集体企业,由劳动服务公司(或街道服务队)管理。当年,大观区20个工业企业有18个实行联产计酬经济责任制,实行超定额计件、纯计件、浮动工资等形式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95.8%。1983年,迎江区劳动服务公司与生产服务公司合署办公。大观区在生产服务公司建立党总支;区委向亏损严重的区塑料厂派出整顿工作组,将原厂领导成员就地免职。
1984年,迎江区生产服务公司改称区工业公司,与工业生产办公室合署办公,劳动服务公司与劳动力管理科合并,转为经济实体,将9个街道办的工厂、1个水电安装队分别收归区工业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管理。大观区成立经济计划委员会,撤销原街道的生产公司、劳动服务大队,组建生产劳动服务公司,又成立企业整顿领导小组和新办集体合格企业职工考工定级领导小组,举办区街企业厂长(经理)训练班。当年,市政府与区政府、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公司(经计委)与企业层层签订经济承包合同,下放权利,鼓励发展区街经济。
1985年,迎江区成立经济计划委员会,区街企业分别由区经计委、劳动服务公司和各街道办事处管理。大观区着手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举办经营管理专题讲座和短训班。到1988年,基本形成区经计委及劳动服务公司、街道办事处、居委会3级发展和管理区街企业的格局。
【企业选介】
安庆市卫生材料厂
迎江区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地址集贤北路。原名市胜利棉织回纺厂,始建于1970年。主要产品有脱脂纱布、医用绷带、卫生口罩。1988年有固定资产原值80.7万元,净值61.2万元,职工169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64万元,利税26.6万元,其中利润12.97万元。
安庆市建新容器厂
又名市燃气灶具厂,迎江区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地址黄土坑路。1970年由建设街道14个居民用400元劳务积累兴办。主要产品有液化气燃气灶具、铝制酒桶酒罐。1988年有固定资产原值54.34万元,净值40.4万元,职工133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84万元,利税21.58万元,其中利润11.25万元。
安庆市油毡厂
1971年成立,原名市西区油毡厂,隶属大观区经计委,街道集体所有制性质,位于青年路119号,占地10亩,职工20人,资金5000余元,土法作坊式生产,年产油毡1万卷左右。1980年与石化联盟大队联营,改名市油毡厂,隶属关系及所有制性质不变。1982年迁址袁家冲,1984年参加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为会员厂。1988年,有固定资产净值41万元,占地27亩,职工126人,设计年产油毡30万卷。灯塔牌350号粉状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参加全省油毡行业质量评比,被评为第一名。
安庆市强力弹簧厂
大观区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地址南庄岭13号。1970年由长丰街道服务队17名职工集资千余元创办,初期靠手工操作生产简单的民用弹簧,后发展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弹簧专业生产厂,先后被省煤炭厅、机械厅接纳为弹簧定点厂,并成为中国弹簧协会成员厂。主要产品有各种弹簧配件及深加工产品。1988年,有固定资产原值58万元,净值43万元,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厂房面积41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通用机械设备18台,自动卷簧设备7台,其他加工测试设备41台(套);职工119人。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5.5万元,利税16.76万元,其中利润6.56万元。
安庆市第二纺织品采购供应站
大观区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地址杨家拐6号楼。始建于1984年,主要经营针纺织品的批发、零售业务。1988年有固定资产原值11.10万元,净值10.38万元,职工64人,实现营业额1520.5万元,利润50.25万元,上交税金23.59万元。
安庆市三益果品公司
大观区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地址关岳庙30号。1981年6月开业,主要经营干鲜果品、日杂。1988年有固定资产原值38.9万元,净值36.7万元,职工62人,实现营业额367.7万元,上交税金11.91万元。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新型集体企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