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民收入】
解放前,城郊土地大部分被地主、富农占有,贫农雇农无土地或只有少量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富农的土地,加之捐税、高利贷剥削,每年收获交租后,所剩无几。民国37年(1948)棋杆、南庄准堤保计有农户802户,其中替人帮工的30户,出苦力者63户,乞丐10户,计103户,占总农户的13%。
解放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活逐步改善。1949—1957年,农民家庭平均人口在4人左右,每个劳动力负担2人左右。农民人均年口粮由140公斤(原粮,下同)增至18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由40元增至80元。但抗灾能力差,遇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农民生活即受严重影响。1959—1961年由于受“共产风”、“浮夸风”的影响,农民收入减少,每劳动日工分值不足0.3元,每天人均口粮0.4公斤,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经过国民经济调整,扩大社员自留地,粮食产量回升,社员收入增加。蔬菜公社宜光、菱湖、棋杆等大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63年68.69元,1964年75.78元,1965年83.86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增长,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数升为2.5人左右。加之集体组织生产,干活大呼隆,评工记分流于形式,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停滞在100元左右。部分劳动力较少的农民家庭收入减少,超支严重。1975年,郊区237个基本核算单位中,年人均收入在51~80元的26个,81~100元的92个,101~150元的119个。1976年年人均收入50元以下的1个,51~80元的16个,81~100元的91个,101~150元的129个。
80年代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农民同时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另有部分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做工经商,非农业生产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83年人均纯收入184元。1985年,郊区共有专业户2211户,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20户,占专业户的0.91%,占郊区农户总数的0.05%。1987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89元,其中非农业生产收入166.6元。198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537元,靠国家救济的贫困户大为减少。是年郊区抽样的40户农户中,人均年收入200~300元的1户,占2.5%;300~400元的7户,占17.5%;400~500元的9户,占22.5%;500~600元的8户,占20%;600~800元的11户,占27.5%;800~1000元的3户,占7.5%;1000元以上的1户,占2.5%。
(表64—7)郊区劳动力状况及人均口粮、纯收入

【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
50、60年代,郊区农民消费水平低,在生活消费方面以解决温饱为主。70年代,消费水平略有提高。1971年农村供销网点供应总值为208.9万元,农民人均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值44.59元。1976年分别增至370.6万元和69.11元。加上农民进城购买的生活用品及从个体小贩处购得的少量生活用品,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约近百元。
80年代后,郊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对生活消费用品的要求无论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消费支出增大。1981年,人均消费原粮263.5公斤、动植物油4.3公斤、柴150公斤、煤130公斤、肉禽蛋8.9公斤、食糖0.8公斤、烟酒15元、布匹5.03米(其中化纤布0.97米),共约合人民币100元。1987年和198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03.26元和449.28元。
郊区农民消费结构也在变化。50、60年代,食物支出在消费中比重很大,其他物品购买量很小。70年代,建造房屋,购买、制作家具等用的比重略有上升,但食品仍占生活消费品支出的55%以上。1981年以前,服装面料以棉布为主,化纤较少,呢绒、绸缎更少。80年代后,建房支出上升较快。食品虽仍是主要消费,但比重下降,用品和衣着均呈增长趋势。“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开始成为农民追求的目标。食品消费以粮食为主,副食品消费从几乎没有的状况开始转变成以粮食为主、副食品兼顾。副食品的消费量虽少,但价值高,在食品消费中的比重已接近主粮。此后,在农民食品消费中,副食品消费增长较快,1987年人均食品消费216.68元,其中肉类25.42元。人均衣着消费40.05元,其中化纤面料人均消费2.74米,价值21.40元;棉布人均消费1.86米,价值4.08元;呢绒、绸缎人均消费0.14米,价值2.93元;毛线及毛线织品人均消费0.07公斤,价值2.79元;皮鞋人均消费0.1双,价值2.27元。农民还开始选购成衣,追求服装款式。同时,农民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较快。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老四大件渐普及。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的拥有量也越来越多。沙发、床、柜、桌椅、摩托车也进入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家庭。是年每百户农民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10945元,户均109.45元。1988年,郊区抽样的40户农户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2687元,户均67.08元。40户农户耐用消费品数量为:自行车64辆,缝纫机12台,钟57只,手表93只,电风扇40台,大型家具58件,沙发14件,大衣柜22个,写字台243张,收音机21台,电视机14台,录音机9台。
在农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中,非商品性的技术培训、文化娱乐费用等支出也呈上升趋势。
(表64—8)1988年郊区40户抽样农户生活消费支出

【储蓄】
解放初,农民储蓄甚微。1953年郊区农民储蓄总额0.957万元。1958年农民将物品、资产折价存款,亦只有28.8万元。60年代农民储蓄有所增加。1963年为1.95万元。1969年为3.30万元,人均储蓄2~3元左右。1975年,郊区超支农户3121户,共超支115.05万元,平均每户超支368.63元。1980年,超支户平均每户超支211.47元。其时,郊区农民收入不高,储蓄仍然较少,但较6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1970年农民储蓄3.31万元,1976年增加到17.51万元,1979年达46.2万元。这一时期农民的人均储蓄额不足20元。
80年代后,农民储蓄有较大增长。1980年,郊区信用社办理的农民储蓄存款195万元;1981年上升到276万元,人均65.14元。1984年开展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发展多种经营。1985年农民储蓄存款达1259.27万元。1988年,郊区3705户贫困户中已有1620户脱贫,依靠国家贷款和救济的贫困户减少,农民收入增加,人均年存储19.18元。期末,市郊13个信用社农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47.3万元,人均142.31元。
据抽样调查,郊区农民人均手存现金1987年期初51.18元,期末97.89元;1988年期初68.4元,期末75.38元。
【居住】
60年代前的农舍多为破旧的土砖墙茅草屋,少数是土砖穿枋结构的小瓦屋。房屋简陋,窗少且小,采光通风条件差。
1970年后,农户逐步盖起砖瓦结构的“黑六间”平房,少数社队还试点建设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1974年,红光村首建一排二层的楼房给社员居住。
1979年后,居住条件随收入增加而改善,农民建房户增加。1982年,市郊共建住宅10035间,建筑面积131001平方米。1983年新建瓦房10475户,建筑面积129932平方米,建房户数占农户总数的24.13%。1984年建房13594户,总建筑面积961500平方米,建房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30.91%。1988年,农民户均住房77.8平方米,人均14.21平方米。
80年代初,农民新建房以砖瓦房为主,平均每平方米造价在33元左右。80年代中期,钢筋砖混结构逐渐取代砖木结构,并掀起建楼房热。1985年,楼房占郊区农民住房的10%。1986年共建房38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1万平方米,占新建房面积的55.26%。1988年,楼房占农民住房的20%。
【农场职工生活】
皖河农场职工一般均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生活较为稳定。1958年建场。1960年职工年人均工资207元,年人均生活费38.27元。1988年分别增加到897.28元和396.48元。职工生活在衣、食、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服饰面料由粗布料向细布料转化,服装款式由单一向多样化的流行式发展,特别是呢绒、绸缎等衣料的购置不断增加。食品的消费也由吃饱变为吃好,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80%以上的职工家庭杀猪宰羊。用的方面,在抽样调查的1526户农场职工家庭中,共有手表2802只,自行车1975辆,电视机1200台(其中彩电6台),收录机550台,缝纫机368台。有的职工家庭购置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摩托车、大型汽车、小四轮车等。住的方面,在抽样调查的1526户农场职工家庭中,新建楼房193栋,以新建楼房面积计算,人均达4.7平方米。
1988年,农场职工储蓄存款达267.7万元,人均102元。
(表64—9)农场职工年人均工资、生活费


上一篇:城市居民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