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服饰】
晚清,男子以大襟长衫为常服,其长及踝,其色多蓝、灰,夏单冬棉,春秋季节常于衫外加一马甲。一般平民,长衫布料为棉布;官绅富户,则为呢绒绸缎,夏葛冬裘。妇女常服为长袖宽腰大襟褂,其长至膝,多镶滚阔边,下着抄腰裤。男子礼服为新长衫,外罩马褂。女子礼服为长裙短褂,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裙有百折裙、凤尾裙。褂长及腰,裙则拖地有余,不令足尖外露。礼服平时闲置,外出作客或祭祖敬神时才穿。时俗,参加喜庆典宴应着礼服,否则为不吉,为失礼,为丢身份。故富者备有四季礼服。贫者遇有庆典,常借他人衣服。城市卖苦力者,上着对襟土布短褂,下着抄腰裤。夏日,则上身土布背褡,下身齐膝短裤。更有贫者,常年衣不遮体,旧衣补丁迭加,还要留传后代;往往一生仅穿3次新衣,即出生、结婚、入殓时。
男子剃发梳辫戴帽。帽有瓜皮小帽、毡帽、凉帽、风帽等。一般市民常戴小帽。着礼服时则配以“六合一统”瓜皮帽,帽前常镶有翡翠帽饰,亦有戴洋礼帽者。卖苦力者夏戴凉帽,冬戴毡帽。辛亥革命前夕,亦有少数青年剪辫露顶,以示革命决心。妇女发式颇多,少女有朝天双丫小辫、留海、单辫、朝天双髻等,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妇女脑后梳髻,俗称“粑粑鬏”。
袜多为白色布袜,鞋多为黑色单梁鞋或小圆口布底鞋。冬季着单梁棉鞋,个别富户着裘皮软靴。妇女自七八岁起缠足,称作“三寸金莲”。
妇女穿耳眼、戴耳环。富户妇女,则指戴金戒,腕笼金镯,髻插金钗玉簪。但一般不化浓妆,作客时薄施粉黛,以端庄为时尚。老年男子常腰间佩玉,谓佩玉可使步履安祥。
雨雪天,打油纸伞,或戴斗笠,披蓑衣,足踏钉鞋。胶鞋为舶来品,仅少数富户子弟穿着。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发,女子放足。年轻男子多剪西装头,老人则喜剃光头。亦有遗老遗少仍留长辫。
袁世凯当政时,定有昼晚大礼服、昼晚常礼服四式,大礼帽、常礼帽两式。但礼服在安庆并未推广,唯边缘微卷之常礼帽较为流行。
民国初,上层社会人士或穿长袍,或穿西装。亦有长袍长褂、西装革履皆备,依交际场合及上司好恶不同而随机易服者。其后,公职人员多穿中山装,亦有着西服、长衫者。而皮鞋、礼帽、墨镜、文明手杖则风行于上层政界人士中。一般市民穿绸大褂、纺绸褂裤较普遍。妇女穿旗袍,着缎鞋,梳长髻发,少数烫发。女学生穿白衬衫套蓝短裙,天足,着方口布鞋,剪留海式短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官绅衣饰又有变化。男着长衫,外套呢大衣,理满发头。妇女烫发吹风,涂口红,穿小腰身各色旗袍,着半高跟鞋。贫民衣着无大变化。
解放初期,老解放区流行的八角帽、军服、工人服备受推崇。50年代,干部及知识分子男穿中山服,女穿列宁装,男女工人穿厂服,家庭妇女喜穿英丹士林对襟褂,各种服装多为蓝灰色调,唯小女孩穿一点花布衣。由于社会提倡艰苦朴素,服装面料多为棉布、卡叽布,呢绒绸缎几乎无人问津。1952年推销苏联大花布,街头色调顿时花俏,甚至有男子穿大花布衣上班,但流行仅数月。1955年,国家实行棉布定额配给,每人每年仅可添置一件新衣,式样、色调趋于一律。男理分头、平头,戴解放帽、工人帽。妇女剪短发,少女梳双辫。男女皆穿布鞋、解放鞋、胶鞋,青年喜穿球鞋。长衫、旗袍、西服、高跟鞋、烫发及化妆品逐渐绝迹。1956年推崇旗袍,有少数妇女尝试穿着,并有少数烫发者,但为时不过数月。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生及男女青年以着草绿色军装、背军用挎包为时尚。女子着裙、男子裤管过小等均被视为奇装异服而禁止。军队介入地方后,仿军式蓝色四海服流行,毛泽东像章和军扣成为流行装饰品。
70年代服装禁忌稍松。青年男女流行小脚裤,女青年风行“微拉头”(仿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中女主角发式)。涤纶衣料渐普及,干部、工人大多有的确凉衬衣、的卡外衣。
80年代初期,流行喇叭裤,继之出现西服热。男子流行长发,亦有烫成卷发者,而中老年则以西装分头、大背头、平头为主。女子发式变化大,如张瑜式、叔叔阿姨头、大花、小花、螺旋式、爆炸式、蘑菇式等,风行一阵。后期,夹克装、猎装、风衣、牛仔服、迷彩服等新潮款式相继登场。中山装及西服仍为中老年人所喜爱。夏日衬衫也改纯白一色传统,条纹、格子印花,色彩多样。女装更为艳丽多彩,各色百折裙、连衣裙、统裙、短裙、套裙、裙裤、开领上装、西服上装,以各类化纤、纯棉、混纺、丝绸、麻葛、呢绒、裘皮等作衣料,质地渐趋高档。女子流行披肩长发、脑后马尾辫、齐耳短发,各类新潮烫发。妇女戴耳环、金戒指、珍珠或黄金项链者较普遍。青年女子多喜涂唇膏、描眉线、画眼睑,各类化妆品畅销。中老年妇女亦讲究衣着,注重仪表。
安庆服饰潮流,在晚清至民国期间以省会地位影响全省,而其自身兼受京、海两派影响。解放后,仍受上海、广东及影视形象影响,服装之时新变化亦先于省会合肥。男子装束,兼取北人之庄重与南人之新巧。女子装束,既不似“北地胭脂”以浓艳为美,亦不似港粤流派以暴露为荣,总以讲究浅妆淡抹,追求天然神韵,求得妩媚又不失端庄而自成一格。
【饮食】
市民以籼米为主食,一日三餐。多数市民在家早餐。解放前早点多为泡锅粑。50年代末期因燃料及灶具变化,早点改以煮汤饭为主。中晚餐多食籼米饭。夏日晚餐亦有食稀饭、馒头、凉面的。因实行口粮定额配给,粮站常搭配供应少量面粉、杂粮、粳米,改变了市民只吃籼米的习惯。郊区农民解放前为两稀一干,中餐干饭,早晚稀饭。解放后,与城区居民三餐无差别。
街头早点分为3档:低档为侉饼包油条及各种烧饼,解放后改为炉饼夹油条,是传统大众化早点;中档为肉包、菜包、糖包、锅贴饺、油饼、烧卖、汤团之类;高档则为小笼汤包。解放前市民多在茶馆用早点,解放后茶馆消失,点心店及饭馆供应早点。
街头小吃,旧时有各色籼糯米糕、油炸螃蟹、烘炒白果、蚕豆泥、冰糖红枣、烤山芋、水波、臭茶干、糖发糕、甑儿糕等多种。1958年以后,小吃品种减少。80年代,一些传统老品种恢复,水饺担遍及全城。
居民日常菜肴以蔬菜为主。解放前富户虽餐鱼顿肉,也必备新鲜青菜一两碟,家主常强令儿孙食之,“鱼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成为保健格言。商店每月初一、十五加餐,当日店员每人可吃4两猪肉。
旧时,市民吃荤菜喜肥肉重油,谓之“杀馋”,烹调口味偏咸带辣,不喜甜味,烧菜喜以蚕豆酱调味调色。冬季家家腌制鱼、肉、萝卜、白菜,下盐皆重。不少人喜食臭味小菜,如臭白菜、臭豆腐之类,有“臭鱼烂虾,下饭冤家”之说。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口味渐趋清淡,讲究色香味,烧菜喜用味精、葱、姜、黄酒、黑醋、白糖等佐料,渐似江浙口味。
旧时安庆餐馆多属徽菜系,口味重咸鲜。而一些外来人开的大餐馆,则各有风味。解放前,市民设宴请客多为九碗八碟,高档的有海参全席、鱼翅全席、鱼肚全席。贫苦人家婚丧请客都是六大盘全荤,鸡为上品,无鸡不成席。城郊农村还强调连爪连肠全鸡上桌。解放后,一般餐馆以徽菜为基调,以地方菜为主体,博采各菜系之长。各餐馆取消了酒席名目,宴会多为四冷四热四大四小二汤,而质量花色各有不同。80年代中期之后,以公款请客设宴之风屡禁不止,几占各大餐厅营业额之大半。
市民宴请,必须备酒,故有“酒席”之说。一般市民以高梁酒为上,米酒次之。80年代,各种瓶装酒、啤酒大量应市,饮啤酒、瓶装酒成为新潮。
市民嗜绿茶,客至敬茶一杯是传统礼节。解放前,官绅老板晨起后必手捧一精致紫砂茶壶,所饮茶叶多为外埠名茶。一般市民则每日泡一大壶茶供全家饮用,茶叶为邻县所产炒青、条茶。贫家则喝茶叶末。解放后,外地名茶及东至毛峰、岳西翠兰、桐城小花等品种深受市民喜爱。干部外出常自带一有盖玻璃瓶作为茶杯饮茶。80年代市面上出现各类软饮料。喝饮料,特别是易拉罐饮料成为一种时髦。
解放前城区居民饮用江水、井水。临江居民多自己挑水食用,稍有身份的和距江较远者雇人挑水。挑水为当时一大行业,每一挑夫包几十户人家,每日按时送水,按月取酬。各家都有可蓄水三四担的大缸,水挑满后,以明矾筒搅动,使水中泥沙沉淀。隔几日清缸一次,叫“刮缸脚”。另全城遍布水井,临近者取井水饮用。郊区农村饮用塘水,一般分吃水塘和用水塘。但也有混用不分者,故多患疫病。解放后扩建自来水厂,市民始用上洁净的自来水。60年代前多为公用龙头,仍需挑水。70年代后逐渐分户安装自来水。
解放前,民用燃料为芦柴、木柴、茅草。一般市民家砌有锅台,嵌以大小铁锅、烧水吊罐。60年代因木柴紧缺,市民改为烧煤,炊具也改为煤炉、小锅、铝锅。至80年代,市民中约三分之一使用燃气,多数仍烧煤。
【居住】
旧时,市民营建住房之前,要请风水先生择定大门朝向,一般以朝南为佳。若右前方有高建筑物,认为不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回头望”。解救之法,乃在大门头上安置一块镜子或画一个八卦面对右方,或在屋基上安一石兽,或将大门向左偏斜。地基选择,最忌坟冢。大门对面若有巷道,则安上一块“泰山石敢当”石碑面对小巷,亦有镇邪之意。这类迷信习俗,解放后在农村仍未绝迹。
解放前,市民居住情况的差异取决于其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官僚望族大贾的住宅称公馆,系封闭独立的建筑群,一般几代同堂,居住尊卑有别:长辈居正房,晚辈住侧房,仆役住下房;内外有别:已婚男住内室,未婚男住外室,未嫁女住后楼,内外间有中门阻隔。此类公馆多集中在近圣街、荣升街、天台里、东围墙、西围墙、二郎巷、四方城、吕八街等处。老城西门内外、三牌楼、四牌楼、北门外为大字号店家,一般前部为店面,中进是货房,后进为厨房作坊,另有堆柴后院,而前后楼俱为宿舍。偏街冷巷则多夫妻店、手艺店,前面开店,后面住家做饭。占人口多数的贫民住宅分散在全城大街小巷,多为砖木平房。北门南庄岭、高花亭、东北埂,东门棋盘山,西门枸杞山、白云巷以及城内小街僻巷,草屋随处可见。
城郊农村,同姓人多集中居住一村,住所多为草屋,也有少数瓦屋。瓦屋结构俗称黑六间,即中间为大堂屋,左右各两间,中隔一走道。自然村多以姓氏加房屋特征命名,如何家草屋、郑家老屋、王家瓦屋等。农舍一般与猪圈、粪窖毗接,卫生条件极差。
解放后,各公馆皆安排多户市民居住,大都经过重新隔间改造,已非昔日模样。草屋逐渐消失。但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市民住房长期紧张。企事业单位众多单身职工住集体宿舍,不少人因无房而不能结婚。50、60年代新建宿舍楼,一般高仅两三层,厨房厕所公用,一般职工只能分得一间房,夫妻儿女同住,甚至几代同堂。60年代末至70年代,有些住户自己圈小院、搭披屋,或于平房顶上架小楼。80年代中期,开始拆迁危旧房屋,建成新型住宅小区,一般都是六七层公寓楼,内为单元式配套户,分大、中、小户型。各单位自建宿舍也纳入市统一规划。居住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50、60年代,郊区农村草房逐渐减少,农户大都集中数年财力建造土砖瓦顶的大屋(黑六间)。80年代掀起建房热,拆老屋,盖新楼,居住条件优于城市。近郊农村逐渐城市化,昔日的农民成为工人、市民,不少人利用原有宅地及菜园地建房,或出租谋利,或开店办厂。
解放前,公馆大户皆木质地板,以专用青花、红花纸美化墙壁,配以苏式、宁式家具。一般市民平房则为黑土地或青砖地,使用普通竹木器。一般人家家具都要使用好多代,虽虫蛀开裂,缺腿少脚,还要传给下辈。解放后,普通市民住房狭小,无条件讲究装潢、摆设。60年代末,风行隔潮性能较好的煤灰地坪,五屉橱为时新家具。70年代中期,风行水泥地坪。80年代初,风行107胶彩色地坪、墙面涂料和大衣橱、高低床等家具。80年代中期后,公寓式单元房普及,市民普遍讲究室内装潢,家具翻新成风。许多分得新居者,皆延请工匠,耗资数千甚至上万元,历时经月,以镶条地板、地板砖、地板革、釉面瓷砖、马赛克、墙布、墙纸、新式壁灯、新式组合家具及组合沙发等,将居室装潢布置一新。
【出行】
旧时新春初次出行或出远门,要查皇历,选择黄道吉日,还要讲究出行的方向。此风在清代盛行。
清末民国初官衙设有轿班,官员出门乘绿呢或蓝呢大轿,大轿分为3人或4人抬。市民携女眷外出,可向轿行雇乘2人抬的官轿或小轿。农村有载人独轮车。此时城内已有人力车(俗称东洋车、黄包车),始为铁轮,后改为胶皮轮。20年代初,轿子渐稀,人力车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官绅富户、名医教师皆雇有专车出入,有的带当差随侍左右。30年代以后,有身份者坐人力车,省府高级官员乘小轿车(抗战前城内有小汽车3辆,抗战后小汽车和吉普车不足10辆),少数青年骑自行车。
解放后,人力车逐渐为脚踏三轮车、机动三轮车所替代。1958年开始,公共汽车投入营运。60年代末自行车大兴,70年代普及,至80年代全市已达20万辆,平均每户2辆。每日上下班时,自行车流如潮,男性60岁以下,妇女50岁以下,多会骑车。儿童自八九岁便学习骑车。近年学生上学骑自行车人数迅增。80年代初,摩托车出现街头,后逐年增加。1988年,公共交通营运线路共8条,市民外出路程稍远者多喜乘车。
【娱乐】
奕棋象棋在城区甚为普及,夏日街头巷尾,对奕者随处可见。各单位年终常举行棋赛,市工人俱乐部每年多有赛事,向外悬挂大棋盘讲棋,观者如堵。围棋解放前善奕者甚少,解放后学棋者渐多。1985年10月全国第七届“新体育杯”围棋赛在宜举行,掀起围棋热。青少年宫设有围棋班,毕业生有进入国家少年队及省专业队者。国际象棋市民会者很少,80年代后体委培养了一批少年棋手,每年亦有赛事。军棋50年代在青少年中风行,80年代仍受少年喜爱。跳棋一般只作为家庭游戏。旧时体力劳动者中流行老虎棋、天下太平棋,于工间休息时划地为枰,取石子对奕,规则和技艺都比较简单。
养鸟解放前有闲者爱养鸟,有钱人甚至雇人饲养。青帮中人视养画眉为本帮特权,常提笼架鸟招摇过市,一般市民多不敢养此鸟。解放后养鸟者日众,80年代退休职工养画眉成风,而养鸽者多为青年。市养鸟协会、信鸽协会常组织鸟鸣比赛、信鸽放飞比赛活动。另养鹦鹉、八哥、黄鹂、百灵者也不乏其人。
养鱼解放前仅富贵人家养金鱼。解放后养金鱼者甚众。吕八街南口为金鱼出售点。70年代后,趋于饲养高档珍稀品种鱼。80年代中期,又有人养热带鱼。
养花解放前富户庭院多雇花师栽培,部分市民自植自养。解放后,住房长期紧张,养花者甚少。70年代占地圈院之风兴,有小院人家多养花。80年代住宅公寓化,几乎家家凉台可见盆花盆景,行家则讲究栽培珍稀品种花卉。市花木协会每年在菱湖公园举行花展,私人送展参评者甚多。
斗蟋蟀蟋蟀,安庆人称“蛐蛐”,斗蛐蛐之风市民中沿袭很久。解放前南门城隍庙为斗蛐蛐的集中地,斗者以中秋月饼为赌注。富家子弟亦有以斗蛐蛐赌钱者,所养蛐蛐以参汤饮之。解放后,惟儿童乐此不倦,成人爱好者渐少。
钓鱼解放前,上层人士以钓鱼为风雅,视钓黄鳝、龟鳖为下流。解放后,钓鱼者甚众。鱼价上涨,钓鱼于娱乐之外且可得实惠,故假日多乘自行车驰钓于郊外。至80年代,退休老人中钓风大兴,钓鱼爱好者成立钓鱼协会。
麻将、扑克、纸牌旧社会市民鲜有不谙麻将者,妇女更以此作为唯一娱乐方式。农村妇女则喜推纸牌,因纸牌不讲究牌具桌椅,有小凳一张即可开局尽兴,输赢亦仅一个铜板一局。解放后禁赌,麻将被视为赌具而遭禁,但关门偷玩者为数不少。70年代,麻将已暗中成风。80年代解禁,形成“麻将热”。打扑克,亦为市民所喜爱,玩法多为“打百分”、“争上游”。80年代后知识分子中时兴桥牌。
听说书说唱结合的大鼓书在安庆流行很久,为劳动者所喜爱。青年人多喜听评书。解放前,艺人说书无定所,于街头巷尾觅一空场摆好桌凳即可开讲。坐凳听书者收费稍多,围立而听者随意丢几个小钱即可。解放后在四牌楼街专设一说书场。60年代后期,因禁说旧书,听者寥寥,终因生意清淡而消亡。说书艺人有江子英、何秀卿、卞永年等。
放风筝放风筝之俗由来已久。每年春季不仅中小学生喜放风筝,不少成年人也精心扎制各种大型风筝放飞,有长龙、蜈蚣、仙女、七星、瓦片、水桶等。解放后,因城市上空电线纵横密布,乃多集中市体育场、各中学操场及江边放飞。
上茶馆解放前安庆茶馆甚多,不少市民晨起即上茶馆,在茶馆里洗脸、刷牙、喝茶、吃早点、谈天。菜贩子进城也常在茶馆泡上一壶,边喝茶,边卖菜。喝茶时皆配一碟小吃,如芹菜拌花生米、凉拌干丝之类,早点有荤、素饺子、小笼包子等。有职业者用完早点即去上班,闲暇者可在茶馆终日聊天、听新闻。此外,政界协商问题、商界谈生意、民间调解纠纷、黑社会介绍烟赌娼等也多在茶馆进行。大一点的茶馆楼上设雅座,专为上层人士服务;楼下为一般客座,茶费低廉,不分桌次,不收小费。妇女一般不上茶馆,偶由男人陪同进雅座喝茶交际,临走时还要加倍给小费。解放后茶馆几乎都改为点心店,惟菱湖及迎江寺仍保留茶社,但亦以经营饮食为主。80年代,在一些退休人员中又形成每天早晨去迎江茶楼喝茶、吃早点、闲聊半天的习惯。
逛公园解放前有森林公园、菱湖公园,皆位于城外。因交通不便,市民嫌其僻远,游客不多。偶有文人雅士聚会其间饮酒赋诗,青年男女约会于此谈情说爱,故当时“玩公园”一词常带有风流韵事意味。解放后,菱湖公园扩建,成为节假日市民游乐休憩场所之一,其间所设儿童乐园更吸引着儿童及家长。80年代,新建莲湖公园、狮子山公园及石化厂水上公园,游公园者越来越多。
黄梅戏清唱安庆是黄梅戏故乡,市民中喜爱黄梅戏者甚众,单位联欢、朋友聚会、夏日纳凉,辄有清唱一段以助兴者。80年代中,部分退休职工自发聚会,经常在市工人俱乐部演唱黄梅戏,自娱自乐,已数年不断。
跳舞旧时安庆无舞场。50年代始有营业性舞场出现,一些企业单位及工人俱乐部也经常举办舞会,后遭禁止。70年代末跳舞悄然兴起,80年代逐渐形成跳舞热。营业性舞厅全城约有10余家,多跳交谊舞、迪斯科。跳舞者有男女青年,也有中老年。各单位逢节日亦常举行内部舞会。
看电影、电视50—60年代,市民休息日多爱看电影。70年代中期少数人家有了电视,大多数人爱看电影兴趣不减。80年代,黑白电视开始普及,彩色电视也渐渐增多,看电视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
收藏收藏活动最普及的是集邮。1958—1960年形成全市第一次集邮热,爱好者大都是初中学生,所收的均为实用票。1983年后形成全市第二次集邮热,全市集邮者达数千,为全省之冠,所集者皆为未用票。除集邮外,还有一些人收集火花,此风盛行于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中一度风行收集毛泽东像章。另有收集粮票、油票、布票和各类商品券者。80年代后,收藏钱币、古玩、字画者也不乏其人。
上一篇:生产习俗
下一篇:人生习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