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夏属扬州之域。
商属扬州之域。
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
秦为舒县,隶九江郡。
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称舒县。
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
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
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属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江淮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属安庆府,直隶南京。
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17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1968年始隶安徽省安庆地区。
(附)居巢考
西汉、东汉和晋代庐江郡均置有“居巢”县(或城),其地所在,莫衷一是。其中一说即为今之桐城南,现录有关史料如下,籍以备考。
《汉书·地理志》:庐江郡(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别为国),县十二:舒(故国),居巢,龙舒,临湖,雩娄,襄安,枞阳,寻阳,潜,皖,湖陵邑,松兹。
《后汉书·郡国志》:庐江郡,十四城:舒(有桐乡,古桐国),雩娄侯国,寻阳,潜,临湖侯国,龙舒侯国,襄安,皖(有铁),居巢侯国,六安国,蓼侯国,安丰(有大别山),阳泉侯国,安风侯国。
《晋书·地理志》:庐江郡,汉置,统县十:阳泉,舒(故国,有桐乡),潜,皖,寻阳,居巢(桀死于此),临湖,襄安,龙舒,六(故六国)。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五:桐城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旧十四乡,今五乡):《左传》“鲁定公二年桐叛楚”。桐实小国,楚人附庸,本汉枞阳县地,属庐江郡。《武帝纪》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寻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梁于此置枞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改为同安县,以县内有同安故城,因以为名;今为桐城县,取桐乡为名。……“古巢城”,俗号为古重城,在县南六十五里。按《史记》“成汤放桀于南巢”,即此城。城三重,故号重城,南北川泽,左右陂湖。
《辞海》(1979年版中册2456页):“居巢”,古县名。“巢”一作“巢阝”。秦置。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南。项羽的谋臣范增即本县人。晋后废。
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居巢”的“居”是发语词。“居巢”就是“巢”,故凡《左传》里的巢,《史记》皆作居巢。古代江淮一带的巢即居巢有好几处。单是《左传》里所提到的,就不止一处;所以在昭公二十四年吴人灭巢之后,至定公二年又有一个为吴所围而克之的巢。前者当系“群舒”之属中的一个小国,后者疑为楚置在“豫章”地区的一个邑。前者据文公十二年杜预注,故址即庐江六县(今六安县北)东居巢城,《元和郡县志》江州浔阳县下也提到楚有二巢,一在庐江六县。后者疑即秦汉时代的居巢县治。秦汉居巢故治据《水经·沔水篇》:“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当在彭蠡泽东,大江北岸,疑即《寰宇记》中在桐城县南六十五里,传说为成汤放桀南巢所在的古巢城。《寰宇记》说此城“南北川泽,左右陂湖”,与《续汉书·郡国志》居巢下刘昭注引《广志》曰“有二大湖”符合。
车节铭文中的居巢地处淮北,不见于《左传》,但见于《史记·楚世家》平王十年“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吴世家》王僚八年伐楚,“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殆皆指此。“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一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楚太子建之母在,召吴而启之”。商先生说“疑即居巢”,这一推断是合理的。而梁玉绳《史记志疑》因《左传》作“在”,就说《史记》作“在居巢”错了,未免轻率武断。说太子建母在居巢,不仅《楚世家》如此,《吴世家》也是如此,一处错的可能比较大,两处都错的可能就不大。淮南舒地有居巢,淮北蔡地也有居巢;建母是蔡女,说建母住到舒地的居巢去,果然难以置信,说建母在太子建被废后回到蔡地的居巢去住,就很合乎情理。所以与其说《史记》错了,无宁说《左传》、《史记》都不错,和居巢是一地二名。《说文》:“,蔡邑也。”一作阳,《左传》昭公十九年杜注亦作“阳,蔡邑”。许、杜皆未明确指出地所在。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说在今新蔡县境,那只是由于其时的蔡都于今新蔡县治,意谓阳去蔡必不远,故当在县境之内而已,非别有所据。今阜阳县南六十里处西距新蔡县治不过百数十里,当然有可能就是作为蔡邑的亦即居巢之所在。
除上述三处巢无疑应同时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外,又据《隋书·地理志》,九江郡湓城“有巢湖”,《元和郡县志》江州浔阳县下亦作“巢湖故城在县东四十二里,桀奔南巢盖在此。”隋湓城、唐浔阳即今江西九江市,这一江南的巢虽见于记载较晚,也有可能是先秦的古巢之一。
这么多处古巢,到秦汉时只有今桐城县南一处被建为居巢县。居巢县至三国时因沦为魏、吴间的战场而荒废,晋平吴复立(《寰宇记》),后又废(晋后不见记载)。今之巢县本系东晋时所侨立的蕲县,隋改名襄安,唐初改今名(《宋志》、《隋志》、《唐志》),盖因县西巢湖而得名,非秦汉居巢县故地。由此可见:一、秦汉居巢县只是先秦多处居巢即巢中的一处,旧说以此和先秦所有的居巢即巢混为一谈是错的;二、今之巢县只是唐以后的巢县,旧说以此为秦汉居巢县故地就是错的,以此为先秦所有居巢即巢的故地,更是大错特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