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层
桐城县地层,由磨子潭至晓天和县城至乌石埝深断裂分隔为三个自然区,分别称为北区、中区和东南区。前两者属大别山地层区,后者属扬子地层区安庆小区。北区地层为震旦系佛子岭群片麻岩、片岩和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总厚度3000余米,出露较好;中区地层为前震旦系大别山群片麻岩、浅粒岩等变质岩类,总厚达8000余米,分布广,出露好;东南区地层总厚大于12000米,但出露不好,零星分布奥陶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地层,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
前震旦系水竹河组,分布唐湾以北与舒城县交界处,岩性为黑云角闪片麻岩、二长片麻岩、浅粒岩,厚506至1272米。文家岭组,分布唐湾至李家湾、张家楼北西、朱家新屋西,岩性为浅粒岩、二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中上部夹大理石岩,厚818至1854米。刘畈组,分布小河沿至桐城和方家老屋至占庄一带,岩性为黑云二长片麻岩、浅粒岩、含磁铁浅粒岩,局部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厚988至1385米。桥岭组,分布于水推磨,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间夹浅粒岩、二长片麻岩、榴辉岩等。本组底部夹大理岩,中上部夹含磁铁浅粒岩等,厚2441至5295米。
震旦系小汐河组,分布大关以西高家老屋一带,岩性主要为黑云钾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斜长角闪岩,厚2600至3215米。
奥陶系分布新店以东,仅见下奥陶统零星出露,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度大于100米。出露不全。
泥盆系五通组,分布于大横山,岩性为石英岩、石英砂岩、页岩,上部夹透镜状劣质煤,厚10至94米。因断层和第四系掩盖,顶底出露不全。
三迭系和龙山组,分布于大横山,岩性为灰白色薄层灰岩夹钙质粉砂岩、页岩,厚181米,出露不全。黄马青组,地表分布于怀宁县金鸡笼南边,深部延至桐城县,岩性上部为灰黑色砂岩、页岩夹不稳定煤层,中部为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夹砂质页岩及透镜状含铜砂岩,下部为灰色粉砂岩夹白云质泥灰岩。厚1883米。
侏罗系武昌组,分布于大横山,下部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上部岩性为粉砂岩、页岩夹煤层。厚624米。自流井组,分布于大横山、双店、吴家老屋,零星出露。下部岩性为粉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上部岩性为粗粒长石砂岩夹粉砂岩、页岩,厚度大于2230米。江镇组,分布于挂镇一带,岩性为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粉砂岩、页岩,厚1027至1974米。北部毛坦厂组与江镇组时代相当,岩性除有粗面质凝灰岩外,其余岩性基本相同。汪公庙组,分布童铺东南,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凝灰质砾岩、含砾砂岩,厚2477米。
白垩系高河埠组,分布于双港铺、桐梓山,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砾岩夹砂岩,厚703至887米。
第三系仅出露下统,分布青草塥、新安渡、范家岗、姚岗等地,为紫红色中至巨厚层砂岩、砂砾岩,胶结不紧,厚2442至4383米。
第四系分布丘陵、平原低洼地区,为棕红色网状粘土,灰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等,厚大于19米。
二、岩石
全县岩石除各系地层大量沉积岩石外,还有火成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体已知13个。主要分布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岩体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以中、酸性岩为主,基性、超基性岩次之,时代主要是五台至吕梁期和燕山期。较大的7个岩体是:
主薄岩体分布潜山、岳西、舒城三县交界地带,其东南枝伸入桐城县屋脊岭一带,面积约38平方公里。岩体为混合花岗岩,相带清楚。岩体中有褐帘石重砂异常和钆、锆、镧金属量异常,长冲铜矿化亦与岩体有关。岩体生成时代为五台至吕梁期。
轿子岩岩体分布唐湾至大塘一带,呈近南北向,面积24平方公里。岩体相带清楚,中心相为中粒辉石岩,过渡相为中细粒辉长岩,边缘相为角闪石岩或斜长角闪岩。岩体生成时代为五台至吕梁期。
华盖山至龙眠寨岩体分布舒城、桐城两县交界处,桐城县境内分布荒草尖、黄柏岭两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岩性为含石英正长斑岩。岩体北东接触带有百花冲矾矿,岩体放射性强度高,已发现几处异常。岩体生成时代为燕山早期。
老关岭岩体分布桐城县与舒城县交界处,桐城县境内面积约8平方公里。为中粒混合花岗岩,矿化情况不详。岩体生成时代为五台至吕梁期。
西汤池岩体分布舒城、桐城县交界处,桐城县境内分布于白果树附近,面积约13平方公里。岩性为花岗岩和少量正长岩,桐城县境内主要为正长岩,矿化情况差。岩体生成时代为燕山期。
罗岭岩体分布罗岭一带,零星出露,面积约10平方公里,岩性为闪长岩。岩体中有航磁异常分布。生成时代为燕山期。
大龙山岩体分布桐城县东南部,面积约16平方公里,岩性为正长斑岩、钾长花岗岩。部分岩体放射性强度高,有铀和铜、铅、锌矿化。生成时代为燕山期。
小岩体有6个,出露面积均小于0.3平方公里。滴水岩岩体、赵家湾岩体、三步岭岩体岩性为辉橄岩或橄榄岩,均有蛇纹石化,产有石棉;苗竹叽岩体、蒋河岩体、毛河岩体分别为辉长岩、角闪石岩、辉石角闪石岩。
脉岩,县内已知较大的脉岩15条,分布于轿子岩、车档至大关一线以北地区,长数百米至3公里,宽数十米至百余米。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石英正长岩、正长岩、煌斑岩等。
喷出岩在县内不甚发育,仅分布北部荒草尖西和挂镇等地。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熔岩很少。岩性为安山质熔接凝灰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粗面质凝灰岩、凝灰岩等。喷发时间为晚侏罗世。
地层出露概况表

三、地质构造
桐城县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及其内侧马蹄形盾地。区内构造线总体呈北东走向。
褶皱构造主要分布中区西部,形成时代为五台至吕梁期。大小褶皱共9条,其中较大的4条是:
夹树湾复背斜,西起潜山官东至桐城县老关岭,轴向近东西,长45公里,最大宽度18公里,桐城县境内长6公里。由前震旦系地层组成,为开阔的复背斜。两翼有次级褶曲,其南翼的次级褶曲有陈家湾向斜、杨家山背斜,部分延伸县内。
棋盘石向斜,西自潜山县棋盘石,东至桐城县方家老屋,全长20公里,宽4公里,县内长约10公里。向斜轴向北东东,由前震旦系地层组成。
英山沟背斜,位于棋盘石向斜南,轴向北东,全长90公里,桐城县处于背斜东段,长数公里。背斜由前震旦系文家岭组地层组成。
水推磨至棹椅尖背向斜带,长数十公里,宽7公里,轴向北东,由两个背斜和三个向斜组成,呈相间平行排列。县内有水推磨向斜、马鞍寨背斜、汪公庙向斜,轴向北东,长7.5至15公里,由前震旦系地层组成。
断裂构造中区最发育,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北北东、北西向次之。县内有深断裂2条,大断裂1条,一般断裂26条。
桐城至乌石埝深断裂属郯(城)庐(江)深断裂的一段,桐城县分布县城至沙铺一线,长40公里,走向45至50度,总体倾向北西。该断裂生成吕梁运动后期,至今仍有地震活动。
晓天至磨子潭深断裂,原称桐柏至磨子潭深断裂,桐城县境内分布于沙凸子一线,长20余公里,走向50度,总体倾向北,倾角60度左右。该断裂生成吕梁运动后期,至今仍有地震活动。
三鸦寺断裂,位于桐城县高公池和怀宁县三鸦湖一带,相当于以前所称练潭至新仑大断裂。桐城县境内呈北东走向,长20余公里。
一般断裂,呈北东向的有17条,即四美堂至龙井关断裂,县内长约5公里;葛蒲至黄柏断裂,县内长23公里;大树岭断裂,长10公里;张家楼断裂,长12公里;杨家冲断裂、大横山断裂、龙井冲断裂、旺家湾断裂、投子山断裂、邱老屋断裂、长冲断裂、东岳庙断裂、张家破屋断裂、轿子岩断裂、何家畈断裂、黄柏岭断裂、车档断裂,长一般2至5公里,个别达9公里。北西向断裂有9条,即老关岭断裂、吴家咀断裂、倪家新屋断裂、尹家湾断裂、响水岩断裂、汪家瓦屋断裂、叶家老屋断裂、杨家老屋断裂、瓦窑塘断裂,长小于10公里,一般2至5公里。
构造盆地有两个,一是青龙岭盆地,位于县内东南角,长轴方向65度左右,长15公里,宽5至8公里,中心为侏罗系自流井组,外缘为武昌组地层组成;二是范家岗盆地,位于桐城至乌石埝深断裂和三鸦寺断裂之间,呈50度方向延伸,县内长40公里,宽20公里,该盆地中为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沉积地层。
四、矿产
全县已知矿产地39处,其中大型矿产地9处,小型矿产地9处,矿点及矿化点21处。按矿种分非金属矿产地25处,金属矿产地10处,燃料矿产地4处。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花岗石、透辉石、大理石、蛇纹石、石棉、白云母、河沙、石灰岩、粘土等;金属矿产有铜、铁、钛铁、钒、铌钽铁、金等;燃料矿产有煤、泥炭等。其中石墨、花岗石、透辉石、铁沙、河沙、泥炭有一定开采价值。
石墨有3个矿点,均为晶质石墨,片径0.001至0.01毫米,矿物含量10—12%,固定碳含量4—6%。总矿石量370.78万吨,矿物量15.52万吨。黄铺乡蒋河矿点,C+D级矿石量134.38万吨,矿物含量5.22万吨,其中C级矿石量23.76万吨,矿物量0.96万吨。矿体厚一般为3至7米,最厚达12.02米。固定碳平均4.18%,剥采比小于4.5,有开采价值。汪河乡板桥矿点,D级矿石量164.7万吨,矿物量7.7万吨,矿体总厚2至11米,固定碳含量一般为4%,最佳矿体(B—2)品位高,变化小,出露宽度大,剥采比小于4,有开采价值。龙眠乡方家龙窝至许家岭矿点,D级矿石量71.6万吨,矿物量2.6万吨,矿体总厚3至16米,固定碳含量一般3—4%。该矿点品位较低,夹石层较多,岩脉穿插破坏较严重,剥采比为10左右,开采价值差。
透辉石分布陶冲乡枧山水库附近,矿石量400万吨左右,规模较大的矿化体有3条,长600至1000米,假厚100至170米。矿体呈透镜状、串珠状产出。矿石矿物透辉石含量平均51.71—58%,矿石平均化学成份:氧化镁8.41%、氧化钙15.34%、二氧化硅60.14%、三氧化二铁3.28%、二氧化钛0.52%、三氧化二铝6.73%。除含铁稍高外,其余化学成分均优于或接近吉林透辉石。透辉石是陶瓷工业最佳节能新材料,亦是烧制深色瓷、彩瓷的好材料,有开发利用前景。
花岗石已查明的有6个矿床,地质储量3.1亿立方米。其中唐湾乡轿子岩辉长岩矿床储量1.29亿立方米;大塘乡叶湾辉石岩、辉长岩矿床储量1亿立方米;大塘乡裴阳混含岩化斜长角闪岩矿床储量3742万立方米;黄铺乡五岭似眼球状斜长片麻岩矿床储量1056万立方米。陶冲乡烽灿角闪二长片麻岩矿床储量881万立方米;罗岭乡白虎山闪长岩、正长斑岩矿床储量2414万立方米。花岗石有9个品种,主要为桐城黑、桐城墨绿、芝麻黑、繁星石、慧眼石、烽火白、雨霞、斑花石、火炬红等。以黑色花岗石品种优、储量大。
墨玉有矿点一个,位于罗岭乡新舟村境内。14个矿化体,每个矿化体含有2至3个墨玉矿体,长50至200米,厚1至5米,出露地表的自然块度一般为30×30厘米至50×60厘米。矿石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呈黑色或黑灰色,色调均匀,莫氏硬度5至6。可切可磨,抛光后呈乌黑色,质地细腻,光洁度极强,是高档石雕和制精密仪器底座、量具、工业平板的好材料,特优者可代替黑宝石使用。有开采价值。
大理石分布黄铺乡上湾、土岭两村和龙头乡五岭村。矿体呈透镜状,一般厚5厘米至数十厘米,颜色洁白,部分蛇纹石强烈呈黄绿、青绿色,质地细腻,抛光后具一般闪光。由于节理发育,工业价值不高,但可以烧石灰,生产石子、石粉和饲料钙素添加剂,故仍有开发利用价值。
河沙主要分布于挂车、柏年、龙眠、孔城四大河,总储量大于2557万立方米。挂车河储量891万立方米,分布晓棚至新安大桥河段;柏年河储量大于1466万立方米,分布钓鱼寺至柏年河大桥河段;龙眠河储量大于200万立方米,分布铁铺至金神河段;孔城河各支流,罗岭大、小龙山各溪流也有不少优质河沙,储量未估。县内河沙自50年代开发利用,至80年代,开发量越来越大。
石棉有3个矿点,地质储量约5000至7000吨。其中赵家湾点储量1190吨,矿体3个,长46至215米,宽4至15米。以网状脉为主,为纵、横和簇状纤维型,含棉率0.42%,石棉性脆,杂质多,规模小。三步岭点储量1057吨,矿体3个,共长50至130米,宽3.3至5米,为单式脉,纵和横纤维为主,含棉率0.63—2.65%,棉质不明,规模小。滴水岩点,D级储量3074吨,矿体断续长800米以上,宽2至10.5米,矿化较均匀。以单式脉为主,分叉、膨胀尖灭现象普遍,以纵纤维为主,属闪石棉,质硬脆。
蛇纹石分布于滴水岩,储量260万吨,主要矿石矿物叫蛇纹石,含量大于80%。矿石化学成分:氧化镁26.28—47.5%,平均32.04%;氧化钙0.72—9.66%;二氧化硅34.34—41.48%。除氧化钙稍高外,其余均符合钙镁磷肥工业要求,有开发利用前景。
白云母分布于自来庵至马鞍寨倒转背斜核部附近。矿体呈透镜状,长7至10米,宽0.5至1.2米。矿石由白云母、长石、石英等组成,矿物集合体成团块状,呈白色或浅绿色,剥分性不好,储量较小,质量较差。
铁褐铁,分布于练潭乡大横山。矿化体长约100米,宽1至2米。主要矿物有针铁、褐铁,次为黄铁、黄钾铁钒。矿体规模较小。铁砂,主要分布于挂车河、柏年河上游及牯牛背水库上游。地质总储量约56.72至73.18万吨。其中牯牛背到晓棚是铁砂主产河段,河床沉积物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铁砂含量丰富,最高达233.8公斤/立方米。该段铁砂储量占全县总储量58—67%。柏年河上游以青草塥以上的砾石层为主产河段,含量10—20公斤/立方米,最高达46.2公斤/立方米。地质储量23.8万吨。铁砂品位较高,易采,有一定开发价值。钛铁,在张家楼有一重砂异常地带,面积21平方公里。重砂样钛铁含量一般10至30克,最高644克,伴生矿物有锆石、黄金。该矿点资源尚未查清。
钒分布于石南乡桐山,有4个矿化体,呈层状或透镜状,长25至90米,厚0.7至2.5米,五氧化二钒含量一般0.2—0.55%,最高0.93%,资源尚未查清。
铌钽分布于大关乡高庄附近,有2个矿化体。矿石拣块分析,含五氧化二铌0.01%,五氧化二钽0.002—0.008%,铌钽氧化物0.015%,五氧化二钽比五氧化二铌为1/125。资源尚未查清。
铜有两个矿点。一在陶冲乡灵塘水库南,矿脉长80米,宽0.35至0.5米。矿石矿物有黄铜、斑铜,伴生孔雀石、沥青状褐铁。地表含铜1.68—0.83%,延深6米含铜0.01%,无开采价值。二在挂镇乡长冲,有3条矿化带。主矿化带长550米,宽2至20米,其间分布有长0.5至10米,宽几厘米至几米的小矿体。金属矿物有黄铜、黄铁、方铝、辉铜、铜兰、孔雀石、磁铁等。一般含铜0.05—0.1%,个别达4.94%。
黄金沙铺乡界牌石有一黄金重砂异常地带,蕴藏于第四系近代堆积层中。重砂样黄金含量可达24颗,伴生矿物有钛铁、金红石、锆石。资源尚未查清。
煤分布于练潭乡大横山,蕴藏于侏罗系地层中,有煤2层,均厚0.3米,煤层呈鸡窝状分布,煤质为有烟煤。储藏量较小。
泥炭分布于双店乡嬉子墩、罗岭乡岱赛湖北、菜子湖西岸,总面积1218.8万平方米,地质储量209.64万吨,为大型泥炭矿床。矿床厚0.3至0.8米,平均厚0.58米;埋藏深度为1.6至3.5米,平均为2.23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7.58%,泥炭发热量为1804—2283卡/克,总腐植酸20.98—27.60%,全钾0.97—1.48%,全磷0.85—0.97%。可用来提取工业用腐植酸,亦可作农作物肥料,发热量高的可供发电,有开发利用价值。
石灰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和罗岭乡境内,蕴藏量大。以中义乡的五岭和黄铺乡的葛家湾矿石质量最好,已有数百年开发利用历史。
粘土分布于丘陵地区,以六儿城、范家岗、王集、十八里长岗等地第四系粘土资源最为丰富。
矿产分布概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地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