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桐城境内就有人类聚居。明洪武十六年(1383),全县有居民10427户,58562人;成化十七年(1481)有9610户,109650人。明末战乱,人口锐减,崇祯四年(1631),全县仅有10417户,58560人,与洪武十六年的人口数相当。至清顺治二年(1645),逐渐下降到5010户,25530人。
清初,社会渐趋安定,人口开始回升。顺治十四年(1657),全县有6123户,33250人。康熙五十年(1711)后,调整丁税征收办法,加强户籍管理,瞒报、漏报户口的状况有所改变,人口记载较为详实。康、雍、乾、嘉时期,经济繁荣,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加上江西、徽州等地移民入境,围湖垦荒,县内人口增长较快。乾隆十八年(1753),全县有78965户,622655人;乾隆三十年有114758户,850168人。咸丰三年(1853)后,桐城县是太平军与清军作战的重要战场之一,8年战乱,居民大批死伤、流亡,人口锐减。至同治元年(1862),全县仅存38581户,307648人。战乱结束后,人口又缓慢回升,至民国22年(1933),全县有157377户,942900人。民国27年,日军侵占桐城,人民颠沛流离,次年,境内居民下降到133268户,754732人。民国29年,部分流亡人口开始回归,人口上升,全县有949485人,其中国民党统治区852111人,日伪控制下的桐东汤家沟等地97374人。民国37年,县内有居民116307户,833889人。翌年2月桐城解放,皖西二地委决定将桐城东、南大部分地区划出析置桐庐县(今枞阳县),划置后桐城县新辖区有居民474708人。
建国后,社会生活安定,医疗状况逐渐改善,人口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长较快。1949至1970年(除1960年外)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自然增长型。1952至1957年,平均每年人口出生率为27‰左右,自然增长率为14‰左右。其中1954年是解放后第一个生育高峰年,全年出生27442人。1958至1962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社会因素影响,出生人口减少,死亡率上升,外流、支边及劳务输出等人口增多(其中外流15528人,死亡26170人)。1960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17.9‰。1963至1970年,平均每年人口出生率为44.1‰,自然增长率35.6‰,其中1963年和1968年是县内解放后第二和第三个生育高峰年,全年出生人数分别为26812人、26731人。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控制。人口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型。1979年,杨桥区划属安庆(保留罗岭公社和罗塘公社鲟鱼大队),共划出9054户,39094人,县内人口相应减少。1987年,全县人口723889人,出生率下降到15.4‰,死亡率下降到6.4‰;自然增长率下降到9‰。
1949至1987年,全县共进行三次人口普查。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全县共540821人,比1949年增加3571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455477人(当年7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截止时数字,下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692888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数增加237411人。
建国前若干年份人口统计表

1949—1987年人口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