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募兵抽丁
明代以前,桐城先后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以及府兵制和募兵制等。明代实行募兵制,通过雇佣办法募集兵员,募兵机构视战事需要设立。崇祯十年(1637),史可法至桐城,议准立“桐标营”,招募兵勇300余人。
清沿明制,县设有考验所、检验所等募兵机构。每年或数年招募一次,对象为身高五尺以上、年龄20至25岁、无不良嗜好、有一定道德和文化素养、体魄强壮的男性居民。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徽巡抚恩铭曾饬令各县实行征兵制,桐城仍以募兵方式,征集兵员300人。
民国17年(1928)北伐战争中,桐城部分青年人自动参加北伐军李宗仁部。民国22年,根据国民政府《兵役法》,改募兵为抽丁。每年一次,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比例抽签确定应征对象。服役分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两种。常备兵役又分现役、正役、续役3种,现役3年,正役6年,续役到年满40周岁。现役在营,期满转正役,不在营,正役期满充续役。年满18至45岁壮丁,一律服国民兵役。民国25年,县设征兵事务所,负责兵员征集。虽有家庭调查、体格检查等程序,但实际上以抽签为准。抗日战争爆发后,兵员需要量剧增。民国31年,按“一甲一丁”抽丁,并设干训所轮训乡、保征兵人员。当年,全县壮丁配额3600人,数月间入营甲种壮丁3532名,怀太师管区复加配甲种壮丁1225名,通讯兵团兵员150名。民国33年,征甲种壮丁4012名,乙种壮丁383名。翌年配额2988名,实征1477人,欠1511人。被征者多为贫苦百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量征兵,征兵实为抓丁,有钱有势者徇私作弊,雇人顶替;贫苦百姓为逃避征兵,或远走他乡,或自伤致残,或跳河投井,或奋起反抗。乡、保派武装四出拦截,强行捆绑,并趁机敲诈百姓钱财。柳林保贫民独子闵庚明,偷偷将食指和中指剁去,方免被抓走。
二、志愿兵
民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其兵员征集主要靠宣传党的政策,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自愿入伍。民国30年(1941),桐西独立大队为新四军七师五十八团在县内招收300人。36年,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招收1500余名。
建国初期,实行志愿兵役制。县、区人民武装部负责招兵。凡年龄18至30岁、身体健壮、身高1.5米以上的青年,均可自愿报名,经体检、政审合格后入伍。1950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全县涌现出许多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上前线的动人事迹,至1953。年,志愿报名参军的青年累计4.6万人,被批准入伍的1.1万人。
三、义务兵
1956年,县内兵员征集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凡年满18周岁,思想品德好,政治历史清白,身体健康的青年均可报名应征。县设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下置办公室,负责征兵工作。由适龄青年自愿报名,通过身体检查和政治审查合格后,普通兵由县征集办公室批准,飞行员、滑翔员等特种兵由省征集办公室批准再由县人民武装部发给新兵应征入伍通知书,然后由接兵部队来县接收入伍。1984年改为地方送新兵入伍。1956至1987年全县共征集新兵29次19247人,其中飞行员8名,空降兵310名,武警220名。70年代以来,县内入伍新兵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1978至1985年全县3045名入伍青年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2022人,高中文化程度743人。部分青年入伍后还考入军事院校继续深造。
1956—1987年义务兵征集人数表

1956年,县内实行预备役登记制度。预备役分士兵预备役和军官预备役两种。士兵预备役又分两类,第一类服役对象是年龄18至28岁的基干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退伍士兵;第二类服役对象是年满18至35岁的普通民兵和退伍士兵等。第一类预备役士兵29岁转入第二类预备役,第二类预备役士兵满35岁退出预备役。军官预备役对象是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和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大学毕业生、专职武装干部及民兵干部等。当年6月,县成立预备役登记办公室,县委书记兼主任,县长和兵役局长任副主任,下设登记、宣传两组。9月,全县发放兵役证。1957年2月,进行预备役训练1个月,共训练民兵1500余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预备役登记工作停顿。1980年,恢复预备役登记,全县共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971人。1981年4月,县建立预备役教学协作网,由县、区、乡武装干部22人、退伍军人及民兵骨干12人组成,负责服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1987年,全县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2659人,其中一类1066人,二类1593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驻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