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扬子江,烟波浩渺;大别山,巍峨矗立。山之南,江之北,是安徽的西南门户——宿松。
宿松,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地理座标为东径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距杭州湾430公里,由宿松复兴港至上海的航线长804公里。
宿松,东接望江,西界黄梅,北临太湖,南望匡庐。南北长72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约占安徽总面积的1.71%其中耕地面积为65.95万亩,林地面积为73.3万亩,水域面积为125万亩(含境内长江水域面积)。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设松兹侯国,隶属扬州衡山郡。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建县,属庐江郡。
汉平帝始元五年(公元5年),降侯国为县,名之曰松兹县。初设县治于仙田铺(今凉亭区凉亭乡)。王莽新朝时期(9—23年)曾改县名为诵善。
三国时改松兹为松滋,属庐江郡。
汉梁武帝天监初年(公元502年)改松滋县为高塘郡。
隋文帝开皇初年(约公元583年)废高塘郡,设高塘县。至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塘县为宿松县。属同安郡,宿松县名始于此。
民国年间的1914~1928年属安庆道;1928~1932年隶属安徽省;193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安徽省第一专区。
建国后,曾隶属皖北行署安庆专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77年3月改安庆专区为安庆行署,宿松一直归其所辖。
关于县名的由来,正史口碑相去甚远。文献记载的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抱山还绕郭,郁郁此长松”、“家家结构松崖里,半带香云半带烟”等邑人诗句来看,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宿松与松树素有不解之渊源,难怪历来宿松植松成习,至今县内松树颇多,且品种各异,由此可以断论,县名与松树不无关系。
1985年,全县设8区2镇40个乡,398个村。省辖国营华阳河农场和九成畈农场亦在本县境内。
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宿松总人口为64.7853万人,总户数为12.976万户。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散居全县各地的还有回族、满族、高山族、苗族、黎族、蒙古族、等8个兄弟民族的居民。

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丘陵、洲区呈阶梯形由北而南依次排列分布。
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之余脉。这里峻岭崇山,群峦叠翠,如登高鸟瞰,但见山势起伏,逶迤连绵。春有新笋秋有栗,绿荫深处隐红楼。假若你步云梯、入村舍,山民们那种特有的淳朴和“野趣”定会令你留连忘返。当你看到“青青野茶山头绿,汩汩溪泉入缸来”的景象时,一定会在慨叹大地母亲无私奉献的同时,联想起古人那种“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来。大山养育着山民,山民装点着大山,自古以来,这里是宿松竹木、茶叶的重点产区。
中部丘陵地区,旱地水田,交相分布,港汊参差,渔猎俱兴,盛产粮油柑桔。东西两大渡槽,凌空飞架,使这里数十万亩良田,得以旱涝保收。每当金秋将至,这里便会呈现地上丹桔流馨,湖面渔歌互答的喜人景象。每年的这时候,在这块土地上付出过辛劳,洒下过汗水的人们准会抱住个“金娃娃”。
南部洲区,沃野平畴,一望无际。田园整齐,河渠交错。春日油麦滴翠,秋来银棉成山。扬子江畔的同马大堤更是磅礴蜿蜒,蔚为壮观,象一条巨龙扼守着堤内的田园和村舍。被人们誉为“绿色卫士”的防浪柳林与同马大堤共携手,素有“百里长堤百里林”之美称。每到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的汛期,这些“卫士”总是连手交臂,众志成城,斩风劈浪,傲然挺立。它是宿松人民汗水的结晶,它是宿松人民精神品德的象征。

宿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境内江河、洲地、丘陵、山区气温界线分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平均温度为16.6度。冬季一月份日平均温度为3.8度,为最冷月;夏季七月份日平均温度为28.7度,为最热月,最适宜农作物生长。
宿松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物华地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山芋、棉花及各类油料等。野生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菜蔬、果、木、竹、花、药材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宿松的“八斗山漆”更以其独特的性能、悠久的历史、享誉省内外。
宿松人民素有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兔、鸽、犬的习惯。北部山区的茂密森林中生活着山鸡、黄雀、白头翁、百舌、黄莺、布谷鸟、锦鸡、鸳鸯、猫头鹰等珍禽。流经县内的一段长江里,有属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动物白鳍豚。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境内还出现了人工饲养的水貂和白鼠。
宿松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磷、铁、铅、锌、煤、瓷土、滑石、兰晶石、重稀土、蛇纹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及石墨等,其中以磷矿的储量为最大,约占全省的50%。为县内发展化工和建材工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宿松,山川灵秀,景物宜人,旅游事业,前景广阔,境内有长江绝胜小孤山、孚玉青峰、凿山仙洞、西源九井、太白书台、白崖寨、聪明泉等十大风景点。
“碧汉空中悬古寺,白云堆里响残钟”、“气障百川偏号小,名侪五岳孰云孤”。这些名联佳句维妙维肖地道出了长江绝岛小孤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它那种朦胧中见空灵的俊俏丰姿。
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屹立在县城东南60公里处的长江中,一峰独立,孤柱擎天,南岸与澎浪矶(俗称彭郎矶)隔江相望,“江流至此湍流如湃,海潮不得上”。故又称“海门第一关”。半山有寺曰启秀,民称小姑庙。该庙始建于唐,再建于宋,其后有圮有建。寺内供奉小姑娘娘像,山顶建有梳妆亭,相传为小姑梳妆处。山上有龙角石、龙耳洞、龙眼石、琼岩滴翠诸景点。有弥陀阁、界潮祠、送子塔等古建筑。以及御诗碑和名士题咏石刻诸古迹,启秀寺红墙碧瓦,点缀于翠竹绿树中,舟行上下,远望如菡萏出水,近视若芙蓉凌波,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古往今来,小孤山吸引着无数名流学士。唐代顾况、宋代陆游、明代刘基、解缙均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苏轼曰:“舟中贾客莫轻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解缙曰:“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
革命烈士夏明翰登临此山,极目匡庐倩影,放眼吴楚烟波,不禁引吭高歌,以诗言志:
“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下观涛。
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表现了共产党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广阔胸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小姑将会以更加艳丽的风采,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号称“南国小长城”的白崖寨,是境内又一景点,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寨周4公里,寨墙为块石垒成,高达4~5米,有寨门四座。相传为元末吴士杰所建。旧县志称“峰悬一线,峭壁摩天,窄径凌空,飘崖百仞,有灵湫飞瀑,响彻霄汉,峰岫常在云雾中”。明末史可法曾依寨扎营,并刻“更上一乘”四字于石上,又书联云:“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后人建史可法祠于西峰之上。据专家实地考察认为:白崖寨风景旖旎,地势险要,是观光赏景的所在,更是现存古城堡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宿松,不仅山河壮丽,而且人文会萃,贤士辈出。历代不乏俊才豪杰。东吴名将陈武、南宋布衣汪革、明代武节将军石良、清翰林朱书、辛亥革命先驱黎宗岳、民主革命战士徐文藻、钟国汉、当代书法家黄鹤筹等皆为县人。他们的业绩将永垂不朽!他们的英名将万古流芳!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宿松的山水将变得富庶美丽,宿松人民将会哺育出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国之栋材。
宿松人民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表现得英勇顽强,而且为争取民族解放,消灭剥削阶级作出了宝贵牺牲。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宿松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根据国共合作的精神,在以共产党员个人身份组建的县党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北伐后援会”,筹措钱粮,支援国民革命军。与此同时,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革命的群众团体也相继建立。有工会会员2000余人,农会会员8000余人,并且组建了工人纠察队,至此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正以如火如荼之势,席卷宿松。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宿松人民集会游行,愤然讨蒋。国民党右派安徽当局调兵镇压逮捕并枪杀了中国共产党宿松支部书记、国民党左派县党部常委徐文藻,县总工会负责人钟国汉等革命人土。
1927年12月,在中共松南区委的领导下,程营、汇口、洲头一带的农民协会,纷纷组织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
1930年春,陈汉、二郎等地区、乡苏维埃政权成立,办起了兵工厂,发展了赤卫队。同年9月,宿松暴动委员会成员以及赤卫队200多人配合红八军四、五纵队一举攻克宿松县城后,打开了监狱,救出了无辜。这一胜利,大大地振奋了我军民士气,使宿松苏区和游击区面积迅速扩大到全县的二分之一。
1935年,红二十八军建立了以罗汉尖为中心的40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区,组建了一支有300多人的红军游击队(又名“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宿松山区的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937年,这期间,我县有3580余人先后参加了赤卫队、游击队或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在皖中工委、赣东北特委、鄂皖边中心县委以及新四军五师、七师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和群团组织,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活动,全县参加新四军、游击队、武工队、便衣队的有近7000人。根据地群众为新四军做军鞋1万多双,支援军粮300余万斤。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宿松,一举解放了宿松大部份县境。刘伯承元帅和二野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同志驻扎宿松,指挥渡江战役。宿松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大军渡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参加解放军和民兵的人数逾万;支援渡江军粮200余万斤,大小帆船千余只,柴草200多万斤,食盐1.9万斤。
纵观历史,宿松人民就是这样的前仆后继,为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在革命战争中献身的有17万人之多。他们中间除早期的共产党员徐文藻、钟国汉外,还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宿松县委书记祝尔昌、中共宿松特区书记王玉林、中共蕲宿太彭工委副书记杨学源、红军六路游击师师长朱超云、党的交通员朱赛英(女)、儿童团长华丽和其他县团级以上干部周静轩、刘宗超、孙冠英、易元鳌、严仲怀、郑重等。他们是宿松人民的骄傲,因为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后来的人们将踏着血迹,勇敢前进,永不徘徊。

建国36年来,宿松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51年土改工作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县农民分得土地27.5154万亩,实现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所盼望并前仆后继地为之奋斗牺牲的“耕者有其田”的夙愿,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1957年,全县实现农业合作化,有高级农业社468个。农业社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束了互助组时期的以股分红的分配方式,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土地统一经营,劳力统一调配,农具统一使用。允许社员留有少量自留地,鼓励发展畜牧业,突破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框框,大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当年粮、棉、油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2.72倍、513.3倍和5.56倍。
正值高级社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之际,伴随着生产上的“大跃进”而来的是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举国上下,大张旗鼓地宣传“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是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最佳组织形式,是“通往共产主义的金桥”。因此从1958年9月中旬起的不到20天时间里,全县468个高级社合并为34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自此,宿松农村彻底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过去单纯经营农业生产的农业社,被人民公社这种名之曰“农、林、牧、副、渔和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基层组织”所代替。一时间,以高指标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宿松严重泛滥。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兴办集体食堂,不切实际地搞“吃饭不要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1962年根据党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决定》,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把基本核算单位定为生产队。取消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压低了高额生产指标,较好地克服了自有高级社以来即已存在而人民公社成立后更趋严重的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倾向,生产得到恢复。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宿松农村广泛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抓阶级斗争,割资本主义尾巴,批资产阶级法权,收回自留地,取消家庭副业。在所有制上推行穷过渡,在分配制上平均主义愈演愈烈。农业生产徘徊不前。严重地违反了客观规律和农民意志,大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致使粮食单产由1965年的327斤下降到272斤,粮食总产由286.2367万担下降到225.6万担;油料单产由151斤下降到117斤,总产由16.2671万担下降到9.725万担;棉花单产由107斤下降到65斤,总产由15.640万担下降到8.92万担。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束了宿松农业上20多年来的曲折历程,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4年春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设,以社建乡,以大队建行政村,以生产队建村民小组,广大农村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同时并存的新局面。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和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全县农村涌现各种专业户、重点户14114万户。他们分别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服务业或其他行业。与此同时农村中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也应运而生。据1985年底统计,全县有联合体1651个。这些联合体是农民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或按股分红的经济实体。
农村中“两专一体”的大批涌现,不仅发展了生产,而且搞活了商品流通;不仅提高了收入水平,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它们刚刚问世就以其磅礴的气势和蓬勃生命力又一次向人们雄辩地证明: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将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事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的丰歉。建国以来,全县人民积极兴修水利,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截至1985年,全县水利总投资为1.38亿元,其中群众投资1482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1.67亿立方米。
防洪防涝工程发展迅速。同马大堤自建国以来的加固工程诸如加高培厚,加做平台,抛石护岸,块石护坡,内塘充填,江堤绿化等一系列工程从未间断。与此同时,洲地民圩及其它防涝工程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新开或疏浚河港7条,二级以上沟渠44条,总长148.5公里,汇水面积217.9平方公里;并在主要沟(河)口建控制闸24座,排灌站98座,装机150台(套),机排受益面积10.86万亩。
随着钓鱼台水库、黄大口水库、东门山水库、新河水库和其它小型水库的建成,东西两大干渠的开挖就绪,渡槽涵闸支渠的配套,构成了布局合理、规模可观的钓黄灌区、花库渠区、东门山灌区和佐坝渠区,使全县850平方公里的丘陵易旱地区的灌溉情况大为改观。灌区人民满怀激情地唱道:“水库的水绿悠悠,顺着渠道往下流,灌溉良田千万亩,从此大旱也丰收。”
工业在低谷中起飞。民国年间,宿松除散居于民间的石、木工和为数极少的手工作坊以外,尚无工业可言。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27.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9%。1950年至1957年地方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对私改造的过程中,县办工业从无到有,县酒厂、县印刷厂,县陶瓷厂和砖瓦厂相继创建。1957年工业总产值1095.71万元,比1949年增加197.95%,1958年在“大办钢铁”的口号声中,盲目上马的工业企业竞达百余,上报的年工业总产值2499.31万元中,“水份”比重过大,“大跃进”中的高指标风、浮夸风在工业战线也应运而生,这些不顾客观条件蜂拥而上的大小企业,如一现昙花纷纷凋落,旋即下马。这种狂热行动的结果只能是消耗了人力、浪费了资金,真可谓劳命伤财,得不偿失。1962年工业总产值下降至526.98万元,不及1957年的一半。此后,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工业生产有所回升。1965年工业总产值为1313.84万元,比1962年增加1倍多。
“文革”初期,宿松工业徘徊不前,折腾得最历害的1967、1968年,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进入70年代以后,多数工人顶住干扰,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工业产值一直以年均12.4%的速度递增,1977年工业总产值达2907.29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持续发展,至1985年,已拥有酿造、机械、电器、陶瓷、建材、轻纺、印刷、化工和食品加工等10多个工业部门,而且布局配套日趋科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产品种类近百种,且销路甚畅。电陶厂的灭孤罩、电瓷厂的高压瓷导管、罐头厂的水产罐头远销上海、西安、北京等地。近年来,宿松的棉麻混纺坯布、竹编工艺制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受外商青睐。
水产养殖业正方兴未艾。宿松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向以盛产鱼虾而蜚声今古。黄湖的白虾和大官湖的银鱼、龙感湖的鳡鱼堪称宿松“三珍”。
经省水产科研所、安徽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的专家教授实地考察,查明宿松境内有鱼类资源16科64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鲭、草、鲢、鳙、鲤、鲫、鳊、鳜、等。特种水产品有螃蟹、甲鱼、白鳝、黄鳝、乌龟等;湖区还有乌鸡、大雁、野鸭、鹭鸶、天鹅等珍贵禽类和莲子、芡实、菱角、蒿草、芦苇等水生植物。
宿松,水域辽阔,可作放养的面积有百余万亩,江河湖泊,水库池塘,错落纷陈且水质甚优,基本无工业“三废”污染。占尽淡水养殖水产品的肥、活、嫩、爽(指水质)四大特点。境内80万亩湖泊水面,是使宿松跻身全国13个年产千万斤鱼货的重点县行列的天然优势和决定因素。
建国后,宿松养鱼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国营水产养殖场先后在坝头港、观音港、官家湖、斫刀湖放养成鱼,首开县港湾、湖泊养鱼之先例。1972年又着手抓了水库养鱼,在钓鱼台水库投放鱼苗并获得丰收。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渔业生产责任制,全县出现了养鱼热潮。还在传统养殖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围网养鱼、网箱养鱼、建池养特种负等新的养殖技术。在经营上有国家经营、国社联营、集体经营、联户经营、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1985年全县成鱼养殖面积达12.423万亩,成鱼养殖产量450万斤。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全县有养殖专业户1.1万户,渔货价值120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12%。
宿松水产品销路甚广,国内除新疆之外,其余各省均有宿松水产品调入。在国际市场上也颇有名气。印度、罗马尼亚、法国、越南、新加坡、香港、日本均与宿松有长期的渔货贸易。1985年,由日本进口的速冻鲜虾设备在下仓安装成功,日冻鲜虾一吨。目前,县水产行业的龟种生产、成鱼生产、冷藏生产、水产品加工、鱼饲料生产和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等六大体系正在建设之中。发展养殖业,前景喜人,洪波浩荡连天涌,“唯有源头活水来”。随着经济的发达和技术的进步,沉睡了千百年来的江湖之水将会给宿松人民造福万代,泽被子孙。

建国前夕,宿松虽是近40万人口的大县,但文化教育事业极为落后。仅有中等学校3所(一所简易师范,一所私立北山中学,一所国立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总数不过400人,教职员工30余人;小学12所,其中城关、许岭、坝头、凉亭、二郎等5处各有私立小学一所,余者或为私立,或为天主教、福音堂等教会小学,全县小学生总数不逾千人。
新中国诞生之后,宿松的教育事业以其全新的面貌为县人所共睹。它坚持以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宗旨;以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曾经走过弯路,甚至有过较大的挫折和失误,但是总的看来,宿松县36年来的教育工作方向是正确的,主流是好的。截至1985年,有普通初中42所,在校学生21787万人;普通高中7所,有学生2065人;职业高中3所,学生330人;初级农中2所,学生246人;中等师范学校1所,学生309人。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2.4738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61.85倍。全县有公办小学695所,在校学生11.084万人。1985年度小学毕业生1.2869万人,向初中输送合格新生5850人;初中毕业生有5161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74人,向高中输送合格新生797人;高中毕业生674人,向高等院校和高中中专输送合格新生402人;1978年至1985年全县考取高等院校学生2137人。
进入80年代以后,县职工业余教育和学前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现在有函授学校1所,学员418人,电大分校教学点1个,学员216人,幼儿园9所,保教人员15人。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师资素质不断提高。1949年全县仅有初中教师9人,1985年,全县各级各类中学教师136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46人;大专学历的有207人。1985年度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县有中小学公办教师1256人,比1949年增长了54倍。
目前,县教育事业正沿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正确轨道前进。可以断言:随着党中央颁布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贯彻实施,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将会以更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刻苦务实精神,迎接县教育战线生机万类的灿烂前景。
建国以来,宿松人民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上成效卓著,而且在精神产品的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建国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县相继建立了文化馆,成立了戏改小组,组建了和平剧团,还发展了不少农村和集镇业余剧团,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演出了《新事新办》、《地主三个脸》、《不法石宣廷》和《童养媳许金莲》等现代戏。1956年挖掘整理的文南词《抛球》参加了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日奖,并赴京汇报演出,演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同年,由文化部门改编的小戏《卖杂货》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9年,宿松县文联成立,主办内刊《宿松文艺》;编印了《宿松民歌选》;征集了全县作者创作的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和诗歌等向建国十周年献礼。这些工作对于促进我县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后文联因机构精简而停止活动。
“文革”十年,林彪、“四人帮”在政治上排斥党的领导,背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压制和迫害文艺工作者,扼杀文艺创作,文学艺术濒于窒息。尽管如此,县文艺工作者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也创作了一些反映革命历史斗争、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如《一根银针一把草》、《颗粒归仓》、《喜看山村女篮赛》等唱演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程嘉瑞创作的版画《湖畔新村》被选送出国展览。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黄志皋根据传统戏《乌金记》改编的《陈氏救夫》参加地区首届戏剧节,获得创作奖,并由省《戏剧界》等几家刊物联合出版。师范退休教师贺松如(执笔)二人合著的长篇小说《周穆王传奇》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县文艺创作的一大空白。山歌剧《凤凰展翅》参加省会演荣获双奖,并录制成电视艺术片,多次向全国播放;大型古装戏《双莲记》参加地区调演获奖,并由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艺术片;大型清装黄梅戏《布衣青天》由县剧团演出,已由省电视台录制成舞台艺术片,并选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播放。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文艺新秀脱颖而出,崭露锋芒。县剧团演员江丽娜参加中央电台黄梅戏演唱大奖赛获得“十佳演员”光荣称号。在今年举办的省中青年戏曲演唱大奖赛中又一举夺魁。她演唱的《窦娥冤》等唱段被上海、广州、四川等多家音像公司灌制成唱片和盒式磁带发行国内外。
回顾30年的历程,宿松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正确路线的指引,人民火热的生活和开放时代的哺育,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文学艺术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离开了这些保证,文艺就受到窒息,“文革”十年就让我们尝够了苦头。有了这些保证,文艺就承受到阳光雨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8年来文艺的空前繁荣就是充分有力的证明。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缺医少药的现象已得到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麻疹、天花、疟疾、头癣、百日咳等地方流行病和急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宿松人民对为害深远的血吸虫病进行了30余年的综合治理,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乌泥垅的人,大肚子神,人在乌垅庙,肚子进了城”。这首当年十分流行的民谣,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血吸虫病对乌泥垅人民的严重危害。除此之外,县内重疫区还有乌池、北山、韩文、捉马、筑墩、九城、程岭等。筑墩的方湾原是一个有500人口的大屋场,由于血吸虫的危害,至1954年只剩4个孤儿和48个寡妇,人称寡妇村。
经过36年来的艰苦工作,疫区面貌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至1985年底,灭尽钉螺面积占历史上有螺面积的94.09%;阳性率下降至4.33%;急性感染已基本绝迹。198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血吸虫病研究室在程集区共查耕牛5077头,无一阳性。同年新兵体检合格率达97.7%。历年累计已治愈6.198万人,昔日“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罗汉村”、“寡妇村”而今是人丁兴旺,体魄健壮,生产直线上升,与非流行疫区没有什么差异了。
36年来,县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护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到1985年止全县有卫生人员1465人。其中主治(管)医师13人;医师、护师、助产师、检验师共171人;初级卫技人员451人。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和器械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1950年县医院仅有1台显微镜和数量极少的听诊器、血压计等简易器械。1985年有200毫安×光机2台,400毫安×光机1台;721光分度计1台;电冰箱3台;B型超声波、胃镜各1台;综合手术床2台;裂隙灯角膜显微镜1台;牙科综合治疗机2台;救护车1辆。农村区乡医院有各种手术刀包55个,×光机15台,高倍显微镜30台,心电图机3台,高压消毒器35台。

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成绩和经验都不应变成妨碍人们继续前进的沉重包袱。经验和成绩的可贵,在于提供给人以继续前进的力量,在于给人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正确运用历史经验,在成败得失中悟出规律性的认识,以便加速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紧密结合,去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去建设日新月异的新宿松。
实现宿松的经济腾飞,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和自然优势。
宿松劳力充裕,人才荟萃。全县64万人口,有40多万农村劳力和4000多企业工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0多名,教育工作者近6000人,他们的知识和勤劳,是宿松经济发展的可靠保证。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宿松籍教授、学者、专家和县团级以上的人数以百计。爱祖国、爱家乡的赤子之情时时在驱使他们为振兴中华、建设宿松提供援助和支持,此其一也。
宿松矿藏丰富,水源充足。在县境内已查明的数十种地下矿藏中,磷矿、石灰石、蕴藏量居全省之首,为未来宿松化肥工业和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80万亩湖面和港、渠、塘、堰标志着宿松的水产品养殖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若亩产成鱼100斤,全县每年人均收入可纯增100元,此其二也。
宿松,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境内公路自成网络,四通八达;北至合肥、南至九江的柏油公路穿城而过,县城城关镇是这条公路上承南启北的必经之地和中转站,成为赣、鄂、皖的交通枢扭和要隘;彭泽之西、湖口之东的复兴镇,有西连武汉、东接上海的水运码头,货轮、客轮竞相靠埠,机船、木船百舸争流,占尽长江中下游这一黄金水道之便利,此其三也。
宿松,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长江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各类作物皆宜种植。柑桔、葡萄、桃、石榴等各种果树均宜栽培,此其四也。
建国36年来的风风雨雨,成败得失,象一面镜子,它会告诉宿松人民,未来的宏图应当怎样去描绘。
勤劳、勇敢富有光荣传统的宿松人民,将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利用自然优势和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再创大业。
宿松,将会变得更加富丽妖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