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广播站
1958年4月,宿松县建立“宿松人民广播站”。初建时仅有工作人员3名,有两台总功率为一千瓦扩大机及一台收音机,两台录音机,设备十分简陋,没有专杆线,直接利用邮电局电话线传输讯号。全县各区、社(乡)和部分农业社共装舌簧喇叭200只,后于1959年,县广播站停办。
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县重新建起县广播站。
1968年,开始普及农村广播网,区、社广播站相继建立,县广播站讯号利用邮电局电话线载波传输至各区、社广播站。
1978年,县广播站广播讯号传输,实行了专杆专线。
1984年,县广播站建立调频发射台,实现有线和无线相结合传输讯号。
1985年,县广播站有专业编辑人员7名(其中1人具备大专文化,3人进大学深造),播音员4人,主要设备有:50瓦调频发射机1台,500瓦扩大机1台,275瓦扩大机2台,立体声专用调频接收机1台,立体声广播控制桌1台,CV-221录音机2台,430收讯机1台。
农村广播网
1968年下半年开始兴建农村广播网,当年建成区级放大站1个,架设广播专杆专线20公里。
1969年,全县各地实行紧急动员,发动群众,集资兴建农村广播网,组织广播线杆架设专业工程队,立杆架线突击作业。1972年底,全县各区、社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架起公社、大队广播专线2400公里,85%农户安装了舌簧喇叭。
1973年,农村广播网建设进入了充实、提高阶段,各区、社、队自筹资金,更换线路,更新设备,至1980年底,全县除少数交通闭塞山区外,实现了广播线杆水泥杆化。
1981年,县农村广播兼职管理组织自行解体,广播网业余维护工作放松,较多区域较大面积的广播网受到人为或自然的损害,通播率大幅度降低,全县380个大队(村),只有190个大队(村)通广播,小喇叭人户率仅2%。
1984年,县广播站调频广播建成后,农村广播网着重于乡、村的通播设备,各乡又以集镇广播建设为中心,采取增加高音喇叭,扩大覆盖面的措施,使农村广播事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全县有镇、乡广播站43个,扩音机63台,总功率1800千瓦,广播专线437.7杆公里,725.8线公里,安装各种喇叭5千只,232个村、1648个村民小组通广播。
稿件采编
自60年代末,大力兴办广播事业,各广播站所用稿件均由业余通讯员提供,对一些特殊运动和事物的报导,则由各站派出人员实地采访写稿。1972年,全县设有通讯组271个,通讯员750名,遍布各区、社(乡)和部分大队(村)、生产队(村民小组)、厂、矿、部队、机关、学校。
农村业余通讯员采写稿件,由农村社队记工分,给予少量报酬。1980年,广播系统实行稿酬发放制度后,稿件来源较前好转。
县广播站设有编辑室,有新闻、科普、文艺等方面专职编辑人员审编广播用稿。
各站采编工作,根据社会政治和生产形势需要,常年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特别是在全县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年代,为了鼓励农民敢于致富,尽快致富,采编了靠政策、靠劳动致富的先进典型事例,如“外流光棍回家乡,劳动致富配鸳鸯”,“吃大锅饭年年欠帐,搞责任制一年翻身”、“责任制带来新变化,电视机进入农民家”等文章。
播音
县广播站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总时数365分钟,其中第一次播音95分钟,第二次播音85分钟,第三次播音185分钟。
全天转播节目180分钟,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人民子弟兵、对农村广播、国际时事、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节目共120分钟,转播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本省报纸摘要、戏曲曲艺、音乐、文化生活、科技园地、午间新闻、本省广播电台、广播站联播节目、天气预报等节目60分钟。
全天自办文艺节目有:歌曲、黄梅戏、戏曲曲艺、银幕歌声、文艺等。文字节目有:本县新闻、乡镇之声、信息之窗、生活顾问、科技知识、法制宣传、青少年之友、理论学习、天气预报、广告等和配合县委、县政府每个时期中心工作举办的各类专题节目。
全县各区、镇、乡广播站,每天播音3次的有2个站,每天播音2次的有25个站,每天播音1次的有16个站。务农村广播站除规定时间转播上级站播音内容外,还结合当时当地情况和需要举办自办节目,如政策法纪宣传、科普农技、文化电影、卫生防病、信贷储蓄宣传、病虫情报、作物栽培等。
上一篇:第一节 报刊
下一篇:第三节 电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