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新中国建立时,县设工商局;1950年,改为工商科;1956年,更名商业科,负责管理百货、糖业烟酒专卖、食品、纺织品等公司和水产营业所以及煤建、医药、文化用品等经营处。1958年,商业体制改革,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局下辖百货、纺织品、医药、文化用品、食品等公司,水产营业所,煤建经营处,以及城关、石矶、汤沟、老洲、陈湖、横埠、白云、义津、钱桥、安凤10个国营商店;此外,还辖老洲、桂坝、长凤3个轧花厂,山造纸厂,山水泥厂,官桥钾肥厂,汤沟草织厂,浮山炸药厂,城关淀粉厂,城关糕点厂,下枞阳冷冻厂(后移交给省国防工办向阳厂)等厂矿。基层国营商店又下设分销店41个、供销部318个,职工有990人。1959年,下属单位几经分合,有的归商业局,有的归供销社管理。1969年,商业系统归县人民生活服务站管理。1970年,恢复县商业局,下辖百货、食品、石煤、糖业烟酒、医药、水产、盐业、饮食、土产杂品、农业生资、棉麻等公司和棉检站。基层独立核算单位均由各专业公司归口管理。1973年,全县设亦商亦农供销店22个、合作商店及供销部137个。1978年,县供销社与商业局分离,将农资、土产、棉麻3公司及棉检站、轧花厂和基层供销社等单位划归县供销社管理。同年,标准计量管理所划归县标准计量管理局领导。商业局辖百货、食品、饮食、盐业、医药、水产、外贸、专卖、煤建等公司。是年县设外贸局、水产局。1980年,工商局、商业局分开。1984年,县糖业烟酒公司的卷烟批发业务划归县烟草局经营。1987年3月,县医药公司划归县计划委员会领导。1989年12月,县煤建公司的石油、煤炭分户,煤炭划归县物资局经营。
一、私营商业
清末,由于“洋”货入侵,民族工业受到打击排斥。光绪年间,李鸿章派亲信到枞阳开“永亨当铺”和“同康钱庄”,兼营“洋”货。辛亥革命后,其当铺和钱庄相继停办。民国初,京、徽商帮徙入县境(含今枞桐两县),新商号增多。商业市场主要分布在枞阳、汤沟、孔城、练潭4镇。全县商户2100余家(含今桐城县境),从事工商业者达万人。枞阳镇从商200多户,其中屠宰20户,裁缝10户,百货店30户,篾箩、窑器店30户,棉布店20户,南货店40户,糖坊、蜡烛坊、水作坊20户,商行10户,大小馆店15户,药店8户,旅栈6户。时枞阳镇较大商户有贺福兴的“洋油、盐铁店”,资本有2万余银元;童大丰兼营钱庄、盐行、杂货店,经销“洋”货,资本有4万银元;柏松如的“利普纺织品公司”,集股筹资7000银元(20股),购置木铁机近30台,组织寡女30名为纺织工人,每日生产网布(土布)、色格布30余匹;张永祥的“永茂动力碾米厂”,资本雄厚,民国18年(1929年)6月,又创办“祥光电气公司”和“新新园澡堂”;何怡顺开办大型商店,经营“洋”油、盐、铁、米、木炭,英国、美国香烟公司在该店设有分销处,资本有4万银元,其祖业有租田、商品房、租场(芦柴场)、渔河股分等;张绍昌开办水作坊、蜡烛坊、糖坊、杂货店等,资本约3万银元。其次有曹福太、恒升、日新茂、旭升等南货店,寿春生、国宝元、寿春长的国药店,朱贤和、张老三的黄烟店,裕和、陈怡发的杂货店及酱坊,仁和、吕笑尘的油坊,永安祥棉布店,青云阁馆店,稻香村糕饼坊,王鑫元锅炉厂,陈元兴开设的前店后坊(4店4坊)。每家资本在5000元至2万银元之间。
汤家沟镇较大商户有杨旅号的汇坤源南货店,在安庆、大通设汇成、汇庆分店,贩买鸦片烟,雇工40余人,资本达10万银元;同源祥、程信美商号,专营绸呢绒;两家年营业额各在3至4万银元之间。章天成棉布店,每年放稻薪囤粮500余石(约5万公斤),储油达数千斤,采用“期票”手段牟利。吴一寰振工化学社,兼营南货店和德国德士古洋油,货源来源于上海、南京、芜湖等埠。还有钱镇潮锦纶商店、朱宏盛棉布店以及张四春、刘南发、方绳祖、刘继南、张耀庭等老商人及陈守先中泰锅炉厂,资金都在5000至2万银元之间。
民国26年(1937年)前,全县(含今枞阳、桐城县境)工商业户发展到2800多家(枞阳镇260余家,汤沟镇390余家),经营范围扩大到20多个行业。是时,枞阳汤沟两镇有南货业113家、绸布业74家、京货业41家、饮食业70家、旅栈业36家、瓷器业23家、铁业15家、文具业20家、烟草业30家、杂货业50家、商行20家、屠宰业36家、钟表修理店10家、浴室4家、石灰店8家;另有染织、理发、缝纫、照像、刻字等业。日本侵略军入侵后,枞阳镇、汤沟镇沦陷,大商人背井离乡,小商人锐减,县境商业凋敝。民国35年,法币贬值,物价早晚不同,兼之军政人员贪赃枉法,专横暴戾,苛捐杂税丛生,商人处境十分艰难。
新中国建立之初,通过调查统计,县境大小集镇36个,工商业者2137户,其中枞阳镇294户,汤沟镇467户,义津镇225户。按行业划分全县有百货业71户、杂货业510户、南货业192户、绸绒棉布业134户、浴室3户、文具业14户、粮行47户、国药店86户、饮食业114户、旅栈31户、刻字业6户、照像业6户、茶馆214户、屠宰7l户、山窑货102户、理发48户、豆制品作坊和糖坊、酒坊、蜡烛坊128户、铁业92户、花爆业19户、竹木业60户、缝纫业35户、皮革业18户、文具店32户、油坊62家、制绳业3户、黄烟店38户。1950年,全县私营商业零售额为376万元,1951年为394万元,1952年为453万元。从1953年起,国家先后对粮、油、棉等一、二类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对棉布实施代销、经销、定量供应等方法。同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1954年,采取“一面前进,一面安排,前进一步,安排一行”的方法,将枞阳镇和汤沟镇部分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社会主义轨道。1956年,经“一化三改造”运动,私营工商业除12户转为农业户外,国家公私合营商业5个,合作商店1196个,合作小组93个,代购代销点19个;私营商业转入国营门市部的33个,转入合作社门市部的43个,转入农村供销部的176户;全县私营商业尚有126户。1963年,全县私营商业仅24户。“文化大革命”期间,私营商业几乎绝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开放搞活,国营、集体、个体经济一齐上,私营商业猛增。1979年,县内私营个体商业有127户;1983年有4460户(城镇2451户、农村2009户),资金191万元,零售额1154万元;1989年,有7350户,资金481万元,零售额4896万元。
二、供销合作社
抗日战争前,安徽省建设厅设合作科,县设合作指导处。桐城县境(含今枞、桐两县)有100多个合作分社,大多在安(庆)合(肥)公路及沿江交通线上。抗战期间,安庆沦陷,业务停顿,嗣后在后方继续办社。民国30年(1941年),县国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经营之业务,有生产、信用、运销、消费等4种,以经营消费业务为最多,次为生产、信用,再次为运销,各社均派员指导”。是年,义津镇有五六人合伙办起义军乡合作社。民国37年,铁铜、石矶、破罡、安凤、会宫、官桥、黄羹、雨坛等地,通过合作社推广胜利籼稻种和玉米种。日伪政权,也曾在安庆成立合作支社,汤沟、枞阳设立分社,强行发展社员。时汤沟有社员3788人,枞阳有692人。
(一)县供销社
1950年,桐庐县合作总社组建。1954年,更名为县供销合作社。是年,大力发展手工业,建有新华成衣社、新民铁业社、白荡木业社、枞阳印刷厂等。1955年3月,县社将代购代销的粮食、油脂、油料业务,移交给粮食部门。1956年,县社将经营棉花、茶叶、蚕茧、土特产品的网点人员,随同业务一并移交给新设的县农产品采购局。同时,将30个供销部,划归农业社管理。
1969年,县供销社并入县生活服务站。1978年,恢复县供销合作社。1983年,全县供销合作分社由公办改为民办,为集体合作商业。1989年,县供销总社建立了16个商场,13个基层社,辖县土产、农资、棉麻等公司。
(二)基层供销社
1950年,有老湾、沿江、三仪、石矶、周鹞、横埠、项铺、官青、义军、笔山、汤沟镇、枞阳镇12个供销社。1951年,增加老洲、红杨、陈洲、仪山、新民、老庄、周岗、谋道、左岗、忠毅、将军、冀马、方桥、吴桥、施湾、七井、虾溪、水圩、山水、杨市、小岭、孙畈、公塥、金渡、龙口、钱桥、麒麟、杨湾、义津、安凤、老桥、高甸、官峰、笔山、龙桥、会宫、枞阳、长河、瓜东、前峰、破罡、扫帚、枞阳渔业社共52个。1953年,全县建立71个中心社。1961——1966年,按区、社(镇)建立15个基层社。1968年,增设铁铜基层社。1978年,设立团结圩、下枞阳、江边、中心、会宫、安凤、张北店、龙桥、岱冲、双丰、雨坛、高丰、老桥、义津、杨湾、牛集、向阳、浮山、高塘、钱桥、官青、石马、大山、阳和、石婆、石溪、公塥、白柳、杨市、龙口、孙畈、雨亭、后方、横埠、钱铺、将军、井边、老庄、施湾、花园、青山、红卫(普济圩龙王嘴)、吴桥、水圩、虾溪、红杨、沙池、王套、老湾、源潭、陈洲、仪山、大新、长沙、九儿潭、破罡、新开、白荡、凤仪、扫帚、万桥、高黄、长河、长安、高岗等66个供销站,其流动资金共448.53万元,固定资产437.19万元。
基层供销合作社坚持自愿、互利、民主、服务的原则,由农民集资入股,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1951年,以业务带动社务,以粮食或其他物品作股金,积极而稳步地发展,至1952年底,入股社员计6.1万人,占总人口12.8%,股金9.4万元(折新币)。1955年,累计入股社员9.1万人,占总人口18.1%,累计股金额16.5万元。1962年,累计入股社员12.79万人,占总人口23%,累计股金额25.9万元。1963年,对原有社员股金进行清理,累计新老入股社员11.16万人,15.7万股,股金31.8万元。1983年6月,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全面进行清股、增股、扩股工作,年底累计新老社员13.1万户,占总户79.5%,股金额36.7万元。截止1963年底,共计分红金额4.8万元,其中1958年至1962年分红3.8万元,每股平均0.6l元,最多的官桥社每股分红0.83元,最少的破罡社每股分红0.32元。截止1982年,仅据官桥供销社统计,分红金额为2.3万元,每股红利1.5元。1979——1982年,基层供销社平均每股红利为0.46元。
(三)扶持多种经济生产
50年代开始,县供销社与有关部门合作,支持基层社发展多种经济生产。1956年,实行资金、物资扶持、良种引进和技术辅导,在县级企业留利中提10%,在利润留存中提取15%,列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村发展土副产品生产。县社还与土产公司及基层社,分别设立副业生产指导组(股),配备专职干部,负责培训农村技术骨干。一县采取引进来的方法,先后从省农学院、安庆市、黄岩县、凤阳县来专家冢、技木员,传授养兔、养蚕、烤烟、制茶、果树栽培等技术;二是派出去,先后派遣技术干部到省农学院、安庆市、浙江等地学习种植业和养殖业管理技术,以指导县副业生产;三是办培训班,县曾开办棉、麻、畜、收购培训班百期,培训技术员4100余人。1966——1989年,全县先后从浙江、福建、江苏、湖南等省引进柑桔苗14.9万株、黄花菜苗13.9万株、湖桑苗51万株、水貂83对、蜜蜂30群、长毛兔1071只、湖洲菱种2.2公斤、福州莲33万棵、蓖麻种750公斤、蓖麻蚕种143合、桐籽750公斤。全县计发扶持金额39.1万元,补助粮食35万公斤、肥料21万公斤、煤炭40吨。此外还扶持一定数量的钢材和木材。
经多方扶持,县多种经营生产有所发展。据1984年统计,县有产茶村148个、机械和半机械制茶厂22个,年产干茶7.5万公斤;柑桔种植面积有264亩,挂果8017株,年产量9950公斤;黄花菜生产基地17个,生产也取得较好成绩。
枞阳县1983年新老人股社员、股金统计表

三、国营商业公司、商店
新中国建立后,县内私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加入了集体或国营商业行列,形成国营、集体、个体3种经营体制,其中国营商业起主导作用。1950年,县第一个国营商业单位桐庐县酒专酿专卖处成立。随后相继成立百货、食品、纺织品、医药、文化用品、水产、盐业、煤建、饮食服务、五交化10个公司。是时,国营经济为85万元,私营经济为375.6万元,国营经济比重占18.4%,私营经济占81.6%。1955年,国营经济比重占69.6%,私营占30.4%。1958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销售额达2505.4万元(旧币);1984年,全民所有制商业销售金额为3459万元。1989年,商业竞争激烈,国营、集体、个体各展竞争技巧,拓展生存空间。
百货公司1951年,成立中国百货公司安庆支公司湖东直属营业所,下设汤沟门市部、枞阳小组;1955年改称中国百货公司安徽省枞阳县公司,下设枞阳(石矶)、汤沟、老洲、破罡、周潭、白云、义津、杨湾、横埠、钱桥10个分销处。1957年,花纱布公司并入百货公司,在全县分设5个专营批发部和8个零售商店,另设分销店39个、供销部13个。1961年,县百货大楼竣工,总面积774平方米,内设日用百货、文化用品、针纺织品、五交化、西药、副食品、烟酒杂货等柜组,品种达4300余种。1962年元月,国营、合作社分家,百货公司下辖城关门市部,百货、五金批发部和汤沟、白云、义津分销处以及汤沟朱宏盛棉布店、城关山窑合作商店、下枞阳工业品综合门市部等,固定房产面积有2840平方米。1972年,成立“枞阳县汤沟批发中转站”,直属县商业局领导。1973年,撤销“中转站”,按国、合范围划开,成立县百货公司桂坝分销处,经营糖业烟酒、百货、西药业务。1975年,城关门市部改称百货门市部,实行独立核算,下枞阳百货门市部归其管理。1987年,兴建百货商场,总面积1765平方米。1989年底,县百货公司固定房产面积有6804平方米,固定资产有145.6万元。
糖业烟酒公司1949年,县设烟酒专卖处,下设汤沟门市部(兼营批发)和枞阳、陈湖、义津分销处。1954年,改为湖东县烟酒专卖事业处。1955年,更名枞阳县糖业烟酒公司,固定房产面积有492平方米。1965年,白云、义津设立专卖专柜,汤沟烟酒仓库改称专卖分销处。1984年6月,糖业烟酒公司的卷烟业务,划归县烟草专卖局经营。1989年元月,糖业烟酒商场开始兼营针纺织、百货、五交化等业务。是时公司房产面积有2875.25平方米,仓库面积为2184.68平方米,固定资产为69万元。
食品公司1953年,成立安庆支公司湖东收购组。1955年5月,成立县食品公司,下辖城关食品门市部、汤沟、义津、白云、陈湖食品收购组。1957年,增设左岗食品收购组。1958年,公司并入商业局,改为副食品经理部。1962年,国合联营分家,恢复县食品公司,下辖食品门市部、枞阳闸生猪仓库、长沙洲养猪场和14个基层食品采购供应站。1963年,撤石矶、长凤、高甸、安凤站,设破罡、汤沟、官桥、钱桥、老洲、陈湖、横埠、白云、义津、麒麟10个食品采购供应站(组)。1985年,县食品公司设立13个食品站、47个食品组、11个工业品门市部。同年7月,成立县食品综合贸易加工厂,跨行业经营针纺织品、百货、五交化、土特产品、生资农药等。年底销售总额231.3万元,获纯利24.5万元。当年食品系统由于生猪购销放开,出现亏损。1986年8月,成立县食品公司香肠厂,生产的板鸭、皮蛋、灰包蛋、广式香肠畅销省内外和港、澳地区,并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广式香肠在“广州交易会”上获得好评。1989年,综合贸易加工厂改为食品公司禽蛋加工厂。1989年,该公司固定资产127.4万元,厂地面积22076平方米。
盐业公司1949年,盐业实行计划管理,由盐业公司专营统销,各个集镇由供销社经营或南货业联营店分销。1963年,成立安徽省盐务管理局枞阳经营处。1965年,经营处改为批发部(报帐制),归安庆盐业批发站统一核算。1971年,县成立盐业公司,储备食盐,严格实行“三防四保”(防毒、防水、防盗窃,保证安全、卫生、不损失、不泄露),分散储存。储备盐自1979年经省公司批准敞开销售。1982年起,停止供应粒大色黑的淮盐。1984年,设仓库批发部和综合商店。盐业公司按照批准经济区域,还负责供应桐城县孔城、金神、双港3个区及安庆市郊杨桥区食盐。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地方流行甲腺肿病的发展,食盐加碘供应,改用浙、闽的小珠洁白食盐。1989年,公司有职工44人,储盐建筑面积2747平方米。
石油煤建公司1954年,县成立石油、煤炭经营处,地址设在下枞阳。1970年,正式成立县石油、煤建公司,下辖城关门市部、白荡闸煤炭供应站。县以下石油煤炭业务由基层供销社经营。1989年,石油、煤建分家,煤炭划归县物资局经营。县石油公司有固定资产77.7万元,建筑面积有26195平方米,有油罐21个,其中200吨立式油罐4个,30吨油罐3个。1984年11月,在城关三里岗兴建加油站1个,占地10739平方米,置封闭卧式油罐6个。县内石油总储量达2000吨左右。
五交化公司1949年后,五金制品、家用电器一直是百货公司经营。1980年,五交化业务从百货公司分出,成立县五交化公司,下辖门市部,经营五金交电产品,独立核算。1989年度,该公司房屋建筑面积为4001平方米,有固定资产59.9万元。
土产杂品公司1955年,县供销社成立日用杂品经理部,后改为县土产杂品公司,仍属县供销社领导。该公司在城关设有分销处和振兴商场,在下枞阳设有农副产品购销处。
综合贸易公司1984年,该公司从县土产杂品公司划出,由原贸易货栈改名为综合贸易公司,并在城关设供销商场,在长凤设黄沙采购供应站,在桂家坝设综合贸易中心。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1984年,该公司从县土产杂品公司划出新建。该公司在城关设第一、二收购门市部,废钢铁压块厂;在下枞阳设回收仓库;在桂坝设回收仓库和门市部。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55年11月,县供销社成立生产资料经理部。1965年5月,经理部改名为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负责县内生产资料调配与供应。该公司在城关设农资综合商场,在姚王集设耕畜交易服务站。
棉麻公司1955年11月,县供销社设农副土特产品经理部。1965年,该经理部改为棉麻公司,下辖城关棉麻商场、铁铜、破罡、风仪、桂坝、老洲等轧花厂。
木材公司1949年前,县内无专营木材机构,在水运方便的集镇有个体木行,主要分布在义津、杨湾、枞阳、钱桥等地。1954年12月,安庆木材支公司在下枞阳开发木材经营业务。1956年,县设木材公司,销售范围为老洲、汤沟、义津、钱桥、陈洲、横埠、白云、王套等9处;兼顾桐城县的孔城、金神、杨桥、新渡、青草等6处。是时县木材产量少,销售量大,年销售木材3000多立方米。1970年,销售木材3796立方米。1971——1981年,实行统配计划,亏损由县财政补贴。1982年,木材价格调整,经营方式改善,有了盈余。1983年后,取消计划供应,价格随行就市,各地出现个体、集体经营木材,县内规模较大的木材市场有会宫和横埠。1985年,县木材公司组织人员采购运销对路的材种,在桂坝、麒麟、钱桥增设木材销售点,参与木材市场的竞争。
金属、轻化公司该公司1985年开业,主要经营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有固定资产18万元。
机电、建材公司该公司于1985年开业,经营汽车、变压器、电动机、电焊条、轴承、量具、电器仪表、电线、裸铝线、工业泵、水泵、水泥、玻璃、油毡、纤维板等,有固定资产10万元。
燃料公司该公司于1988年开业,主要经营工业和农业用煤及城镇生活用煤。1989年底,有固定资产119万元。
物资公司1963年成立枞阳县物资局,行政管理归县政府,业务由专署物资局管理,双重领导,政企合一。1984年机构体制改革,物资局和物资公司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5年7月起,实行政企分开,成立各专业公司,县物资局不再直接经营业务。1988年,设立汤沟分公司,经营金属制品、建材等。
劳动服务供销经理部该单位于1989年在城关开业,主要安置职工子女就业,实行独立核算。该部主要经营金属、轻化、建材、机电等物资。
县烟草专卖公司建国后,卷烟的批发销售由供销合作社经营。50年代初,国营烟酒专卖处在汤沟成立。1953年,该处改为专卖事业公司。为了加强对饮料酒的管理,同时成立专卖局。1963年,该局改为糖业烟酒公司。1984年,烟草专卖公司从县糖业烟酒公司分出,负责县内烟草的经营和督查任务。公司有综合性办公楼、仓库、住宅等,建筑面积为1795.42平方米,固定资产有60万元。
知青商店国营商业系统知青就业从1979年4月开始,县百货、糖业、食品、煤建、饮食服务、盐业、五交化等公司,共兴办15个知青商店,8个独立核算单位,就业113人,营业间总计面积493平方米。1984年,百货、饮食、糖业、食品知青就业人员逐步混岗到全民所有制单位。1986年,只存在3个独立核算单位、6个门点,计47人,固定资产有7074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