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4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中的有关规定,实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会议代表均从县内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人士中,通过协商推选产生。历次会议均对各时期县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相应决议,同时选举政府负责人和确定有关部门负责人。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是在1951年9月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之后,于10月12日成立。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委员12人、副秘书长1人,负责筹备召开代表会议和会后组织代表贯彻决议,加强代表的组织联系,处理代表来信、来访等工作。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的4月24日至26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298人。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8月7日至9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283人。会议评选出灭蝗、排水模范132名,并部署准备秋收、保卫秋收、整顿互助组及民兵组织等工作。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9月2日至6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506人,会议通过常务委员会人选,检查爱国运动实施情况,布置水利兴修任务,筹备召开劳动模范大会。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10月24在汤沟镇召开。
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2年3月21日至23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381人。会议选举出席省首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5人,并讨论春耕生产、开展爱国增产运动等问题。会议收到提案366份,共757个提案。
第六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2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422人。会议由县长李绍基作政府工作报告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关于修建白荡闸计划的发言。会议讨论秋收、秋种和兴修水利工作。大会选举何子诚为常务委员会主席。
第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3年4月8日至11日在汤沟镇召开,出席代表408人。会议听取关于1952年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和1953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财经工作的讲话,关于白荡闸建闸工程情况的讲话。会议作出关于1953年农业生产工作问题的决议、关于白荡闸建闸贷款合理归还问题的决议。同时还对白荡闸建成后的管理、还贷及所增土地分配等问题作出决议。会议补选了缺额的常委和代表小组长。
二、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湖东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7月24日至25日在项镇铺举行。全县选民270786人,选出县人民代表382人。本次会议实际出席代表278人,会上选举出席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人。
第二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7年1月3日至5日在枞阳镇举行,出席代表197人,列席代表38人。会议通过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总结和1957年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出由县长钱益新和3名副县长及17名委员组成的枞阳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
第三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8年5月29日至31日在枞阳镇举行,出席代表217人。会议通过了1957年工作执行情况和1958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出由县长姚三树和2名副县长及18名委员组成的枞阳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并选举出席省第二届人民代表5人。
第四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3月9日至12日在城关镇举行,出席代表198人,列席代表7人。会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出由县长姚三树和4名副县长及19名委员组成的枞阳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会议通过将枞阳镇更名为城关镇的决议。
第五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10月6日至10日在城关镇举行,出席代表323人。会议听取并通过上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由县长徐金林和4名副县长及15名委员组成的枞阳县第五届人民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出席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人。
第六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6年2月6日至9日在城关镇举行,出席代表323人。会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枞阳县第六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0名,选出县长徐金林和5名副县长。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县人民代表大会未按法定程序召开。1968年8月,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枞阳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为王洪勋,另配4名副主任。
第七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10月5日至12日在城关镇举行。自本届起,根据差额选举的原则,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县共划县级选区35个、乡(镇)级选区184个,共选出县人民代表448名。实际出席会议代表426人,列席代表141人。会议听取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第六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县法院工作报告、县检察院工作报告。根据1978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的《宪法》规定,县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因此本届选举产生了枞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刘少西和6名副主任及委员组成。选出县长张恒和5名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出席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人。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3月20日至23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代表410名,选举出席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
第八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5月20日至24日在城关镇举行。县共有选民450469人,选举县人民代表397名,列席代表172人。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县法院工作报告,县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枞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盛英法和6名副主任及委员组成。选出县长朱次平和4名副县长以及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86年5月20日至22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代表385人,列席代表175人。本次会议因人事调动补选李荣森为县长。
第九届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5月20日至23日在城关镇举行。县共有选民536384人,选出县人民代表347名。实际出席会议代表337人,列席代表192人。会议听取并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选出由主任盛英法和6名副主任及委员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出县长李荣森和5名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出席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人。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89年3月21日至25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代表312人,列席代表190人。会议补选刘玉杰为县长,选举出席安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1人。
三、人大常委会
(一)人大机构设置
第一届至六届县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日常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代理。第七届以后,设立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办事机构。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增设法制、财政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选举4个工作委员会。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更名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撤销选举工作委员会,增设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能是保证宪法、法纪、政策和上一级人大决议的贯彻执行,决定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选举决定县长、副县长人选,选举县人民法院院长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二)人大工作
法律宣传与监督执行:1981年起,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专题讨论会、座谈会、辅导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常委会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听取、审议县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对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1981——1989年,县人大常委会共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20人,其中政府组成人员143人(含2名副县长和2名代理县长)、审判人员50人、检察人员24人,免除职务45人。为体现人事任命的严肃性和表决人的意志,1989年下半年起,改举手表决为无记名投票。
审处提(议)案:1984年前,人民代表在会议期间提出的书面意见统称为提案,后来分为议案和建议两种。县七届人大后,成立了议案审查委员会,对代表所提出的议案、建议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视其内容分别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在规定期限内由承办单位直接答复代表。县人民政府在每年三、四季度,就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作报告。1981——1989年,共收到代表提案、建议1966件,其中办理724件。如兴建城关防洪墙、兴建汤沟自来水厂、扩建拔茅山变电所、治理陈瑶湖、长沙、凤仪的通电等问题,都采纳代表建议,后由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逐一解决。
组织委员视察:1984年11月,常委会正副主任、委员14人,组成4个视察组,视察了20个乡镇企业、普及初等教育及城镇建设的现状。对各地要求解决的48个问题,提交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督促落实。1985年11月5日至22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县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共视察51个乡镇的289所学校(其中中学55所、小学199所、幼儿班35所),召开67次教育座谈会。通过视察,就地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51个,要求县政府解决的11个问题,得到了落实。1989年9月,开展执法大检查,县人大常委会成员及法院、检察院负责人组成4个检查组,深入13个乡镇,检查了以《宪法》为中心的10多个主要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
附表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席、副主席一览表

附表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副主任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县政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