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疗单位
县人民医院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设门诊所,并接收私人诊所少量药械;门诊所有医务人员4名。1950年6月,门诊所改为县卫生院,配正副院长各1人、医务人员35人,下设医务、防疫、总务3个股和保健站。1956年,改名枞阳县人民医院,设医疗、防疫、总务3股和内、外、妇3科,有正规病床30张。1958年11月,“三站一院”(血防站、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医院)合并为枞阳县医院。1959年6月,枞阳县医院有病床50张。1962年,枞阳县医院与县中医院合并,共有医务人员73人,设立两个住院部、两个门诊部。1966年,下枞阳住院部、门诊部搬迁上枞阳。1969年,购进200毫安X光机1台。1985年,门诊、病房综合楼(四层)建成使用,建筑面积为2988平方米,有病床150张,其中老干部病床10张。1989年,购400毫安X光机1台。是年,县医院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是年,临床科室设有外科、内科、五官科、妇产科、中医科、传染科、急诊观察室、麻醉室、手术室、供应室、放射科、检验科、药械科、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理疗室等;行政科室有院长办公室、医疗股、财务股、总务股、门诊部办公室、护理部等。病床编制250张,实际开放228张。院有职工1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人,行政、后勤人员32人;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66人。
中药店和县中医院1949年前,县内中医在类别上有世医、职业医、儒医、草药医、游医之分;在行医方式上有开铺、坐堂、摆摊、家设、走户串乡之别。少数中药店开办兴盛,历久不衰。道光末年(1850年),汤沟的吴松林药店规模较大,批零兼营,驰名县内外。枞阳镇的“人和泰”、“寿春生”、“寿春堂”药店,破罡的“管恒春”、“陈益太”药店,均有一定规模,并兴盛一时。1949年人民政府统计,全县有中药店132家,从事中医药人员有279人;名中医有程长裕、陈晓波、范广春、钟寿堂、钱卓起、郑泽永、谢监平、钱树奎、陈凤奇、叶日新、陈双全、陈秉璋、王茂林、丁镇球、章家权、李晴衢、陈凤歧等。1958年2月建立枞阳县中医院,原址下枞阳,1962年迁至上枞阳,改名城关镇卫生院,归属县医院,有8名中医;1985年,恢复原名为“枞阳县中医院”,内设骨伤科、肛肠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放射科、检验科等。1989年底,该院有职工2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医院占地面积有170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枞阳县血防站建于1953年,下设小缸窑组,职工31人,病床30张。1955年该院有病床50张,另又增设汤沟、扫帚、大缸窑3个血防组,职工52人。1956年,增设老洲、陈湖血防组,共有职工54人,病床50张。
1958年11月,血防站并入县医院。1959年,血防站与县医院又分开,站址迁至白鹤峰。
1969年,该院并入人民卫生服务站,1970年又恢复县血防站名称。
1989年底,血防站有职工10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8人。站设门诊部、住院部、药房、检验室,有病床310张。县血防站占地面积有3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660.29平方米。
县卫生防疫站1950年,县医院内设防疫股。1956年11月,正式建立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8人。1958年11月,该站并入县医院,1960年又分开。1968年,该站又与保健站合并,称防保站。1969年,撤销防保站,并入人民卫生服务站。1970年,人民卫生服务站撤销,恢复防疫站,下设卫生、防疫两组及化验室。1985年,站址迁到城关小团山。新建住宅楼1幢,检验大楼1幢,共计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1989年,该站设防疫、卫生、地方病、结防、检验5个科,有职工38人,其中卫技人员32人;占地面积有6699.9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
县妇幼保健站1952年,县妇幼保健站设在县卫生院内。1954年,该站并入县医院。1956年,县妇幼保健站从县医院分出单独设立,并在汤沟、义津两区设立妇幼保健分站,另在8个区卫生院建立保健组。1958年11月,该站又并入县医院。1960年从县医院分出,在城关凤凰山建站。1968年,该站与防疫站合并。1969年,防疫站撤销,并入人民卫生服务站。1970年,妇幼保健站再度恢复。1989年,该站有职工19人,其中卫技人员17人;站房建筑面积为440平方米。
区乡医疗单位1949——1950年,县境仅有私人诊所3个,即枞阳、横埠、义津卫生所。
1953年,成立白云、高甸、钱铺等11个区民办公助卫生所;枞阳、义津两区设公立卫生所,另外4个区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全县成立8个中心卫生院、39个乡卫生所、122个农业社分院,共设正规、简易病床538张,产床391张。1962年,区、直属公社卫生院有16个,公社卫生院有40个,大队卫生所有70个。同年,义津、白云、陈湖、汤沟4个公立卫生院转为集体所有制。1978年,白云、汤沟、陈湖、义津4个卫生院被安庆地区卫生局确定为中心卫生院。1985——1989年,全县有区卫生院11所(包括中心卫生院在内)、乡镇卫生院44所;职工833人,其中初中级以上职称的有739人。
村(队)医疗单位1958年,县境大力发展农村保健组织。至1960年,全县有大队卫生保健室134个。1963年,全县有大队卫生所66个。1969年,后方、老庄、长凤、青山等13个公社先后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到1971年止,全县共有273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每个大队配有1~3名赤脚医生。1973年,全县有84个大队坚持合作医疗制度,有178个大队实行包医不包药。1979年,县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快,在384个大队中有328个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占全县大队总数的85%。是年,县有赤脚医生990人。
1981年,合作医疗组织逐渐解体。是年,全县仅有89个大队有集体卫生室,此外,有63个大队的乡村医生联办卫生室,有140个大队医生成为个体户,尚有72个大队无医无药。1982年,县卫生部门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1983——1984年,有155人获省卫生厅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1986年,又有217人获安庆行署卫生局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1987——1989年,安庆地区组织统一考试,获得乡村医生证书的有372人,其中有15人获得医师证书。
校、厂医疗单位1950年,浮山中学开始建立校医室,配校医2人;1971年,全县校医、厂医共有卫生人员40人。1972年,县水泥厂、向阳机械厂、县航运公司、县建筑公司先后设立厂医室,有卫生人员43人。
二、医疗队伍
1951年,县成立医务工作者协会,有会员200多人。
1953年,上级分配几名卫校中专生到县医院工作。1958——1960年,又分配几名浙江医科大学、安徽医学院毕业生到县血防站和县医院工作。1959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大办农村保健事业,全县卫生队伍扩大,医务人员有423人。是年,县医院职工增至63人,农村大队不脱产保健员有982人,形成了三级医疗保健网。1969年,全县卫生系统职工增至800多人,其中卫技人员有560人。1979年,县卫生系统人员增至1100人,其中卫技人员有977人,每个中心卫生院有30~40人,区卫生院有20~30人,乡卫生院有5~10人左右。1978——1983年,招工、顶替入院人员有230人。1982年8月,县医院有10人晋升为主治医师。到1983年底,先后有308人晋升技术职称。
1989年,全县卫生系统职工有1293人,其中卫技人员为1128人(中医药190人,西医系列938人),副高级的26人,主治、主管163人,士晋师251人,员晋士243人。全县村级卫生室有乡村医生607人、卫生员390人、接生员376人。县内各工厂有卫生人员46人。
二、医疗设备
1949年12月,县人民政府门诊所医疗器械极少。1954年,开始充实县卫生院设备。此后,医疗器械逐年添置。70年代初,卫生主管部门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多次下拨各种医疗器械到区、社卫生院,重点装备了义津、白云、陈湖、汤沟4个医院。1975年,全县54个区社卫生院,已拥有10~50毫安X光机28部、生物显微镜36部、电动吸引器24个、万能手术床5张、简易手术床12张、轻便产床5张。1978年,县内已有4家医院、卫生院购进心电图机和超声波诊断仪;54个区乡医院建立了手术室及相应设备,并建化验室20个、放射科室11个。县医院医疗设备较为齐全。1989年底,全县拥有500元以上的医疗器械164件,其中5000元以上的为56件。
四、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新中国建立后,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享受范围为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二等以上残废军人。
1952年12月,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并向国家工作人员颁发就诊证。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下发《枞阳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享受公费医疗的范围和办法。同年,县卫生科《关于使用滋补药品的通知》中规定:中药人参、鹿茸等18种,西药鱼肝油等13种,除危、重病患者外限制享用。1960年,卫生部门实行按人定额包干制,将医药费按人定额下拨到各区和县直机关单位管理,结余上交,超过不补;凡重病住院,单位经费不足的报县批准,由县卫生主管部门结算。
“文化大革命”期间,公费医疗管理混乱,医疗费用严重超支。1972年10月,省财政厅、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紧急通知》,重申公费医疗开支范围,规定每人每月为1.5元幅度,集中使用,超支不补。1974年,公费医疗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1980年7月,县卫生局、财政局转发了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中规定公费医疗标准:按不同行业人员,每人每月享用1.5~2.5元,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1985年,县政府批准了县财政局《关于调整公费医疗包干经费和加强管理意见的报告》,规定县直行政和事业单位一律以单位进行包干;区、镇、乡一律按预算级次分块包干,撤销原来包干办法;包干定额每人每月3元,全年36元,由单位统一掌握包干使用,结余留用,超支不补,但不准包干到人。
公费医疗虽不断采取新的措施,但经费仍年年超支。个别医务人员开“大处方”、“人情方”,少数干部搞特殊化,指名要药、小病大养;特别是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合作医疗县内合作医疗经历了创办、普及推广、巩固发展和自行停办4个阶段。
1969年,后方、老庄等13个公社首先办起了合作医疗。1975年,全县62%的大队办起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625人、生产队卫生员193人。此后呈下降趋势,办合作医疗的大队只有40%左右。1979年又有新的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全县384个大队,已办的达328个,占总数的85%。
合作医疗基金,全县大致一样,贫困区每人每年缴0.5~1元,丘陵山区每人每年缴1~1.5元;富裕的圩畈区每人每年缴1.5~2元;各生产大队再从公益金中补助一部分。筹集的资金由大队统一管理使用。患者就诊,每次交挂号费0.05元。“赤脚医生”实行定额报酬。
合作医疗有利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三土”(土药、土制、土法)、“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制)的办法。但不少地方,由于管理混乱,普遍存在“干部吃好药,群众吃草药”的现象。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消亡。1983年,合作医疗机构已基本停办,“赤脚医生”成为个体户,自行行医。
五、医疗技术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西医仅能医治一般的常见病,遇有疑难病症,多转外地治疗。
50年代后期,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县医院能进行剖腹产和卵巢囊肿摘除手术等。
60年代,县医院能进行胃修补、胆囊切除、脾切除和子宫破裂、宫外孕等产科手术和绝育手术等。还能进行人工气胸、气腹医疗,能抢救休克性疾病,如肝昏迷、心肌梗塞等危症。白云、陈湖、义津、汤沟等卫生院均能做下腹部开刀及骨折复位等手术。
70年代,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建设,下拨器械,组建3室(手术、化验、X光)。区、乡卫生院,除少数外,均能开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全县有11个区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有4个区卫生院能做上腹部手术。白云中心卫生院能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和股骨、颈骨折三翼钉固定手术。
80年代,县医院开展了部分难度较大的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五官等科手术,如早期胃癌根治术、食道下段癌肿切除术、乙状窦破裂切除术、左肝叶切除术、脾肾分流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断掌再植术、输卵管吻合术等。内科方面,对心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肝癌、内分泌病、变态反应病、颈椎病、传染病等病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儿科方面,对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黄痘等诊疗技术有新的突破。白云、义津、汤沟、陈湖等中心卫生院能处理败血症、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重症,并可开展输精管吻合、肾切除、肝修补、脑血肿清除等。1983~1989年,白云中心卫生院连续4次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中西医结合医疗县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始于1953年。1956——1977年,全县先后举办8次培训班,每次时间长则1年,短则1个月。参加学习人员主要是区乡诊所、卫生所、医院的医生、保健员和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等。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针灸、中西药结合治疗急腹症,新针疗法、针刺麻醉、中草药治疗传染病等。先后有近千名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参加了学习班培训。1973——1977年,县医院等单位先后选派40名西医师到安庆地区“西学中班”学习,用中西两法治病。
针灸、草药治病新中国建立前,县境中医钱海鳌长期从事针灸工作,尤其擅长“梅花针”治病。50年代末,全县医疗卫生部门开始学用针灸。70年代,随着合作医疗兴起,全县普遍开展“一根针,一把草”运动,赤脚医生均用针灸、草药治病,并做到自采、自种、自制、自用。1972年,后方公社卫生院采用大蓟根和鸡心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效果良好;安凤公社卫生院用大葱、木香、川芎、白芷、苍术、桂枝等中药制成膏药,贴肚脐,治疗小儿疟疾,具有显著疗效。石婆公社中苏大队卫生室在白喉流行季节,发动群众挖土牛夕,用水煎服用,防止了白喉。
急腹症治疗1956年,枞阳县医院外科能进行阑尾切除、疝气修补、肠切除等下腹部急诊手术。1971年,县医院内科开始摸索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疗法。据统计,采用中药新胃丸治疗300多个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显著。
1973年,县医院内、外科共收100多例肝、肾炎和胆结石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率达100%。1974年,全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好各种急腹症病人2.5万多人。
针刺麻醉1964年,县医院使用针刺麻醉术切除患者的甲状腺、阑尾成功。1973年,县医院又成功地施行耳针麻醉手术。1974年,全县共使用针麻施行手术64例,包括胃切除、脾切除、阑尾切除、甲状腺切除、骨折手术复位、剖腹产、女扎、子宫切除、拔牙等,成功率为100%。
1966——1976年,全县有54个卫生院、289名赤脚医生能做“针麻”手术,共做各种针麻手术近4000例。
综合性治疗及新医疗法1966年,县内各医院逐步注重运用中西两法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到1969年,全县新医门诊均能采用耳针快速针刺穴位、封闭、割治等疗法治疗各种疾病。中医李有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中,注重理论总结,方法灵活多样,从而摸索出一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肝、肾、胆道疾病的方法,受到省内外同行重视。
1972——1975年,全县各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达100多种,3000多例,主要有肺咯血、上消化道出血、肺炎、肝火、流脑、乙脑、胃病、高血压、贫血、糖尿病、肾炎、尿毒症、腮腺炎、乳腺炎、蛇咬伤、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脓胸、肝硬化、面部神经麻痹、习惯性流产等疾病。
六、爱国卫生运动
民国年间,战事频繁,社会落后,虽有卫生督管机构,但形同虚设,城乡卫生状况极差。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5月成立了县防疫委员会;8月,更名为县卫生委员会,由县长董怀章兼任主任。是年,县卫生委员会发动各乡、村修建瞭望台、监察台,密切注视敌方空投各类细菌物品。同时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了霍乱。1953年1月,县卫生委员会,更名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由一名副县长兼任主任,办公室和卫生局合署办公,专司全县各项卫生工作。各区、乡、镇、村也相继成立了爱国卫生组织。
1954年夏秋,在水灾地区,动员防汛民工开展卫生防疫活动。1955年“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前都开展了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的卫生运动。同时开展灭钉螺、除“四害”、改厕、改圈、加强粪水管理和进行饮水消毒等工作。
1956——1957年,连续2年开展“除四害”突击月活动,同时清理垃圾、沟渠,迁建一批厕所、栏圈,并加棚加盖。
1958年初,县委召开全县电话会议,号召“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围剿四害”,3月至4月,全县共有30多万人参加活动,灭鼠近200万只,灭雀70多万只,挖蛹达3万公斤,消灭了大量蚊蝇、蟑螂。同时清沟、积肥、建厕、改圈、打水井,使农村卫生面貌大大改观。
1959年,开展了12次卫生突击活动,全县几万个厕所85%有棚有盖;6000多个公共食堂达到“七有”(即有开水、口罩、工作服、菜饭罩、痰盂、消毒盆,老弱病残有人照顾);18个血吸虫病流行区打井3000,建蓄水池3万多个,做到吃、用水分开。1961——1962年,自然灾害严重,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点抓“四病”防治。
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由公安、商业、供销、防疫部门对城关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县城所有从业人员及机关炊事员都必须进行卫生培训,并且对水井进行维修、消毒。
1966年,县城建大型密封粪窖2个,由县爱国卫生办公室和城关镇政府两家共同管理。是年下半年,开展“文化大革命”,爱国卫生运动停顿,直至1970年才开始恢复。
1971——1980年,结合节日每年坚持开展5次卫生突击检查活动,从未间断。1971年下半年,全县农村普遍开展疟疾、钩虫、丝虫、蛔虫的“四病”普查普治工作,80%的社员都进行了血、粪检查。1975年,农村“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井、改炊、改厕、改圈、改善环境)卫生活动逐步展开。
1981年5月,县爱委会发出《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全面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把爱国卫生运动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提出“建设文明城镇”的口号。同时,对全县l7个集镇进行卫生检查。
1982年,结合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力治脏,并投资3万多元用于城镇卫生建设。
1983一1986年,卫生经费逐年增加,各项活动效果显著。1986年,全县开展灭鼠运动,县爱委会办公室印发灭鼠宣传材料5000份,全县上下齐动手,共消灭老鼠47.74万只。同年9月长沙乡组织人力进行灭鼠会战,成果显著,省爱委会检查验收,授予“无鼠害乡”匾一块,成为全省第一个灭鼠先进乡,并被定为华东地区灭鼠科研基地。
1988年,县财政拨款和部分单位自行筹款,铺设县城正大街路面,建下水道,增添了一批卫生设备。1989年4月,城关环境所正式成立,有临时工29人;卫生基建投资10万元。1989年冬,县城开展“灭鼠突击周”活动,群众集资9000多元,配毒饵2000公斤。全县农村改水也取得较好的成绩,饮安全卫生水的农户占75%,其中周潭乡大山村井水普及率达100%。
七、卫生防疫
1949年以前,县内农村缺医少药,疫病流行连年不断,瘟疫、天花、麻疹、痢疾、白喉、流行性脑膜炎、伤寒、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不断流行,患者死亡率高。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有的已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已经基本消灭。
(一)疫情
天花1944年县内普遍流行。1950——1952年,普种牛痘后,该病已基本消灭。
白喉1953年发病1例,1955年发病1例。1956——1983年,全县共发病1227例,死亡170人,年均发病率为0.005%,病死率为13.85%。1974——1975年,该病有两次较广的流行,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0.064%、0.007%。
麻疹1952年,全县发病4438人,死亡205人;1954年发病529人,死亡1人;1956年发病3740人,死亡25人;1959年,发病732人,死亡4人;1965年,发病10160人,死亡46人;1985年,发病率为0.1l%,无一死亡。1989年发病率仅为0.006%。
副霍乱1978年6月,汤沟桂坝船民在江苏患病,枞阳县即组织防疫人员对船只进行卫生检疫。1979年,对其所在船队的57人注射四联疫苗。还派员到贵池、老洲、白荡、桂坝等水上运输大队进行疫苗注射。1982年,钱桥一学生在安徽师范大学亲友家患病,确诊为副霍乱,防疫站派人到学校及该生家庭,对该生发病前半个月活动范围和接触人群进行调查,采取了措施,使该病没有蔓延。1983年,陈洲乡南照村有4人在贵池传染发病,经医治无一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1965年在长凤公社发现首例病人始,到1981年病例增多,年平均发病率为1.45/10万,死亡率达6%,主要发病地在长沙、凤仪、陈洲、老洲、仪山、施湾、老庄、官桥、青山等沿江、沿湖地区。黑线姬鼠为县内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狂犬病1949——1981年,全县无病例,1982年9月至次年11月,全县11个区内有45个乡(镇)连续被疯狗咬伤的人达471人,后每年被犬咬伤的仍有200余人。由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患病和死亡的很少。
肺结核1976年,县卫生防疫部门在后方、金社两公社进行结核病普查,接受结核病菌试验人数共2937人,参加胸透3089人,查出病人99人,患病率为3.2%。按此推算,全县当年患结核病人数约26000人。1979年,全县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927个。后经治疗,病愈率为86.96%。
(二)疫病防治
全县各地均配有专、兼职防疫员,负责辖区内传染病发生的登记、统计、分类、填卡、上报工作。急性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地消灭疫情,防止蔓延。
1950——1952年,全县普种牛痘近40万人;1954年注射霍乱、四联疫苗12万多人;1959年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5万人;1961——1962年,接种卡介苗5万多人、脊灰疫苗6万人。此后,每年接种各类(疫)苗10万人以上。1976年开始试行计划免疫办法,全县建立《预防接种分户登记表》,以生产队为单位对适龄儿童进行有计划地接种,先后接种的生物制品达16种之多;但由于推行工作不力,收效不大。1983年,建立《枞阳县儿童计划免疫登记薄》,以村为单位,按年龄组(0~10岁)登记建册,并要求在24个月内完成“四苗”(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工程。1985年,采取“一人一卡一册”和“一种一签章”办法,开始实行新的免疫程序。1987年7月,安徽省批准枞阳县为计划免疫冷链装备县,配计划免疫专车一辆、低温水箱12台、冰箱19台、冰背包60个、冷藏箱62个。此冷链装备系统于1989年8月开始运转。
为防止副霍乱的发病,1978年,县成立机动队,分治疗、防疫、后勤3组,共12人。县医院、中医院及交通要道处和沿江一带卫生院设20个肠道门诊。1978年,开始确定大闸内外、下枞阳小轮码头、白荡闸、桂家坝、老洲小轮码头为水源检索点,做致病菌检测。1989年,登记腹泻病人2313人,镜检383例,培养68例。
(三)卫生措施
学校卫生1962年,在枞阳县中心小学开展卫生试点,此后,对全县中小学生每年进行定期保健检查。1987年,对浮山中学、浮山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共查学生1239人,其中视力减退者113人,平均视减率9.12%;小学生、初中生为零;高中生为4.05%。
劳动卫生1979年,对接触2年以上粉尘的县水泥厂工人进行摄片,共摄200人,查出第一期矽肺、浸润型结核2人;对接触铅、苯、汞、有机磷、三硝基甲苯等5种毒物的工人进行摸底。
1981年,发现县水泥厂观察期病例4人,测出该厂粉尘浓度为53.7~837.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硅含量为11.9~23.1%毫克/每立方米。
1983年,工人参加体检人数142人,发现观察期病人1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人。
1985年底,对县境22家厂、矿进行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发现接触矽尘致病者388人,接触粉尘致病者144人,接触铝致病的2人,接触噪音致病者316人。1986年,对白荡闸水泥厂粉尘浓度进行测定:该厂在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65~418.6倍。
公共场所卫生1978年4月,全县开展服务行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共有服务行业13个,从业人员2242人。1989年12月,对全县17个集镇服务人员1564人进行体检,获健康证的有1435人。
饮水卫生1953年,在当时的县城所在地汤沟镇培训了饮水消毒员25人。同年,对莲湖、大缸窑、岱冲3个乡进行粪管情况调查,拆去了饮水塘、井附近的厕所,填平了露天粪窖,使88.6%的农户吃水卫生得到保障。
1979——1984年,对县境内塘、江、河、井的水源进行丰、枯水期水质调查,检验分析结果确认:丰、枯水期质状均未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1981年,对县自来水厂水质进行4项监测,其中理化指标合格,细菌超标。后经加氯消毒,自来水生活饮用水4项指标基本合格。
食品卫生1979年,对城关、汤沟两镇饮食、食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410人中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人、肝炎患者15人。
1982年,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先后检查监督276家,处罚违法71家,销毁腐败变质食品2677.5公斤。1983年,老湾、老洲两公社有77人因食用粗制棉油引起游离棉酚中毒,死亡5人。1989年6月,白柳乡黄庄村61人食用黄膘猪肉中毒,经抢救无一人死亡。
1980一1989年,全县配区、乡食品卫生检查员108人,参加体检饮食业人员3635人,核发卫生许可证1079份,样品监测315份,处理案件9起,罚款1570元。
八、地方病防治
县内山区以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头癣为主;丘陵、圩畈区以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居多;其它还有蛔虫、钩虫、蛲虫等寄生虫病。
新中国建立前,上述流行的地方病无人问津,群众病不知源,死不知因,死亡数难以确计。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1989年,头癣已经消灭,“地甲”、“地克”已经得到控制,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丝虫病患病率明显降低。
疟疾疟疾为本县流行病之一,以“间日疟”为主,“三日疟”少见。解放前多用中成药“唐拾义”治疗,但不能根治。
1952年,小岭、安凤、义津、高甸流行疟疾,随后传播到白云、长河、麒麟,几乎蔓延全县。1953年,全县患疟人数达151713人,死亡2人,患病率为10%。
1966年,全面开展疟疾防治工作。1979——1981年,每年都采取“两根治”预防(现疟根治、休止期根治)和大力灭蚊的综合防治措施。1982年,患病人数降至3.41万人;1985年,发病2081人;1989年,只有1052人患疟疾。
头癣县内患者大多为黄癣,山区患者为多。
1959年,全县地方病普查统计,患病率达2%,年底首次进行普查普治,给儿童免费发药。
1977年,全县再次普查普治,患者4902人。是年县发放“灰黄霉素”50多万片、硫磺软膏2吨、碘酒90公斤。经反复治疗,到1984年,患者全部治愈。
丝虫病俗称“橡皮腿”,在县内丘陵地区流行严重。1959年春,抽查5个乡的5个村,计4824人,患病率达26%。虫种以斑氏为主,马束次之,混合型少。
1981——1982年,县卫生防疫部门选择东西南北中5个点检查了4824人,查出丝虫病患者133人,患病率为2.76%。查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共发放海群生210瓶。1987年,普查200个村,检查8万人,查出微丝蚴阳性556人,患病率0.7%。1988年,服海盐的人数463733人,销售海盐895.6吨。
血吸虫病防治血吸虫病流行于沿江和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三大水系地区。长江大堤江滩上分布钉螺面积为708万平方米;沿湖地区有螺面积为1625.8万平方米;7个江心洲均有程度不等的钉螺分布,面积为328.6万平方米;沟、塘、渠成为血吸虫病流行的渊源。因此,全县52个公社(镇)当中,就有28个公社(镇)有钉螺分布,直接受害人口达17.63万人,占全县人21.2%。
血吸虫病在县内流行始于何时史无记载。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流行猖獗,给人民生命带来严重危害。据新中国建立初期调查,发现菜子湖畔的东大屋、西大屋、童家嘴、齐冲、陈老屋5个自然村,在1926——1945年20年间,死亡578人,死绝了1l户。陈老屋的陈继束一家6个儿子,十几口人在8年内死光。莲城湖畔丁庄、李庄、鲍庄、黄庄共57户,300人,就有268个丧命;李庄只剩1户2人,鲍庄只剩2户10人,黄庄剩下9户29人。枫沙湖畔的余团村20年间死掉240人,侥幸活下来的65人中有16人遭疫,成为“罗汉村”。1953年4月普查,全县有晚期血吸虫病患者910人。同年,县设立血吸虫病防治站,由副县长荣培先兼站长。不久,增设小缸窑中心血防组。1955年,中共枞阳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增设汤沟、扫帚、大缸窑3个血防组。1956年,县委血防委员会改名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县长董怀章兼组长;同年老洲、陈湖增设血防组,专业人员达71人。此后每年4、9两月,均组织查螺。
1958年3月,县委在县城召开1000余人动员大会,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灭螺运动。采用毁老沟、开新沟,药物(“砒酸钙”、“老虎花”、“六六六粉”)杀灭为主的灭螺方法,组织和发动146640人次,反复灭螺面积达2964331平方米,收治病人14862人。下半年,县开始水改旱工作,改旱面积达3989亩;枞阳闸建成后控制了江水倒灌,县委发动沿湖地区人民垦湖造田,仅官桥公社在2个月内,就垦种莲城湖湖滩2万亩,播种午季12000余亩,有效地消灭了钉螺。1965年,铁铜、破罡2个公社9576人参加灭螺,面积达14万平方米;组织检查了2738人,查出血吸虫病人128人,及时进行了治疗。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把血防工作纳入农业生产规划之内,开展群防群治、群查群灭的群众运动,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一灭”(灭螺)带“三化”(园田化、水利化、机械交通化)工程建设。
1971年,在安徽省委血防办公室的倡议和领导下,成立了由枞阳、无为两县和建新农场3家组成的协作办公室,抽调人员常住建新农场联合办公,以协调陈瑶湖、枫沙湖周围地区的防治工作。一年中,组织和发动了上万名劳力,分别采用铲草皮、堆螺坟、土埋柳树根,结合使用药物五氯酚钠喷杀、浸杀等方法,一举消灭了枫沙湖、陈瑶湖畔和红杨公社江滩钉螺,灭螺面积达343万平方米。1972年,在省血防所和解放军116医院医疗队的帮助指导下,全县发动2.7万多人次参加灭螺工作,取得了大面积消灭江滩钉螺的经验。1973一1980年,全县实行灭螺与改滩治水、围湖造田相结合和灭螺同垦荒种植、泄洪蓄洪相结合的办法,共圈圩21个,建防洪堤69.2公里,圩垦面积1.86万亩;新建大小排灌站16处、水闸10座;完成土石方47.5万多立方米,动用劳力278万多人次,共消灭钉螺生存面积达1959万平方米,占湖区有螺面积的98.1%、占有螺公社(镇、场)的92.3%。至此,全县尚存钉螺面积9210611平方米,为历次累计有螺面积的19.7%。
县在查螺灭螺的同时,还组织血防医务工作者查病治病。对血吸虫病人检查、治疗均实行免费。到1980年底,共治疗病人161400人次,56414人,占历次累计病人的98.8%。
1981——1989年,县卫生主管部门、血防部门,积极配合区、乡、村组织和发动80986人次,对有螺区和历史螺区进行反复调查,发现新螺区3330880平方米。对此每年春秋两季,发动群众用五氯酚钠喷杀、浸杀和土埋、小环境改造、圈圩垦种等办法,动用劳力61175人次,反复灭螺面积37314798平方米。这期间,县委、县政府又组织血防医务工作者,先后对白云、钱桥、义津、麒麟4个区共16个公社、129个大队的35219人进行了皮试筛检和粪检、直检,发现血吸虫病患者3916人,患病率为1.11%。事后,对查出的病人全部予以治疗。累计查病1023938人次,查出病人29116人。当年治疗患者30917人(包括1981年前遗留病人在内)。1989年底,1816017平方米的钉螺基本被消灭。
九、妇幼保健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无妇幼保健机构,也无从事妇幼保健的专门人员。群众缺乏卫生常识,孕妇分娩时,多请邻居妇女接生;山区有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则自生自接。遇难产,则求神拜佛。许多产妇、婴儿死于难产、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等。
建国后,妇幼保健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县妇幼保健站成立于1956年,并在汤沟、义津两区建立保健分站,在8个区、乡卫生院(所)配备了保健人员。1964年,全县43个乡卫生院全部配备专职保健人员,共安置产床43张。1973——1976年,全县培训女赤脚医生819人,基本形成县、区社、大队三级保健网。1989年,全县区、乡有保健人员54人;各区、乡卫生院配备兼职儿保医生54人,村级接生员140人。1983年,县保健站被省人民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妇科病查治1959年,全县组织医务人员和妇联干部对妇女疾病进行普查,在普查的5217名妇女中,患子宫脱垂的2160人,闭经的1482人,子宫颈糜烂的1359人,尿瘘症的216人。普查后,对患病妇女进行了相应的治疗。1960年,汤沟卫生院周保珍试用胎盘鱼肝油治疗子宫颈糜烂;用明矾水、甘油治疗子宫脱垂,取得一定疗效。
1979年,县内抽调医务人员组织医疗检查组,全年共普查8718人,其中手术治疗149例,包括尿屡修补、子宫切除、宫颈部分切除加前后壁修补、单纯性阴道前后壁修补等手术。
1982年,对查出的922例子宫脱垂、236例单纯前后壁膨出患者全部予以手术治疗。
1983年,县妇幼保健站对陈湖区水圩乡的500名妇女进行了一次防癌普查,结果发现核素质9人。
1985年,县内4000名妇女受到普查,有病者全部得到了治疗,效果良好。
新法接生1951年,开始推广新法接生。10月,在汤沟镇举办为期7天的新法接生学习班,学员30余人,后均成为普及新法接生的师资和骨干。1953年8月,在汤沟镇举办“改造旧产婆”训练班,改造旧产婆20余人。同年,重点试行无痛分娩法12人,用新法接生359人,产前检查118人,纠正胎位28人。1956年,县妇幼保健站再次举办“旧产婆学习班”,又使852名旧产婆得到改造。1958年,全县建农村妇产院125所,配有接生员521人。60年代,开始建立县、区社、大队三级保健网,并以区社为单位进行接生员培训,普及新法接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妇幼保健机构瘫痪。
1973——1974年,将新法接生纳入合作医疗范畴,提倡住院分娩。县内有814名经培训的乡卫生院妇幼“赤脚医生”,提高了新法接生率,降低了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1981年起,新法接生工作开始以科学接生、以产期保健为中心内容。1984年,共培训新法接生员2370人,使其基本掌握了产期保健、高危妊娠、新法育儿、早期教育和导致畸胎的因素等知识。各区、乡卫生院配齐了成套新法接生器械和正规产床。同时,县妇幼保健站还抽出人员对后进单位进行分类指导。
儿童保健1953年,开始对部分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同年,训练农村保育辅导员17人。
1958年,全县兴办农忙托儿所3097个、幼儿园1309个;后3年内大都解散。1964年,县内儿童种牛痘的达151944人,种卡介苗的9945人。1979年,对城关地区的5~10岁的503名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初步掌握了儿童成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1981年,在全县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驱虫”活动,参加体检儿童6300人,接受治疗的儿童达4473人。同年,保健机构还为5000个儿童接种卡介苗,为区、社培训保健员13人、保育员45人。
1984年,对县内431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作疾病分类和分析,同时采取了防治措施。是年,协助安庆地区保健站开展了儿童两病(贫血、佝偻病)调查;配合县妇联,为各区培训幼儿教师50名,配备保健箱8套。1985年,县妇幼保健站开设科学育儿门诊。6月,在城关镇街头设立了科学育儿咨询站。1986年后,全县各区乡卫生院均配备了兼职儿童保健医生,并开展散居儿童保健管理试点。
十、药品
药品经营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无公办医药经营机构,仅有百余家以医带药的私营中药店,分布城乡各地。其药源主要从安庆私商药栈购进,有部分中药材在县内采集。
1955年以前,县土产公司在汤沟、枞阳等地收购产品时,开展中药材收购业务,如龟板、鳖甲、鸡内金、土鳖虫等。1955年,县供销社在县内各地基层社同时开展中药材收购业务。县供销社内设“中药材经理部”,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经营中药材收购、调拨、批发业务。同年8月,中药材经理部从供销社划出,成立了枞阳县中药材经营处,专门从事中药材购销业务。1959年,改枞阳县中药材经营处为中国药材公司安徽省枞阳县分公司,自此健全了中药的产、购、销等经营机构。是年l0月,又将中国药材公司安徽省枞阳县分公司改为“枞阳县医药公司”,经营中西药品、药材生产、饮片加工等业务。1989年,医药公司门类基本齐全,公司设有经理室,下设人秘、业务、财会、质检4个股和一个中西药经营部以及城关、牛集、汤沟、左岗等8个门市部;中、西药仓库设2个收购部,开展购销业务;全公司有职工125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44人。
药品经营与管理50年代,由于极左思潮影响,毁坏森林,大量药材资源濒于灭绝,加上商品分货制,不能货畅其源。“文化大革命”中,必要的财务制度受到冲击,形成商品积压、赊销数量大、拖欠货款多的局面,医药企业一直处于徘徊状态。80年代,医药公司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加强了经营管理,并配合县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2~3次医药市场的检查。1985年,县卫生局会同工商、公安、医药公司对全县先后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查出伪劣、失效药品522种,价值7172.81元;同时打击市场上无证游医、药贩的不法活动;销毁假药6种,价值7446.27元,基本控制了伪劣药品进入市场。另外医药公司不断扩大流通渠道,调整经营网点,采取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使销售额10年内翻了两番,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并在全县形成了分布合理、品种齐全的医药行业网点。1978年,全行业药品销售额250万元,固定资产15万元,利税4万元。1989年,县药品销售额达852万元,利税为63.6万元。
中药材资源县内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各种药物资源丰富。白梅、钱铺、将军、横埠、吴桥、周潭、施湾7个乡为中药材重点产区。县境历史上出产过许多名贵药材,如芡实、莲子、白术、自然铜、云母石、银杏、党参等等。新中国建立后,有关部门曾对全县中药材进行了普查,得知县境的野生中药材有243种,主要有何首乌、白果、吴芋、辛夷花、龙胆草、桔梗、南沙参、闹羊花、射干、麦冬、石苇、石楠、猫爪草、夏天无、海金沙、地骨皮、紫背天葵、山楂、翻白草、马鞭草、车前子、甘积草、灵猫、皖贝、苍术、丹参、葳灵仙、天冬、麦冬、金蝉花、金银花、半夏、苦参、虎杖、地榆、白茅根、山豆根、紫花、前胡、菝葜、平地木、淡竹叶、瞿麦、夏枯草、青木香、明党参、芡实、莲子、益母草、半边莲、半枝莲、鹅不食草、垂盆草、老鹳草、扁术、蒲公英、枳壳、珍珠、半夏、白花蛇舌草、桃仁、杏仁、龟甲、鳖甲、紫石英、自然铜、云母石、代赭石、蜈蚣、白果、百部、喜树、佩兰、泽兰、苍耳子、莶草、地丁、墨旱菜、韭子、初艾、甜瓜蒂、藕节、丝瓜络、莲须、莲房、蜂蜜、蜂房、魔芋、白头翁、藁木、积具子、石蚕、虎刺、断血流、桑螵蛸、金蝉衣、葛根等。
新中国建立后,县充分开发和利用中药材资源,积极组织药材生产,引进丹皮、白芍、白扁豆、枳壳、大卓、柏子、薄荷、浙芡、菊花、赤芍、红花等30多个品种;对野生药材改为家种,家种成功的有白芍、川芎、红花、生地、玄参、枣皮、山栀、杜仲、厚朴、射干、皖欠、丹参、桔梗、川断、防风、吴茱萸、望江南、草决明、元胡、白扁豆、半夏、宣木瓜、黄柏等36个品种。由于长期频采滥捕,有些药材产量骤减,且面临绝种的地步;野生和散生的芡实存量很少;在资源丰富的将军、周潭等7个乡,昔日较多的药材,如今也少见。1978年以后,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促进了中药材的生产。1984——1985年,县药材公司对全县药材主产区的52个乡的资源分布、品种、蕴藏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普查结果表明,全县药材计有252个科、780个品种,现开发利用约299个,蕴藏量达8万担,其中野生蕴藏量约7.5万担;药用动物有86个科、132个品种,蕴藏量约0.5万担;矿物药材有17种;发现新品种20个。
县境地处长江中下游,有山有水,这种地貌决定了中药材生长的区域性特点。
东边中低山区,即发洪山周围的周潭、施湾、吴桥、横埠、将军、钱铺、白梅等乡,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适宜,为桔梗和其它药用植物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7个乡药材的蕴藏量约占全县的35%。其中主要品种有:桔梗、南沙参、皖芡、苍术、丹参、射干、葳灵仙、天冬、麦冬、金蝉花、半夏、苦参、虎杖、地榆、白茅根、山豆根、紫花、前胡、菝葜、平地木、淡竹叶、瞿麦、夏枯草、辛夷花、银花、灵猫等。
低山丘陵区的阳和、浮山、义津、麒麟、白柳等12个乡土质较差,药材蕴藏量约占15%左右,品种近百个。其主要品种有白果、吴芋、辛夷花、龙胆草、桔梗、南沙参、山楂、车前子、甘积草、灵猫、石韦、石耳、石楠等。
圩畈湖汊区的城关、高甸、破罡、金社、左岗等17个乡,其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药材蕴藏量占30%,品种上百个。主要药材品种有桔梗、丹参、射干、苦参、苍术、明党参、芡实、莲子、珍珠、辛夷、半夏、龟甲、鳖壳、自然铜、云母石、代赭石、灵猫、蜈蚣、白果、白术、百部、夏天无、半边莲、半枝莲、鹅不食草等。
沿江一带的新开、仪山、陈洲、老湾、红杨、陈瑶湖、水圩、汤沟、长凤等16个乡(镇),其水域宽广,药材蕴藏量约占20%左右。主要药材品种有佩兰、泽兰、车前草、马鞭草、益母、鹅不食草、莶草、地丁、党参、青木香、何首乌、半夏、芦根、初艾、龟甲、鳖甲、芡实、莲子、莲须、莲房等100余种。这一地区出产的名贵药材有:何首乌、龟甲、鳖甲、芡实、莲子等。
中药材采集与收购新中国建立前,只有少数人有采集中药材的习惯。1960年以前,全县大部分地区仍未开发中草药资源。这期间,药材收购部门派人到有采集习惯的山区、水乡进行宣传,指导农民认药、采药。1960年以后,县对草药采挖收集工作重视,医药公司出广告,传技术,设点收购。1969年以后,采集中药材是山区、水乡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949年前,中药材大多是私人商畈走家串户进行收购。1956年前,县供销部门负责收购。1958年后,医药部门开始直接收购、销售,并在名药材产区设立了收购点。在药材紧张短缺时,实行奖售,如奖布票、香烟、粮食、化肥、食糖等物品,鼓励药农生产、采挖。1989年,全县布局合理的收购网点形成,药材收购品种增多,收购额增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体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