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驿站、铺递
怀宁有驿站,宋代叫“急脚递”,为官府传递文书和军情。据清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载:“怀宁县有同安驿(水驿),在县西门外天柱阁;怀宁县驿,附县署东偏;练潭驿,在桐城界。”急递铺22个,每10里设1铺,即总铺、雷店铺、张店铺、冷水铺、沿山铺、源潭铺、莲花铺、下青石铺、上青石铺、碎石岭铺、观音铺、三桥铺、沙桥铺、羊须铺、瓦窑铺、三丫铺、腾云铺、推谷铺、迎江铺、拱虹铺、猗秀铺、长枫夹铺。后驿站裁减,至同治八年(1869年),仅存怀宁县驿,下设18个铺递,铺司、铺兵共92名。光绪年间,邮政肇兴,驿传终止。
二、邮政局
明代始有民办信局收寄私人书札,至清代已遍布全国。县内民信肇始于邮政诞生之前,专司送递徽(州)属银信诸事,5天1次,从未间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之洞奏请皇帝批准开设“大清邮政”。二十五年由海关税务司兼办邮政,首次设邮政于安庆城内,相继在乡镇开设邮政代办处、所。三十二年(1906年)设邮传部,始接收驿站,并取缔民局,又在石牌设立邮政代办所于后街“徐广大”商号,店主徐鸾波附带收寄函件。民国建立后,改“大清邮政”为“中华邮政”。安徽邮务管理局初设安庆清节堂西首,东西门外各设支局。20年代初,鉴于石牌商业日益兴盛,为扩大邮政业务,撤代办所,设石牌镇邮局,员工5人,方文高为第一任局长。民国18年,安徽邮务管理局乃于安庆大墨子巷建筑新式楼房。30年代初,石牌镇邮局升为二等乙级局,时属全省27个同等局之一。是时,苏皖邮区合并,石牌局属苏皖邮务管理局管辖,高河埠邮局仍属省管理局管辖。石牌局下设三桥、江镇、洪家铺等代办所,专司收寄函件。民国22年石牌镇邮局升为二等局。翌年,大旱,邮政业务衰落。25年降为三等甲级局。此时,苏皖邮区分设,石牌局归属安徽邮务管理局管辖。抗日战争期间,安庆、月山、洪镇等地沦陷,邮路阻断,加之日军骚扰,境内邮政时开时停。战后,民国35年又在安庆吴樾街设示范支局。石牌局则因战乱影响,业务一蹶不振,先后被降为三等乙级局和四等局,直至解放。1949年底石牌镇邮局易名石牌邮局,职工3人,属安庆邮局管辖。1950年,下设上石牌、江镇、洪镇、三桥4个邮政代办所。
三、电信局
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安庆创办怀宁县官用电政局,电报仅通南京、北京等地。七年始有商办电报。十年(1884年)清政府设电报局于安庆城内。二十八年(1902年)收商办为官办,初设于五档坡。民国2年移双莲寺街,名安徽电政管理局。抗战后被毁,移设吴樾街,又移设法政学校东偏,名电信局。电话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附设于电报局内。宣统二年(1910年)规定安庆为省办。怀宁电信事业始于“九·一八”事变以后,民国28年8月,才正式成立怀宁县长途电话管理处,员工编制6人,属县府建设科管辖。长途电话通桐、潜、太三县,归军政所用。翌年,县设立无线电台,编制4人,电路通立煌(今金寨)、桐城,亦属县府建设科管辖,用于军政通信。民国34年秋,电信机构由石牌迁回安庆,设在县府内。1949年4月并入安庆电信局。同年6月,因防汛救灾需要,在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内成立电话组。
四、邮电局
1953年1月,电话组与邮政局合并,称石牌邮电局,职工33人,局长刘鸿惠。1955年7月,易名怀宁县邮电局。1969年12月邮电分设。1973年10月重新合并。到1985年底下设邮电支局6个,邮电所7个,邮电代办所3个,电信代办所11个,邮票代售处74个,信筒、信箱83个,邮电职工156人,固定资产已达117.20万元,业务收入92.77万元,为1950年的401.6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