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邮政
(一)邮件
【函件】函件分信函、明信片、印刷品三种,其中以信函居多。20年代初,日收寄信函近200件,明信片、印刷品时有时无。30年代初,时局暂时稳定,商业兴盛,函件业务量有所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每张邮票由8分涨到1.50万元,函件收寄量日益下降。民国37年日收寄量仅50件许。
解放后,函件按国家统一邮资收费标准执行,业务显著上升。1953年出口函件上升到30.92万件,收入2.57万元。翌年,取消代售印花税票。嗣后几年,出口函件量连续上升,1957年达到53万多件。1959年起,停办装钞保价函业务和“特挂”业务。“三年困难”时期,因部分群众外流帮工谋生,函件剧增。
1960年出口函件高达72.77万件。经过国民经济调整,人民生活好转,外流人口还乡,函件收寄量转为正常。“文革”期间,函件业务时起时伏。1966年秋,开办对毛泽东著作优先免费收寄业务。1967年函件量比1965年65.83万件减少了12%。1969年取消了对义务兵信函免费和毛泽东著作优先免费收寄的规定。1978年出口函件恢复到71.65万件,收入5.4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海外侨胞信函往来日增。1981年出口函件达81.54万件,收入7.02万元。是年10月,又恢复对义务兵的平信免费收寄的规定。1985年,为保证农村信息畅通,在农村增设邮票代售处72个,是年函件交换量为267.63万件。其中出口函件118.58万件,进口函件149.05万件。全县人均寄函1.41件,收函2.14件,成为函件业务史上的先例。
【包裹】民国22年前后,包件业务兴盛,棉布、苎麻、贡糕等土特产品成为当时商家的主要交寄物品。抗日战争爆发后,包件收寄业务一蹶不振。民国32年,安徽邮政管理局第二十八号通告,对包裹收寄业务做了调整:停收大宗商品、保价包裹,停止代收货价包裹;只收寄军人包裹、药品包裹和个人零星包裹。但在抗战胜利后,战事频起,包件业务更无转机。
建国后百业待兴,包件业务逐年上升。1950年出口包件103件,收入35元。1956年达到1.06万件,收入为0.434万元。“三年困难”时期,包件寄出仍在万件以上,尤以食品包裹为多。“文革”初期,包件短时积压,1966年出口包件比1956年骤减13倍。1969年夏,包裹重量单位调整,由500克降为100克。包裹收寄虽有所回升,但仍起伏不定。1979年后,为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需要,对包裹的收寄实行多渠道、自班、委办、加班疏运,1980年出口包件达2.49万件,收入11.49万元。1984年,在高河支局设商包收寄处,并加强对城乡专业户商品收寄的联系,包件业务量比1980年增长了1倍,收入增长1.33倍。1985年包件交换量上升到8.35万件。其中出口包件为5.97万件,收入33.52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汇兑】解放前,通汇面小,开办汇兑的用户局限于个人,单位汇兑由银行经办。抗日战争期间,汇兑业务日趋萧条,兑取者多,开发汇票者少,严重兑超,嗣后多年仍无改变。从1950年起,汇兑业务开始起步。1952年出口汇票0.48万张,收入0.10万元,以后连续数年呈增长势头。1958年出口汇票达1.60万张,收入0.28万元。1959年,为加强汇兑业务管理,始配备专职汇检员,但在“三年困难”时期,业务量下降。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又开始回升。“文革”期间,每年出口汇票量除1966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965年的2万张。1978年以后,汇兑业务量又开始回升。1979年出口汇票2.03万张,收入0.65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汇兑业务逐年增长。1985年汇兑交换量达10.75万张,其中出口汇票4.05万张,收入1.84万元。出口汇票和收入,分别比1951年增长33.47倍和204.4倍。
【机要】50年代初,机要通信由县委交通组承担。1957年1月,县局始接办此项业务,由专职机要员负责进、出口机要邮件收寄和传递。当年出口机要邮件为2133件,收入1133元。1965年上升到1.46万件,收入达3500元。“文革”动乱,机要通信短时受到冲击。1967年出口机要邮件猛降到1700件。1978年以后,由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透明度增加,机要邮件范围逐渐缩小,因此,从1980年以来,机要邮件量随之减少。1985年机要邮件交换量为3084件,其中出口409件,进口2675件,全年收入216元。
(二)报刊发行
解放以前,邮局不开办报刊发行业务,官商和居民看报多从报童或报贩处零购。1950~1951年邮局为报社代办发行。1953年春,实行“邮发合一”,年累计报纸发行为48.43万份,刊物1.43万份,年收入0.59万元,全县平均每441人订有1份报纸,每588人订有一份刊物。此后,发行量逐年上升,到1957年报纸、刊物发行量分别为98.38万份和10.35万份,年发行收入1.31万元。1958年,重视政治宣传,机关、团体、学校大量订阅报刊,一时出现发行高峰,报纸发行量激增到376.30万份,刊物23.21万份。“三年困难”时期,报刊发行量显著下降,年平均发行100多万份。1963年后,又开始回升。“文革”期间,部分刊物被视为“毒草”,被迫停刊,出现报纸发行量上升,刊物发行量下降的态势。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部分刊物复刊。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工商界渴求信息,报刊用户日益增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当时虽采取对《文汇报》、《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等刊物限量收订的办法,但年报纸发行量仍达到524.26万份、刊物19.99万份,发行收入4.22万元。1985年,报纸、刊物年累计发行量分别为485.63万份(期发3.236万份)和44.08万份(期发3.47万份)。全县28个乡(镇)、71个行政村订有一份《人民日报》和《安徽日报》,有272个行政村订有一份《安徽日报》。平均每21人订有一份报纸,每20人订有一份刊物。
(三)投递
1949年以前,业务量小,市内邮件投递,每天步班投递一次,投递范围仅限石牌镇方圆牛公里许,投递点日常数10户。农村投递分间日与三日班。路程远的班,投递员日夜兼程。石牌~安庆的一条邮路逐日两地对开,双方于江家嘴交换邮件。邮递员往返步行肩挑,时制度规定最高负荷量为30公斤,但一般为15公斤左右。民国37年投递量急剧下降,每班函件不足150件。1950年后,投递量开始增长,1953年投递报纸11.94万份,杂志1.43万份。1957年实行自行车班投递,市内步班投递中止。农村投递,自行车班单程达504公里,至1965年自行车班投递占总邮路长度的93.5%。“文革”开始,邮件、报刊出现积压现象,部分邮路投递质量较差,1968年起逐渐好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岗位责任制,奖罚兑现,服务质量日益提高。1981年全县日投递函件、报刊为1.49万件(份)。年投递量为545.07万件(份),其中报刊为454.25万份,给据函件14.36万件。
1985年市内有4条段道,投递路程计35公里,投递户达1265个。各段道投递员一名,为逐日班,每天投递一次。农村投递分自办与代办两种。自办投递路线26条,单程计长为1016公里;代办9条,单程计长为381公里。有周三班4条,周六班31条。全县有乡邮员31人。
1985年,全县28个乡(镇)、381个行政村邮路贯通。村民小组邮件,时有捎转。农村设信筒、信箱79个,投递点1000余个,乡邮员投递点分别比1952年增加1.6倍和2。5倍。全县日投递邮件、报刊达1.90万件(份),比1981年增长27%。年投递量691.49万件(份),比1981年增长33%。其中报刊为529.71万件,比1981年增长17%;给据函件为26.94万件,比1981年增长88%。
怀宁县1950~1985年部分年份邮政出口业务情况表

二、电信
(一)电报
民国20年,安徽省建设厅在安庆城内设置无线电台,可与皖南、皖北设有电台的各县通电。29年为抗战所需,在石牌镇设立无线电台,配备收发报机一套,通立煌(今金寨)总台、桐城分台。34年随县府迁回安庆。1949年4月由安庆电信局接收。
解放后,1952年元月,县局正式对外开办电报业务,开通石牌~安庆的话传电报电路,当年电报出口量仅69份。随着电报业务的扩展,1959年4月,又开通石牌~安庆幻线音响人工电报电路,增配振荡器人工机一部。1960年电报业务量上升到2.31万份,收入达1.87万元。1964年省局拨给八一型无线收发报机各一台,功率为15W,于是开通怀宁~安庆无线电报电路一条。“文革”期间,电报业务量时起时伏,每年徘徊在1~2万份上下。1978年省局又调供55型电传打字机2台,开通怀宁~安庆电传电报一条,至此结束了县内人工发报的历史。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1年增开怀宁~安庆载波电报电路一条。到1985年,共开通县局~安庆电传电路、人工电报电路、无线电报电路各一条、至县气象站话传电报电路一条、至各支局(所)话传电报电路8条。主要设备有55型电传打字机3台,三路载波电报终端机一套,人工收发振荡机一部,八一型无线收发报机及手摇发电机各2台,配专职报务员7人,完成电报交换量11.32万份,业务收入达8.84万元。其中出口电报5.15万份,比1952年增长130多倍。
(二)电话
【长途电话】旧中国,省、县两家在安庆城内设立长话机构,各设网路,独立经营。由于战乱影响,怀宁长话通讯事业停滞不前。从民国26~28年,仅有10门、30门长市合用磁石交换机各1台,五门磁石交换机5台。1949年4月,安庆解放时,交安庆电信局。解放后,白手起家,1950年在石牌镇重新开办长话业务,使用长话合用磁石交换机,当年长话出口量89张,收入189元。随后各支局、所陆续开办长话业务。1959年增配长途会议电话机一台。1965年服务点发展到16处,长话业务量上升到2.59万张,收入1.62万元。1966~1970年,年均业务量为2.85万张。1973年正式安装30门长话磁石交换机一台,配备单路载波终端机一套。1978年又增添长途三路载波终端机一套。随着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社队企业兴起,从1979年起,长话通信量愈来愈大。1980年长话交换量已达10.82万张,收入3.20万元。1983年月山支局始办国际长话业务。1984年10月,增配十二路长途载波终端机一套,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长途电路载波化。1985年县局长途台又增置30门磁石交换机台2台,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一套,配专职话务员5人,完成国内长话交换量13.987万张,国际长话交换量329张,业务收入8.23万元,
【市内电话】清末民初,安庆城厢内外,已装置电话,官厅商户,均可通话。但其发展极为缓慢,从民国24年至1949年的10余年间,市话总容量不过30门,话机不到20部,服务范围限于军政机关、工商团体。1950年末,县政府迁驻石牌镇后,翌年正式开办市话业务,装有市话容量35门,话机12部,使用磁石式落地交换机。1953年邮、电机构合并后,总容量增到46门,话机40部。1957年城内党政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均安装上了电话,业务收入为0.46万元,并首次在石牌镇建设路建造邮电大楼。1962年底,市话总容量上升到230门。1965年初具规模,话机已达149部,通讯线路日趋标准化。“文革”前期市话业务没有发展,后期稍有转机。1972年皖河大桥建成后,撤猫山邮电所,并入市话网,总容量增加到300门,话机160部,业务收入1.04万元。1980年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市话发展较快。至1985年,装有100门交换机5台,市话总容量500门,电话单机300部,容量和话机分别为1953年的101倍、7.2倍。全年业务收入4.85万元,比1956年增长19.4倍。市内每百人占有话机1.4部。
【农村电话】1951年开办,使用磁石交换机,当年安装话机10部。1953年增加到27部,业务收入2075元,话费实行包月制。“一五”计划执行后,由于国家对农村通讯网路基础建设加快,至“大跃进”期间,已初具规模,有农话交换点18处,安装话机426部,但效益较差。从1966年起,农话收费由包月制改为月租制和收取通话费,计费话机调整为240部,是年计费话单8.76万张,业务收入4.24万元。1969年,电信属军管,要求通讯保密化,国家对农村通讯建设增加了投资,从而使通讯设施、手段,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1972年开始在农话线路上安装单路载波终端机3套,1978年增加到20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农村用户迫切需要电话传递信息,农话业务量不断上升。1980年全县农村装有话机315部,计费话单为14.28万张,业务收入达9.12万元。到1985年,全县农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940门,其中国营630门,乡办310门,配话务员36人(国营27人,乡办9人);拥有单路载波终端机24套,三路载波终端机2套,特高频收发信号机l套;计费话机440部,计费话单增加到19.88万张,业务收入上升到16.76万元,分别比1966年增长54.5%、1.26倍和1.95倍。
1952年以前,设在农村的各区电话交换所属事业单位,主要为地方政府服务,不营业,不收费,经费由地方财政补贴。1953年实行全面收费,到1982年消除亏损,并有盈余。1985年,利润已达1.34万元。
怀宁县1950~1985年部分年份电信业务出口情况表

怀宁县1985年农话网路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