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煤气一期工程
系合肥钢铁公司焦炉余气利用工程。合肥钢铁公司有25孔61型焦炉4座,年产焦炭16万吨。所产焦炉余气除用于自身生产外,剩余5.4万余立方米/日可供城市发展煤气用户。
1982年8月11日,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关于合肥市焦炉余气利用工程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下达实施,合肥市在管道煤气建设上迈出了第一步。
煤气一期工程主体是煤气管网输配系统工程。此工程管道设计总长度35.3千米,其中中压管网23.5千米、低压管道11.8千米;共有调压站14座,煤气储配站(5.4万立方米低压湿式螺旋储气罐以及加压设备)1座,日供气5.4万立方米。1983年4月,工程正式动工。1984年12月,将合钢~合作化南路储配站13.8千米长的中压管道铺设完毕。1985年2月10日,首次向122户居民供气。至1986年12月,工程实际投资1200万元,共建调压站15座,敷设中压、低压管网总长度80千米,发展居民用户18500户(含合钢4500户),工业用户1户,公共福利用户33户。
煤气二期工程
工程主体是建设煤焦制气厂。该厂在生产冶金用焦的同时,可以联产城市煤气。厂址在阜阳北路西侧十八公里铁路专用线以北、林店乡境内,距市中心约6公里,距北环城路煤气干管4.5公里,占地面积498.68亩。工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建设2×25孔66——Ⅲ型复热式焦炉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其规模为年产焦炭10万吨,联产城市煤气11.8万立方米/日,外供焦炉余煤气5万立方米/日,年产焦油4400吨,年耗炼焦用原煤或洗精煤14.5万吨。第二部分系建设城市煤气节能工程,包括直径3米的煤气发生炉3座,还有煤气净化中洗荼、脱硫装置和煤气储配加压设备等项目。
1986年9月1日二期工程破土动工。1988年10月、1989年6月第一、二座焦炉先后点火烘炉。接着,制气厂各车间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陆续完工。
煤焦车间:负责焦炉用煤准备工作,承担发生炉用焦和锅炉房用煤的供应以及焦炭的运输、筛分和储存。
制气车间:拥有2×25孔66——Ⅲ型焦炉和3台直径3米凸21型煤气发生炉(两开一备),可日产焦炉煤气(热值为4200大卡/标立方米)11.8万立方米。
化产车间:主要任务是冷凝冷却焦炉煤气,并将煤气净化加压外供。生产能力为日处理煤气12万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焦油、硫氨、粗苯。
此外还建有动力车间、机修车间、污水处理车间以及制冷站、中央变电站、化验室等。为保证每年17万吨原料煤和焦炭等产品的运输,制气厂建成由桃花店至厂区的铁路专用线4.8公里,在煤制气厂西南征地68亩建氧化塘工程。氧化塘的主要作用是在污水排出并经污水二段二级净化处理进入稳定塘后,再用生物化学方法净化使之达到农灌水标准。
该厂的管网输配系统。包括厂内的1座5.4万立方米的储罐和相应的输送加压设备,阜阳北路4.5千米DG500中压干管,32座区域调压站,22.22千米中压管线。
煤气二期工程投资7823.6万元,日产煤气11.82万标立方米,供应居民用户2.4万户、工业用户3户、公共福利用户110户。工程建成后,不仅使合肥市煤气供应部门有了独立的气源,而且也使煤制气厂一合钢一合作化路储配站“三点供气”的合理布局形成。
煤气三期(一步)工程
三期工程是在二期工程煤制气厂的基础上,再将该厂的生产规模扩建成日产煤气28万立方米。
工程第一阶段是建设两台(套)直径3.6米水煤气型两段炉及型煤设施,建成后可日产煤气10万立方米。所产煤气除供应5万居民用户外,还可供应部分工业、营业用户。与焦炉煤气掺混后向市区供应(煤气热值为3518.5千卡/立方米。)
水煤气型两段炉具有产气量大、调峰能力强、污染小等特点。国内采用该炉型的城市不多,主要原因是适合两段炉使用的原料——弱粘结性烟块煤供应难以保证。合肥煤气三期工程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型煤研究所的粉煤成型技术,利用安徽丰富的粉煤资源,通过改性、成型,研制出符合水煤气型两段炉要求的新型原料——两段炉气化用型煤。国家环境保护局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段炉气化用型煤成果鉴定会”认为:该型煤作为两段炉生产原料是可行的;它为两段炉气化原料开辟了一条新路,所取得的数据是可靠的;两段炉气化用型煤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92年9月1日,三期一步工程开工建设,年内共开工24个建设项目,完成工程量3178万元。翌年10月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2月竣工点火,共完成工程量5921万元。三期(一步)工程建设历时15个月,如此短的建设周期,在国内同类型煤气工程建设史上尚无先例。
液化气储供1976年,市液化气供应站筹备处成立之初一无固定气源、二无固定灌装地点,无储存能力。该处采取“游击”方式从安庆石化厂、南京炼油厂等地购进零星液化气,随进随供。1977年年供气量17.28吨,用户100户。1978年筹备处与安庆石化厂签订了供气合同,年供气量21.36吨,用户250户。1985年市液化气供应站建立了储存设施后,部分有液化气来源,但无储存能力的企事业单位要求市液化气供应站代拉代存代灌液化气,数量每月40吨左右。1980年该站年供气量为334吨,用户共3745户,其中属计划内供应1000户,代购代装用户2745户。1985年年供气量669.9吨,用户6485户,其中计划内3240户,计划外735户,代购代装3245户。1990年供气量1102吨,用户10620户,其中计划内3800户,计划外3575户,代购代装3245户。市液化气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还随时购进议价液化气供应用户。1993年全市液化气年供气能力达到1900吨,用户达到15000户。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