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于1958年始有化学肥料生产。时生产企业有安徽氮肥厂、合肥江淮化肥厂、合肥化学肥料厂。此3家企业时生产化肥量达2.15万吨/年。品种主要是石灰氮和合成氨。
1959年,安徽氮肥厂并入合肥化工厂后,企业转入化工原料生产。1962年,合肥化学肥料厂并入合肥江淮化肥厂,合为独家生产化肥企业。同年,该企业被全国小化肥现场会授予“红旗厂”称号。1965~1966两年,年均生产利润逾百万元,成为全国化肥生产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单位之一。
1967年后,该企业生产日渐下落,出现亏损。1971年,原合肥化学肥料厂复划出,单独建立合肥江淮化肥厂(余部分建合肥化肥厂),该厂在当年建成纯碱生产车间,于1972年产纯碱503吨,填补了安徽省该项产品生产空白。然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仍未有明显改观,1976年,合肥江淮化肥厂亏损额达千余万元。
1978年,合肥化肥厂更名为合肥蜀山化肥厂。1984年,该企业生产首次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和纯碱各万余吨。合肥江淮化肥厂1980~1983连续4年,实现生产盈利逾百万元,并于1984年被评为安徽省小氮肥生产红旗单位。
合肥市于1985年始有磷矿采掘加工及磷肥生产,企业是安徽省江淮磷矿。该矿始建于1971年,时隶属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移交安徽省石油化工厅管辖,1985年转属合肥市化学工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矿石7万吨,选矿7万吨,加工磷肥2万吨。副产品有氟硅酸钠和硝酸钾。氟硅酸钠一级品率一直保持在100%。磷肥质量各项指标均符合部颁三级品标准。该矿于1981年被评为全国小磷肥和硫酸生产行业优胜单位。1984年,该矿开发生产鼠药,年产量达40吨。该矿所产磷肥1985年经安徽省质检部门的多次抽样质检,各项质量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并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底统计,安徽省江淮磷矿共占地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有职工6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人,占职工总人数2%。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09.2余万元,净值422.7余万元。主要生产设备34台(套),辅助生产设备34台(套)。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40.5万元,实现利税18.9万元。全员劳动生率1.06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化学工业公司领导。
1985年底统计,合肥化肥厂占地17.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有职工12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8人,占职工总人数5.8%。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09.7万元,净值1018.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76台(套)。产品主要为合成氮、纯碱和碳酸三大类。当年产量是:合成氮1.2万吨,纯碱0.87万吨,碳酸3.12万吨。产品除国内销售外,并出口外销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231万元,实现利税136.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35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化学工业公司领导,是安徽省生产合成氨、纯碱和碳酸产品重点企业。
1985年底统计,合肥江淮化肥厂,全厂占地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职工9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人,占职工总人数5.2%。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53.5万元,净值1582万元,主要生产设备305台(套)。产品主要为合成氨和碳酸氢氨。1985年化肥总产量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199万元,实现利税7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万元。产品主要销售省内各地和江北地区。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化学工业公司领导,是全国首批小氮肥厂之一,为国家化工部“全国小氮肥百面红旗”单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