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皖北行署农林处乳牛繁殖试验场
民国34年,合肥西门二里街胡大岗农场与安徽省棉产改进处合办合作农场,群众称之为:“西门小农场”。1950年秋,由皖北行署农林处接管,改名为“合肥西门农场”。场部位于大西门二里街异草岗。场界:东起老合安公路,南至今梅山饭店西,西南邻安医职工宿舍,西及西北至胡大郢生产队稻田,北毗二里街,面积有100余亩。现稻香楼宾馆全境原为奶牛牧场。时有美国娟珊牛和杂交短角红牛3~4头。3月底,从滁县农场调来荷兰奶牛2头,爱尔夏奶牛3头,短角红牛2头,瑞士褐牛2头,荷兰公牛1头。4月,从和县乌江农场接受短角红牛和爱尔夏奶牛16头。7月,场改名为“皖北行署农林处乳牛繁殖试验场”。1953年,场改名为“合肥乳牛场”。
合肥乳牛场
1953年春,皖北行署农林处乳牛繁殖试验场下放给合肥市,改名“合肥乳牛场”,隶属合肥市工业科。场部位于西门二里街。1954年,省农业厅拨给基建费50万元,经市委同意,在七里塘建新场。1955年,改属市委农工部,场址迁于合肥市西门外七里塘焦岗头。同年,三自乳牛场公私合营后,交合肥乳牛场统一管理。合肥乳牛场除将结核牛群放二里街原场(按苏联经验,从病群牛繁殖、培养健犊。1958年,病牛全部调滁县)外,全部迁入七里塘,时有健康乳牛32头。1955年,从苏联购进科斯脱怒姆牛10头。1956年,从东北购进黑白花奶牛50头,年底全场共有乳牛92头,其中成母牛42头,育成牛和犊牛50头,平均每头日产奶1553市斤。同年下放给郊区。
1958年,由于夏季天热,鲜奶滞销,始试制炼乳,但因酸度大、杂质高,无法销售。继用土法烘制奶粉,后又用土法生产奶油,因成本高、质量差,以亏损告停。是年,生产奶粉2645.5市斤,亏损953.03元,生产奶油674市斤,亏损2412元。
1959~1961年,因饲料奇缺,大批牛群被迫赶至滁县山里放牧。牛群羸弱,仅1961年就死亡9头,出售106头。1962年,逃荒的牛群分批迁回,并渐有发展。1963年底,存栏奶牛287头,原结核病奶牛全部淘汰。1964年,接收原省委猪场所有土地、房屋和部分职工。分为加工、畜牧、饲料生产3个队。年产奶100多万市斤,生产青饲料400多万市斤,获利2万余元。1966年底,鲜奶加工车间投产,但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每到夏季,大批鲜奶倒掉或喂牛,当年欠交利润2万元,翌年亏损53000元。1969年春,再次酝酿奶粉加工问题,3月,自筹资金60000余元,安装了喷雾式奶粉生产消毒线,并派7人去无锡学习生产奶粉技术,9月27日试产奶粉成功。奶粉投产后,原料短缺。为了扩大奶源,同年11月7日始扶持郊区社、队,建立17个集体奶牛场,并抽调3名畜牧兽医人员专职为社、队奶牛场服务。1972年,开始生产冰棒,厂名改称合肥乳品厂。
合肥乳品厂
1972年,合肥乳牛场利用简陋的冷冻设备首次生产牛奶冰棒和果汁冰棒,盈利9000余元。年底,合肥乳牛场改名为合肥乳品厂。厂位于合肥市蜀山路中段,占地900余亩。1973年,为进一步扩大加工生产能力,购置2吨锅炉和15万大卡冷冻机各1台,建成小型冷库,并加工蜂蜜,年总产值62万余元。1979年,乳品厂土地被东风塑料厂、电子管厂、粮食三库、农机仓库、啤酒厂、省食品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征用,奶牛饲料地仅剩100余亩,迫使牛群减少。合肥乳品厂改以乳品加工生产为主。是年,开始生产麦乳精。1980年3月,市乳品厂隶属市牛奶公司。经公司调整,将消毒奶生产划给保健牛奶场统一经营。1983年1月,厂内乳品、糖果、畜牧3车间实行单独核算。是年6月,乳品车间又分为奶粉和麦乳精2个车间。通过二级核算,各车间在降低成本、厉行节约、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84年,该厂为合肥市企业整顿验收合格单位。1985年元月,畜牧车间划出,分设合肥奶牛场。合肥乳品厂成为专业生产奶粉、麦乳精、冷饮和糖果糕点的综合乳品厂,仍隶属市牛奶公司。年底,职工307名,其中科技人员4名;全厂占地58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192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41.4万元,流动资金19.5万元。全年产奶粉264吨,麦乳精300吨,冰棒1700万支,冰淇淋10万斤;产值364万元,利润28.7万元。合肥乳品厂连续两年被评为合肥市年度经济效益最佳单位,所产江淮牌全脂甜奶粉,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合肥奶牛场
1985年1月,为实行专业化生产,合肥乳品厂分为合肥奶牛场和合肥乳品厂。合肥奶牛场位于西门外七里塘焦岗头,隶属市牛奶公司。1985年底,占地70多亩,建筑面积4003平方米。有职工107名,其中科技人员13名。拥有固定资产56.5万元,流动资金39.5万元。饲养奶牛365头,其中成母牛213头,年产鲜奶240万斤,产值67.2万元,年获利润10万余元。合肥奶牛场323号奶牛在271天内产奶10045.5公斤,成为安徽省第一头年产奶超万公斤的奶牛。
安徽省保健牛奶场
1956年创办。位于市西郊七里塘附近。东接王大郢,南毗刘大郢大路,西邻农机校,北连合六公路。隶属安徽省公安厅。1969年,划归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改属合肥市农林局。1980年,归属合肥市牛奶公司。1985年4月,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分为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和合肥市保健食品厂。
1956年冬,从日本引进的黑白花奶牛40头(公牛2头,母牛38头),为克服产奶量低(单产3208.4公斤)、外貌不整齐等缺陷,采用小群闭锁繁育、择优提高的科学措施。1957~1966年,把进口的2头公牛和进口的带胎母牛生下的公牛,进行体型外貌和血源鉴定,选出1、2、3、5号公牛,分别与同质优良型状的母牛交配,形成了2个血源组,在组内进行近亲交配,选优去劣。经过10年选育,牛群的体型、外貌、产奶量均有提高,平均单产4182公斤。
1967~1972年,采用2个血源组的牛群进行互交,近交系数控制在3.5%左右,使其优良基因结合,以提高牛群的同质性。1971年,成母牛单产比1966年增加689公斤。同时选育出优良种公牛271号,其育种值达127%。
1973~1984年,在省内外推广优良种公牛271号及其儿子428号的冻精。1984年,保健牛奶场成母牛平均单产已达6158公斤,进入国内高产牛群行列。是年底,经专家教授联合鉴定,建议命名为“中国黑白花奶牛保健系”。保健牛奶场种公牛的后裔已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仅据天津、江西、昆明等地调查,至1983年底,已出现33头(次)牛单产万公斤的优异成绩)。经中国奶牛协会评比获“高产奶牛群”奖,并获合肥市科技一等奖。
合肥市保健食品厂
1957年10月,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建成牛奶处理车间。有1万大卡/小时冷冻机1台。1977年,开始生产糖果。1979年,购15万大卡/小时冷冻机1台。经改造总制冷量达41万大卡/小时。1980年,建200平方米的冷库1座。1982年,开始生产糕点。1984年,新建500平方米的仓库1幢。同年,酸奶试制成功。
为了专业化生产,1985年,处理车间由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划出,成立合肥市保健食品厂。厂位于市西郊七里塘,占地70亩,隶属市牛奶公司。1985年底,有固定职工287名,临时工3名,计划外用工45名,计335人。厂房、宿舍等建筑面积5839平方米。厂部下设政工、生产计划、供销、财务4个股和食品、鲜奶加工、维修纸箱3个车间。主要产品是鲜牛奶、酸奶、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饮料、糖果、糕点等。年产值426万元,利税49.86万元。固定资产170万元,流动资金13.45万元。
安徽省保健奶牛场
1985年4月,安徽省保健牛奶场的畜牧队在原安徽省保健牛奶场的基础上扩建为安徽省保健奶牛场,隶属市牛奶公司。该牛场占地180亩,建筑面积6264平方米。1985年底,有奶牛313头,其中成母牛177头,育成牛96头,犊牛28头,种公牛12头;固定资产原值844613.16元,净值628113.69元,流动资金267870元;职工99名,其中科技人员1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5名;年产鲜奶2072000斤;产值682009.4元,上交利税5737.65元。合肥市蜀山奶牛场
1981年8月,市农林局、牛奶公司、蜀山农场、蜀山奶牛场筹备组决定,从蜀山农场划拨土地筹建蜀山奶牛场,是年10月动工(1982年11月建成)。位于合肥市西郊井岗铺。东至井岗村围墙,西邻蜀山农场沟,南沿淠史杭水渠,北靠合六公路。隶属合肥市牛奶公司。次年2月,蜀山奶牛场从新疆、上海、河南和安徽省歙县、潜山、庐江、淮南等地先后购进奶牛326头。1984年10月,从丹麦引进黑白花奶牛8头。1985年12月3~20日,蜀山奶牛场与澳大利亚畜牧专家合作进行的奶牛胚胎移植实验成功。年底,从保健奶牛场调进丹麦奶牛76头。全场占地210亩,建筑面积5527.8平方米。职工96名,其中科技人员8名。饲养奶牛311头,其中成母牛216头,育成牛74头,犊牛21头。年产鲜奶1034542斤,产值35万元。
1985年合肥地区有关单位饲养奶牛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公斤

合肥市郊区集体奶牛场统计表
单位:万公斤

合肥郊区奶牛专业户奶牛发展情况统计表
1985年底止
单位:公斤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