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沿湖主、副业渔民,长期从事天然捕捞;境内池塘星罗棋布,农民早有养殖。建国后陆续新建的水库,提供了更多的养殖水面。
建国后,合肥渔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
1949~1957年,由于进行了民主改革,调动了主、副业渔民的生产积极性,渔业生产迅速恢复并稳步发展。1949年,水产品产量为653吨,1952年达778吨。195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安徽省水产事业暂行管理规则(草案)》、《安徽省渔业权登记办法(草案)》两个渔业法规,贯彻“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生产方针,促进了合肥市渔业发展。1957年,产量达2086吨,年均增长24.4%。
1958年,湖区掀起了捕捞鱼产歼灭战,使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60年,农业歉收,受单一农业经济思想影响,提出“水面开放,百业下湖,捕捞自由”、“围湖造田”等错误主张,1961年,鱼产量降到566吨。1962年,中共安徽省委在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同时,针对渔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明确了水面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渔业社队实行船只、渔具、劳力三固定,恢复“包工包产值,超产归队,减产赔偿”的管理制度,使渔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水产品产量达1960吨。此后,由于政策调整,促进了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连同城郊精养塘的开挖,本应使鱼产量较快上升,但是,“文化大革命”使渔政秩序混乱;“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生产队养鱼受到限制,社员养鱼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割掉,以致渔业产量回升缓慢,1965~1976年,年均增长9.4%。1976年,水产品产量3976吨。
1977~1985年,水产业逐步实行改革:首先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渔业政策、生产布局、产业结构等精神,鼓励私人养鱼,长丰、肥东、肥西、郊区共发放水面使用权证书2万多份;接着,对国家、集体的渔业企业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合肥市还取消了派购制度,全面放开了鱼价;先后建立了市水产良种试验场和郊区水产良种场;推广池塘精养高产技术。1985年末,全市养殖水面3866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2926吨。1976~1985年,水产品年均增长22.5%。
合肥市若干年份水产品产量、产值表

苗种生产
1950年,皖北行署农林处水产科,接收肥西县宋村国民党退役军官宋世柯经营的59亩鱼苗塘,并改为国营宋村鱼苗推销站。此为安徽水产生产企业之始。1958年建立了肥东县水产养殖场和郊区水产养殖场。1960年,建立合肥市董铺水库渔场。1963年,建立堵龙背鱼苗场(原属寿县,1965年随行政区调整,划入长丰县)。这些场多以生产夏花鱼种为主,鱼苗靠长江天然张捕。为解决鱼苗问题,1965年以后逐步在全市各国营渔场和重点社队渔场推广“鲢、鳙、草、青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包括后建的管湾、张桥、永丰、陶老坝、蔡城塘和郊区良种场等国营场。1983年,进行人工繁殖鱼苗生产的国营场有10个、集体场有5个,共繁殖鱼苗36905万尾。1985年,人工繁殖各种鱼苗78983万尾。除青鱼苗外,人工繁殖鱼苗基本上满足了本市养殖的需要。
家鱼人工繁殖合肥地区生产单位的经验,主要抓好亲鱼培育、适时催产和孵化管理3个环节:
一、亲鱼培育。一般分4个阶段,以秋季培育和次年的春季培育两个阶段最重要。(一)秋季培育,对亲鱼生长和次年性腺发育能否成熟,关系很大。草鱼,以喂青料为主,搭配一些精料,每日投喂青草量为体重的30%左右,精料为体重的2~3%;鲢、鳙以施肥为主,要量少勤施,以水色标志水质和肥度,透明度以25~30厘米为宜。勤注新水,草鱼塘每月2次,鲢、鳙塘每月1次。(二)春季培育,草鱼的草食量略大于秋季,投喂宿根黑麦草、青菜、莴苣叶等,搭配大麦芽2~3两,精料日投量为体量的1~2%;鲢、鳙鱼,经常追肥,保持肥水。加注新水是春季培育关键。进行产前流水刺激,既为亲鱼提供性腺发育的生态条件,又能有效地促进亲鱼的性成熟。草鱼塘每周注水1次,鲢、鳙塘每两周注水1次。草鱼产前一、二周,争取隔天注水1次,鲢、鳙每周注水1次。青鱼一般搭配在螺蛳较多的其它亲鱼塘内培养,并适当搭配一些精料。
二、适时催产。合肥地区催产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催产池有椭圆形和圆形2种。雌、雄比例为1:1。鲢、鳙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生殖孔红润。雄鱼微挤生殖孔上部有白色精液,即示性成熟。催产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每公斤800~1000国际单位,两次注射;雄鱼减半,1次注射。雌草鱼的腹部松软而有弹性,生殖孔松弛,腹部中线下凹,卵巢下坠,似有移动状,鳞片排列疏松。雄鱼稍压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溢出即为性成熟表现;草鱼催产采用鲤鲫鱼脑下垂体。雌亲鱼每公斤注射3~5毫克,分两次注射;雄的减半,可1次注射。由于脑垂体需要量大,制作麻烦,7o年代后,改用促黄体排卵素,每公斤用30微克左右。当水温达到25℃时,第二次注射后,8小时左右产卵。
三、孵化管理。卵要及时收集到孵化设备中。合肥的主要孵化设备是孵化环道,有“单环”、“双环”和“三环”之分,以“双环”最理想。孵化水温19~32℃,最适温度22~28℃。放养密度,每立方水体80~100万粒。6米直径的环道池可放1300~1500万粒鱼卵。在鱼苗出膜后,垂直游动期,要特别注意提苗和水的流速,待鱼苗出现腰点(膘)后,即可放人鱼苗塘培育。
夏花鱼种培育合肥地区夏花鱼种培育池的面积,多为1~3亩,清塘消毒后,亩放入繁鱼苗10~15万尾(放长江采购的毛籽25~30万尾)。投喂饲料以黄豆浆、菜饼、糠麸为主,并施以粪肥,以掌握水色为准。经20~30天饲养,鱼苗长至0.8~1寸出塘。1985年,全市生产夏花鱼种23000万尾。
大鱼种培育1974年前,合肥投放的鱼种几乎全是夏花鱼种。国营或集体渔场,只重视鱼苗和小鱼种生产。1974年,省水产局召开国营渔场转轨定向会议,正式提出国营渔场要向培育大规格鱼种和成鱼养殖方向转移,不能只靠养小鱼过日子。此后,国营渔场才把培育大鱼种作为办场方向。但由于鱼种塘面积限制,大鱼种产量很少。1980年,安徽省水产局在芜湖县湾址召开全省鱼种生产会议,总结安徽淡水养殖的经验教训,认为主要问题是鱼种生产落后,要求增强“养鱼要放大鱼种”的意识。合肥市采取了鱼种池培育、稻田培育、成鱼塘套养等多种形式,解决大鱼种不足问题。1983年,全市培育大规格鱼种2297万尾。1985年培育3432万尾,其中国营渔场培育628万尾。
培育大鱼种的池塘,面积一般为3~5亩,清塘消毒,保持水深1米以上。亩放夏花8000尾,秋后出塘,规格可达13~18厘米。按照主养鱼的不同食性投喂青料和精料:主养草鱼、鳊鱼以青料为主,青料、精料结合;主养鲢、镛鱼以肥料为主,搭配一些精料。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的品种很多,其中青鱼、草鱼、鲢、鳙4种鱼,习称“四大家鱼”,是1970年前合肥主要养殖品种,产量约占成鱼养殖总产的90%。1975年开始,推广多品种混养,从外省引进一批优良品种。1985年,合肥市养殖的品种已有:青鱼、草鱼、鲢、鳙、鲤(包括引进的兴国红鲤、荷色鲤、镜鲤、荷元鲤)、鲫(包括引进的白鲫、东北银鲫、异育银鲫、杂交鲫等)、长春鳊、团头鲂(引进品种)、细鳞斜颌鲴(引进品种)、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引进品种)、廿胡子鲶(引进品种)以及泥鳅、黄鳝、甲鱼等20多个品种。
池塘养鱼合肥池塘养鱼分普养和精养2种类型。普养池塘远离城郊,水浅,分散,不规格,多为农村自然塘口;精养池塘多在城镇近郊,塘口规格,集中连片,具有稳产、高产的条件。合肥市普养池塘主要分布于中部的岗丘地带,由于这一地带为黄棕壤,池塘的土质瘠薄,池塘浅,多数池塘与农田灌溉相结合,渔、农用水常有矛盾,加之合肥是一个旱地多于涝地的地区,在鱼类生长旺季,大部分塘口水位大幅下降甚至干枯,单产很低,生产的鱼货多以自食为主。城市吃鱼大都来源于大水域的天然捕捞及海水鱼。1970年,水产品产量为3090吨,其中天然捕捞1817吨。由于天然水产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水产品逐渐减少。城市人民吃鱼难的问题突出。
1973年秋,农林部在衡阳召开第一次全国城郊养鱼会议,提倡发展城郊养鱼,解决大中城市居民吃鱼难的问题。会后,合肥市成立水产领导小组,发动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居民,在城郊利用低洼地及荒水改建精养鱼塘。1973年冬,首先在郊区站塘建设精养鱼塘。1977年4月,在全国林业、水产会上,农林部列合肥市为全国城郊养鱼先进单位。12月9~16日,在合肥市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城郊养鱼现场会,考查了种稗草饲养大鱼种获得成功的郊区杏花第一养殖场、常青仰光养殖场、城东红光养殖场和市水产良种试验场。1973~1983年,基地建设投资总额271.2万元,其中社队投资233.6万元。1984年,长丰的蔡城塘、丁大塘、杨大塘等精养塘建成投产。1985年,全市共建成渔业副食品基地42个,精养水面8280亩,年上市鲜活鱼207万公斤。
合肥市池塘精养基地一览表
(1974~1985年)

1985年,合肥池塘可养鱼面积341611亩(3亩以上的32071口,计332586亩),已养237976亩,占池塘可养面积的70%,占整个养殖面积386600亩的61.6%。起捕的养殖产量9177吨,其中池塘养殖产量为7630吨,占整个养殖产量的83.1%。
水库养鱼建国前,合肥未建水库。1956~1958年,合肥西郊董铺水库建成。1960年,建场养鱼,养鱼水面16000亩,年均产量2万公斤,最高年产8万公斤。1968年和1974年,长丰县孔店乡两次整修蔡城塘,分大塘为3口,水面5000亩,并在南塘中间挑起1座占地60亩的大土墩,栽桑40亩养蚕。1976年,正式办孔店乡渔场养鱼。为提高水库鱼产量,1978~1979年,董铺水库渔场在水库开展了网箱养鱼,亩产2441公斤。据1982年统计,全市水库430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9座、小型420座,均属丘陵型水库,多分布于中部偏北地带,干渠两侧。除大旱之年外,水库水位多是夏季升高,秋冬下跌,有利于鱼类春夏生长和冬季捕捞。但因渔政秩序不好,投放鱼种数量少、规格小,拦鱼设备不配套,库、群矛盾较多,水库养鱼亩产只有1~10公斤。
为了推动水库养鱼事业的发展,解决库、群渔政的矛盾,制止偷鱼、炸鱼、电鱼等行为,1980年,部分水库渔场开始与库周乡、村及群众实行股份制经营,共同管理,按股分成。1984年,董铺水库养鱼实行政企联营,共12股:市水利局同蜀山、大杨、卅岗、南岗4个乡人7股,水库管理处入5股。乡公安派出所协助渔政管理。张桥、永丰等水库采用赶、拦、刺、张的捕鱼技术,提高了水库捕捞的起捕率。同时,提高鱼种投放规格,增加放养数量等。1985年,已养面积143982亩,占可养面积的73%,占全市养殖水面386600亩的37.2%;鱼产量786吨,占全市养殖产量9177吨的8.6%,平均亩产5.5公斤。
湖泊渔业合肥市的湖泊有3个,均为跨界水域,水深5米以下。湖中天然饵料丰富,养鱼条件较优越。属合肥范围的水面41.25万亩。
一、巢湖:由合肥郊区、肥东、肥西2县同巢县、庐江县共管。巢湖当水位8米时,积水面积113万亩,湖岸线周长176公里。以忠庙——姥山——齐头嘴为界,将巢湖分为东、西两大湖区,西湖区水深2米,湖岸平缓多沙滩,从黑石嘴经施口、塘西、陈家户,至新河口东,湖岸线51.4公里,面积317500亩,归合肥市郊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管辖。1952年,巢湖鱼产量3500吨,其中鲢鱼占37.1%,毛鱼占28.6%,鲌鱼占25.6%,银鱼占2.8%,鲤鱼占2.8%,刀鲚占1.7%,青、草鱼占1.2%。1960年以后,由于巢湖两处建闸,水质污染,特别是酷渔滥捕,鱼类产量结构发生剧变,小型鱼类已居优势。1980年,鲚类、银鱼类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5%,鲤、鲌、青鱼、草鱼、鲢、鳙、鲶等大型经济鱼类,只占总产量的15%。1982年,巢湖渔业产量3775吨,接近1957年4000吨的产量。1985年始,合肥市肥东县的长临、肥西县的陈家户、郊区的塘西3个渔业大队船只,大都从事运输业,而寿县、霍丘、天长等县有380余只家庭渔船先后进入巢湖捕捞。
二、瓦埠湖:安徽省淮河水系最大湖泊,跨寿县、长丰县和淮南市。当水位在17.5米时,水面24万亩(寿县占65%,长丰县占30%,淮南市占5%)。瓦虾、银鱼闻名省内外。1949~1985年,年均捕鱼量470吨,亩均产量2公斤。最高年份是1954年,产鱼1005吨;最低年份是1974年,仅达190吨,且渔获物中,毛鱼产量占总产量的60~80%。1958~1961年和1974~1978年,向湖泊投放养殖苗种3745万尾,因鱼种规格太小、数量不足,收益不大。
三、高塘湖:由长丰县、定远县、凤阳县和淮南市共管。1965年,窑河大闸修建后,高塘湖与淮河隔绝。当水位17.5米时,积水面积7万多亩(长丰县占1.5万亩)。水较浅,湖底平坦,大部分为淤泥底质。湖内水草丛生,水质肥沃,资源丰富。1956年,鱼产量2500吨(一般年份为1000吨),菱角2000吨,芡实200吨。由于跨界,长期无人问津,滥捕滥捞,湖泊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高塘湖联合开发公司成立,有专业、副业渔民7200人。1982年,捕鱼1800吨,藕、菱2000吨,芡实750吨。1985年起,高塘湖又由“三县一市”分治。从孔店乡孤堆村至定远县炉桥镇以西,长丰县农民联营,围栏网养鱼1000余亩。但由于水面县界之争,渔政事件仍常有发生。
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但由于耕作制度,化肥农药的使用及“左倾”错误的影响,稻田养鱼一直停滞。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农民有生产自主权;政策上又规定:生产的鱼,国家不派购,可以自由出售;技术上又解决了养鱼和晒田、施肥、撒药的矛盾,稻田养鱼有了新的起色。1980年,合肥市水产局在义城镇塘西村和城南乡万岗村用5亩稻田,养罗非鱼、草鱼和鲤鱼,亩净产35公斤。此后,在全市推广。1983年,稻田养鱼2481亩,成鱼产量53.5吨。1985年,稻田养鱼12053亩,成鱼产量494吨。
河沟养鱼合肥市河沟可养面积4675亩,主要分布于南北沿湖地区。周围以农田为主,常年水位平稳,有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的习惯。1985年,河沟养鱼面积4642亩,成鱼产量223吨,亩产48公斤,比全省河沟平均(22.5公斤)单产多一倍多。
温流水养鱼1976年冬,合肥郊区张小郢生产队建温室40平方米,利用合肥电厂余热水对35000尾莫桑比克罗非鱼保种越冬,因管理不善所剩无几。1978年秋,省、市水产站和省科委集资6万元,建露天水泥圆池4口,面积144平方米,当年保种6万尾。因电厂机组维修,余热水流入池内很少,存活不到万尾。1979年夏,国家水产总局肖锋来肥,筹划利用合肥发电厂余热水养鱼项目,并拨款扩建温室752平方米,增建水泥圆池4口及方池8口,室内净水面431平方米,首办郊区水产良种场。1981年秋,农林部罗高原来肥,定场名为中国安徽水产养殖公司和郊区水产局三级联营渔场,共投资143万元,征地165亩,扩建露天鱼池104亩,当年从湖北省沙市市引进720尾比莫桑比克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的尼罗罗非鱼。经4年养殖效果显著(莫桑比克罗非鱼逐步淘汰)。1984年,保种600万尾,繁殖鱼苗2000万尾,产成鱼2万公斤,获利5万元。1985年,保种714万尾,繁殖鱼苗3000万尾,获利24万元。鱼苗鱼种除供应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郊区外,还远销黑龙江、天津、上海等17个省市。郊区精养鱼塘养殖尼罗罗非鱼,年产量40万公斤左右。
特种水产养殖
河蚌育珠1974年,董铺水库开始采蚌育珠(后因量少质劣告停)。同年,长丰县孔店乡农民王吉鹏开始用2年时间于1976年取珠2公斤,但被视为搞“资本主义”。人被批斗,珠被没收,育珠中断。1978年后,王吉鹏承包孔店乡渔场池塘水面128.5亩,鱼珠混养。1983年繁殖幼蚌160万只,采珠50公斤,捕鱼1.3万公斤,盈利1.4万元。1985年发展职工37人,繁殖幼蚌600万只,采珠151公斤。合肥郊区的红光、杏花、仰光等村,虽先后开展河蚌育珠项目,但都因缺技术(珍珠质次量少,1985年,仅产珠2.5公斤)而终止。
养蟹1974年5月,市水产部门从崇明岛购运蟹苗,在水库人工放流。1975年投放蟹苗847公斤,生产成蟹1万公斤,其余多为沿库群众捕捉。1981午后,由于蟹苗来源困难,产量剧降,连续2年去崇明岛采苗,所购很少,加之投放单位收获较少,因而停止了大水面的投放。1985年,随着市场蟹价上涨,郊区开始池塘养蟹,面积350亩。但由于技术、管理、饵料问题未解决,成蟹个体小、色泽差,经济效益不显著。以后发展稻田养蟹,人工辅以生态条件,获亩产成蟹50公斤左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鱼病
合肥地区的鱼病,多发生于精养鱼塘。近郊池塘用水,多来自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水质较肥。70年代,由于放养量少,鱼病不多。80年代,为提高成鱼产量,放养量大大增加,池塘鱼常因缺氧死亡,鱼类发病率逐年增多。常见鱼病有传染性、侵袭性和其他3类鱼病。
传染性鱼病有病毒性(红鳍红鳃盖病、痘鱼和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打印、拖泥和白头白嘴病)和真菌性(水霉病)3类。
侵袭性鱼病有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大中华鳋病、鲢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鱼鲺病和钩介幼虫病7种。
其他类型的有气泡病、腹水肿病和泛池病3种。
上一篇:第一节 资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