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晚清时期,作为皖中农副土特产集散地的合肥,已有货物经巢湖水运达长江各口岸城市出口。
民国10年,英商曾在合肥设立“英商和记蛋品公司”,低价收购禽蛋,运往南京“和记洋行”加工冷藏,销往欧洲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民国10~27年,英商和记蛋品公司在合肥收购的禽蛋达1.4亿市斤。合肥沦陷后,日商在合肥设立洋行,低价收购牛皮、棉花、米、麦等,进行经济掠夺。有的商人替外商零星收购杂皮、猪鬃、羽毛、肠衣、茶叶等,利用内地的廉价劳力加工拣选、打包成件,运往南京、上海、芜湖等地转口外销,换回纱、布、糖、煤油、纸张等日用品,从中牟利。
解放初期,合肥市没有专门的对外贸易机构。出口商品只有土产、畜产、食品几种,均由省里直接从供货单位收购,数量很少。
1958年,合肥市商业局设立外贸办公室,开展外贸物资收购业务。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是东欧国家,特别是苏联。出口的主要品种有软木砖、皮鞋、裘皮制品、肉、蛋等。当年外贸收购额为257万元。1960~1962年,合肥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工业品原料严重不足,农副土特产产量急剧减少。1962年外贸收购额为317万元,与1958年相比仅增加23%。1958~1962年年均递增速度为5%。1963~1965年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合肥市的外贸收购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65年全市外贸收购额为1425万元,比1962年增长350%,年均递增65%。这期间,出口商品品种增加到60多种,销往地区也由原来的东欧市场逐步转向港、澳地区和西欧。
“文化大革命”期间,合肥市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外贸货源严重不足。1976年全市外贸收购额仅3675万元,与1965年相比,10年只增长了1.6倍,年增长率仅为4.4%,且多数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80年代,合肥市把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1978年,合肥市的外贸收购额为5087万元,此后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到1985年已突破1亿大关,比1978年翻一番。出口的商品品种也由1958年的10余种,增加到粮油食品、土产、畜产、轻工、化工、纺织、医药、工艺、丝绸、五矿、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13个大类140多种。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1958年出口土产、畜产、粮油食品类商品值占年出口总额的86%,而轻工、纺织类仅占14%;1978年出口轻工、纺织、化工、医药、机械类商品比重上升到48%,而土产、畜产、粮油食品类下降到52%;1985年出口轻工、纺织、化工、医药、机械类商品比重上升到59%,而土产、畜产、粮油食品类下降到41%,基本改变了过去以出口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的状况。1985年全市外贸收购额与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3:100,占安徽省外贸收购额的11%,居全省第四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