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合肥市委员会(简称政协合肥市委员会或合肥市政协),是人民政协的地方组织。
合肥市政协,诞生于1955年2月22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9月的合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简称市协商委员会),至1954年7月,合肥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1955年2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成立合肥市政协。其最高权力机关是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其常设机构是历届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及其所属的秘书处(办公室)和各工作委员会(组)。
在建国初期的5年里,市协商委员会对于团结、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反对国内外敌人,实行民主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扩大统一战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赋予的历史使命。
自1955年到“文化大革命”前11年时间里,市政协从第一届至第五届,共召开过9次全体委员会议,每届委员人数都有增加,团结面不断扩大。从1958年10月市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起,政协会议与人大会议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和人民代表一起共商国是。
从50年代后期,政协工作受到“左”的影响,出现一些曲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统一战线遭破坏,政协被迫停止活动。
1975年9月,合肥市政协开始恢复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协工作有很大发展。1980年1月,市政协在中断活动10多年之后,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界别由上届的21个增加到26个,委员人数由上届225人增加到412人。1983年7月,市政协召开第七届第一次会议,这届委员会由28个界别的482名委员组成,其中党外人士289名,占59.9%。这个时期,市政协贯彻了大团结大统一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和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运用各种形式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献计献策,依靠和帮助各民主党派开展各项活动,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加强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去台人员在肥亲属的联系,促进祖国统一,开创了政协工作新局面。
从1980年起至1984年,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相继建立政协组织,并分别召开首届委员会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委员会
工作机构示意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肥市委员会
工作机构示意图

历届政协合肥市委员会委员结构统计表

合肥市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领导人名录
合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
主席李广涛
副主席刘建文褚石谷
合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树海
副主席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褚石谷
合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树海
副主席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褚石谷
合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树海
副主席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褚石谷
合肥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雷文
副主席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褚石谷
合肥市第六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吴綪(女)
副主席丁继哲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
合肥市第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吴綪(女)
副主席丁继哲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
合肥市第八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吴綪(女)
副主席丁继哲孙画云万选初高有林
合肥市第九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吴綪(女)
丁继哲(吴綪离肥,丁继哲继任主席)
副主席丁继哲(后继任主席)童车五张东野
刘璧城
政协合肥市历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名录
政协合肥市第一届委员会
主席丁继哲
副主席江城张东野张维克童车五
万晏南刘璧城
1956年9月7日,市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补选:
主席傅大章
副主席杜炳南谢潼关洪左德
政协合肥市第二届委员会
主席刘征田
副主席杜炳南王国昌何谦堂吴彦求刘璧城
政协合肥市第三届委员会
主席刘征田
副主席赵凯杜炳南郑秀何谦堂
刘璧城王铸之
政协合肥市第四届委员会
主席刘征田
副主席赵凯郑秀许移山何谦堂
刘璧城王铸之
政协合肥市第五届委员会
主席杨效椿副主席赵凯徐传奇许移山何谦堂
徐方兴刘璧城王铸之
政协合肥市第六届委员会
主席丁之副主席许移山林德张振声王铸之
傅科杨新展冯宏谦范为顾德书李冠群
唐南屏张树茂陈衡余志义荣德馨
1981年3月六届二次全体会议补选:
副主席范涤新翟金坡廖德操孙靖松(女)
政协合肥市第七届委员会
主席王荣华
副主席丁邦益范为王铸之冯宏谦
唐南屏陈衡孙靖松(女)余志义罗园仙
肖振菡阮方(女)萧克非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