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月,县城绅士金绍良创办私立育材小学堂,为合肥的第一所小学堂。继其后者为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城西两等小学堂、模范两等小学堂,公立通正两等小学堂、启明初等小学堂,私立三育女子小学堂、周氏初等小学堂等。至宣统三年(1911),合肥县城区利用庙宇、祠堂先后创办小学堂18所,其中官立5所,公立7所,私立6所(含教会办1所)。这些小学因处于草创阶段,校舍、设备、师资、教材等多有不合新教育要求之处,但发展还是较快的。
民国元年,遵临时政府教育部令,两等小学堂改称为小学校,初等小学堂改称国民学校,民国2年,倪嗣冲就任安徽都督,为扩充一己的军事实力,挪用教育经费,“停学办团”。因此合肥公办小学概行停办,唯公立启明小学“校长程锦文人甚诚朴,对于教育素称热心,……竭力维持,改归私立,故此该校岿然独存”(见《安徽公报》第124期《省视学刘玉田报告合肥县学务情况》一文)。次年11月,倪虽下令恢复办学,但合肥各校遭此变故,损失惨重,恢复殊感困难。及至民国5年,合肥城区仅有县有第一高等小学校、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县立启明初等高等小学校(启明小学又恢复公立)、公立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公立城北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等5所小学;此外县城东乡有公立群英初等高等小学校、县立达材初等小学校和宣家疃私立贞英小学校等。这些小学多只有2~3个班级,学生30人左右,颇不景气。同年,省视学刘玉田与合肥县知事李诚商定,开办县立女子高等小学,这是合肥创建的第一所县立女子小学。民国6年,其他小学陆续恢复,并新办一批国民学校。民国9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立,为合肥县省立小学之首创。民国13年,城乡小学已逾百所,合肥初等教育一时呈现蓬勃景象。但好景不长,民国16年张宗昌、褚玉璞率部围攻合肥县城30余日,学校大多毁于战火,惟六师附小苦心支持,幸未中辍。民国17年,因省立二中与省立六师合并为省立第六中学,原省立六师附小改为省立六中实验小学。民国18年春,学校渐次恢复,惟校舍、设备一时颇难完全恢复旧观,仅能勉强维持日常教学。此时县城有公私办小学26所,其中省立1所,县立6所,城立17所,公立1所,私立1所;县立与城立小学中有女子小学。县城在校小学生1000余人,其中女生328人。教职工百余名。
民国19年,合肥县教育局对城乡县立、城立和公立小学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和更名。原城立小学一律改为第一区第×小学。调整后县城有县立完全小学5所(女子完全小学1所)、第一区完全小学1所、第一区女子完全小学1所、第一区初级小学10所。是年省立第六女子中学实验小学成立,招收初级、高级小学生各1个班。此时合肥公立女子中学设有小学五、六年级各1班,学生52人。
民国21年,合肥县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范鸿仙、吴旸谷、倪映典,将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改名为县立鸿仙小学,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改名为县立旸谷小学,第一区完全小学改名为县立映典小学。
民国23年,省立六中、六女中分别改为省立庐州中学、庐州女子初级中学,两校原师范部合并成立省立庐州师范学校,两校原实验小学也随之合并为省立庐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合并时有小学生451人,教职员38名。
民国24年,创办一年制短期小学39所,在校学生1753人。次年,又在县立鸿仙小学、县立旸谷小学、私立三育女子中学附属小学等19所小学附设短期小学班20个班;在省立庐州师范附属小学朱巷分校、县立南分路口初小等10所小学开设小学二部制10个班;并设巡回教员5人,各有巡回施教点2处。民国26年11月,全县有短期小学123所。
民国25年,原省立六女中的进步组织“朝曦读书会”骨干蔡善芳(现名蔡柏,中共党员、离休老干部)在昭公祠、江忠源祠(今长江路第二小学东)创建合肥忠源女子小学,以之为基地,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停办,部分师生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
民国26年,全县有县立完全小学13所,县立初级小学28所,县立短期小学123所,私立完全小学28所,私立初级小学40所。民国27年合肥沦陷后,城乡小学大多相继停办。同年秋,局势稍定,合肥县境分为国统区和沦陷区:
国统区内,第六区开始恢复小学教育,设区办完小1所,初小4所,短期小学22所;私立完小1所,初小6所。民国28年,小学逐渐增多。同年4月,创立合肥县第一民众学校于梁园,教育对象包括儿童和成人。9月,省立第七临时小学在永安乡成立(有一至六年级共6班,学生296人。11月改名为省立合肥临时小学。民国29年1月,本部迁至汪湾乡,并陆续在农兴乡、潜山乡设立分部),其后又陆续创办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等4所中心民众学校。2月,全县有省立临时小学1所,乡镇小学15所,保办小学24所,设83个班,在校学生3323人。民国30年4月,中山民众学校经过调整,分别改设、移设为1所中山中心学校和5所中山国民学校,10月又增设第六中山国民学校。同年8月,改省立合肥临时小学为合肥县立示范乡(潜山乡)中心学校。民国31年,国统区内有:中心小学79所,225班,学生9000名;国民学校180所,190个班,学生7200名。其中,中山中心学校1所,4个班,学生245人;中山国民学校6所,18个班,学生1138人。民国33年,国统区内,计有小学493所(中心学校89所,国民学校380所,未改设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的小学9所,私立小学15所),719个班,在校学生37016名;教职员931人。
沦陷区内,日军推行法西斯奴化教育,民国27年8月,创办日语小学1所(次年2月,改为县立维新小学),民国28年5月创立县立模范小学。其后又相继成立县立和运小学、和平小学、建国小学,另有私立育英小学1所。民国32年,城内有日伪政权县立小学5所,私立小学1所,在校学生937名,教职员54人。其时,许多学生不堪忍受日本侵略军凌辱,不断奔赴国统区。
民国34年8月21日合肥光复后,合肥县政府撤销日伪小学。9月,以辛亥革命烈士命名的县立鸿仙、旸谷、映典等小学恢复,并陆续成立县立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东外镇等几所中心小学。
民国35年、36年,省立合肥实验中心国民学校(原名省立立煌张家畈小学)、私立中正中学附属小学先后由立煌迁来合肥,又创办了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私立三育小学、卍慈小学、二郎庙小学。民国37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甫南格录创办私立崇经小学,这是继三育小学之后合肥城内开办的又一所教会小学。这期间,部分小学进行了调整合并,变更厂校名。民国37年底,县城有公立小学8所,私立小学5所。抗战胜利后合肥小学教育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未达到抗战前的水平。
合肥解放后,主要任务是恢复和整顿旧有学校。1949年上半年,除私立承志小学外,市区其他公立、私立小学全部恢复,并更改了校名。同时创办市立初级小学1所。
1949年合肥市小学一览表

1950年,市立初级小学改为市立第一初级小学,并相继成立了市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初级小学和第一、第二工人子弟小学。
1953年2月,市人民政府决定:私立小学改为公办;除合肥市实验小学外,原来用序数命名的其他小学改以学校所在地名命名。是年,全市小学发展到68所,是解放前(1948年)13所的5.2倍,在校学生15707人,教职工667名。1954年和1955年,全市在校小学生分别达到16643人和18973人,1956年增至26268人,为初解放时(1949年)5554人的4.7倍。1957~1960年,小学教育发展更为迅速。1957年,全市有小学81所,在校学生33784人,教职工1225名。1958年有小学97所,在校学生42751人。1960年,小学发展到117所,在校学生增至51571人,占人口总数的9.7%,市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郊区为85%。
在中共中央“以农业为基础”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1960年至1961年上半年全市动员小学中14岁以上超龄学生1825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1年为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在市人民委员会建议下,部分较大的工厂、机关自办了小学。本年度全市小学132所,在校学生51634人,其中教育部门办的小学招收新生9520人,机关、公社、厂矿小学招收新生2200人,共收新生11720人,占学龄儿童14500人的81%。1962年,全市有小学142所,在校学生54592人。本年度招收一年级新生12076人,占全市学龄儿童的85.4%。
1963年,为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再次动员工厂、机关、公社办学。全市小学共招收新生14800人,占学龄儿童总数17189人的86%。其中公立小学招收11500人,民办小学招收3300人;秋季开学以后,在校学生达54232人。此后数年,全市小学在校学生数逐年有所增加。1965年,全市有小学133所,在校学生73514人,其中教育部门办的105所,在校小学生61963人;其他部门办的28所,在校小学生11551人。本年度招收一年级新生12669人。7~12岁适龄儿童除个别生理严重缺陷者外都上了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市小学“停课闹革命”。1967~1968年,由于中学停止招生,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学,继续留校。1969年,全市小学下放给工厂、街道、生产队管理或进行厂校挂钩,实行由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0年和1971年,小学分别为179所和176所,在校小学生分别为79838人和58952人。1972年,为解决部分中学下迁农村后小学毕业生升学难问题,40余所小学附设了初中班。为控制小学毕业生人数,本年度六年级学生全部毕业,五年级应届毕业生仅毕业40%,其余60%继续留原校学习。1973年,全市有小学272所,在校小学生89813人。其中民办小学100所,在校学生28500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31.7%。1974~1975年,在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全市小学教育秩序开始好转。但为时不久,又在“反复辟”运动中受到破坏。“文革”十年,小学虽保持一定的数量,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肥小学教育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81年,市区6周岁儿童全部入学。全市有小学26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的189所,其他部门办80所;在校学生99076人,其中教育部门办的75533人,其他部门办23543人。1981年,通过进一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将20多所街道办的不完全小学并入附近的公办小学;3所初级中学改为小学;撤掉40余所小学的初中班,使之集中力量办好小学。近年来小学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1984年11月,经省普教检查团检查验收,确认合肥郊区小学入学率为98.64%,巩固率为99.25%,毕业率为87.85%,普及率为98.35%,名列本省省辖市郊区普及小学教育之首。1985年,全市有小学249所,在校小学生82101名。
合肥小学教育基本情况一览表


学制
清末初等教育学制为9年,小学堂分初等、高等两段。初等修业5年,7岁入学,创办之初,9岁、10岁也可入学;高等修业4年。但其时合肥小学教育规章多未完善,小学堂并未完全按此学制实行。
民国元年,临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改小学堂为小学校,规定小学校仍分两等,初等修业4年,高等3年,合计7年。民国11年,合肥初等教育改行新学制:小学分高、初两级,初级修业4年,高级2年,计为6年;以秋季为学年之始。抗日战争时期,合肥局势混乱,城郊小学既有秋季招生,亦有春季招生,但修业年限仍为6年。抗战胜利后,学制如战前,秋季招生,修业6年。
1949~1952年,小学学制仍沿用四二制。1953年教育部令,自小学一年级起实行五年一贯制(其他各年级仍用六年制)。未几,因执行中困难较多,五年一贯制试验取消,改行六年制。1955年暑假,初小毕业升学考试取消,直接进入五年级。自此以后,全市初等教育不再分为初、高两个阶段。1958年,学制改革试验再度兴起,市梨花小学试验五年一贯制;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市长江路第一小学、淮河路第一小学、隆岗小学、巢湖路小学和十里庙小学等6所小学试验七年一贯制。郊区则试办耕读小学,半日学习,半日参加生产劳动。不久,七年一贯制试验停止,五年一贯制试验规模逐渐扩大,至1960年底,全市进行五年制试验的小学达23所,同时进行九年一贯制试验的则有合肥师范附小和市长江路第一小学。1960年全市扩大小学招生任务,实行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两种制度。1960年底,11所小学的五年一贯制试验停止(12所小学继续试验);合肥师范附小、长江路第一小学的九年制试验亦同时取消,改为五年制试验。1961年4月,合肥师范附小和长江路第一小学以外的10所小学,其五年制试验暂停,改为六年制。同时,继续试验五年制的2所小学,其试验规模亦相应缩小:已进行试验的部分班级改为六年制;新招的一年级部分班级试验五年制,部分班级沿用六年制。1965~1966年度试办五年制的小学又增加到6所,计20班,学生1295人。其中,一年级13班,857人;二年级4班,292人;三年级1班,42人;四年级1班,51人;五年级1班,5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小学一律改行五年一贯制,并从1972年改为春季招生。小学毕业生升学采取推荐方式,废除了升学考试制度。十年动乱结束后,1977年,恢复升学考试制度,学年度仍从秋季开始。1981年秋,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城市小学实行六年制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市区小学(包括厂办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郊区小学仍为五年制。
1981年5月14日合肥市政府决定:从秋季起,三十八中、四十二中、四十五中3所中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实验学校,但有的学校因故未执行。
1984年在教改实验中,中国科技大学附中、附小和合肥工业大学附中、附小等校学制改为“五四三”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1985年底,全市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有数十个。
教学
合肥县小学教学清末,合肥小学堂根据清光绪二十八年《学堂章程》规定的“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的精神,设置修身、读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画等课程。由于堂长、教师多出身于私塾、书院,接受过学校教育者殊不易得,故实际上只开修身、读讲经、国文等两三门课程的小学堂为数不少;教学方法基本上未脱私塾窠臼。此等小学堂不过略胜私塾一筹而已。少数小学堂的教学工作则较有成绩。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会员吴旸谷、吴阳初、高季堂等从日本返回合肥后,担任城西、西一区等小学堂堂长,在宣扬民主革命的同时,都曾以新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城东两等小学堂堂长金巽甫思想进步,办学认真,注重人才培养,深得地方人土好评。该学堂被誉为“乡校楷模”。
民国元年,合肥的国民学校设置修身、国文、算术、体操、手工、图画、唱歌等课程,高等小学除上列科目外,另有读经、讲经、本国史、地理、农业、商业、英语等科。民国4年,国民学校课程设置未变;高等小学取消讲经、本国史,增设理科,其他科目无变动。当时小学教材为文言文,教师上课只能是读一段原文,再逐句译成白语,无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同年,省视学陈光谱、刘玉田视察合肥学务后曾指出:各校在教学方法上的通病是“不明儿童心理”,“一味灌输,而知用启发者甚少,不注重实用”。民国9年,改国文为国语,各科课本改用语体文,但教学方法仍多沿袭注入式,以照本宣科为主。
民国11年,合肥各小学遵教育部令,废止读经。
民国18年8月,教育部制定小学科目暂行标准,规定小学设置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合肥限于条件,部分小学未能完全按照部定暂行标准执行,且仍有以文言文为国语教材。此时,各种新教育思想逐渐传到合肥,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过各种尝试,注意引导学生领悟,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智慧。尤其是受美国杜威教育思想和道尔顿制教学方法的影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视。省立第六中学实验小学在教学上曾采用“设计教学法”、“分团分组教学,并采用自学辅导精神之教学”、“各种联络中心问题教学(即“厘定每期教学中心,预定大纲,布置各预定大纲之环境,以期各项好奇心之引起;尽量搜集参考资料,庶儿童有充分自习之机会”)”等等。结果,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均不无稗益。该校教师还开展“儿童进步诊断之研究”、“儿童不及格科目补救之研究”、“各级儿童高中低年龄分配与学生成绩之研究”、“中小学课程沟通之研究”;进行“单式复式施行设汁之比较实验”、“缀法之施行符号批改与实际批改之比较实验”、“认识生字解释字形与不解释字形之比较实验”、“常识科采用乡土教材之实验”等等,颇引人注目。但多数教师仍因袭照本宣科、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民国19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省督学李光烈视察合肥20余所小学后,在《视察报告书》中指出“讲解详明”、“教学尚无不合者”固然有之,而“照书念读,绝无讲解与发挥”、“只要学生熟读文句,文句意义了解不了解,他(授课教师)可不管”、“教师老是立着不开口讲,让学生如和尚念经似的捧着书本念”、“偏重注入,教态呆板”却较为普遍。
民国2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小学科目设置标准,改“党义”为“公民训练”,改“工作”为“劳作”,增设“童子军”、“卫生”,其他科目无变动。合肥小学限于条件,仅部分小学按部颁标准设置科目。民国26年,合肥各短期小学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制订的课程标准,设置公民训练(包括卫生习惯)、国语(包括注音符号、读书、谈话、作文、写字)、常识(包括社会、自然、卫生知识)、算术(笔算和珠算)、工作(包括劳作和美术)、游唱(包括体育及唱歌)等6科。其时,教学方法仍多为满堂灌、注入式,但多数教师能以讲解为主。同时,每位小学教师还有与各科教材配套的《小学××科教授法》。这类《教授法》关于教材的分析,教案、课内外作业试题的设计、安排,颇为周详,有些教师运用得法,效果颇佳。尤其是社会、自然、卫生等科《教授法》中的“表解”,对每课内容条分缕析,眉目清楚,为教师所乐用,亦深受学生的欢迎,故“表解法”在小学中曾盛行一时。
抗日战争时期,合肥沦陷区小学设置修身、国语、算术、日语、常识、体育、音乐等科目,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是法西斯主义的。国统区小学设置的课程有公民、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常识、体育、音乐、图画、劳作、军训等。其时环境艰苦,教师质量较差,教材供应困难,仪器图表一无所有,规定的学科往往开不全。
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小学课程设置基本上同抗战前。其时小学教师来源复杂,受过师范专业教育者甚少,不明教学法者大有人在;且时局动荡,物价暴涨,人心惶惶,能满堂灌已属难能可贵,自然难言改进教学质量。当时升学竞争激烈,《小学升学指南》、《算术难题解答》之类投机书籍充斥书肆,教师、家长多有以其中题目给学生学习的,小学生负担加重而教学质量不如抗战以前。
合肥市小学教学合肥解放后,废除了公民、童子军等课程。1949~1952年,小学设置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自然、常识、体育、唱歌等。
解放初期,小学教师程度参差不齐,对新事物普遍接触较少,教师多致力于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教学方法则仍沿用注入式、满堂灌,少有改进。且师生参加社会活动偏多,对教学工作不无影响。
1953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学工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指示,开始全面重视教学工作,各小学成立了教学研究组织,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成立了备课组,开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加强了教学的计划性。同时系统地学习了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按照“五项原则”(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和巩固性的原则)、“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和“五级记分制”进行教学活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学习了北京第六女子中学的《红领巾》教学法,重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1955年,小学开始实行新颁的《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四五年级含珠算)、历史(五、六年级)、地理(五、六年级)、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同年,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各小学加强了课堂教学,克服了教学上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始了“教育大革命”,小学的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有得有失的曲折道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小学刮起了“浮夸风”,提出了“百分班”、“满堂红”、“消灭错别字”等不切实际的指标,并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地“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都是一哄而起,唯恐落后。大量地砍、补、换教材,大讲民歌和儿歌,大抓学生的诗歌习作;形式主义地搞“表解分析法”、“画龙”;无休无止地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劳动,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
这期间,少数小学曾进行六年制改为五年制的学制改革试验,主张“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由于急于求成,教材的要求过高,改革的步子过疾,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也跟不上,结果学生负担加重了,体质下降了,而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1961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引—下,开始纠正“教育大革命”中大砍教材,过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错误。学制改革的试验也暂行停止。1962年春季,市教育局作出明确规定:教材内容不得删减;教学进度应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执行;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不得停课;政治学习和生产劳动应按规定时间安排,不得占用教学时间;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外辅导,认真检查教学效果。各小学贯彻执行了市教育局的决定,端正了教学方向,提高了教学质量。
1963年,执行新颁的教学计划,增设了周会、生产劳动(六年级),改算术为数学,改唱歌为音乐,改手工劳动为手工(一、二、三年级),并安排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劳动半个月。同年,“小教四十条”下达,长江路第一小学、淮河路第一小学和合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校首先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上重视各科的思想教育,进行基础知识的归类,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各科教学之间的联系配合,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许多小学增加了作业的份量和重复次数,增加了考试次数,还大搞背书和书面作业的“过关”。特别是为了追求升学率,大抓毕业班,几乎日日有测验,人人要“过关”,助长了死记硬背,加重了学生负担。
1964年,各小学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的精神,教学工作又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同年8月,市教育局为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特就郊区民办小学的课程门类、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成绩考查等作出了切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新规定,既保证了郊区民小的教学质量,又支援了农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了小学的管理体制,打乱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破坏了教学秩序,削弱了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全面的拨乱反正,小学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979~1980年,开始实行新的教学计划,设政治(四、五年级)、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四、五年级)、体育、音乐、美术等科;个别有条件的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外语。1981年,市区小学全部改为六年制,实行新订的六年制教学计划,设置的科目有思想品德课、语文、数学、自然(四至六年级)、地理(五年级)、历史(六年级)、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劳动(一至四年级)、劳动(五、六年级等);有条件的小学开设外语。其他仍暂为五年制的小学,实行新的五年制教学计划,设置的科目与六年制相同,惟自然、地理、历史、劳动、外语等科均提前一年开设。
同时,狠抓了小学的教学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1984年,市教育局在“面”上抓管理的同时,坚持点上抓教改。抓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教师从当前国内外迅猛发展的教改形势,感到教改紧迫性;从国内教改前沿阵地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教改的必要性;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听课,调查研究,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加强了对教学改革的具体指导;从政治上、业务上到生活上全面关心教改的教师;市和各区相继成立了电化教育馆,教改任务比较重的小学建立了教学研究室,使教改的具体指导有了组织保证;在全市4个区小学的中、青年教师中开展了教改课观摩评比活动,对大胆进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有所变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突出表现的中、青年教师给予了奖励。通过以上措施,推动了小学教学改革由点到面,由单科到多科,由部分到整体地发展。1985年,4个区已有22所小学正在进行多项教改试验。其中包括分散在各个班级的单科测验,在一个班级同时进行多学科的试验,开展第二渠道教学的试验,大小课堂结合、两个渠道并开的试验,探求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的试验以及改革教学方式的试验。试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有集中识字的试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试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数学教材的试验,北京马芯兰数学试用教材的试验。其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试验和马芯兰数学试用教材的试验发展较快,前者由1984年的4所小学5个班发展至1985年的14所小学15个班;后者1985年有15所小学15个班。通过试验,有些项目开始见到成效。南门小学、合肥师范附小、青年路小学、和平路小学等校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班,不仅识字数量不低于普通班,而且试验不到一年,多数学生就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能记日记、写信、办小报,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良好。合肥师范附小的大小课堂结合、两个渠道并开的试验班,试验一学年后的测定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成绩都优于普通班。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的教师已有所创新,自成体系。安庆路第二小学特级教师徐玲君打破传统教育的旧框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想,自己动手自己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1984年2月,合肥市第一次电教工作会议确定合肥师范附小为电教试点学校后,电化教学正在逐步展开。合肥师范附小、南门小学、钢铁新村小学、安庆路二小、长江路三小、青年路小学相继购置了电教设备,开展了电化教学。有些学校已在语文、数学、自然、手工劳动等科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幻灯机、录音机。电教手段的运用已渐熟练,有的已向音像结合发展。自己设计,自己录制;有的还能制出复合片,做到动静结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