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图书馆
民国12年冬,中和局从经管庐州府文庙祭祀羡余款中拨洋3000元,在尚节楼街(徽州路、安庆路口)创办合肥县立中和图书馆,为合肥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对民众开放。图书经费,大部靠社会捐助。民国16年1月,该馆迁府学明伦堂。次年4月,安徽省教育厅颁发《图书馆规程》,整顿公共图书馆。民国18年初,中和图书馆按规程调整、扩大并迁返尚节楼大街,年购书经费400元,设报纸、杂志、图书阅览室各1个,增设书库2间。民国20年,该馆实行读者先行申请领证,然后凭借书证借书。
在此期间,合肥先后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朝曦读书会”等组织,亦设有小型图书室,购备《中国青年》、《响导周报》等,组织青年阅读,并经常邀请进步人士演讲国内外形势,宣传马列主义,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等。
民国26年12月,日本军用飞机轰炸合肥,中和图书馆停办。后合肥沦陷,该图书馆被日军占为兵营,馆内珍贵书籍,被劫运日本。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安徽省立图书馆由立煌县迁至合肥,另在民众教育馆内设一小型图书室。原中和图书馆未恢复。
民国35年,安徽省立图书馆迁安庆,余存民众教育馆图书室,有草屋2间,书刊2000余册,因无经济来源,近于关闭。
1949年3月,建立合肥人民文化馆,4月,馆内设简易书报室,面向社会,对公众开放。
1950年底,皖北合肥图书馆建立,隶属皖北行署文教处领导。时有馆员7人,馆舍80余平方米,设有阅览室、借书处、书库。1953年4月20日,该馆改建为安徽省图书馆。
1958年,9月1日,成立合肥市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将其第二阅览室(普通、少儿阅览室)资产转赠该馆。
1962年初,市图书馆由原宿州路址迁淮河路市文化馆内,后因设施、环境不适宜,复又迁回原址。馆内设施、人员、经费、藏书等陆续增加,业务工作逐渐得到发展。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图书馆工作陷于瘫痪。1968年12月,市图书馆在斗、批、改行动中被并入市文化馆。1969年6月,又将市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三家合并,成立合肥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书刊被置于锅炉房,损失过半,图书阅览业务几乎停顿。
1973年2月25日,市图书馆恢复,迁宿州路原址。时馆舍仅剩破旧平房9间,只得暂借当年市计量局房屋7间存放图书,工作很难开展。
1973年12月,市政府批准新建合肥市图书馆四层大楼,面积2200平方米。1978年竣工,10月1日,全面对外开放。至1985年,市馆人员增至28名,馆舍增至2350平方米,中文藏书增至28万册,中文报纸增至144种,中文期刊增至450种,另新增6个语种外文图书313册,3个语种外文报纸12种、9个语种外文期刊300余种1000余册,业务由单一的借阅服务,发展到多层次、多项目的分科服务。成为合肥市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资源服务能力的公共图书馆。
少儿图书室
1985年,全市设有少儿图书室2个,面积180平方米,座位315个,机构隶属市图书馆领导。该室共藏书88061册,有报纸12种,期刊46种,开展多层次服务,是合肥市少儿藏书、阅读、业务技术、指导阅读服务中心。
少年儿童藏书情况简表

少儿图书室基本书库在市图书馆总书库内,其图书单独收藏。第一、二少儿图书室设辅助书库。基本书库对少儿图书室作图书调节,辅助书库主要藏新书和常用图书。
1981年5月至1982年10月,在市委礼堂设少儿阅览室,面积100平方米,座位200个。该室除星期天和节假日供少儿阅览外,还组织小学生,市委机关、宿州路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到室阅览,并进行阅前指导,读后座谈,组织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1982年5月23日,第一少儿图书室阅览开放。面积80平方米,座位215个,订报纸12种,21份,期刊46种,138册,备图书数千册,实行开架阅览。日阅览200多人次,1000多册次。
1984年6月1日,第二少儿图书室阅览开放。面积40多平方米,座位115个。有报纸12种,期刊44种,图书和连环画数千册,实行开架和半开架阅览。日阅览约100人次,500余册次。
少儿图书室除向少儿开放借阅图书外,并注重阅读指导:配合教师教学和工作,推荐教案、教学参考、升学指导、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等图书资料,介绍借阅了《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教好幼儿的学问》、《幼儿早期心理与教育》、《少先队课外辅导经验》、《怎样当班主任》、《怎样做后进学生转化工作》。配合政治思想教育,指导少儿阅读《我是中国人》、《可爱的中国》、《大地的儿子——周恩来故事》、《朱德元帅的一生》、《和青少年谈思想》、《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等。配合课堂学习,按不同年级、学科、成绩,分别作集体借阅和个别指导,组织借阅了《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走向十八岁》、《作文通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数学医院》、《怎样用配方解题》等,培养其正确的学习兴趣与目的,不少人成为读书迷、“三好”学生,12人被图书室吸收为义务服务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藏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