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纸新合肥报
民国38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5日创刊《新合肥报》。
《新合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对开2版,隔日刊。3月15日,经中共合肥市委研究,并报中共皖北区党委批准,《新合肥报》成立了党报委员会,张恺帆任书记,王化东任副书记,委员有李广涛、树海、予坎,王化东兼任报社社长。予坎任副社长、总编辑。
4月20日,《新合肥报》奉命与《江淮日报》合并成立《皖北日报》,《新合肥报》同时终刊。
合肥晚报
《合肥晚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创刊于1957年4月1日的《合肥日报》。始为4开4版,周7刊,同年8月13日,改为周6刊。《合肥日报》社定编52人。实行党报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傅大章、潘毅分别兼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1958年,报社又调进22人,人员大多数来自《安徽日报》社、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中苏友好报》社等新闻单位。
《合肥日报》积极宣传合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果,重点宣传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例如:一心为公的吴成德、劳动模范宣国英、黄桂兰、臧永珍和技术能手顾思仁等,至今仍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
1960年,《合肥日报》社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考虑到当时新闻纸供应紧张的问题,中央提出:“停办地市以下办的报纸,省会城市可办一张晚报”。合肥是省会所在地,因此,1961年6月1日,《合肥日报》改名为《合肥晚报》,仍为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
此间,《合肥晚报》发表了大量回忆对比的文章和报道,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晚报还持续不断地宣传新道德、新风尚,对人民进行移风易俗的教育,这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当然,由于党的方针曾有过严重失误,这一时期,报纸在宣传报道中也不可避免地犯有严重的“左”的错误,例如:宣传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宣传了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高指标之类的错误口号,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误导了人们的实践,造成了很坏影响。后来,党中央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晚报积极配合,宣传了“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工业七十条》等,发挥了党报应有的指导作用。
1966年5月16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是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的时期,也是《合肥晚报》折腾得最厉害时期。报社成了“重灾户”,报纸成了“黑晚报”,编辑部被诬成“臭老九成堆的地方”。1967年元月3日,《合肥晚报》停刊。报社有13人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报社总编辑两次受到《安徽日报》点名批判,报社人员分成对立两派。在清理阶级队伍的阶段,90%的人员下放到干校劳动,有4人遭批判检查。在“斗批改”阶段,报社有近20人被下放农村劳动。1968年9月16日,为了适应那个“狂热”年代的需要,一度停刊的《合肥晚报》更名为《新合肥报》出刊,4开4版,周6刊。1972年4月12日,“林彪反革命事件”后,省革命委员会强令地市报停刊,报纸只好更名为《合肥通讯》(内部刊物)。1975年,报社定编人员仅有50人。
在《合肥晚报》被迫停刊后出版的《新合肥报》、《合肥通讯》,同国内其他报刊一样,宣传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大肆鼓吹极“左”思潮,整个报纸充斥了“假、大、空”报道,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当时报社许多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记者、编辑和领导干部,受到迫害,有的甚至被赶出了报社。留在报社工作的同志也只能违心地工作。广大读者对林彪、“四人帮”篡夺党报的领导权,改变党报性质,也十分不满。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1978年4月2日,经中共合肥市委研究,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合肥报》出刊,《合肥通讯》终刊。从此,《合肥报》获得了新的生机,报纸宣传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对“左”的思潮进行了有力批判,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做出了积极贡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新闻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1980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合肥晚报》复刊,为4开4版,周6刊,茅盾(沈雁冰)先生题写了报名,《合肥报》同时终刊。复刊后的《合肥晚报》,坚持党报性质,突出晚报特色,其编辑方针几经修改,最后确定为:“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真实反映生活,传播知识信息,面向千家万户。”始终坚持把指导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机关报晚报的特色。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1987年7月,《合肥晚报》创办星期刊《逍遥津》,4开4版。1993年元月1日,《合肥晚报》及《逍遥津》版面均由4开4版扩大为4开8版。自1994年8月起,每周增出一期《合肥晚报》扩大版,当日报纸为16版。扩版后的《合肥晚报》,坚持以新闻为主,每天8个版中有6个新闻版,一个专刊版和一个副刊版,从而大大加强了新闻的信息量,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1994年,《合肥晚报》陆续在全省各地市设立了记者站,为《合肥晚报》立足合肥,面向全省,发行全国创造了条件。
复刊后的《合肥晚报》,在宣传“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纲领的同时,突出宣传了合肥市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宣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经验;宣传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新经验;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就。
自1984年至1994年,报社组织编采人员积极参加中国记者协会、全国晚报协会和安徽省记者协会举办的各类新闻大赛和好新闻评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晚报有65篇(件)新闻稿件获奖,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11篇。
合肥晚报社自1974年以来,市财政不再拨款,包括人员工资在内的一切费用,全部由该报社自收自支,由以厂养报发展到以报养报。1978年,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合肥晚报》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改革报纸发行渠道,自办发行。全市发行网络基本形成,发行量由过去的四五万份上升到近10万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广告服务质量,积极扩展广告业务,1992年广告收入430万元,1994年广告收入达1500万元。报社还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新闻纪律,强化职业道德,1988年7月,研究制定了《合肥晚报社关于制止新闻工作中不正之风的若干规定》,规定强调:该报记者不准拉广告。这在新闻界是少有的,对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起到了约束、促进作用。1992年下半年,报社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并在广告、发行、印刷厂实行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1994年,在进一步完善聘任制的同时,引进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干部、人事、分配3项制度改革。
1994年,合肥晚报社拥有职工218人,其中编辑部133人,合肥晚报社印刷厂59人,印刷二厂2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9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1人,中级职称47人,初级职称20人。
报社内设机构有政教部、经济部、文体部、社会部、专刊部、副刊部、通联部、广告部、发行部,以及党委办公室、总编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还有合肥晚报社印刷厂、机关党总支、工会、合肥报业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影响的报道1978~1981年,晚报连续发表了刘华春采写的《婚姻问题》、《失足恨》、《喜团圆》、《慈母泪》、《董大娘为什么自杀》、《老鸭汤》等社会新闻,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赢得了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980年10月,晚报一版刊登了省人大代表赵忠兰批评市盐业蔬菜公司亳州路门市部卖鱼时,把大鱼截留下来,小鱼卖给顾客的来信,以及该门市部反诬赵忠兰不守秩序,强买大鱼的来信。这两封来信同时发表,并加“编者按”,请广大读者发表意见。报社第二天就收到7位目击者的来信,证实赵忠兰所言属实,门市部所言是假。晚报又派记者进行实地调查,证明门市部是倒打一耙,诬陷他人,并将这一事实公之于众,引起读者强烈反响。10月23日,报纸又报道了市盐业蔬菜公司党委关于该门市部停业整顿,门市部负责人停职检查,扣发其当月工资50%的决定。中共安徽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这组报道,指示《安徽日报》于10月30日在一版转载了此组报道,并加发“本报评论员”文章。新华社据此向国内发稿。香港《大公报》也作了报道。
1982年3月,合肥市西市区人民武装部干部郭俊,在带领民兵训练中,一民兵不慎把手榴弹甩在身后,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郭俊舍生忘死,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民兵得救了,人民的好干部郭俊同志英勇牺牲了。报纸抓住这个典型进行了突出宣传,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1982年4月,一个化名“林森”的人,热心帮助合肥北门街道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蔡世萍,每月给老人寄钱。晚报发表了李永龙采写的《林森,你在哪里》的报道。接着,祝家富、蒋玉龙报道了社会各界对这一报道的反应,很快引起轰动效应。几所中小学的学生上门看望老人,轮流为老人做家务,每逢节假日,工厂、农村的一些青年人带着水果、糕点或自制的食品上门看望。长丰县姑娘陈金梅主动要求做蔡奶奶的孙女,挑起照顾老人的担子,数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服侍老人,使“林森”变成了“森林”。新华社据此发了新闻和照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均作了报道。这一报道,晚报共发稿件5万余字,宣传报道延续到1987年方告结束。
1984年,晚报发表了介绍先进群体的典型报道——《在一户烈属的周围》。内容是:合肥籍战士韦章友在云南前线光荣牺牲后,他的战友胡德平(肥西人)主动要求代替韦章友做韦朝庭(烈士的父亲)的义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医院一个护士小组轮流到烈属家做家务劳动。中共合肥市委负责同志登门看望烈士父母。报纸及时报道了这些生动感人的事例,连续发了30多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济南军区和中央电视台还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向全国播放,中央部分报纸也作了宣传报道。安徽省委和合肥市委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全市人民向以胡德平为首的先进群体学习。
1985年,晚报重点进行以合肥籍战士丁晓兵为代表的解放军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报道,歌颂解放军的英雄群体,对全市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为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内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85年7月,合肥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向丁晓兵学习的活动。
1984年9月23日,晚报发表了赵泉采写的《包公遗骨偷葬记》一文,内容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包公墓被挖,包公的遗骨被抛于荒野而无人过问。家住肥东县的包公后世子孙闻讯后,于夜间用板车把包公遗骨运回,藏在自家的草垛里。后又在山坡上挖坑,将这位名垂青史,受到历代后世敬仰的清官的遗骨,于深夜偷偷埋下。“包龙图被翻尸倒骨,包公墓被破坏”的报道,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北京晚报》、《羊城晚报》、《解放日报》、《报刊文摘》等十几家报纸都转载了这一报道。许多读者来信强烈要求重修包公墓。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作了批示。1987年,合肥市政府投资270万元兴建的包公墓在合肥包河公园内建成。包公终于回到了他的原封地包河之滨,包公墓成为海内外同胞瞻仰之地。赵泉也因这篇报道被合肥市包公研究会选为理事。
1982年8月17日,晚报对18种瓶装酒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报道,在广大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安徽省轻工业厅领导责成食品公司和商业部门立即停止销售。生产厂家闻讯后,认真研究改进措施,提高酒的质量。同年9月28日,晚报又发表了《接受批评,提高质量——18种酒已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息。这则有始有终的报道,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
1984年4月12日,晚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由唐铭编发的《县长放水蛇》的新闻,内容是:来自广东的蛇贩子在肥西县农村收购水蛇,引得农民到处捉水蛇。蛇贩子一下子就收购了3麻袋水蛇。该县县长胡庆长发现后认为,这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遂找到蛇贩子把收购的水蛇全部放归田野。省政府对此报道很满意,特拨出专款奖励有关人员,此报道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三等奖。这是晚报首次获得的全国好新闻奖。
1985年10月7日,晚报发表了陈乔华采写的《车流前的沉思》,批评了一些单位领导人,不顾单位的财力不济,购买进口小轿车的腐败现象。社会各界对此报道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切中时弊的好新闻。《文摘周刊》以《合肥街头上有多少小轿车》为题转载了这一报道。《中国报刊报》以《善思索,勇于呐喊》为题,评价了这篇报道。
1986~1989年,晚报发表的《生命之光》、《衙门编书捞钱,企业忍痛解囊》、《工人中标当厂长,厂长离任当工人》、《电冰箱厂接受消费者批评》、《刘世祥厂长笑不出来了》等文章,分别获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一、二、三等奖。
1989年12月,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曾提到一位名叫金定国的人,话语之间流露出对他的无限思念。1990年8月,晚报记者从《新民晚报》的一条消息中获悉,金定国就住在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吴青云、王传江、祝家富立即赶到该厂采访,知道他与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4人从小结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戴安国之父为戴季陶,金定国之父金诵盘,早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是常为孙中山看病的一代名医,他们都一同追随孙中山北伐,彼此过往甚密。当年3人的儿子都还年幼,孙中山就以经、纬、安、定四字给他们取了名字。蒋经国、戴安国都已去世,蒋纬国对留在大陆的金定国很思念,很想知道他的近况。晚报先发出一则消息,告诉人们在合肥找到了金定国,然后,又以《往事如烟情难断》为题,发表了长篇通讯,详细介绍了金定国的情况。接着,安徽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媒体也先后作了报道。消息传开后,金定国和蒋纬国之间的书信往来十分频繁,在沟通海峡两岸信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台湾和祖国大陆经济贸易中做了大量工作。金定国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聘为参事。
1993年春耕季节,晚报记者赵泉下农村采访,更多地了解到农村乱摊派、乱收费、乱涨价的情况,发表了一组《农民在呼唤》的报道,向社会呼吁解决这一问题。消息见报两天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省、市政府也很快作出了《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这一报道在1993年“全国晚报经济新闻大赛”评奖中获得特等奖。
新闻改革
《合肥晚报》自1980年7月1日复刊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报社领导在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紧密联系晚报实际,加大新闻改革的力度,使其既充分发挥机关报职能作用,又体现晚报特色。为此,在几个结合上进行了适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机关报与晚报相结合。1980年5月8日,中共合肥市委在批转《合肥报》社党委《关于办好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合肥晚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四化”建设服务。在宣传中,应突出晚报的特点,内容要丰富多采,文章要短小通俗,文风要尖锐泼辣,形式要生动活泼,文图并茂,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办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市委的这一批示,《合肥晚报》在1980年7月1日复刊后,一直都很重视机关报与晚报的结合,并把它作为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88年,又进一步提出:除坚持党性原则,体现晚报特色外,还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向读者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才是《合肥晚报》,才是不同于其他报纸的晚报。具体做法上,对于新华社稿件的处理,做到省报登过的,晚报一般不登;重要的新闻,有时作“标题新闻”处理,有时只登新闻提要;特别重要的内容,则不惜版面,全文刊载。如1989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尽管当天早晨尚不了解社论产生的背景,但在字里行间里感到了它的份量,晚报则在一版头条位置全文刊载。又如同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新华社当天早上没发稿,晚报破例刊载了抄录的广播稿,使晚报不“晚”,抢在了日报的前面。对于地方新闻,尤其是会议新闻的处理上规定:会议新闻一般以千字为限,领导人的讲话一般不单独发表。对于问题重大、读者关心的会议新闻可放头条,一般不作头条处理。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上,提倡多从群众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生动活泼。在版面的安排和使用上,也要体现机关报的职能和晚报特色相结合。
2.领导意图与群众观点相结合。作为机关报型的《合肥晚报》,注意处理好领导意图与群众观点、批评与表扬的关系。使报纸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充分发挥党报职能作用,体现晚报特色。1990年,晚报对读者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广泛调查,共发出征求意见信900余份,收回近600份。通过对回信分类统计,认为晚报的质量与以往相比有提高的占73.7%;对会议新闻,认为过多的占29.8%,认为正好的占68.86%,认为太少的占1.4%;对新闻长短的看法是:喜欢短新闻的占77.6%,长短都喜欢的占22.2%,喜欢长新闻的不到0.2%。就读者心理而言,总是喜短不喜长。领导干部作为一般读者时,也是喜欢短新闻;当作为领导干部看报时,尤其是看到报道其分管领域的新闻时,总希望越长越好。因此,作为晚报,既要贯彻领导意图,又要有群众观点,切不可顾此失彼。在选用稿件中,坚持做到长短搭配,内容上指导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报上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晚报还很重视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于批评性稿件的处理,采取慎重的态度,数量适当控制。
3.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合肥晚报》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中,坚持做到几个结合:一是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实践证明:群众监督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因此,《合肥晚报》历来重视群众监督作用。为了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开辟了《教弩台下》、《夜间记者站》两个专栏,基本上做到了期期报纸有专栏。每周还有一个“读者来信”专版,读者的各方面意见、建议、要求得到了及时反映,也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二是舆论监督与法纪监督相结合。法纪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保证。根据读者来信来访中发现的带有倾向性、代表性的问题,报社派出记者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调查,及时公开曝光,促进问题尽快解决。如1994年12月份,肥西县有5位农民来报社反映,合肥市西七里站乐农种子门市部出售假除草剂和假种子,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报社配合市技术监督局执法队对此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反映的情况属实,有关部门查封了该门市部仓库,不准出售假货。由于该门市部拒不执行处罚规定,门市部主任被公安部门依法收审,强行执行处罚决定,赔偿农民损失。三是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舆论监督能否发挥监督作用,关键在于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才能收到监督的效果。如肥东县店埠镇大众巷由县房地产开发公司盖了数百间商品楼房,引来158户个体工商户进场购房做生意,从1993年4月份起,停自来水一个多月,却无人出面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晚报于5月24日发表了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引起县政府领导重视。他们出面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很快为群众解决了问题。实践证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法纪监督、行政监督,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监督体系,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发挥尊重事实,恪守公德,服务人民的作用。
4.新闻与副刊、专刊结合。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无论日报还是晚报都应该如此。不过,同样刊登新闻,晚报与日报要求各有不同。除政治新闻在如何取舍上有明显不同外,对经济新闻,晚报更强调社会化、可读性,在生产、流通、消费等更广阔的领域纵横驰骋。至于文体新闻,晚报倾注的精力相当大。正因如此,扩版后的《合肥晚报》重视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在8个版中,有6个版是新闻。在这些新闻中,除要闻版外,还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省内新闻、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等专版。这样,既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受到了广大读者好评。
《合肥晚报》历来都很重视副刊与新闻的结合。扩版后,原副刊“逍遥津”改名为“杏花村”,主要栏目有:“百家圆桌”、“庐州夜话”、“尘世写生”、“西窗烛影”、“文苑英华”、“我对你说”、“艺海掬珠”、“文艺随笔”、“笑比哭好”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读者喜爱。在办好副刊的同时,努力办好专刊、星期刊《逍遥津》。在专刊中,开辟了“女性广场”、“科技广角”、“五彩天地”、“旅行家”、“健康之友”、“夕阳红”、“启明星”等专版,涉猎广泛,异彩纷呈。星期刊《逍遥津》除保留扩版前的文体新闻版、法制通讯、生活版外,增设了经济版、热点新闻版,辟有“特别披露”、“今日视点”、“记者行动”、“投诉热线”、“流行色”、“穿衣镜”、“美食家”,还有大特写专版“广角镜”,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爱看的内容。版面与专栏《合肥晚报》在扩版前、后版面安排有明显不同:扩版前在版面安排上一直是: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综合新闻版,三版为文艺版,四版为时事、政法、文教新闻版。1993年,《合肥晚报》由4开4版扩大到4开8版,版面有了新的安排: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文体新闻版,三版为经济新闻版,四版为专刊版,五版为综合新闻版,六版为副刊版,七版为社会新闻版,8版为时事新闻版。同时,广告也日渐增多,扩版后的广告总量平均每天要占近两个版位置。
“淝滨论坛”专栏在1993年晚报扩版前为“随笔”,扩版后改为今名。它是言论专栏,每天一篇,刊于报纸第一版,每篇不超过600字。它从大千世界里的热点、难点、有倾向性的问题中提炼主题,或褒或贬,议论风生,就事论理,不拘一格,针对性强。
“教弩台下”专栏创办已有20余年,深受读者喜受。它从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每期采用的稿件都做到有批评、有表扬,形成对比。篇幅短小精悍,文字简练明快,标题力求对仗,通俗形象。每期刊出2~3条,每条百字以内。一天一期,刊于一版。
“庐州夜话”是杂文专栏。它针砭时弊,旁征博引,强调知识性、文学性,每天一篇,每篇在600字左右,刊于副刊版。
“夜间记者站”专栏以新与快为特点,强调时效性,将夜间发生的新闻事件,白天及时报道出来,因而为读者所关注。
“旅行家”是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而创办的专版。它以“读者不出门,能知天下景”为宗旨,内设十几个小专栏,有游记、散文、言论、信息等,兼具文学性、新闻性。每周一期,专版刊出。
“五彩天地”专版,通过描绘普通人的感情、爱好、生活情趣、人际交往,歌颂高尚的道德情操,品味人间的酸辣苦甜。每周一期,专版刊出。
“女性广场”专版创办于1993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它以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展示女性风采,宣传妇女自立、自尊、自重、自强为己任。每周一期,专版刊出。
“健康之友”专版,旨在传播医疗、卫生、保健的科普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每周一期,专版刊出。
《逍遥津》是《合肥晚报》的星期刊,它融新闻性、知识性、文艺性、娱乐性、信息性于一体,杂而有序,趣而不俗。多以法制、经济、文体新闻为主。在报道经济生活中,特别注重选择报道角度。
报业管理《合肥晚报》报业管理包括广告、报纸发行与报纸印刷等几个方面。广告收入是《合肥晚报》的主要经济来源,对报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近几年来,广告业务迅速发展,广告收入逐年都有大幅度增长。1990年广告收入为140万元,1991年为230万元,1992年为440万元,1993年为1100万元,1994年达1500万元。《合肥晚报》创办之初即为自办发行,后改为由邮电局发行。从1986年元月1日起,重新恢复自办发行,在合肥市区设立4个投递站,分布于城区东、南、西、中4个点,共有投递员110多人。每天报纸下机后,用汽车送到各个投递站及代办邮局,在2个小时内,市区和肥东、肥西两县县城的订户即可看到当天晚报,解决了长期以来订户要求投递到户的难题,同时,也保证了报纸发行量的逐年增加。经过努力,1994年《合肥晚报》发行量由几年前的五、六万份增加到近10万份。晚报创办之初,由合肥印刷厂印刷。不久,改由安徽日报印刷厂印刷。1958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公私合营的新民印刷厂改名为合肥日报印刷厂,划归合肥日报社领导。
1969年,印刷厂要求与报社分开。当年10月,工厂分离出去,改名为合肥市新华印刷厂,归合肥市轻工业局领导,抽出数十名职工和设备组成新的合肥晚报印刷厂,迁进报社编辑部办公大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编辑、印刷体系。
1991年,晚报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从此告别了“铅与火”时代。近年来,合肥晚报印刷厂通过增加投资,添置先进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印刷条件。人员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1993年,投资200万元,购置安装了四色胶印机。1994年,又投资90万元添置了彩色扫描仪和美国1545型照排机等设备,于同年4月安装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从而保证了彩印质量,使《逍遥津》实现彩色印刷。由于印刷条件的改善和印刷质量提高,吸引了一些客户,印刷业务增多,收入增加。年产值200万元。到1994年,印刷厂拥有厂房3000平方米,职工59人。设备有:胶印轮转机3台、电脑排版录入机10台、排版机10台、打印机2台、激光印字机3套、照排机2套(其中进口设备1套)、进口自动充电机1套、彩色和黑白扫描仪各1台、汽车3辆,年产值600万元。
合肥广播电视报
《合肥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85年元月,4开4版,周刊。以“评价节目、引导群众收听、收视节目,做广播、电视事业与听众、观众之间的纽带、桥梁”为宗旨。1994年,为了增大信息量,报纸扩大为4开8版,最高发行量达17万份。
该报一版为要闻版,重点报道本市重要新闻、广播电视系统新闻及近期播映动态、新闻人物专访等。主要栏目有“上周声屏要闻”、“今日合肥”、“热点人物”等;二、七版为电视节目预告版,主要预告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合肥有线电视台以及全国部分省级电视台节目;三版为广播电视节目介绍版,主要介绍合肥电台、文艺台节目、歌曲、影视动态等。主要栏目有“点歌台”、“音乐厅”、“中学生园地”等;四版为电视剧情介绍版;五版为综合副刊版;六版为社会生活版;八版为镜头人物版。
该报创刊以来,两次获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报协授予的全省报业质量经营管理、校对、印刷质量奖。
该报隶属于合肥市广播电视局。1994年,内设总编办公室、编辑部、经济信息部,共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有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总编辑周有宽。
安徽日报
《安徽日报》系中共安徽省委机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和建国初期,原安徽省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皖南两个省级行政区。当时的《皖北日报》和《皖南日报》分别为皖北区党委和皖南区党委的机关报。1951年下半年,在皖北、皖南两区党政机关合署办公期间,《皖北日报》、《皖南日报》出联合版。安徽省成立后,作为中共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于1952年6月1日正式创办。(报名采用鲁迅字迹)。1967年1月至1971年8月,《安徽日报》更名为《新安徽报》,1971年9月恢复《安徽日报》原名,出版至今。
《安徽日报》从创刊至1994年,共出版15512期,初创时,发行量为5万多份,1994年发行量达20多万份。从1984年7月起,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日报》向国外发行。《安徽日报》从创刊至1993年,一直为对开4版,1994年起,改出对开8版。
《安徽日报》创刊40多年来,一贯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项中心工作为宣传报道重点,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其党报性质从未改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也一以贯之。报纸宣传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面向工农兵群众,努力为读者排忧解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灭报纸上的差错”、“通俗化改革”等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还大量报道了剿匪反霸、生产救灾、治理淮河、抗美援朝、“三改”、兴修水利、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国民经济的恢复等等,文章通俗易懂,副刊生动活泼。1958年1月10日《安徽日报》一版的“植树造林”专页,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他在给刘建勋、韦国清同志的信中写道:“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编得比较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其中就有这一张《安徽日报》。
1957年以后,由于党出现了“大跃进”、“反右倾”等“左”的失误,报纸宣传上也出现了“浮夸”、“虚假”的宣传报道。《安徽日报》也不例外。1960年起,《安徽日报》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为全面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应有作用。1960年6月,《安徽日报》社被评选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单位,受到大会的表彰和奖励。
“文化大革命”的10年,《安徽日报》同全国各地的报纸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报纸宣传了错误的理论和实践。但在此期间,《安徽日报》也曾发表了一些批“左”的文章和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报道。最突出的宣传是典型报道《白衣红心李月华》,以“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的先进事迹批判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知识分子的诬蔑和他们的空头政治、反对又“红”又“专”等谬论。文章内容具体丰富,事迹生动感人,在全省、全国树立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安徽日报》结合本省的实际,将农业经济宣传作为重点宣传,报道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反映农民的思想和要求。1978年,滁县地区、凤阳县、肥西县等地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日报》及时地报道了这一创举,从1979年元月起,连续3年发表稿件几百篇,旗帜鲜明地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报道采取消息、通讯、评论员文章、调查报告、随感录等多种形式,推动了我省及我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以及安徽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进展,《安徽日报》的宣传报道质量逐步提高。报纸着重进行了农村经济政策、抗旱救灾、农业生产责任制、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抗洪抢险、开发皖江、安徽进入“快车道”等宣传,从各个时期的不同侧面反映了安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同时,《安徽日报》社抓住时机,加大新闻改革的步伐。1984年元月,连续两天在报纸一版刊登致全省广大读者的信——《您认为应当如何改革》,引起反响,这一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新闻刊授大学,先后招收两届学员共2.2万人。1992年春,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后,《安徽日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于4月1日实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报纸面貌焕然一新。接着,又相继推出了《安徽日报》“扩大版”、《安徽日报》“特刊”、《安徽日报》“周末版”。1994年元月起,《安徽日报》扩大为8版,扩版后的《安徽日报》增加了信息量,增强了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了党报优势。分别于周二、周四、周六出版的《经济特刊》、《生活特刊》、《周末特刊》在全国报纸中独具一格,深受读者欢迎。
《安徽日报》通过公开招聘采编人员、推行干部聘任制、岗位目标管理等措施,引进竞争机制,组成了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办报队伍。报社的经营管理也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广告、经营收入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数十篇作品获全国、省、华东地区党报新闻奖及全国、省行业、专业性报纸新闻奖。在1994年10月举行的华东地区报纸质量评比中,《安徽日报》以总分98分荣获优秀报纸一等奖。
解放初期,《安徽日报》社内设党支部委员会,同时设社长、副社长。1955年5月,《安徽日报》社成立编委会。
1994年,《安徽日报》社设有部、处、室、所、二级机构共29个。即:总编办公室、政法部、评论理论部、经济部、科教部、对外宣传部、文体部、美术摄影部、群工部、记者部、夜班出版部、资料研究室、新闻研究所、周末特刊部、经济特刊部、生活特刊部、社务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计划财务处、纪检组、老干部处、工会、广告处、开发处;4个二级机构:《文摘周刊》报社、《新闻世界》编辑部、《新安晚报》社、《安徽日报》印刷厂。共有在编职工666人(离退休职工196人)。具有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有,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66人,中级职称111人,初级职称12人。
人民民主报
《人民民主报》是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报,于1993年7月1日创刊。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为地方国家有关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服务,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服务,为密切党群关系和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服务”为己任。报纸为对开8版,周报。
江淮时报
《江淮时报》于1993年1月1日创刊,同年7月1日经批准公开发行。对开4版,周刊。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主办。办报宗旨是:“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统一战线工作服务”。
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于1993年元月创刊,公开发行。先为对开4版,周3刊,后扩为4开8版,周6刊。由安徽日报社主办。办报宗旨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各方面精神生活需要”。
安徽青年报
《安徽青年报》创刊于1955年6月4日,系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报头为郭沫若题写,4开4版,周报。1960年改为周3刊。1961年2月,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刊。1966年1月5日复刊。半年后,因“文化大革命”爆发,于同年7月10日第二次停刊,直至1979年5月4日才重新复刊。1987年7月1日出对开4版,周刊。1994年对开4版,周3刊。
第二次复刊后的《安徽青年报》仍为4开4版,周2刊。至1985年底,报纸总发行期为1359期,期发行量为9万份左右。该报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以“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体格健壮的一代新人”为己任,是青年人思想、学习、生活和文化之友。以农村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坚持“写青年人,青年人写”的原则。在1991年抗洪救灾的报道中,该报采写的报道《含泪再炸秋家湖》获全国抗洪救灾报道一等奖。
该报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思想教育版,三版为知识版,四版为文化娱乐版。主要栏目有:“社会电波”、“广角镜”、“生活浪花”、“青春卫星”、“青年服务台”、“生活顾问”、“国外青年”、“健美”、“青年文摘”、“高考指导”、“中考指南”、“文史知识”、“作品评介”和“科技珍闻”等。文艺副刊有:“风华”、“百花园”、“处女地”。
该报社隶属共青团安徽省委领导,事业单位,编制22人,实行编委责任制。内设采编组、副刊组、通联组、总编办公室。
安徽老年报
《安徽老年报》曾用名《老年报》。1984年1月创刊,1993年经批准公开发行。4开4版,周刊。办报宗旨是:“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信息,推动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的开展,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报纸由中共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老龄委员会主管,安徽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报社实行全员聘任制,经费自收自支,期发行量达6万多份。
安徽工人报
《安徽工人报》由安徽省总工会于1985年4月5日创办,4开4版,周报。1986年元月起,改为周2刊。1989年元月起,改为对开4版,周2刊。1993年元旦起,推出周末刊《展望》,报纸同时改为周3刊。1994年元旦,又创办月末刊《经济专刊》。办报宗旨是:“以全省各条战线职工为主要读者对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反映职工在“四化”建设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的业绩与风貌,传播工会工作的经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反映职工意见和要求,鸣时代强音,展主人风采,替职工代言,为各界服务。”“求实、写真、匡正、布新”是其编辑方针。
报纸一版为综合要闻版,主要专栏有:“职工圆桌”、“九州了望”、“江淮掠影”、“职工热线”、“江淮新星”等。二版为经济生活版,其中,有影响的专栏“投诉必答”,曾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好专栏奖。三版为社会生活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四版为文艺和广告版。周末版《展望》,坚持把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报道重点,有“热点追踪”、“政策释疑”、“世相七日谭”、“经济看台”、“与你同行”、“文化广场”、“生活百叶窗”等五彩缤纷的内容。创办两年多,已有百余篇文章为海内外报刊转载。月末刊《经济专刊》有较强的参考性,内设的“今日报道”、“经济论语”、“大众话题”等栏目各具特色。
该报创刊以来,有120多篇作品获奖。曾连续多年获全省印刷质量奖,一批编校人员先后获全省先进编辑、校对新闻工作者称号。1991年,由安徽省报协主办的全省专业报读者评报活动中,该报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称号。
该报编制4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6人。
安徽农民报
《安徽农民报》于1952年6月1日创刊。4开4版,周报。1961年3月易名为《安徽日报(农村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刊。1984年7月复刊后,改名为《安徽农民报》,由《安徽日报》社和安徽省农牧渔业厅主办,公开发行。报纸主要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经济信息和各类实用科学技术,传播致富经验,1987年报刊整顿后,《安徽农民报》又恢复原名《安徽日报(农村版)》。读者以农村知识青年、“专业户”、农村基层干部为主要对象。“农村版”一直办到1992年底停刊。
安徽民兵报
1952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区政治部创办《安徽民兵报》。报纸每月4期,8开4版。1954年4月15日奉命停刊,共出版、发行63期。
安徽科技报
1978年12月1日,《安徽科技报》创刊,初为周刊,1987年1月,改为周2刊,4开4版。现为周3刊。
该报是一张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专业性报纸。其办报宗旨是:“面向经济建设(重点是农村经济),兼顾城乡人民的生活和卫生保健;宣传党的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传播实用技术和科技、经济信息,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编辑方针是:“坚持以工农业科技为主,以应用科学为主,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1983年1月,针对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将该报二版“农业版”改为“种植业版”,三版“工业版”改为“多种经营版”,加强了对发展大农业的报道,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该报在全国同类报纸中有影响的栏目“安大夫问事处”,自1978年开办以来,已出1100多期,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2000多个,约95万字,给读者回信1.5万封。1989年该栏目获全国科技报好栏目奖。
该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事业定编35人,其中:主任编辑4人,编辑14人,助理编辑5人。创办前期由省财政全额拨款。1987年后改为差额补贴。1986年广告收入2万元,1994年达40万元。
安徽科技信息报
《安徽科技信息报》于1984年5月1日创刊,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4开4版,周报。1994年6月1日起,改为对开4版,周报。
该报是全省宣传科技工作和科技政策、法规的具有权威性的舆论工具。以“专门刊登最新科技和经济信息、科技成果,提供信息,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为办报宗旨。广泛报道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传播新信息,介绍新动向。重点报道农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介绍农牧业的新品种及栽培和饲养管理技术,农副业产品开发利用和加工新技术,并对市场进行预测。同时,它还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为科技成果转让牵线搭桥。
该报一版为科技要闻版,二版为综合新闻、农业实用技术版,三版为技术和经济信息版,四版为科学副刊、政策法规等。
全社拥有在编人员10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
科技咨询报
《科技咨询报》于1983年1月29日创办,4开8版。报纸以“为科研和生产搭桥;给生产和科研单位提供信息;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该报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技术服务中心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在办报中,一度由于违背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于1987年2月10日被撤销刊号,报社就此解体。
文化周报
《文化周报》原名《安徽文化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创刊于1956年5月1日,是国内创刊较早的文化艺术专业报。办报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文化工作,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原《安徽文化报》为4开4版,创刊4年后,于1960年停刊,1979年复刊。1985年改名为《文化周报》,对开4版。该报一版有“热点透视”、“文化茶座”;二版有“群文人物谱”、“文化局长谈文化”、“企业文化”;三版为旅游、博览、生活专版;四版为艺术专版,内中均辟有许多小栏目。1991年,该报荣获全省公开发行的报纸编校质量一等奖;1992年,获全省报纸编校质量二等奖。该报还是全省规定送中央审读的4张报纸之一。
1994年,报社内设总编办公室、新闻部、文艺部、美术摄影部、群工部,在编人员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具有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
安徽法制报
《安徽法制报》于1983年1月1日创刊,安徽省司法厅主办。初为4开4版,周报,后陆续改为周2刊和周3刊。
该报一版为法制要闻版,内设专栏“钟鼓楼”、“法制纵横”、“反光镜”;二版为经济民事类新闻版,栏目有“恋爱·婚姻·家庭”、“企业与法”、“经济哨”等;三版为刑事治安类新闻版,设固定专版“红绿灯”、“消防与安全”、“社会管窥”等;四版为法律知识版,有固定专版“法制长廊”、“法制文摘”、“案例分析”、“案例通讯”等。星期刊《青天游》,第一版为社会要闻版;第二版为法制生活版;第三版为大千世界版,以刊登法制大特写和长篇通讯为主;第四版为涉法性文艺副刊版。
1994年,该报在首届华东地区报纸评优中,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报纸”,获二等奖。其言论专栏“钟鼓楼”、法律知识性专栏“法律顾问”,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好专栏奖。1992年7月,该报评论文章《必须追究“买主”的刑事责任》,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2届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全社有职工25人,其中有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6人。
体育信使报
《体育信使报》前身是《安徽体育报》,创刊于1956年6月,初名《安徽体育通讯》,1993年改名为《体育信使报》,同时,由4开4版扩大为对开4版,周刊。
该报以“宣传体育,推动安徽体育事业发展”为宗旨。宣传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在体育战线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为安徽争光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在基层兢兢业业工作的群众体育工作者。寓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介绍和宣传娱乐、保健、健身、健美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该报主要版块和专栏设置有:国内外体育版块、HBA版块及棋牌版块、大众体育版块等。主要专栏有“足球天地”、“校园体育生活”、“明星一族”、“热门话题”、“五环微言”、“群体絮语”等。
报社为安徽省体委直属的事业单位,编制20人。内设总编办公室、编采部、经营管理部。全社拥有职工13人,其中:高级编辑1人,主任编辑1人,编辑4人,助理记者1人。
安徽邮电报
《安徽邮电报》前身是《安徽邮工》。1952年10月1日,改名为《安徽邮电》正式创刊,4开4版,周刊。1961年停刊。1964年4月28日复刊。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该报被迫再度停刊。1985年元月1日,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安徽邮电》改名《安徽邮电报》,正式复刊。
复刊后的《安徽邮电报》为4开4版,周刊,全国发行。以“宣传国家邮电政策法规,介绍邮电方面的新技术、新业务,引导邮电市场和消费,反映广大邮电用户的要求、建议和呼声”为办报宗旨。
该社直属安徽省邮电管理局主管。内设总编办公室、新闻部、专刊部。人员编制18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9人。
安徽画报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后于1960年停刊,直至1973年才复刊。它是我省唯一一份以摄影报道为主、图文并茂的大型综合性新闻期刊。以正面报道为主,宣传安徽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及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并向国内外报道安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等。主要专栏有“经济纵横”、“文化与生活”、“人物述林”、“艺术长廊”、“江淮大地”、“安徽与世界”、“社会广角”等。
《安徽画报》为大16开本,40页,国内外发行,期发量1万册,并定期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交换,还赠阅安徽籍海外友人。
该画报曾获“安徽省优秀期刊”称号,其中:《抗洪救灾》专辑获安徽省期刊一等奖。曾获全国期刊印制质量二等奖、“安徽省质量信得过产品”,专栏稿件及设计在华东期刊评选中获多项奖。
安徽画报社隶属于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创刊时仅有10人,1985年后发展到30多人。1994年在职人员达17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
安徽经济报
《安徽经济报》原名《经济日报(安徽版)》,对开4版,周报,1985年1月1日创刊。1987年改名为《安徽经济报》,由经济日报社与安徽省联合创办。1987年底,全国性报刊整顿结束后,该报与经济日报社脱勾,由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主管。1994年扩大为对开4版,周3刊。该报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紧密结合本省实际,组织经济报道,传递经济信息,使其成为省委、省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舆论阵地。报纸主要栏目有;“信息要闻”、“省级领导论坛”、“党政领导抓经济”、“江淮风情”、“每周谈”、“经济工作述评”、“城乡市场”、“新产品之窗”、“经济生活”、“探讨与思索”等。
报社现有工作人员25人。内设总编办公室、记者工作部、广告发行部。
安徽交通报
《安徽交通报》创刊于195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84年7月26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报纸复刊,4开4版,周刊。1994年6月10日,由周刊改为周2刊。平均期发行量5.5万份。该报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提倡短新闻,增加信息量,加强指导性。
报纸一版为要闻版,及时报道本省交通系统的重大事件,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的中心工作报道典型经验等。主要栏目:“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独家话题”等。
二版为经济建设版,报道本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动向、新举措,展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轨迹,描绘当代企业家的风采,提供交通经济信息,预测市场走势,反映市场变化。主要栏目有:“八面来风”、“热点评述”、“说长道短”。
三版为行业管理版,重点宣传依法管理交通,兼顾规费稽征、交通安全和科技教育。重点栏目有:“规矩与方圆”、“焦律师答疑”、“警钟长鸣”、“聊是侃非”等。
四版为副刊版,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着意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重点栏目有:“业余评论家”、“时尚说看”、“处人之道”、“言出无忌”。
从1990年起,该报连续4年荣获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省报协颁发的“报纸编校质量奖”、“报纸印刷质量奖”。1993年,该报刊发的《走出去,前面是个天》的通讯,获全省好新闻评比一等奖。
该报社隶属安徽省交通厅领导,定编20人。内设总编办公室、采编部、通联部、声像部、广告部等。14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7人。
轻工信息报
《轻工信息报》于1984年6月创刊,4开4版,周报,安徽省轻工业厅主办。
该报主要任务是:报道改革动向,传递经济信息,宣传“四化”成果,沟通供销渠道,介绍国家专利,提供咨询服务。报纸一版为改革经验、信息要闻版。设“改革之路”、“城镇短波”、“企业之窗”等栏目。二版主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设“新风”、“有买有卖”、“生意经”、“建议台”等栏目。三版为海外窗口版。设“外引内联”、“样品柜”等栏目;四版有“食品天地”、“消费者之友”、“技术市场”3个专栏。期发量5万份。1986年前为半月刊,1986年后改为周刊。1993年1月,该报更名为《轻工导报》后不久,由于违反国家出版管理规定,将报纸版面卖给湖北省一不法书商,以《大哥大》报名,专门刊登格调低下的作品,受到有关管理部门处罚,并吊销了《轻工导报》的刊号,从此报社被撤销。
富民报
《富民报》于1985年元旦创刊。由安徽省农业经济委员会主办。4开4版,周2刊。期发量一直在五、六万份,读者对象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专业户”、“个体户”以及乡镇企业的职工。主要专栏有:“富民论坛”、“状元台”、“江淮纵横”、“供求信息”、“技术与信息”、“知识与信息”等。文艺副刊为“原野”,副刊名“百草园”。1987年,该报在全国报刊整顿中停刊。
安徽教育报
《安徽教育报》于1991年8月试刊,1993年4月,经批准公开发行。始为4开4版,旬报,后扩为对开4版,周报。系安徽省教育委员会机关报。报纸的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总结推广教育工作改革经验,传递教育信息,为安徽省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服务。报纸的发行对象是:“面向大中小学,重点是普教”。期发量2.50万份。
安徽省新闻图片报
《安徽省新闻图片报》创办于1973年2月,原隶属于安徽省新闻出版局领导。1984年10月,划归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领导。1984年底,该报先后在安庆、蚌埠、铜陵、淮北市和巢湖、安庆、宿县、徽州地区及马鞍山钢铁公司、安庆石油化工公司、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建立了分社。主要任务是:发布图片新闻,积累本省新闻图片资料,同时发行新华通讯社新闻图片,承接广告摄影,并为大型展览会摄制图片。
该社拥有职工42人,内设采访编辑部、彩色摄影服务部、生产发行部、办公室。安徽人口报《安徽人口报》于1988年1月创刊,由安徽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创刊时为4开4版周刊,1991年7月改为对开4版。1993年元月开始出增刊月末版《安徽人》。期发行数约为9万份。报纸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普及优生优育、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恋爱、婚姻、家庭的新道德、新风尚。
群众卫生报
《群众卫生报》于1977年4月创刊,1987年9月经批准公开发行。由安徽省卫生厅主办。办报宗旨是:大力宣传党的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普及医药、卫生科学知识,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党的卫生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期发行量达4~5万份,最高发行量达15万份。
文摘周刊
《文摘周刊》创刊于1981年4月10日,由安徽日报社主办。创刊时为4开4版,1994年1月扩为4开8版。办报方针是:“荟萃全国报刊之精华,兼摘海外读物,介绍百科知识,传播最新信息”。发行量达40万份。
农村周报
《农村周报》是在1982年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主办的《农民服务台》基础上创办的。1984年6月,经批准公开发行,更名为《农村周报》,由安徽省广播电视厅主办,报纸力求办成“政策的讲坛,农民生活的参谋,勤劳致富的帮手,经济信息的耳目,农家生活的顾问”。稿件由省广播电台农村部、《安徽日报》农村部和新华社安徽分社提供,同时选用社会上的来稿。报纸为4开4版,周刊。该报在1987年报刊整顿中,为了减少重复办报而停刊。
安徽人防报
《安徽人防报》于1983年5月创刊,4开4版,月报。内部发行,每月印1万份。办报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人防战备建设的“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16字方针,宣传人防工作的新经验、新事物、新典型。
交通安全报
《交通安全报》于1983年8月创刊,4开4版,旬刊。办报宗旨是:“传递交通管理信息,为驾驶员和交通警察提供服务,重视交通管理事业,提醒道路使用者注意法规和安全”。期发量12万份。
安徽商报
《安徽商报》于1984年7月1日创刊,开始为4开4版,旬报。1992年1月1日公开发行。现为4开4版,周2刊,由安徽省商业厅主办。办报宗旨是:“以商业流通领域的新闻和信息为主,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面向大市场、大流通。”期发量4.7万份,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订有《安徽商报》。安徽新闻出版报
《安徽新闻出版报》的前身是1984年6月25日创刊的《安徽书讯》。1991年2月,更名为《安徽新闻出版报》。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办报方针是:“宣传党的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新闻、出版工作,加强书报刊宣传,提供编、印、发、供信息,反映新闻、出版动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信息时代报
《信息时代报》于1984年6月12日,经批准公开发行,4开4版,周刊,由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主办。报纸的宗旨是:“反映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和商品产供销动态,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经济信息,为工商企业和各级经济主管部门、科技单位服务。”因内容重复,在1987年报刊整顿中停刊。
安徽新岸报
《安徽新岸报》是安徽省劳改局主办的法制教育类报纸。它的前身是50年代中期创刊的《新生报》。“文化大革命”中停刊。1984年12月复刊后,改名为《安徽新岸报》。始为4开4版,半月刊。现为4开4版,月6刊。期发量2.6万份。
安徽电力报
《安徽电力报》于1987年批准创办,周报,4开4版,由安徽省电力工业局主办。办报方针是:“宣传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发展电力事业的指示,宣传计划用电和安全用电。”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农村的广大电工。期发量1.5万份。
改革与信息报
《改革与信息报》于1988年9月10日创刊。1992年之前,为安徽省新闻界、企业界联谊会会刊。1993年起,由安徽省广播电视厅和安徽省新闻界、企业界联谊会联合主办。报纸为4开4版,周刊。以农村和小城镇读者为主要对象。刊登改革开放要闻;传播经济、科技、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信息;宣传改革开放中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推动改革开改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安徽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强新闻界与企业界的联系。安徽保险报
《安徽保险报》于1985年批准创办,4开4版,半月刊。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徽省分公司主办。报纸的宗旨是:“宣传中央和省有关保险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投保单位和投保人服务。”每期发行3万份。
审计导报
《审计导报》于1989年1月28日创刊,由安徽省审计厅主办,4开4版,周报。办报方针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安徽审计工作战线上的模范人物和事迹,介绍审计工作的经验、先进技术,探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报纸发行量达2.8万份。
工商导报
《工商导报》于1989年6月23日创刊,对开4版,周报。由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安徽省总商会主办。它是一张以报道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对象的经济信息类报纸。
安徽消费者报
《安徽消费者报》于1992年10月1日创刊,4开4版,周刊。1994年元月扩为对开4版,周2刊。由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安徽省消费者协会主办。
安徽市场报
《安徽市场报》于1992年7月1日创刊,由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主管,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主办。办报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传递市场信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工矿企业服务,为销售商店服务,为消费者服务。”创刊时为4开4版,周刊,1994年扩展为对开4版,周2刊。
供销合作商报
《供销合作商报》于1992年初公开发行,4开4版,周报,由安徽省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办报宗旨是:“面向基层,宣传党和政府发展供销合作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给基层供销社和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和供销信息,介绍新经验,宣传先进典型。”
国际金融信息报
《国际金融信息报》原名《中银报》,1991年1月创刊,1993年8月16日公开发行。1994年1月1日,更名为《国际金融信息报》。由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主办。办报宗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经济开发报
《经济开发报》于1991年7月1日创刊,1994年公开发行。由安徽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办报宗旨是:“报道经济建设,宣传改革开放,传递经济信息,剖析热门话题,加强企业联络,推动开发事业。”报纸为对开4版,周报。
建设时报
《建设时报》于1993年5月1日创刊,对开4版,周报。办报方针是:“宣传中央和省有关城乡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城乡建设服务。”报纸由安徽省建设厅主管主办。安徽省建材局、安徽省环保局、安徽省建筑业协会、房地产业协会协办。发行对象主要是城乡建设部门和建筑施工单位,期发量4万余份。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