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个体中医
中医在合肥个体行医中,以挂牌行医为多,也有居家为人看病,称“寓医”。还有在中药店堂设案诊病,病人看病后即在药店配方取药,甚是方便。极个别中医兼营药店,称“堂医”。在农村还有一种名为“草医”者,多采用自采、自制的中草药和一些单方、验方、秘方为病人治病。由于草医用药简单,又就地取材,花钱不多,很受农民欢迎。再一种是走方郎中,是一种流动行医者,走街串巷或在集市摆摊治病卖药。这种走方医常打着“秘方”、“祖传”旗号,不乏骗钱误人者。
1949年,合肥有个体开业中医53人,后经组织,多数被安排到街道防治站和吸收到国家或集体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1970年以后,国家提倡多种形式办医,个体开业行医者渐多,到1985年底统计,全市有个体开业中医(师、士)12人。
联合诊所
合肥解放后,原个体开业中医,绝大多数加入医协会,并办起了中医联合诊所。有的中医同西医合作,办中西医联合诊所。1951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卫生事务所,通过医协会对联合诊所进行管理,并分配联合诊所承担所在区域防疫、保健工作任务。50年代初、中期,群众欢迎联合诊所,认为联合诊所医生技术好,看病有把握,医生能随请随到,重大病症采取会诊,不误病人,药价有规定,不乱收费。
1956年,合肥市各联合诊所被改为市辖区第一至第四医疗站。1957年,成立合肥市医疗站管理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派干部担任管委会主任,并选举产生管委会其他成员。这种将各联合诊所由小集体经济性质改为大集体经济性质,为当时安徽省卫生系统最早进行的医疗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当时参加医疗站管委会的联合诊所(门诊部)有11家,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共83人,集体资产(含药品、器械)3万余元,以管委会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1964年,市医疗站管委会投资兴建一所小型综合医院。1970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市医管会被撤销,各医疗站分别下放所属区,改为街道防治站。
搜集整理民间药方
1954年,合肥市首届中医座谈会期间,全市搜集中医单方、秘方、验方200多种,中医藏书3部。1959年,全市开展人人献计、个个献宝的采风运动,其间共搜集单方、验方、秘方和名医遗著34309件。其中有肥东刘正贵献出的祖传8~9代的颈项瘰疬秘方。这些单方、秘方、验方的特点是:经济、简便、疗效好、花钱少。当时,市卫生局组织专人对搜集到的单方、秘方、验方进行审查整理,有的被编人《医药卫生资料选编》,有的已整理刊印成《单方验方汇编》。1959年,市卫生部门组织中医鉴定小组,筛选出单方、验方、秘方370多则,分科汇编成册,作为献给国庆10周年礼物。
“一根针一把草”运动
1971~1977年,合肥市卫生界开展运用银针、草药防病治病的运动。即“一根针一把草”运动。在此运动中,农村赤脚医生率先实践,运用针灸和中草药,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花钱少、效果好,深受贫下中农欢迎。不少下放在农村的城市巡回医疗队的医务人员,亦参加新针、草医、草药研究推广小组,给赤脚医生辅导技术,介绍用新针、草药防治疾病的方法。当时,这一运动受“左”的思潮影响,有些人民公社出现所谓“领导干部带头采,学校师生集体采,药农带徒专门采,医生出诊随手采,社员上工随时采,对照书本找着采”的采药局面,不适当地夸大了针灸、草药作用,1980年后渐被纠正。
发展中医医疗
吸收中医1954年,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卫生厅党组《关于吸收中医师参加公立卫生机构工作的计划》精神,合肥市卫生系统首批吸收安排14名从事中医工作7年以上,通晓本科学术,有较丰富的医疗经验,能单独解决本科比较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或从事中医工作5年以上,通晓本科学术,能独立进行诊治工作,有一定的实际经验,或对某一种疾病有独特专长、临床经验丰富的非公立医疗单位的中医为合肥市人民医院正式医生。其中有4人先后被推选为省、市人民代表,2人被推选为省、市政协委员。至1959年,合肥市共有75名非公立医疗单位的中医,被吸收进入公立医院工作。
1979年,根据中共中央(1978)56号文件指示精神和国家卫生部、劳动总局关于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合肥市第二次吸收非公立医疗单位的中医中药人员到全民所有制中医药机构工作。其中,有3名中医被输送到安徽中医学院工作,4名被吸收到市卫生系统工作,5名被吸收充实到县区医院工作。
1982年,合肥市卫生系统在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对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工作进行改进:1.要求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以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理、法、方、药并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特色的病历,统一中医病史记录书写格式;2.扩大中医诊疗科目;3.开设中医家庭病床,对中风偏瘫、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痔瘘术后康复等病人,实行送医送药上门;4.办好中药房和中药制剂。1985年统计,合肥市辖医疗机构中,共有在职中医861人。
中医带徒1957年,合肥市医疗系统首批招收中医学徒10人,由9位老中医采取传统方法带徒授业,3年出师。1961年,第二批招收中医学徒29名(含4名中药学徒)。
合肥市实行中医带徒,做法和要求主要是:1.做好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宣传教育,批判不准或限制中医带徒的错误思想;2.凡公、私立医疗机构与个体开业中医,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或对某种疾病确有专长,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中医师,可为师资;3.凡具有初中文化水平,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政治思想纯洁,身体健康,本人自愿学中医的,年龄在16~35岁的男女青壮年,均可为徒;4.按照中医习惯,采取边学习、边临床、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集体上课,分别辅导,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把老师的学术和经验继承下来为前提。内、妇、儿、外等科,学徒期一般为3~5年,针灸、正骨、眼、喉专科,学徒期一般为1~3年;5.老师的报酬,按照旧例,协商决定。学徒待遇,主要解决学习期中的生活费。此外,规定师徒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包教包学合同,报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卫协会审批。学徒在学习期满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或考试及格,发给证明书,准予行医。
合肥市上述两批中医中药学徒,在经过4年(中药3年)学习实践后,经合肥地区中医学徒考试委员会组织进行统一考试、鉴定,合格者都由卫生部门安排在国家或集体医疗机构中工作。这批学徒,由于跟师临床时间较长,通过亲灸口授,对老师的专长经验学得较多,领会较深,实际操作技能亦较熟练,绝大多数在中医临床医疗方面能发挥中医专长,并逐步发展成为医疗单位的中医骨干。
中医进修班1956年7月,合肥市卫生局举办为期半年的中医进修班,参加进修的有不同年龄的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中医26人。该班由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深医师任教。重点学习《内经知要》、《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和《温疡条辨》等4部经典著作。学员们经过学习,在中医理论和技术方面,均有提高。中医学术与技术
中医内科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市省、市级医院中医人员中涌现有众多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合肥老中医陈粹吾,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倡导中西医汇通,注重扶正,其遗留的医案被编成《陈粹吾医案选》。老中医高翰府,擅治泌尿系统疾病,其所撰《论治乳糜尿》、《地榆苦酒汤治疗妇女血尿》、《中医治疗顽痰怪症》等论文,先后刊于《安徽学报》、《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其还另撰有《简明温病学》、《温病三字经》、《高翰府医案选》、《药性歌诀二百四十味》等著述。老中医方建光,善于辨治内科疑难杂症,曾撰有《乌柏根治晚期血吸虫病疗效观察》论文。由他主持的“慢性肾炎分型论治”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老中医查少农,不仅精医善疗,且著述甚丰,曾著有《新针灸治疗学》、《针灸疗法入门》、《单方草药选编》等书。老中医胡超赢,精通医典,1960年春奉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参加编撰养生学教材,并授命承担养生学文献整理。其主要著述有《试谈动脉相兼》、《中医养生学》(2卷),并主编《中医养生学选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黄养田,以内科杂病见长,撰有《以银翘散为主对肺炎疗效观察和体会》、《对肾阴、肾阳和命门的几点看法》等论文及《验方》、《医案》、《诊余札扎记》等著述稿。
中医外科安徽省立医院于1956年创立中医外科,由该科副主任医师吴香山所献祖传秘方黄连烫伤膏,对治疗烫伤、烧伤,具特殊疗效。
中医妇科合肥中医妇科曾涌现有众多较有医技的医生。中医妇科医生杨新吾,17岁行医于合肥,前后达55年,为巢县峏山杨氏妇科传人,是杨氏妇科学术的代表人物。杨新吾在医术上,师其家法而不泥,认为“女子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治女子之病,当着重调气”。其研制出的“引血归经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姜炭香砂饮”,治疗陈旧性子宫外孕;“土木丁丹消癌汤”,治疗子宫颈癌;“润玉膏”,治疗宫颈糜烂等,均取得显著效果。
中医儿科合肥市中医儿科医师金容甫,善采各家之长,甚重辨治,为合肥市中医儿科代表人物之一。其所撰《芥牛杏郁合剂治疗百日咳》、《急、慢性肾炎治疗经验》等20余篇论文,先后于《中医杂志》上发表。其遗著《金容甫医案话选》,已整理成稿。
针灸、推拿科1971年,安徽医学院筹建经络研究组,1974年发展为经络研究室,1978年,正式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经络研究所,成为安徽省针灸经络研究基地。1961年,安徽省卫生厅举办首次推拿培训班,后于1966年又举办国术推拿学习班,为合肥市各医院培养了一批推拿专业人才。70年代中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推拿科。1982年,安徽省和合肥市先后成立推拿专业委员会,开展推拿学术研究活动。1985年,合肥市针灸推拿医疗已发展形成儿科推拿、成人推拿、康复推拿及器械牵引、气功推拿等专科。
上一篇:第一节 西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