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兵事纪略
一、太平军转战肥西
1853年(清咸丰三年)12月11日,太平天国春官丞相胡以晃,秋官丞相曾天养,统率大军自安庆、舒城起程,进军庐州,暮抵上派河。挫署安徽巡抚刘裕珍所派之勇,挥师继进。次日黎明,兵临庐州城下。清军多次增兵庐州,均为太平军所败。次年1月14日,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被太平军击毙。此时,合肥西、南乡皆为太平军占领,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太平军。
1855年,清军围攻庐州南门外太平军营垒,庐州与天京(南京)联络受阻。4月11日,太平军2000人自无为、庐江经三河驰援庐州,与清军激战后败退。24日,太平军2000余人自安庆增援庐州,于肥南丙子铺扎营,被清将和春派兵攻毁。同日。天京援军二三千人赶到境内烟墩集南数里处扎营。次日,又被清将郑魁士部攻毁。4月底,庐州太平军在肥南二十埠两次筑垒,清军来攻,毙其佐领瑞祥。以后数月,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多次交战,互有胜败,11月10日,庐州为清军所陷,太平军退出庐州,改守三河。
1856年,清将和春多次派兵进攻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蓝成春率部与其激战,顽强坚守。9月15日夜,和春亲自督战,猛攻三河。太平军反击失利,退守上派河,三河失陷。清军再攻上派河,太平军将领秦标盛,指挥张大有,检点吴士政等被俘杀,上派河被清军攻占。
1857年2月,太平军收复庐江、舒城后,攻复三河。此时,淮北捻军也向庐州一带发展,常与太平军联合作战。11月初,太平军与捻军自三河、桃溪攻中派河、上派河,皆未克。绕道进至二十埠,筑垒7座,与清军郑魁士部交战。太平军水兵亦从巢湖袭击施口,被清军阻回,败于孤山。太平军、捻军三路兵皆受挫退回。11月中旬,太平军自桃溪攻占上派河。同月,清将郑魁士督同副将萧开甲、总兵扎隆武、副都统麟瑞、团练首领周盛波等水陆并进,复陷上派河。庐州知府马新贻率兵攻占丙子铺。太平军退守三河、舒城、巢县。
1858年8月11日,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统率大军自潜山、舒城经三河北上,进军庐州。8月22日,击败二十埠、十八岗、城南、城西清军,毙敌总兵副将萧开甲、知府武成功,伤副都统麟瑞。署安徽巡抚、布政使李孟群军数千人一触即溃,向官亭、长城(今长镇)败逃,太平军遂收复庐州,并派兵在肥西境内清剿团练,安抚百姓,再置乡官。
1858年9月下旬至10月间,湘军乘太平军东下之机,东犯安徽,连陷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直指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吴定规一日五文向陈玉成告急。10月下旬,陈玉成攻占六合,旋即返师回援,并奏准天王约李秀成同来。11月3日,浙江布政使、湘军悍将李续宾率马队2营、步兵11营,7000余众,连同长夫近万人,逼进太平军屯聚米粮军火之地三河。7日,李续宾采取攻势,命丁锐义等攻河南大街老鼠地之垒,黄胜日等攻东北迎水庵、水晶庵之垒,李续焘攻西南储家越之垒,自率湘中、湘右等营三面策应。太平军凭垒猛拒,守城太平军亦出城接应。血战竟日,三河外围太平军9垒皆失,但伤毙敌军1000余人。同日,陈玉成统率大军进抵三河南30里金牛镇、白石山一线,连营数十里,包抄清军后路。太平军庐州守将吴如孝奉命南下,堵截清军西路,断敌舒城、桐城援军。三河外围之战硝烟未散,敌军即谋攻大城。由于滔滔河水绕城而过,只有陆军而无水师的李续宾不能接近大城,只能“依河据堤为守”。8日,李命当地团练于上游丰乐镇旁筑坝截断三河水源之后,虽能涉水攻城,但贻误战机。太平军6000余人已乘舟飞渡巢湖赶至三河,城守已固。清军猛攻两日,徒劳无功。11月13日傍晚,陈玉成大队从金牛镇、白石山一线下压,并派出小部队骚扰敌人,引蛇出洞。清军从三河“堤上望之,数十里间,只见人头攒动”。11月14日,李续宾命李存汉率轻骑迎击于樊家渡,不利败退。夜半,又命杨得武、彭友胜、丁锐义、刘人仁和各出六成队,马步并进,往攻金牛镇,又命金国琛,毛有铭率部相助。行15里,于五更至王家祠。太平军出大队迎击,“以数支包抄,数支搦战”;“用锅埋平沙下,马出踏足穿锅中”,湘军刘仁和等率领的亲兵和马队,悉为所擒。失去马队掩护,清军大乱。11月15日黎明,大雾弥漫,咫尺莫辨。陈玉成率大队乘大雾从樊家渡、王家祠堂杀出,将清军左、中、右三路各营阵脚冲开。是日早,李秀成大军进至白石山,闻金牛一带炮声不绝,遂引本部人马向三河而来。陈玉成军知后军已到,勇气倍增,直前冲击。清军左路游击李运洛营先溃;运同丁锐义,参将张嵩龄等继溃,员弁勇丁伤亡过半,队伍星散,有少数被三河附近乡民擒杀。日中,李续宾领亲兵往救,而守城之太平军则分股从大城冲出,与援军前后夹攻,将李续宾困在垓心。李左奔右突不能进,日暮还营,损失惨重。太平军如墙进逼,将清军分割包围。其时,李续宾对其部众已失去控制。是夜二更,李续焘、彭祥瑞率残部越垒夺路溃逃,太平军入据其垒。为绝清军溃逃之路,陈玉成连夜派出小部队,在乡官引导下,急驰丰乐镇,击毙团练首领,掘毁李续宾命团练所作之坝,滔滔河水复归三河。李续宾惊呼:“今败矣!”是时,李存汉率所部忍饥苦斗,死者300余人;丁锐义所部死伤甚众,二人皆携残兵逃入李续宾大营。太平军察知李续宾所在,群聚围攻。当夜三更,李续宾乘月明时突围,太平军奋力截杀,李续宾陷泥淖中,被太平军击毙于三河镇西胡疃圩(一说投水自尽)。孙守信等残兵败将,龟缩于李续宾残垒之中。陈玉成遣使投书劝降,孙等顽拒。太平军环围待其自毙。11月18日,清军弹药、水米俱尽,太平军攻克其垒,斩孙守信、丁锐义等。李存汉重伤杂太平军中混出重围,逃往桐城。三河之战,歼灭湘军精锐6000余众。太平军乘胜南进,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迫使湘军从安庆撤围,一举扭转太平天国自“杨韦”之乱的危困局面。
附:太平军三河大捷形势图

1859年3月,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率军攻复六安,旋即挥师东下,进攻官亭、长城镇一带李孟群军。太平军庐州守军也出城夹击。19日,陈玉成督军猛攻清军营垒,破副将邓清和知县李孟荃两营,斩参将潘罗成、知县高土申卫、县丞李伦田、守备马锡禄和朱自清。邓清和李孟荃率残部与李孟群会合后,坚守大营。次日,陈玉成部及庐州守军夹攻李孟群军。攻毁李军大营,毙敌4000余众,生擒李孟群,押至庐州处死。
1860年1月,太平军陈玉成部进攻花子岗。合肥知县英翰与外委解先亮率团练增援清军,败太平军于小河湾。清军乘机攻占雷麻店、吴家山口、黄泥滩等地。8月,陈玉成率部北攻寿州,又西攻六安州,皆未克。其中一部攻境内金家桥,为道员李元华、同知潘鼎新、千总刘铭传团练所败,太平军退守舒城。次年12月,三河为清军攻陷。
1862年2月,清将多隆阿率部自舒城经花子岗,进军庐州。进抵上派河后,步步为营,渐次向庐州逼进。22日,总兵雷正官移营二十埠,副都统温德勤克西率马队屯扎大蜀山。3月1日,清军焚毁太平军设在大西门买卖街。4日,攻毁大西门、大南门太平军营垒4座,逼进城区。10日,袁甲三率清军自肥东进抵城北,庐州处于清军合围之中。5月12日,陈玉成领亲兵佯攻东门外清军。旋即循城北向,渡过板桥河,突破清营,奔寿州一路撤退。次日,庐州失陷。至此,肥西南再无太平军活动。
二、革命武装斗争
1933年5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游击队袭击程店、双枣树、神灵沟3个团防局,缴获步枪20多支。
1934年6月23日,合肥中心县委游击队30多人,自庐江向肥西丙子铺一带转移。是夜,抵达严店附近韩田上村,择地宿营,遭国民党军第十一军1个营,合肥县自卫大队及严店乡团防局近千人包围。此时,正在附近参加中心县委会议的游击队指导员颜文斗,为掩护县委安全转移,立即回队,指挥战斗,率部突围。次日凌晨,游击队抵达巢湖沿岸周家墩一座破庙附近,复遭民团和黄枪会包围。游击队迅即撤至破庙坚守。敌人放火烧毁破庙,颜文斗等16人在昏迷中被捕,后被押送到六安杀害。
1935年春,孙仲德率领皖西北游击大队攻打焦婆店、聚星集、五十埠联保办事处和严店团防局,毙敌25人,俘敌5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接着又连夜奔袭众兴集团防局,烧毁敌碉堡1座,击毙民团团长以下数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
6月20日,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攻破魏守殿圩子,缴获步枪7支,并击溃安徽省保安队及民团武装的增援,毙敌11人,缴获长短枪25支。次日,游击师又袭击防虎山凤凰尾和烧脉岗团防局,毙敌2人,俘敌7人,缴获步枪8支。
9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100多人,在国民党军队追剿下,自舒城转移到肥西邱陂寺,遭合肥县保安队及民团武装包围。游击师集中火力,打开缺口,突出重围。当突围部队抵达黄渡时,受派河阻隔,复与追击之敌交战。激战中,大部分战士牺牲和失散,剩下20多人在群众掩护下脱险。
三、抗日战事
1938年6月,日军向花岗一带扫荡。数百名群众将单独进村扫荡的6名日军全部打死。
7月,日军夜宿花岗附近青阳庙,群众趁其熟睡之机,偷取步枪11支,送给游击队。次日,日军2人在青阳庙附近村庄追逐妇女,被群众打死1人,活捉1人。
7月,日军到上派河一带扫荡后,夜宿上派河。马长友率民枪队40多人,袭击日军宿营地,俘敌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5支。
7月,日军到烟墩集抢掠,受孙家寿民枪队袭击,当地数百名群众手拿刀矛、铁叉,从四面八方赶来助战,将11名日军全部打死,缴获步枪11支。
7月,日军骑兵30余人自董岗去丰乐扫荡,朱其厚率民枪队70多人,在日军骑兵必经之路方桥两侧设伏,击毙日军10余人,缴获步枪11支。
7月,日军数人到三河镇葛家村抢掠,四周群众赶来,将其全部打死。
8月,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二路军在合六公路炸桥毁路,断敌交通,阻止日军向西进犯。下旬,日军汽车数十辆沿合六公路西犯。第二路军用太平天国时铸造的火炮轰击日军辎重部队,接着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手榴弹队、短枪队全线出击,击毙日军甚众,缴获汽车20多辆及大批军用物资。不久,重庆《中央日报》以《安徽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大捷》为标题,报道第二路军在合六公路重创日军的消息,安徽省政府也传令嘉奖。
8月,舒六合抗日游击队在合安公路伏击日军,毙敌数十人,炸毁汽车1辆。
8月,新四军四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七团(以下简称七团、八团)一营在三河镇下游老龙坝两侧,伏击日军板井支队巢湖守备队汽船1艘,全歼日军70多人,缴获步枪、轻机枪70余支(挺)。9月1 1日,八团在合六公路伏击300多人的日军辎重部队,激战3小时,毙敌160多人,伤敌数十人,缴获步枪128支,战马6匹。八团牺牲7人,伤16人。此后,八团撤离合六公路,进至大潜山、农兴、烧脉岗、程店、丰乐、三河等地,配合抗日游击队,剿匪安民。12日夜,七团一营在合安公路花岗附近伏击日军汽车150辆,击毁51辆,毙敌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13日,七团三营在合六公路小蜀山附近四十铺,炸毁日军汽车10辆,击毙击伤日军27人。同日,日军1000多人自合肥沿合六公路西犯,七团三营在小蜀山三向庙附近袭击日军后尾部队,击毙击伤日军145人,俘敌1人,缴获步枪9支,军旗3面。15日夜,大批日军骑兵在南岗附近露营,搭营数十座。七团三营选派数十名战士,潜入敌营,投掷手榴弹数十枚,炸毁帐篷数座,炸死炸伤日军近百人。因地形对三营不利,战后迅速撤离。16日夜,七团一营再次于花岗附近伏击日军汽车40辆,毙敌33人,截获汽车5辆,缴获汽油150箱及其它军用物资。10月10日,七团三营在刘老圩附近袭击日伪军200余人,激战3小时,毙敌98人,俘敌30人,缴获步枪、轻机枪100多支(挺)。至此,新四军七团、八团先后在肥西南作战13次,毙敌500余人,伤敌300余人,击毁和缴获汽车70多辆,缴获步枪、轻机枪400多支(挺),战马21匹,军旗11面及一大批军用物资。10月中旬,七团、八团撤离肥西,继续东进。
10月,舒六合抗日游击队100多人在花岗附近设伏。次日凌晨,日军汽车3辆自合肥开往桃溪,当汽车进入伏击圈时,游击队拉响集束手榴弹,炸毁汽车3辆,毙敌20多人。
1939年3月,日军400多人自合肥向聚星、防虎一带山区扫荡。国民党军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率领300多人尾随日军背后。是日夜,日军驻扎防虎街。次日拂晓前,龙炎武率部占领防虎街西北小山头,用六○炮轰击日军宿营地,炸死日军7人。日军受到袭击后,迅即集结队伍向龙炎武部反扑,双方激战1个多小时。此战,击毙日军50多人,龙炎武部有13名官兵阵亡。
9月,合肥县县长唐庆甫(唐晓光)、军事科长(共产党员)田兰田率县常备大队等地方武装数百人,配合四一四旅1个团,于拂晓前包围紫蓬山周新街日军据点。黎明时分,唐庆甫率部摸掉伪军岗哨,冲进伪乡公所,将30名伪军全部缴械。接着四一四旅某团用迫击炮将日军碉堡摧毁,继而发起冲锋。此战,击毙日军60多人,伤10余人,缴获步枪、轻机枪50多支(挺),残敌匆忙向合肥方向逃窜。
10月,唐庆甫率合肥县常备大队,配合国民党军第十三游击纵队季光恩部3个团,采取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的战术,乘黑夜包围烟墩集日军据点。战斗开始时,唐庆甫率常备大队将据点外几十名伪军消灭,季光恩部用迫击炮、掷弹筒摧毁日军碉堡。战斗从拂晓持续到早上7时许,击毙日军60多人。残敌不支,向西溃逃,途中被埋伏部队一举歼灭。此战,全歼日军 100多人,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2挺。至此,日军设在肥西境内2个据点全被拔除。
1940年1月3日晚9时,日军驻合肥警备司令三浦中佐,率2个中队出德胜门向南,经姚公庙、十八岗、二十埠,到达桃花城后,转西经燕窝张、蛟头陂,绕过烧脉岗,向农兴方向进犯。4日拂晓前,日军抵达农兴集附近周草圩时,被巡逻圩丁发现。在此赴宴未归的国民党军四一四旅旅长郭少文得知有大批日军进犯,迅即派警卫员从圩沟泅渡,奔农兴乡公所打电话,向驻聚星集的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告急,同时,将不足20人枪的警卫员和圩丁,重点布防在正面碉楼底层和门楼两侧,以近战坚守,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天明后,日军用六O炮轰击碉楼并分兵攻占农兴集。不久,周草圩正面两座碉楼二、三层相继被轰塌,圩内有数间草房被炮弹击中起火,郭少文仍坚守待援。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接到告急电话,立即命令驻张祠堂、陈祠堂、新农集等地八二三团火速奔赴农兴集、周草圩,围歼日军,解郭少文之围;并电令驻四十铺安徽省保安第五团和驻上派河合肥人民抗日自卫军向蜀山、农兴之间运动,断敌后路;电请驻肥东新四军江北胜利支队,或佯攻合肥火车站,牵制日军,或在城西设伏,阻敌援军。龙炎武作完军事部署,乘马疾驰农兴。此时,八二三团已与日军在农兴集外围交战。龙炎武立即命令强攻农兴集。部队迅速突至街道,与日军展开巷战,歼敌大部。残敌不支,退出农兴集,向周草圩溃退。在农兴集战斗打响的同时,八二三团派1个多营的兵力攻击周草圩外的日军。郭少文率警卫员、圩丁从圩内出击。日军受内外夹攻,支撑不住,丢下数十具尸体,向大蜀山溃逃。从农兴集逃出的数十名日军与三浦会合未成,全部被击毙。农兴集、周草圩战斗一结束,龙炎武立即率部尾追三浦残部。下午,日军退至双庙大郢附近时,日机1架前来助战,向追击部队俯冲扫射。日军趁龙旅因空袭而稍缓追击之机,仓惶东逃。日军至复兴集附近时,受先期到达的省保安第五团阻击。省保安部队着黄色军服,与日军服色相似,致使日机多次盘旋,难辨敌我,不敢盲目射击,不久掉头飞走。日机消失后,龙炎武命号兵发出冲锋号令,龙旅及两侧友军向日军发动进攻,击毙三浦。下午4时25分,日军全部被歼。晚8时许,日军联队长市川率近百名日军出合肥大西门,企图寻救三浦。10时,日军抵达十里店,受到新四军江北胜利支队伏击,市川及数十名日军被击毙,残敌逃回合肥。5日上午,日军少将小琦率数百名日军自蚌埠抵达合肥,并在城西五里墩一线布防。中午时分,日军用山炮轰击龙旅阵地。龙炎武命炮兵还击,炮弹轰倒日军了望台,小琦从台上摔下跌死。农蜀之战,歼灭日军500余人,其中将、佐级军官各1人,尉级军官多人,缴获六O炮数门,轻机枪数挺,步枪300多支及大批弹药。
1941年5月10日凌晨,驻岗集日军2个中队向肥西长岗店进犯,拂晓前进入长岗集,受国民党军五一六团三营猛烈反击。日军受到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便夺路回逃。三营官兵跃出工事、掩体,围歼日军,经过激烈战斗,大部日军被歼,有几十名日军突围后逃至长岗店东大土窑,据守窑洞,负隅顽抗。在长岗店战斗打响的同时,留守在高刘集的五一六团一部,在蓝营长率领下,火速赶来增援,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蓝营长率领拦击日军后续部队,另一路赶到长岗店,会同三营聚歼残敌。此战,歼灭日军280余人,俘敌4人,缴获各种武器200余件。战斗中,蓝营长等42名官兵阵亡。1942年2月,日军再犯长岗店,受五一六团奋力反击,将日军击退。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积积配合友军作战,沿途堵截,毙敌百余人。
1943年4月30日,徐树林抗日自卫队50多人枪,在四十井附近龙王庙与日军展开血战,击毙日军10余人。因驻中派国民党军队和四十井乡自卫队违约未援,这支自发性抗日武装除2人受重伤幸存外,全部阵亡。
附:日军暴行
1938年(民国27年)5月,日军侵占合肥后,派兵侵占境内二十埠、烟墩集、上派河、三河、丰乐等水陆交通要道和重要集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月,日军包围烟墩集,杀害群众60人,烧毁松树湾、上张岗、上王岗、余小郢、周小郢等十几个村庄。
6月,日机数架,自东北方向入境,轰炸上派河、三河,投弹10余枚,炸死数十人,伤百余人,毁房数百间。
6月,日军侵占三河,当天在街上开枪打死群众50多人,轮奸妇女50余人。下旬,三河居民王文杰躲在杨婆圩心,被2名日军发现,当活靶打死。日军在三河码头抓住9名船工,用剌刀挑断气喉,将其全部杀害。
7月,日军水陆两路并进,包围三河南2个村庄,抓住18位守村老人,用剌刀穿喉杀害17人,至重残1人,又放火烧光2个村庄。同月,日军在二十埠抢劫后,烧毁鹿大郢、老母猪地、马郢、竹墩、彭郢、张槽坊、许湾等数十个村庄。
7月,二十埠上古村一对年轻夫妇逃难,躲在荒郊塘埂下,被日军抓住。日军杀其夫,奸其妻,奸后用剌刀挑割下身,将其杀害。
秋,日军自合肥沿合六公路向西扫荡,烧毁沿途大多数村庄及官亭、金桥2个集镇。
11月,日军自桃溪沿杨(小店)桃(溪)公路向西扫荡,烧毁沿途大多数村庄及山南馆。
12月,日军自合肥沿合安公路向花岗扫荡,烧毁沿途20多个村庄和花岗集镇3000多间房屋。日军沿途强奸轮奸妇女数十人。小花园村姓孙的年轻妇女被5名日军轮奸,数日后死去。
冬,日军合肥警备司令古三郎,把抓去的200多名群众用铅丝穿手心、穿锁骨,押到南门外放狼狗咬,用剌刀捅,将其全部杀害。
1939年3月,日机数架自东北方向入境,轰炸聚星集、周老圩、雷麻店等集镇,投弹数十枚,炸死数十人,伤百余人,毁房数百间。
1940年1月2日,日机1架自东北方向入境,在南分路、周老圩、农兴集一带上空盘旋侦察,向周老圩投轻型炸弹1枚,毁房8间。
1941年4月,日机3架自东北方向飞抵三河上空,投弹4枚,炸死8人,毁房数十间。
四、解放战争
1945年9月,国民党军队追剿淮西独立团,杨效椿、彭济五率领独立团和区乡游击队转移到定远县吴家圩。次年3月,返回淮西,坚持敌后武装斗争。
12月,新四军第二、第七师奉命北上山东解放区。随之,国民党军一七一师、安徽省保安师和皖北游击第十纵队占领巢湖南北广大地区。在肥西境内,国民党军队对雷麻、焦婆、三河、中派、山南、大潜山等地老游击区抗日干部和群众进行搜捕和迫害;在三河、官亭、高刘等地设立“调查室”、“自首处”,专门搜捕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境内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遭到严重损失。
1946年6月上旬,中共寿六合霍工委和游击队80多人,自六安县转移到肥西井王店附近牛尾山。是夜,六安县保安队数百人追袭而来。游击队发现敌情,迅即撤至牛尾山头,并派1个班带着机枪在山下设伏。敌人进村扑空,旋即向牛尾山追击,刚到山脚下,受到游击队伏击,山上队员也从两侧夹击。敌人受到突然打击,支持不住,溃散奔逃。此战,打死打伤敌人50多人,游击队无一伤亡。战斗结束后,工委和游击队连夜转移到长镇附近徐家圩。
7月,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定皮钧、政委徐子荣率部东进,途经肥西,将金桥、官亭、高刘等乡镇武装全部解除。
1947年3月1日,寿六合霍县总队二打高刘集,击毙大恶霸王栋臣,镇压乡公所警卫股长刘学凡,缴获步枪50多支。
9月9日,人民解放军三纵七旅二十团挺进肥西,在井王、官亭、雷麻店等地开展游击活动,其三营在防虎山截击六安县逃亡官员及自卫队一部,俘敌百余人。
同月,人民解放军三纵八旅二十三团1个营,在合安公路花岗附近截击国民党军辎重部队,俘敌百余人,缴获重机枪6挺,八二迫击炮2门,汽车1辆。残敌向合肥逃窜。
1948年5月,肥西支队袭击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师一部,营救出被抓去的30名妇女,缴获长短枪45支,子弹1箱。
1949年1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国民党军六十八军2个团南逃。合肥支队、肥西支队、六合办事处独立营全力以赴,围追堵截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残部。随之,县境国民党区乡武装组织相继受编。同月24日,肥西全境解放。
五、清剿股匪
1949年3月,境内出现国民党军队残余武装股匪26股,1300余人。
7月,解放军驻县剿匪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对县境武装股匪进行清剿,毙匪25人,俘匪65人。
8月13日,县独立团警卫排长李友三等9人叛变,勾结九路军匪首沈子峰,里应外合,夜袭县独立团团部周老圩,打死副政委张子玉等3人,抢去步枪130余支,轻机枪1挺,六0炮1门,子弹2万余发,炮弹8发。次日,巢湖军分区司令员马长炎率巢湖基干团驻县剿匪,在农兴集南道士山包围袭击周老圩的武装股匪,毙匪100余人,俘匪39人,夺回被抢去的武器弹药。
9月,皖北军区警备一旅二团在南岗乡毙匪41人,缴获步枪31支,轻机枪1挺。22日,肥西剿匪指挥部1个营包围防虎山柳树庄股匪,摧毁碉堡2座,毙匪首解光荣等3人,俘匪首解光发等32人,缴获长短枪32支。继而又在孙大郢、东湾等地歼股匪一部。
10月,警备二团在各区干队配合下,作战10次,毙匪4人,俘匪副专员郑良甫等91人,匪营长孟凡舟等85人投诚。缴获步枪123支,手榴弹117枚,子弹7600发,望远镜1架,追回耕牛13头。
1950年6月,警备二团在王拐岗击毙匪团长孙甫东,俘匪11人,缴获步枪9支。
7~8月,警备二团先后作战数次,毙匪2人,俘匪77人。其中生擒“江北反共救民合肥独立大队”大队长丁家胜、副大队长戴仁兆。
11~12月,警备二团消灭“鄂豫皖边区反共游击队”、“华中人民反共军第五纵队”、“长江上游挺进军第一纵队”等股匪,俘匪副司令、团长、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33人,县境武装股匪基本肃清。
六、平息暴乱
1957年4月1日上午,肥西、舒城两县交界处的龙潭(肥西县)、柏林乡(舒城县)发生以韩必贤、程千云为首的反革命武装暴乱。肥西、舒城两县民兵和民警前往围捕受挫。下午6时,安徽省军区四十二团2个排接到命令,赶到县境孔家桥,围歼暴徒。7时许,部分暴徒被抓获,其他暴徒越过谢河,逃窜到舒城县境内。4月2日,六安军分区在肥西、舒城、六安、庐江4县交界地区组织民兵,控制交通要道,封山搜捕。民兵围捕暴徒10人,配合部队、公安部门捕获15人。4月3日,参加暴乱的36名暴徒(除击毙、自杀外),全部落网。此后,又抓获与暴乱有关罪犯15人。
1853年(清咸丰三年)12月11日,太平天国春官丞相胡以晃,秋官丞相曾天养,统率大军自安庆、舒城起程,进军庐州,暮抵上派河。挫署安徽巡抚刘裕珍所派之勇,挥师继进。次日黎明,兵临庐州城下。清军多次增兵庐州,均为太平军所败。次年1月14日,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被太平军击毙。此时,合肥西、南乡皆为太平军占领,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太平军。
1855年,清军围攻庐州南门外太平军营垒,庐州与天京(南京)联络受阻。4月11日,太平军2000人自无为、庐江经三河驰援庐州,与清军激战后败退。24日,太平军2000余人自安庆增援庐州,于肥南丙子铺扎营,被清将和春派兵攻毁。同日。天京援军二三千人赶到境内烟墩集南数里处扎营。次日,又被清将郑魁士部攻毁。4月底,庐州太平军在肥南二十埠两次筑垒,清军来攻,毙其佐领瑞祥。以后数月,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多次交战,互有胜败,11月10日,庐州为清军所陷,太平军退出庐州,改守三河。
1856年,清将和春多次派兵进攻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蓝成春率部与其激战,顽强坚守。9月15日夜,和春亲自督战,猛攻三河。太平军反击失利,退守上派河,三河失陷。清军再攻上派河,太平军将领秦标盛,指挥张大有,检点吴士政等被俘杀,上派河被清军攻占。
1857年2月,太平军收复庐江、舒城后,攻复三河。此时,淮北捻军也向庐州一带发展,常与太平军联合作战。11月初,太平军与捻军自三河、桃溪攻中派河、上派河,皆未克。绕道进至二十埠,筑垒7座,与清军郑魁士部交战。太平军水兵亦从巢湖袭击施口,被清军阻回,败于孤山。太平军、捻军三路兵皆受挫退回。11月中旬,太平军自桃溪攻占上派河。同月,清将郑魁士督同副将萧开甲、总兵扎隆武、副都统麟瑞、团练首领周盛波等水陆并进,复陷上派河。庐州知府马新贻率兵攻占丙子铺。太平军退守三河、舒城、巢县。
1858年8月11日,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统率大军自潜山、舒城经三河北上,进军庐州。8月22日,击败二十埠、十八岗、城南、城西清军,毙敌总兵副将萧开甲、知府武成功,伤副都统麟瑞。署安徽巡抚、布政使李孟群军数千人一触即溃,向官亭、长城(今长镇)败逃,太平军遂收复庐州,并派兵在肥西境内清剿团练,安抚百姓,再置乡官。
1858年9月下旬至10月间,湘军乘太平军东下之机,东犯安徽,连陷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直指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吴定规一日五文向陈玉成告急。10月下旬,陈玉成攻占六合,旋即返师回援,并奏准天王约李秀成同来。11月3日,浙江布政使、湘军悍将李续宾率马队2营、步兵11营,7000余众,连同长夫近万人,逼进太平军屯聚米粮军火之地三河。7日,李续宾采取攻势,命丁锐义等攻河南大街老鼠地之垒,黄胜日等攻东北迎水庵、水晶庵之垒,李续焘攻西南储家越之垒,自率湘中、湘右等营三面策应。太平军凭垒猛拒,守城太平军亦出城接应。血战竟日,三河外围太平军9垒皆失,但伤毙敌军1000余人。同日,陈玉成统率大军进抵三河南30里金牛镇、白石山一线,连营数十里,包抄清军后路。太平军庐州守将吴如孝奉命南下,堵截清军西路,断敌舒城、桐城援军。三河外围之战硝烟未散,敌军即谋攻大城。由于滔滔河水绕城而过,只有陆军而无水师的李续宾不能接近大城,只能“依河据堤为守”。8日,李命当地团练于上游丰乐镇旁筑坝截断三河水源之后,虽能涉水攻城,但贻误战机。太平军6000余人已乘舟飞渡巢湖赶至三河,城守已固。清军猛攻两日,徒劳无功。11月13日傍晚,陈玉成大队从金牛镇、白石山一线下压,并派出小部队骚扰敌人,引蛇出洞。清军从三河“堤上望之,数十里间,只见人头攒动”。11月14日,李续宾命李存汉率轻骑迎击于樊家渡,不利败退。夜半,又命杨得武、彭友胜、丁锐义、刘人仁和各出六成队,马步并进,往攻金牛镇,又命金国琛,毛有铭率部相助。行15里,于五更至王家祠。太平军出大队迎击,“以数支包抄,数支搦战”;“用锅埋平沙下,马出踏足穿锅中”,湘军刘仁和等率领的亲兵和马队,悉为所擒。失去马队掩护,清军大乱。11月15日黎明,大雾弥漫,咫尺莫辨。陈玉成率大队乘大雾从樊家渡、王家祠堂杀出,将清军左、中、右三路各营阵脚冲开。是日早,李秀成大军进至白石山,闻金牛一带炮声不绝,遂引本部人马向三河而来。陈玉成军知后军已到,勇气倍增,直前冲击。清军左路游击李运洛营先溃;运同丁锐义,参将张嵩龄等继溃,员弁勇丁伤亡过半,队伍星散,有少数被三河附近乡民擒杀。日中,李续宾领亲兵往救,而守城之太平军则分股从大城冲出,与援军前后夹攻,将李续宾困在垓心。李左奔右突不能进,日暮还营,损失惨重。太平军如墙进逼,将清军分割包围。其时,李续宾对其部众已失去控制。是夜二更,李续焘、彭祥瑞率残部越垒夺路溃逃,太平军入据其垒。为绝清军溃逃之路,陈玉成连夜派出小部队,在乡官引导下,急驰丰乐镇,击毙团练首领,掘毁李续宾命团练所作之坝,滔滔河水复归三河。李续宾惊呼:“今败矣!”是时,李存汉率所部忍饥苦斗,死者300余人;丁锐义所部死伤甚众,二人皆携残兵逃入李续宾大营。太平军察知李续宾所在,群聚围攻。当夜三更,李续宾乘月明时突围,太平军奋力截杀,李续宾陷泥淖中,被太平军击毙于三河镇西胡疃圩(一说投水自尽)。孙守信等残兵败将,龟缩于李续宾残垒之中。陈玉成遣使投书劝降,孙等顽拒。太平军环围待其自毙。11月18日,清军弹药、水米俱尽,太平军攻克其垒,斩孙守信、丁锐义等。李存汉重伤杂太平军中混出重围,逃往桐城。三河之战,歼灭湘军精锐6000余众。太平军乘胜南进,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迫使湘军从安庆撤围,一举扭转太平天国自“杨韦”之乱的危困局面。
附:太平军三河大捷形势图

1859年3月,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率军攻复六安,旋即挥师东下,进攻官亭、长城镇一带李孟群军。太平军庐州守军也出城夹击。19日,陈玉成督军猛攻清军营垒,破副将邓清和知县李孟荃两营,斩参将潘罗成、知县高土申卫、县丞李伦田、守备马锡禄和朱自清。邓清和李孟荃率残部与李孟群会合后,坚守大营。次日,陈玉成部及庐州守军夹攻李孟群军。攻毁李军大营,毙敌4000余众,生擒李孟群,押至庐州处死。
1860年1月,太平军陈玉成部进攻花子岗。合肥知县英翰与外委解先亮率团练增援清军,败太平军于小河湾。清军乘机攻占雷麻店、吴家山口、黄泥滩等地。8月,陈玉成率部北攻寿州,又西攻六安州,皆未克。其中一部攻境内金家桥,为道员李元华、同知潘鼎新、千总刘铭传团练所败,太平军退守舒城。次年12月,三河为清军攻陷。
1862年2月,清将多隆阿率部自舒城经花子岗,进军庐州。进抵上派河后,步步为营,渐次向庐州逼进。22日,总兵雷正官移营二十埠,副都统温德勤克西率马队屯扎大蜀山。3月1日,清军焚毁太平军设在大西门买卖街。4日,攻毁大西门、大南门太平军营垒4座,逼进城区。10日,袁甲三率清军自肥东进抵城北,庐州处于清军合围之中。5月12日,陈玉成领亲兵佯攻东门外清军。旋即循城北向,渡过板桥河,突破清营,奔寿州一路撤退。次日,庐州失陷。至此,肥西南再无太平军活动。
二、革命武装斗争
1933年5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游击队袭击程店、双枣树、神灵沟3个团防局,缴获步枪20多支。
1934年6月23日,合肥中心县委游击队30多人,自庐江向肥西丙子铺一带转移。是夜,抵达严店附近韩田上村,择地宿营,遭国民党军第十一军1个营,合肥县自卫大队及严店乡团防局近千人包围。此时,正在附近参加中心县委会议的游击队指导员颜文斗,为掩护县委安全转移,立即回队,指挥战斗,率部突围。次日凌晨,游击队抵达巢湖沿岸周家墩一座破庙附近,复遭民团和黄枪会包围。游击队迅即撤至破庙坚守。敌人放火烧毁破庙,颜文斗等16人在昏迷中被捕,后被押送到六安杀害。
1935年春,孙仲德率领皖西北游击大队攻打焦婆店、聚星集、五十埠联保办事处和严店团防局,毙敌25人,俘敌5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接着又连夜奔袭众兴集团防局,烧毁敌碉堡1座,击毙民团团长以下数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
6月20日,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攻破魏守殿圩子,缴获步枪7支,并击溃安徽省保安队及民团武装的增援,毙敌11人,缴获长短枪25支。次日,游击师又袭击防虎山凤凰尾和烧脉岗团防局,毙敌2人,俘敌7人,缴获步枪8支。
9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100多人,在国民党军队追剿下,自舒城转移到肥西邱陂寺,遭合肥县保安队及民团武装包围。游击师集中火力,打开缺口,突出重围。当突围部队抵达黄渡时,受派河阻隔,复与追击之敌交战。激战中,大部分战士牺牲和失散,剩下20多人在群众掩护下脱险。
三、抗日战事
1938年6月,日军向花岗一带扫荡。数百名群众将单独进村扫荡的6名日军全部打死。
7月,日军夜宿花岗附近青阳庙,群众趁其熟睡之机,偷取步枪11支,送给游击队。次日,日军2人在青阳庙附近村庄追逐妇女,被群众打死1人,活捉1人。
7月,日军到上派河一带扫荡后,夜宿上派河。马长友率民枪队40多人,袭击日军宿营地,俘敌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5支。
7月,日军到烟墩集抢掠,受孙家寿民枪队袭击,当地数百名群众手拿刀矛、铁叉,从四面八方赶来助战,将11名日军全部打死,缴获步枪11支。
7月,日军骑兵30余人自董岗去丰乐扫荡,朱其厚率民枪队70多人,在日军骑兵必经之路方桥两侧设伏,击毙日军10余人,缴获步枪11支。
7月,日军数人到三河镇葛家村抢掠,四周群众赶来,将其全部打死。
8月,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二路军在合六公路炸桥毁路,断敌交通,阻止日军向西进犯。下旬,日军汽车数十辆沿合六公路西犯。第二路军用太平天国时铸造的火炮轰击日军辎重部队,接着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手榴弹队、短枪队全线出击,击毙日军甚众,缴获汽车20多辆及大批军用物资。不久,重庆《中央日报》以《安徽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大捷》为标题,报道第二路军在合六公路重创日军的消息,安徽省政府也传令嘉奖。
8月,舒六合抗日游击队在合安公路伏击日军,毙敌数十人,炸毁汽车1辆。
8月,新四军四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七团(以下简称七团、八团)一营在三河镇下游老龙坝两侧,伏击日军板井支队巢湖守备队汽船1艘,全歼日军70多人,缴获步枪、轻机枪70余支(挺)。9月1 1日,八团在合六公路伏击300多人的日军辎重部队,激战3小时,毙敌160多人,伤敌数十人,缴获步枪128支,战马6匹。八团牺牲7人,伤16人。此后,八团撤离合六公路,进至大潜山、农兴、烧脉岗、程店、丰乐、三河等地,配合抗日游击队,剿匪安民。12日夜,七团一营在合安公路花岗附近伏击日军汽车150辆,击毁51辆,毙敌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13日,七团三营在合六公路小蜀山附近四十铺,炸毁日军汽车10辆,击毙击伤日军27人。同日,日军1000多人自合肥沿合六公路西犯,七团三营在小蜀山三向庙附近袭击日军后尾部队,击毙击伤日军145人,俘敌1人,缴获步枪9支,军旗3面。15日夜,大批日军骑兵在南岗附近露营,搭营数十座。七团三营选派数十名战士,潜入敌营,投掷手榴弹数十枚,炸毁帐篷数座,炸死炸伤日军近百人。因地形对三营不利,战后迅速撤离。16日夜,七团一营再次于花岗附近伏击日军汽车40辆,毙敌33人,截获汽车5辆,缴获汽油150箱及其它军用物资。10月10日,七团三营在刘老圩附近袭击日伪军200余人,激战3小时,毙敌98人,俘敌30人,缴获步枪、轻机枪100多支(挺)。至此,新四军七团、八团先后在肥西南作战13次,毙敌500余人,伤敌300余人,击毁和缴获汽车70多辆,缴获步枪、轻机枪400多支(挺),战马21匹,军旗11面及一大批军用物资。10月中旬,七团、八团撤离肥西,继续东进。
10月,舒六合抗日游击队100多人在花岗附近设伏。次日凌晨,日军汽车3辆自合肥开往桃溪,当汽车进入伏击圈时,游击队拉响集束手榴弹,炸毁汽车3辆,毙敌20多人。
1939年3月,日军400多人自合肥向聚星、防虎一带山区扫荡。国民党军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率领300多人尾随日军背后。是日夜,日军驻扎防虎街。次日拂晓前,龙炎武率部占领防虎街西北小山头,用六○炮轰击日军宿营地,炸死日军7人。日军受到袭击后,迅即集结队伍向龙炎武部反扑,双方激战1个多小时。此战,击毙日军50多人,龙炎武部有13名官兵阵亡。
9月,合肥县县长唐庆甫(唐晓光)、军事科长(共产党员)田兰田率县常备大队等地方武装数百人,配合四一四旅1个团,于拂晓前包围紫蓬山周新街日军据点。黎明时分,唐庆甫率部摸掉伪军岗哨,冲进伪乡公所,将30名伪军全部缴械。接着四一四旅某团用迫击炮将日军碉堡摧毁,继而发起冲锋。此战,击毙日军60多人,伤10余人,缴获步枪、轻机枪50多支(挺),残敌匆忙向合肥方向逃窜。
10月,唐庆甫率合肥县常备大队,配合国民党军第十三游击纵队季光恩部3个团,采取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的战术,乘黑夜包围烟墩集日军据点。战斗开始时,唐庆甫率常备大队将据点外几十名伪军消灭,季光恩部用迫击炮、掷弹筒摧毁日军碉堡。战斗从拂晓持续到早上7时许,击毙日军60多人。残敌不支,向西溃逃,途中被埋伏部队一举歼灭。此战,全歼日军 100多人,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2挺。至此,日军设在肥西境内2个据点全被拔除。
1940年1月3日晚9时,日军驻合肥警备司令三浦中佐,率2个中队出德胜门向南,经姚公庙、十八岗、二十埠,到达桃花城后,转西经燕窝张、蛟头陂,绕过烧脉岗,向农兴方向进犯。4日拂晓前,日军抵达农兴集附近周草圩时,被巡逻圩丁发现。在此赴宴未归的国民党军四一四旅旅长郭少文得知有大批日军进犯,迅即派警卫员从圩沟泅渡,奔农兴乡公所打电话,向驻聚星集的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告急,同时,将不足20人枪的警卫员和圩丁,重点布防在正面碉楼底层和门楼两侧,以近战坚守,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天明后,日军用六O炮轰击碉楼并分兵攻占农兴集。不久,周草圩正面两座碉楼二、三层相继被轰塌,圩内有数间草房被炮弹击中起火,郭少文仍坚守待援。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接到告急电话,立即命令驻张祠堂、陈祠堂、新农集等地八二三团火速奔赴农兴集、周草圩,围歼日军,解郭少文之围;并电令驻四十铺安徽省保安第五团和驻上派河合肥人民抗日自卫军向蜀山、农兴之间运动,断敌后路;电请驻肥东新四军江北胜利支队,或佯攻合肥火车站,牵制日军,或在城西设伏,阻敌援军。龙炎武作完军事部署,乘马疾驰农兴。此时,八二三团已与日军在农兴集外围交战。龙炎武立即命令强攻农兴集。部队迅速突至街道,与日军展开巷战,歼敌大部。残敌不支,退出农兴集,向周草圩溃退。在农兴集战斗打响的同时,八二三团派1个多营的兵力攻击周草圩外的日军。郭少文率警卫员、圩丁从圩内出击。日军受内外夹攻,支撑不住,丢下数十具尸体,向大蜀山溃逃。从农兴集逃出的数十名日军与三浦会合未成,全部被击毙。农兴集、周草圩战斗一结束,龙炎武立即率部尾追三浦残部。下午,日军退至双庙大郢附近时,日机1架前来助战,向追击部队俯冲扫射。日军趁龙旅因空袭而稍缓追击之机,仓惶东逃。日军至复兴集附近时,受先期到达的省保安第五团阻击。省保安部队着黄色军服,与日军服色相似,致使日机多次盘旋,难辨敌我,不敢盲目射击,不久掉头飞走。日机消失后,龙炎武命号兵发出冲锋号令,龙旅及两侧友军向日军发动进攻,击毙三浦。下午4时25分,日军全部被歼。晚8时许,日军联队长市川率近百名日军出合肥大西门,企图寻救三浦。10时,日军抵达十里店,受到新四军江北胜利支队伏击,市川及数十名日军被击毙,残敌逃回合肥。5日上午,日军少将小琦率数百名日军自蚌埠抵达合肥,并在城西五里墩一线布防。中午时分,日军用山炮轰击龙旅阵地。龙炎武命炮兵还击,炮弹轰倒日军了望台,小琦从台上摔下跌死。农蜀之战,歼灭日军500余人,其中将、佐级军官各1人,尉级军官多人,缴获六O炮数门,轻机枪数挺,步枪300多支及大批弹药。
1941年5月10日凌晨,驻岗集日军2个中队向肥西长岗店进犯,拂晓前进入长岗集,受国民党军五一六团三营猛烈反击。日军受到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便夺路回逃。三营官兵跃出工事、掩体,围歼日军,经过激烈战斗,大部日军被歼,有几十名日军突围后逃至长岗店东大土窑,据守窑洞,负隅顽抗。在长岗店战斗打响的同时,留守在高刘集的五一六团一部,在蓝营长率领下,火速赶来增援,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蓝营长率领拦击日军后续部队,另一路赶到长岗店,会同三营聚歼残敌。此战,歼灭日军280余人,俘敌4人,缴获各种武器200余件。战斗中,蓝营长等42名官兵阵亡。1942年2月,日军再犯长岗店,受五一六团奋力反击,将日军击退。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积积配合友军作战,沿途堵截,毙敌百余人。
1943年4月30日,徐树林抗日自卫队50多人枪,在四十井附近龙王庙与日军展开血战,击毙日军10余人。因驻中派国民党军队和四十井乡自卫队违约未援,这支自发性抗日武装除2人受重伤幸存外,全部阵亡。
附:日军暴行
1938年(民国27年)5月,日军侵占合肥后,派兵侵占境内二十埠、烟墩集、上派河、三河、丰乐等水陆交通要道和重要集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月,日军包围烟墩集,杀害群众60人,烧毁松树湾、上张岗、上王岗、余小郢、周小郢等十几个村庄。
6月,日机数架,自东北方向入境,轰炸上派河、三河,投弹10余枚,炸死数十人,伤百余人,毁房数百间。
6月,日军侵占三河,当天在街上开枪打死群众50多人,轮奸妇女50余人。下旬,三河居民王文杰躲在杨婆圩心,被2名日军发现,当活靶打死。日军在三河码头抓住9名船工,用剌刀挑断气喉,将其全部杀害。
7月,日军水陆两路并进,包围三河南2个村庄,抓住18位守村老人,用剌刀穿喉杀害17人,至重残1人,又放火烧光2个村庄。同月,日军在二十埠抢劫后,烧毁鹿大郢、老母猪地、马郢、竹墩、彭郢、张槽坊、许湾等数十个村庄。
7月,二十埠上古村一对年轻夫妇逃难,躲在荒郊塘埂下,被日军抓住。日军杀其夫,奸其妻,奸后用剌刀挑割下身,将其杀害。
秋,日军自合肥沿合六公路向西扫荡,烧毁沿途大多数村庄及官亭、金桥2个集镇。
11月,日军自桃溪沿杨(小店)桃(溪)公路向西扫荡,烧毁沿途大多数村庄及山南馆。
12月,日军自合肥沿合安公路向花岗扫荡,烧毁沿途20多个村庄和花岗集镇3000多间房屋。日军沿途强奸轮奸妇女数十人。小花园村姓孙的年轻妇女被5名日军轮奸,数日后死去。
冬,日军合肥警备司令古三郎,把抓去的200多名群众用铅丝穿手心、穿锁骨,押到南门外放狼狗咬,用剌刀捅,将其全部杀害。
1939年3月,日机数架自东北方向入境,轰炸聚星集、周老圩、雷麻店等集镇,投弹数十枚,炸死数十人,伤百余人,毁房数百间。
1940年1月2日,日机1架自东北方向入境,在南分路、周老圩、农兴集一带上空盘旋侦察,向周老圩投轻型炸弹1枚,毁房8间。
1941年4月,日机3架自东北方向飞抵三河上空,投弹4枚,炸死8人,毁房数十间。
四、解放战争
1945年9月,国民党军队追剿淮西独立团,杨效椿、彭济五率领独立团和区乡游击队转移到定远县吴家圩。次年3月,返回淮西,坚持敌后武装斗争。
12月,新四军第二、第七师奉命北上山东解放区。随之,国民党军一七一师、安徽省保安师和皖北游击第十纵队占领巢湖南北广大地区。在肥西境内,国民党军队对雷麻、焦婆、三河、中派、山南、大潜山等地老游击区抗日干部和群众进行搜捕和迫害;在三河、官亭、高刘等地设立“调查室”、“自首处”,专门搜捕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境内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遭到严重损失。
1946年6月上旬,中共寿六合霍工委和游击队80多人,自六安县转移到肥西井王店附近牛尾山。是夜,六安县保安队数百人追袭而来。游击队发现敌情,迅即撤至牛尾山头,并派1个班带着机枪在山下设伏。敌人进村扑空,旋即向牛尾山追击,刚到山脚下,受到游击队伏击,山上队员也从两侧夹击。敌人受到突然打击,支持不住,溃散奔逃。此战,打死打伤敌人50多人,游击队无一伤亡。战斗结束后,工委和游击队连夜转移到长镇附近徐家圩。
7月,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定皮钧、政委徐子荣率部东进,途经肥西,将金桥、官亭、高刘等乡镇武装全部解除。
1947年3月1日,寿六合霍县总队二打高刘集,击毙大恶霸王栋臣,镇压乡公所警卫股长刘学凡,缴获步枪50多支。
9月9日,人民解放军三纵七旅二十团挺进肥西,在井王、官亭、雷麻店等地开展游击活动,其三营在防虎山截击六安县逃亡官员及自卫队一部,俘敌百余人。
同月,人民解放军三纵八旅二十三团1个营,在合安公路花岗附近截击国民党军辎重部队,俘敌百余人,缴获重机枪6挺,八二迫击炮2门,汽车1辆。残敌向合肥逃窜。
1948年5月,肥西支队袭击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师一部,营救出被抓去的30名妇女,缴获长短枪45支,子弹1箱。
1949年1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国民党军六十八军2个团南逃。合肥支队、肥西支队、六合办事处独立营全力以赴,围追堵截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残部。随之,县境国民党区乡武装组织相继受编。同月24日,肥西全境解放。
五、清剿股匪
1949年3月,境内出现国民党军队残余武装股匪26股,1300余人。
7月,解放军驻县剿匪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对县境武装股匪进行清剿,毙匪25人,俘匪65人。
8月13日,县独立团警卫排长李友三等9人叛变,勾结九路军匪首沈子峰,里应外合,夜袭县独立团团部周老圩,打死副政委张子玉等3人,抢去步枪130余支,轻机枪1挺,六0炮1门,子弹2万余发,炮弹8发。次日,巢湖军分区司令员马长炎率巢湖基干团驻县剿匪,在农兴集南道士山包围袭击周老圩的武装股匪,毙匪100余人,俘匪39人,夺回被抢去的武器弹药。
9月,皖北军区警备一旅二团在南岗乡毙匪41人,缴获步枪31支,轻机枪1挺。22日,肥西剿匪指挥部1个营包围防虎山柳树庄股匪,摧毁碉堡2座,毙匪首解光荣等3人,俘匪首解光发等32人,缴获长短枪32支。继而又在孙大郢、东湾等地歼股匪一部。
10月,警备二团在各区干队配合下,作战10次,毙匪4人,俘匪副专员郑良甫等91人,匪营长孟凡舟等85人投诚。缴获步枪123支,手榴弹117枚,子弹7600发,望远镜1架,追回耕牛13头。
1950年6月,警备二团在王拐岗击毙匪团长孙甫东,俘匪11人,缴获步枪9支。
7~8月,警备二团先后作战数次,毙匪2人,俘匪77人。其中生擒“江北反共救民合肥独立大队”大队长丁家胜、副大队长戴仁兆。
11~12月,警备二团消灭“鄂豫皖边区反共游击队”、“华中人民反共军第五纵队”、“长江上游挺进军第一纵队”等股匪,俘匪副司令、团长、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33人,县境武装股匪基本肃清。
六、平息暴乱
1957年4月1日上午,肥西、舒城两县交界处的龙潭(肥西县)、柏林乡(舒城县)发生以韩必贤、程千云为首的反革命武装暴乱。肥西、舒城两县民兵和民警前往围捕受挫。下午6时,安徽省军区四十二团2个排接到命令,赶到县境孔家桥,围歼暴徒。7时许,部分暴徒被抓获,其他暴徒越过谢河,逃窜到舒城县境内。4月2日,六安军分区在肥西、舒城、六安、庐江4县交界地区组织民兵,控制交通要道,封山搜捕。民兵围捕暴徒10人,配合部队、公安部门捕获15人。4月3日,参加暴乱的36名暴徒(除击毙、自杀外),全部落网。此后,又抓获与暴乱有关罪犯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