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人民医院
1949年4月,民主县政府于农兴乡杨圩设立医务所。年底,医务所随县政府迁至上派河,有医疗人员3人。1950年冬,成立县卫生院,县民政科长李大夫兼院长,有房屋14间,病床10张,职工18人。1952年设医务、防疫、保健科、手术室和化验室。当年夏进行首例阑尾切除手术。1954年,华东区医疗队医生在院首次进行上腹部手术。1956年,设中医门诊、中药房。当年更名县人民医院,院长沈凤翔。1958年建放射科。1959年有内科、外科。外科开始进行上腹部和剖腹产手术。1961年设理疗室、五官科。1963年开展生化检验和细菌培养技术。1974年,置心电图,并进行眼内手术。当年,职工120人,病床150张。1975年设口腔科。1979年建皮肤科和超声波诊断仪室。1984年,成立妇产科。1985年建传染病科。当年发展到20个科室,职工252人,其中技术人员194人(主治医师16人),有病床201张,门诊病人101459人次。有救护车2辆。历年来,还承担培训实习生、进修生377人。
二、县卫生防疫站
1952年,县卫生院设防保科,1956年成立县卫生防疫站。1966年建动物室4间,有实验动物5种。1968年并入县人民健康防保站,1972年恢复防疫站。1985年,职工39人,其中技术人员33人(医师9人,医士11人,其他技术人员13人)。设卫生股、防疫股、办公室、检验室。此外,全县9个区镇都配有专职防疫干部,各乡有专职或兼职防疫医生。
三、县妇幼保健所
1952年,县卫生院设保健科。1956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1958年更名县妇幼保健所。1968年以后,先后并入县人民健康防保站和卫生防保站。1976年,恢复县妇幼保健站。1985年,设妇女保健股和儿童保健股。有观察病床8张,职工19人,其中医师4人、医士、助产士7人。区镇乡均配有保健员。
四、安徽省新河医院
属省级医疗机构,院址在官亭镇南侧7公里处张新圩。1949年为皖北军区后方医院,1952年更名省康复医院,1956年名为省麻疯病医院。1967年,下放肥西县管辖。1970年3月,省收回管辖权,更名省新河医院。建院以来,收治麻疯病人723人,治愈455人。该院为全省麻疯病村、院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中心。占地面积93820平方米,建筑面积9054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6064平方米。1985年职工112人,有技术人员77人,其中主治医师8人,医师18人,病床100张,医疗设备较齐全,另有汽车5辆。为了方便附近群众就医,附设有小型综合病区和门诊所。
五、区、镇卫生院
1985年,全县有区镇医院、卫生院9个。其中:山南、高刘两院为县医院分院,属全民所有制。三河镇医院,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
县医院山南分院50年代初建山南卫生所。1966年9月建县医院山南分院。创院时,仅3间草房,7名医生,设备简陋。1985年,有房屋1836平方米,病床46张,职工52人,其中医师15人,医、护士17人,医疗设备较齐全。当年门诊病人48940人次。
县医院高刘分院前身为高刘公社卫生院。1966年9月建县医院高刘分院。初建时,职工13人,房屋12间,设备简陋。1985年,有职工48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设备较齐全。当年门诊病人16355人次。
小庙区卫生院1958年创建,建院时,解放军105医院赠送病床30张,手术床1台和部分医疗器械。当年,租用民房58间使用。1961年迁入停办的淀粉厂厂址。1964年迁小庙街南,有房屋1905平方米。1985年,职工40人,其中技术人员32人,当年门诊病人26045人次。该院1959年获国务院和省卫生厅奖状,1971年获省“合作医疗”先进集体称号。1973年被评为六安地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官亭区卫生院建于1962年3月,当年有房屋30间,职工23名,省麻疯病院(张新圩)赠给病床30张。1985年,职工50人,其中技术人员43人,有房屋1607平方米,病床40张。当年门诊病人130833人次。
花岗区卫生院50年代初建卫生所,职工6人,房屋7间。1958年,解放军104医院和县医院先后派技术人员12人,历时1年,进行技术传授和指导。1962年名花岗区卫生院。1979年,列为省重点区级卫生院。1985年,有职工57名,其中技术人员52人。房屋79间,病床50张,医疗设备较齐全。当年门诊病人85943人次。
丰乐区卫生院1952年由寿民诊所改建区卫生所。1958年名丰乐区卫生院,职工30人,房屋54间。1985年,职工41人,其中技术人员33人。有病床19张,当年门诊病人52110人次。
上派区卫生院1952年,由渭川诊所和博仁诊所合并成立上派镇联合诊所。1958年为县医院第二门诊部。1962年名上派区卫生院,当年职工8人。1985年,职工79人,其中技术人员72人,房屋1347平方米,病床50张,当年门诊病人49314人次。该院痔瘘科医生谭石泳技术较高明,曾有省内外病人慕名来院治疗。
上派镇卫生院建于1971年,有房屋14间,职工4人。1985年,职工47人,其中技术人员42人。有房屋21间,病床20张,当年门诊病人49625人次。
三河医院1958年10月,在公立三河卫生所的基础上建立三河医院。院长田园,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年职工25人,病床30张。设内、外科和检验室,后三河妇幼保健站并入,增设妇产科。1963年改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41人,其中国家职工16人。1985年职工152人,有主治医师4人。设内科、外科、妇产、中医、放射、检验、口腔等7个科室和中西药房,病床100张,当年门诊病人59900人次。建院以来,先后接受培训实习生、进修生197人。
1985年县区镇医院、卫生院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9—1

六、乡卫生院
建国以后,私人开业的中西医人员先后组建成联合诊所。初建时,自筹资金,自带药柜桌椅,租借房屋,医疗器械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仅能处理小伤小病。1953年以后,逐步发展为集体所有制乡级医疗机构,曾名乡卫生所、公社卫生院。1983年3月以后称乡卫生院。其人员通过进修培训和大学专科毕业生分配,技术力量逐步加强。在资金上,县每年给予一定补助,增添必要的医疗器械,使得各乡卫生院成为内、外、中医等多科室的医院。1985年,全县49所乡卫生院,有22个院设有放射科,42个院有化验室,18个院能进行一般下腹部手术,30个院能进行男女输精、卵管结扎手术。全县乡级卫生院共有职工516人,其中技术人员475人(中级以上131人,初级344人),共有房屋882间(16406平方米)。有病床314张。有X光机25台、显微镜42台等。烧脉乡卫生院中医汪瑞余用中药配制接骨散治疗骨折,疗效显著,闻名县内外。
七、基层医疗室
建国后,县内较大的工厂、学校相继建立医疗室。至1985年,建立医疗室的单位有21个。其中县城16个,三河镇2个,其他地区3个。
农村医疗室,1969年秋开始建立。1970年,全县551个生产大队(村级)都建有医疗室。还有449个较大的生产队建有卫生室。农村医疗室一般有2至3名“赤脚医生”。1971年,全县农村有赤脚医生806人(其中女278人)。1977年,赤脚医生为1254人(其中女600人)。赤脚医生以记工分为主,大队给予一定补助,收入相当或略高于当地同等劳动力。区乡卫生院经常对赤脚医生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原医疗室有的解体,有的为赤脚医生个人承包,或把原医疗室交赤脚医生保本经营,群众看病收费。1984年,农村医疗室全部停歇、解体,大部分赤脚医生个人行医。有的自筹资金,有的买下大队医疗室的药品、器械,个人开业。
八、个体诊所
1949年前后,县内私人中西医诊所先后有100多处。50年代,绝大部分组成联合诊所,后转为区乡卫生院。历年来,也还有少数个体行医人员。80年代,个体诊所增多,1983年,进行整顿,由省命题,对符合个体行医条件的举行统一测试,经考核合格,发给开业许可证的有112人,其中牙科5人,针灸1人,中医5人,西医101人。
历年卫生医疗机构发展情况一览表
表29—2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