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解放前,淮南矿区民政事务分属怀远、凤台、寿县政府。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4月,设立民政司法科,管理民政事务。
解放初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大力进行民主建政工作,组织大批失业人员和贫民以工代赈,禁烟禁毒,并对娼妓、游民进行改造,解决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承担了拥军支前工作。同时在人事、行政区划、地政、户籍、社团登记、宗教、民族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这期间的民政工作,对医治战争创伤,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基层政权建设和保证经济建设的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3年以后,民政工作以优抚、安置、救灾、救济为主要任务。在此期间,安置大量复员军人参加工农业生产,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作用。在农村,依靠集体和群众互助,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在城镇,着重组织群众性的生产自救,为广大烈军属、贫困户、盲聋哑残人就业开拓了渠道,在组织生产自救厂(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以安排盲聋哑残人为主的社会福利工厂,产量、产值、品种持续发展。
在三年困难时期,重点抓了灾民救济、盲目流入城市人员的遣送、安置和社会孤老残幼等福利事业的发展与整顿。还承担了基层选举、建立和加强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具体事务以及婚姻登记、殡葬改革等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政机构瘫痪,但优抚、救济等工作仍坚持进行。1974年始恢复民政机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政工作重点是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双福”(福利事业、福利生产)有较大进展。改革了民政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经济收入。市社会福利院房间和设备有很大改观,由单纯收养社会孤老,发展成为对社会退休孤老和家中无人照顾的智力残疾人开展代养业务,并由救济教养型向福利康复型发展。安置盲聋哑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工厂,不仅由民政部门办,而且发展为街道办、厂矿企业办。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和社区服务工作已经起步。郊区农村的“双扶”(扶贫扶优)工作,由单纯生活救济型到注重扶志扶本,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兴办经济实体,并由民政部门独家扶持发展为各方扶持。郊区五保户的供养,逐步由乡村办福利院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作为特殊社会保障的优抚工作,有新的发展,郊区农村优抚对象,由村分散优待改为乡统筹优待,对郊区农村的退伍军人进行推荐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进展较快,加强了管理服务。基层政权建设方面,进一步明确街道居委会的工作归口民政部门管理,通过调查研究,调整增设部分居委会,加强了居委会的组织和职能建设。在郊区农村实行政、社分设,重建乡一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新组建一批镇人民政府。行政管理方面,加强了行政区划工作,接收了地名管理工作,社团管理工作开始起步,贯彻新《婚姻法》,实行婚姻登记员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扩建大通殡仪馆,新建潘集火葬场和公墓管理所,殡葬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都有提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