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王圩子战斗
民国37年(1948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军在凤台县胡疃、潘集设立据点,淮凤道上、潘集一带经常有国民党军1个营进行抢粮“扫荡”。5月28日,国民党军小股外出,豫皖苏第六军分区十二团派1个步兵连,配合1个骑兵排出击,国民党军退守王圩子,十二团强攻数次,均未攻克。十二团又派出6个连,包围王圩子守军,二连在王圩子西南,以阻淮河南岸之敌增援;六连在王圩子东以阻敌增援,一连在王圩子西头,四连在东头由罗萍副团长指挥,实施对敌攻击,战斗进行约两个小时许,国民党军以一倍于十二团的兵力对十二团实行了反包围,十二团被迫变强攻为野外防御战,击退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后撤出战斗。王圩子战斗,国民党军被歼一部,撤走潘集据点。十二团副团长罗萍,一连政治指导员刘勤功,四连政治指导员韩奎一,副连长刘春轩等指战员83人英勇牺牲。
二、解放淮南三镇
民国36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面临覆灭的命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和平解放淮南,中共淮南路西工委积极贯彻“争取上层,瓦解敌人,组织群众,创造条件,迎接解放”的战略方针,于是年8月,派张剑鸣到淮南矿区开展争取上层人士的工作,迎接淮南解放。民国37年春,张剑鸣经人介绍,与矿区地方宗族势力的头面人物倪荣仙、淮南矿路警察总所所长胡卫中进行秘密谈判。倪、胡二人接受张剑鸣的提议,以中共凤阳县人民政府的名义,拟定一份协议书:一、既往不咎,立功受奖;二、保证二人的人身安全;三、解放以后,根据二人的立功表现,妥善安排工作,确认二人的行动是爱国义举,保证在解放后无论他们工作与否都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以方刚为首的中共淮南矿区地下支部,积极发动矿工群众,组织护矿队,开展了反疏散、反拆迁的斗争。年底,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派豫皖苏第六军分区情报总站站长王钊到矿区,先后与大通矿长张光正、矿务局副局长胡师童商谈和平解放淮南事宜。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在当时的形势逼迫下,淮矿当局愿意配合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淮南。
豫皖苏第六军分区十二团于1949年1月16日向淮南挺进。下午4时,抵达洛河街对岸,该团二营到达田家庵对岸。因河宽无船,先炮击淮河南岸,敌六十八军一个营仓惶逃跑,民船立即过河迎接部队。十二团渡过淮河,由群众带路,直捣田家庵市区,全歼顽敌200余人,团管区、师管区各一连、矿警一部。在此之前,国民党部队刘铁军团接到命令,要求把矿井全部炸掉,撤往江南。一方面,倪荣仙、胡卫中等出面周旋,十二团进军神速,迫使刘铁军团不得已而逃窜。占领田家庵后,二营全部向大通、九龙岗进攻,因情况不明,未克,伤6人。随后与九龙岗通电话,令其投诚,警方言称,保护矿区,并与中共方面取得联系,明日投诚。17日凌晨3时许,警察总所派20多名矿警乘火车从九龙岗到田家庵侦察。夜深天黑,十二团疑是矿警的坦克战车,当即开火,火车被打了回去。不久,十二团包围电厂,要求打开大门,缴枪投降,否则就强攻,由于电厂对情况不明,坚持不缴枪,于是十二团打了两炮。为消除误会,中共淮矿支部派龙涌到十二团联系,经介绍情况,战斗遂告停止。17日,淮南矿路警察总所起义。18日,十二团开进九龙岗,淮南矿区和平解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