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淮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明代,当地居民即开凿土窑采煤。清末,各地官商纷纷前来建窑采煤,段书云等淮南煤炭工业的早期开发者,几经波折最终得以立足,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建立起首家股份制企业“大通煤矿公司”,并发展成为以大通煤矿为基地的“华商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9年(193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在九龙岗建立“淮南煤矿局”,以九龙岗为中心建矿发展,形成商办、官办并存的局面。为了煤炭外运的需要,民国23年2月,淮南煤矿局成立铁路工程处,开始修筑淮南铁路。民国25年1月,从田家庵至裕溪口的淮南铁路投入营运,淮南铁路局随之成立。民国26年,国民政府责令建设委员会募商入股将淮南煤矿局改组而成“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辖淮南煤矿局、淮南铁路局,统一生产销售,煤炭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民国27年6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淮南,日本“三井矿业株式会社”和“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吞并大通煤矿、淮南煤矿及淮南铁路,组成“淮南煤矿股份公司”(淮南炭矿株式会社),对淮南煤炭资源大肆进行掠夺性开采。民国28年4月,日本“兴亚在华联络部”伙同日伪政权,将被日本侵占的淮南煤矿挂上了“日华合办淮南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总公司设在上海,淮南设“淮南矿业所”,由侵华日军操纵具体从事资源掠夺。在日本侵略者长达7年的占领期间,掠夺、断毁煤炭1200余万吨,回采率不及40%。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派员接收淮南煤矿,组织恢复生产。民国36年底,华商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淮南矿区设淮南煤矿局和淮南铁路局,分别负责生产经营和铁路运输,煤矿局辖大通、九龙岗东、西矿、八公山工程处和淮南电厂。民国37年,八公山煤矿简易投产,至淮南解放,煤矿局共有九龙岗东矿、西矿、大通、八公山等4个矿场,年产煤121万吨。
1949年1月淮南解放,淮南煤矿收归公有,1950年5月成立淮南矿务局。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迅速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对大通、九龙岗、新庄孜(即八公山)煤矿进行挖潜改造,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新矿井建设,先后建成谢家集一矿、谢家集二矿、谢家集三矿、李郢孜一矿、李郢孜二矿等5对矿井,年总设计生产能力630万吨。其中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谢家集二矿、谢家集三矿,建井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24个月,创下大型矿井建设速度最短纪录。建国初的1949年淮南矿区年产煤121.5万吨,三年恢复时期上升到年平均产量239万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产量343万吨,平均年递增24%。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成毕家岗、李嘴孜煤矿,全矿区年均产量达1294万吨,1959~1963年煤炭产量连续突破1000万吨,其中1960年为161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淮南煤矿作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也成为全国老矿区改扩建速度最快的矿区。三年调整时期,新建成孔集煤矿,全矿区矿井年总设计能力达到855万吨。
“文化大革命”初期,淮南发生多起武斗事件,部分矿井处于半停产状态,煤炭产量急剧下降。1967年仅产煤456万吨,仅及设计能力的一半。1968年后产量有所回升,1969年始,国务院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淮南煤炭工业产量回升加快,1970~1973年,连续4年突破1000万吨。由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停产半停产的影响,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产煤仅767万吨,到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产煤增至956万吨,基本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老矿区有效可采储量减少,产量呈下降趋势。为了解决老矿区的生产接替问题,1973年11月,潘集新区一号井(潘集一矿)主井开工兴建,揭开了潘集—谢桥新矿区大会战的序幕。1976年12月,潘集二号井(潘集二矿)动工兴建,随即,潘集三号井(潘集三矿)和谢桥煤矿工程先后上马,淮南煤田的开发向淮河以北平原的深部挺进。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煤炭生产稳步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和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尽管大通、九龙岗煤矿相继报废,由于新区设计年产300万吨的潘集一矿建成投产,全矿区年平均产量分别稳定在947.6万吨和881万吨。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庄孜矿按照年产240万吨设计能力改建扩建,使年产量净增100万吨。1989年12月,潘集二矿建成投产,煤矿新区建设又跃上新的台阶。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地方小煤矿迅速发展,1987年最高峰时发展到不同体制的地方小煤井284对。1987年3月以后进行了强化整顿,取缔了一大批生产手段落后,安全隐患较多的小矿井,重点扶持生产能力、技术设备、安全条件较好的60余对矿井,使地方小煤矿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89年12月,设计年产90万吨的新集煤矿开工兴建,标志着地方煤炭工业进入向现代化生产迈进的新时期。
截至1990年底,淮南矿区主要生产矿井10对,年总设计生产能力1125万吨,实际产煤1005万吨。建国前40年,淮南矿区仅产原煤1070万吨,建国后从1949年至1990年的42年间,原煤产量已达3.32亿吨,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能源。
建国前的淮南煤矿生产技术低下,长期采用落垛式采煤方法,回采率低。建国后,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不断更新生产技术,由落垛式改进为倒台阶式,并随着技术设备的改进,根据煤层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单一长壁、倾斜分层、柔性掩护支架等方法采煤,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在矿井的生产建设上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建立综合机械化开采体系。矿井提升由建国初期的绞车罐笼提升方式逐步采用斜井串车、斜井箕斗、斜井胶带、立井箕斗等多种方式。井下运输由建国初的人力、畜力拖运和少部分机车拖运,逐步发展为全电机车运输和皮带机运输。通风方式发展为中央并列式、中央对角式及分区混合式多种形式,先后引进多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起安全监制、监控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通风质量。
生产与科研相结合不断取得革新成果,科技人员试验扩大在缓倾斜煤层群采空区开凿风井、改造通风系统取得成功;对破碎松软岩层带内主要巷道进行支护改革,试验U型钢可缩性支架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获得成功,解决了承压水的A组煤开采问题;而在流沙层下,水体下、铁路等建筑物下采煤的“三下”技术获得了煤炭部授予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成功地解放了大量积压的呆滞煤层,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延长了矿井寿命。在新矿区建设过程中,针对地质情况复杂,井筒深、井型大的特点,采用了深井冻结、复合井壁、大钻机打井、光爆锚喷、软岩支护、立井机械化施工、井筒壁后注浆、井壁滑模以及平巷快速掘进等新技术、新工艺。潘集一号井建设中先后攻克40个重大科研项目,其中有10项属国内首创,3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