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2年(1943年),全省唯一的22千伏区域性电力网络——淮南电力网初步形成。建国后,淮南电力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这里逐步建设的坑口电站群,辐射能力已由建国初期的淮南市区逐步延伸至安徽电网和华东电网。
淮南市区高压输电网按电压等级可分22千伏、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4个。1953年以前,市区以22千伏电网供电,1953年以后升压35千伏运行,50年代末和60年代,以110千伏电网供电为主,1978年220千伏西山变电所和220千伏田(家庵)—蔡(家岗)线同时投入运行后,市区开始采用220千伏供电。随着洛河、平圩两座大型坑口电厂的建成运行,淮南出现500千伏电压等级,并以两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向安徽电网和华东电网送电。1990年底市区是以220千伏高压送电网和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联合供电,形成了由田家庵发电厂110千伏母线、220千伏西山变电所、220千伏芦集变电所和220千伏张集变电所构成的四点分片供电格局。
淮南一些大型厂、矿均自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因而中、低压配电网一直没能形成一个整体。1990年底市区分为4个独立的配电网络:以田家庵、大通两区组成的东部配电网;以谢家集(不包括望峰岗地区)、八公山两区组成的西部配电网;望峰岗地区为中部配电网;淮河北岸为潘集配电网。
淮南远距离输电从1951年电能首次送往省会合肥始,经40年发展,部分线路已成为华东电网的主要输电干线,至1990年底,淮南的电力已通过5条110千伏线路,5条220千伏线路和2条500千伏线路分别将电能送往省内的合肥、蚌埠、六安、阜阳、宿州、淮北、定远等方向,以及上海、浙江等地。建国42年来,累计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98.51亿千瓦时,占淮南地区总发电量的32.15%。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