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市第三橡胶厂位于田家庵区,与淮南港毗邻;是安徽省最大的全胶鞋生产厂家,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为淮南市橡胶加工业的发源地。第三橡胶厂的前身是田家庵区鞋业生产组,后发展成为市新光鞋帽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市鞋帽皮革厂,同时转为地方国营企业。
1970年开始,以生产橡胶制品为主,最初产品为民用棉胶鞋,仅有1台10英寸炼胶机,利用简陋设备进行手工操作。1972年派人外出学习,并添置设备,生产轻便胶靴。同年定名为淮南市第三橡胶厂,有固定资产62万元,隶属于市化工局。到1975年,工业产值已达564万元。1976年,自行设计并制造了一些制鞋专用设备,同时改进生产工艺,开发生产工矿靴和防滑靴两个新产品,当年实现利润28万元。1977年,厂区面积扩大到2.5万平方米,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到104万元。
1980年,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扩建了厂房。购进大型炼胶机、锅炉、产品检验设备,新增固定资产6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到1983年,已形成年产各种胶靴160万双的生产能力,品种也增加到6种。1984年生产胶靴200.7万双。1985年,加快技术合作和引进,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胶鞋合格率比上年提高1.43%,一级品率提高8.8%,如意牌中统防滑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同年,厂科研所与江苏省煤矿研究所合作,研制出KAX系列安全胶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购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密炼机和静电喷浆设备,为进一步提高胶鞋产品的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年生产胶靴318.1万双,创产值1654.12万元,销售收入1768.4万元,实现利税302.9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8年,橡胶厂彩胶工程竣工投产。工程总投资301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安装设备73台,设计能力为年产胶鞋100万双,可开发7个彩胶品种,投产后企业每年能增创利税93.6万元,此项工程的建成投产,再次填补了安徽省彩色胶鞋生产的空白,产品档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89年,与上海中亚化工发展公司联营,组建上海淮南中亚橡胶厂,生产申力牌胶鞋,使企业的产品销售有了更加广泛的市场。
1990年,市第三橡胶厂占地面积已达到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增加到688.4万元,拥有职工752人,机器设备300多台,胶鞋生产线5条,可生产十几种民用全胶鞋。1990年创产值1502.64万元,实现利税155.38万元,生产胶鞋243.01万双,占全省胶鞋产量的一半以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