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南机械工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简单的手工作坊型发展到现代化大生产型,由修配服务型发展到专业化加工制造型,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型生产逐步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经营。
一、修配服务型
民国20年(1931年),淮南煤矿局井口修配厂建厂之初,主要为煤矿机械维修服务。解放初期的地方机械工业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民用机械修理。由于煤炭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地方机械工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修配力量逐步增强。主要从事煤矿机械、民用机械的修配。
二、加工制造型
1958年后,由于淮南煤炭工业及电力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对机电设备需求量增加。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机械工业企业逐步由修配转向加工制造,一批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相继建立投产,煤矿机械、电力机械、化工机械、通用机械、民用机械的生产形成规模,并逐步向现代化大生产过渡。
三、封闭式生产型
改革开放前,市机械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企业采用封闭式生产型经营方式,企业只管生产,不负盈亏,按照上级指令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产品的成本核算、资金来源等由国家包下来,统购统筹。集体所有制企业组织生产时,一方面“找米下锅”,另一方面,仍然按照国家下达给国营企业的生产指令派生出任务,进行生产。虽然在资金、原材料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但因受计划经济制约,仍然摆脱不了生产型经营模式。
四、开放式市场型
1984年后,市机械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由单一生产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时期,淮南机械工业经营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承包经营〕1983年,淮南机床厂、石油化机厂、印刷机械厂、市蓄电池厂、轴瓦厂等国营企业率先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上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内实行经济责任制。把工厂的方针、目标、经济指标,按照责、权、利一体化的原则,层层分解、层层承包到部门、车间、班组、个人,按月、按季逐级考核。工资、奖金和企业经营成果挂钩,及时兑现,奖惩分明。企业领导由市机械工业公司考核。
〔租赁经营〕主要在小型集体企业中推行。市铸钢厂于1990年实行租赁经营。市机械工业公司派法律顾问进行咨询、协调、监督、鉴证,租赁双方签订租赁合同。根据租赁条例和相关政策及合同条款,租赁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章纳税。租赁者是法人代表,行使法人赋于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合资经营〕1985年市体育用品厂与上海外贸、淮南市外贸三方合作,成立联营工贸企业沪淮健身器材厂,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合作三方按照资金、设备、厂房、人员、技术,比照股份制原则,分享利益、承担责任,产供销一条龙。该实体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厂长作为法人代表,对董事会、联合体和全体职工负责。
〔集团经营〕1986年淮南石油化工机械厂为发展规模经济,横向联合,组建了石油化工机械集团。
〔多种经营〕为了生存和发展,面向市场,走上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跨行业开发新产品。淮南机床厂由机床生产转向印刷包装机械和矿山机械。轴瓦厂在农机瓦的基础上开发生产汽车瓦。皖淮机械厂军转民,生产轻工产品自行车和泡沫塑料制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