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加工〕1958年生产陶瓷初期,加工工序是将较大硬质类原料经过牛拉石磙粗加工后,与其它原料一齐投入4吨球磨机内加水研磨,待泥料研磨至一定细度,将泥浆放出,置于露天池内自然干燥,需要时移入成型房内,加水搅拌拍打成泥料,用于成型工序生产,此类泥料只适于生产粗瓷碗类。1959年,利用碾土机代替牛拉石磙。
1964~1965年,为了保证生产普瓷用原料的质量与纯度,采用雷蒙机粉碎原料,在放浆过程中增加了除铁与过筛工序。榨泥工序采用榨泥机挤榨加工泥料,同时在榨泥工序后又增加了陈腐工序,陈腐2~3天后,采用真空炼泥机加工出工作用泥料,减少了工作泥料中的气孔率。
70年代,启用较大容量的球磨机,淘汰了小型球磨机。1983年采用水碾机进行硬质原料的中碎加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细度,减少了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质量。80年代初起,原料生产工艺过程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较精细的工艺手段,为生产高质量的普瓷用原料奠定了基础。卫生瓷、釉面砖生产较晚,它们的原料生产工艺与日用瓷后期形成的较精细的工艺手段基本一致。
〔成型〕1958年,日用瓷碗类成型系人工拉坯成型,操作工艺原始,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坯体含水量大,干燥慢,不易成型,成型合格率低。同年后期,采用半机械化手工拉坯成型。
1959年试验并使用了半机械化压坯成型,利用机械强度较好的石膏模型辅助生产。1960年卫生瓷采用手工注浆成型,因质量问题1962年停产。1963年,采用注浆成型法生产杯、壶类产品,利用吸水性能较强的石膏模注浆成型,提高了半成品的合格率。有些特殊器皿和大件产品的成型则用注浆法来完成,仍为手工操作,一直沿用至今。
1966年,随着链式干燥机和72米隧道窑的建成使用,采用了旋坯单刀成型,运用旋坯成型的原理,与石膏模相结合,以模型与形刀口沿之间的空隙来确定坯体的形状和尺寸。设备简单,适应性强。后曾采用双刀旋坯机生产,时间不长停止使用。
1973年,日用瓷成型在原有旋坯成型的基础上,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滚压成型,也是运用旋坯成型的原理,以滚头与模型间的间隙来确定坯体的尺寸。滚压成型坯体受压均匀,坯体含水量低且水分均匀,收缩较小,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适应了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早期采用250型滚压机,后被254型代替,一直沿用。
1975年,卫生瓷生产仍采用手工注浆成型法,工作时工人抱15公斤左右的注浆桶向模型内注浆,一般一桶浆只能浇注一件坯体;待坯体初成型后,要将模型内余浆倒入注浆池中。大件卫生瓷成型较难,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同年,试验并小批量生产工艺瓷,也采用手工注浆成型,因工艺瓷产品体积较小,故劳动强度较小。此法一直沿用。
1980年釉面砖生产采用30吨摩擦压力机半干压成型,要求坯体含水为7~9%左右。操作时要按“一轻、二重、三加压、四轻起”的要求进行。此法一直沿用。
1984年起,对需浆量大、造型以直线形为主的卫生瓷坯体改手工注浆为管道注浆。利用压力通过管道输浆注入模型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半成品的合格率。
〔烧成〕1958年,日用瓷的生产采用直焰窑一次烧成,直焰窑烧成周期长,属间歇式窑炉,窑室内存在一定的温差,操作方法简单,但对烧成工人要求较高,劳动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1963~1965年,日用瓷的釉上装饰采用烤花窑烤花烧成,温度较稳定。1966年,日用瓷生产工艺日渐提高,采用煤烧明焰隧道窑烧成。隧道窑烧成周期短,窑室温度平衡,属连续式窑炉,适于大批量的生产。“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少数杯、碗、壶、碟利用电炉烧花烧成外,日用瓷的装饰均是釉下装饰,一次烧成。1975年,卫生瓷、工艺瓷生产均采用煤烧明焰式倒焰窑一次烧成。为扩大卫生瓷的产量,1981年采用周期短的煤烧明焰式隧道窑烧成,一直延用至今。
釉面砖的生产须经过两次烧成,即素坯烧成后,在素烧坯表面施釉后再进行釉坯烧成。1980年,素坯烧成采用倒焰窑。釉坯烧成采用12孔推板窑。推板窑长度较短,占地面积小,用耐火质推板砖代替笨重的窑车,减少了积蓄热损失,提高了窑炉的热利用率,窑内温度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操作较为便利。
1984年,日用瓷的釉上装饰烧成采用煤烧明焰式辊道烤花窑。烤花窑温度稳定,周期短,可连续操作,适于大批量生产,除用于日用瓷的装饰烧成外,可用于瓷版画的烧成。工艺瓷采用倒焰窑生产的同时,也利用隧道窑进行生产。
1989年5月,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釉面砖的产量也随之增加,素坯的烧成采用隧道窑,釉坯的烧成在采用推板窑的同时,也采用隧道窑烧成。
二、日用瓷装饰
日用瓷装饰分釉下、釉上两种。
〔釉下装饰〕就是坯体上釉前直接在坯体表面进行装饰,然后施釉经高温烧成的方法。日用瓷釉下装饰的方法有蓝边装饰、釉下手绘青花、青花帖花、喷花装饰4种。蓝边装饰始于1957年,最初将素坯放置在人工转轮上旋转,人工手描两道蓝边(在碗口外沿)后施白釉烧成,装饰在缸工碗表面。60年代,在修坯机上人工手描两道蓝边,逐渐形成了“蓝边三大碗”系列。釉下蓝边装饰修整为淮南日用瓷传统的装饰方法之一。
釉下手绘青花装饰始于1962年,即在坯体表面手绘简单图案后,施白釉烧成。装饰自然,色泽单一,用于荷花碗、和平碗、“柯大、柯二”碗的装饰。1965年停止使用。
釉下青花贴花装饰始于1965年,系涂水法釉下贴花,多用于水碗的装饰,另有少量4寸碗、杯、壶、盘、碟等产品也用此法装饰。水碗全套青花花纸共3份,分别饰于水碗的内碗底、外碗底和内口沿,形成的“水碗青花三大碗”系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
釉下喷花装饰始于1969年,系利用压缩空气,通过喷枪分别把稀释的红、绿釉料喷成雾状,通过模板刻空部分附着在坯面上形成花样,然后施白釉高温烧成,此法1975年停止使用。
〔釉上装饰〕是指在烧结后的釉表面进行装饰的方法。装饰方法有贴花、描金、彩绘、印花、浮雕等5种。
釉上贴花始于1962年,为日用瓷传统的装饰方法之一。使用贴花,使产品的图案统一,装饰规范、整洁。贴花图案丰富,品种繁多,适用于碗、盘、杯、碟等的装饰。贴花用酒精浸润后,贴在坯釉表面后放入烤花窑,烤制形成较有特色的“贴花三大碗”系列。1982年生产出口贴花咖啡具系列。1981~1983年间,釉面砖也有部分采用釉上贴花装饰。
釉上描金装饰始于1964年,主要用于茶杯的装饰,也用于少量造型精致的碗类。较有特色的是玉兰杯描金装饰,由于金水较贵重,仅根据需要少量使用。
釉上彩绘始于1964年。运用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在白瓷上进行人工描绘。彩绘题材广泛,有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书法以及几何图案等。多年来,形成淮南日用瓷中杯壶类独特的装饰方法。自1980年以来,淮南陶瓷美术工作者在釉面砖上进行彩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南瓷版画。
釉上印花始于1972年。坯体施白釉后,用雕成图案的海绵蘸氧化钴印于白坯上,填入彩釉进行高温烧成,多用于4寸碗的装饰。
浮雕绿釉装饰始于1975年。即用刻好的模印在修好的素坯上,形成凸凹的浮雕图案,施绿釉后进行高温烧成,形成独特的浮雕装饰。
上一篇:第一节 设备
下一篇:第三节 产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