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机构
市轻工业由市轻工业公司和市第二轻工业局两个工业系统构成。市二轻工业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5年3月在市政府手工业管理科基础上成立手工业管理局,同时在各区设立办事处,加强对全市手工业的统一领导和业务管理。至年底共有生产合作社21个、供销生产社1个、生产组5个,职工3074人。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大搞升级过渡,集体生产合作社(组)纷纷转为全民企业,市手管局1958年11月转为市轻工业局,下属26个厂。在各区的办事处也相继改为区工业科。
1961年6月,中央颁发《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在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中,1961年9月,轻工业局重新分为市工业局和市手工业管理局。市手管局将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的那一部分企业和职工重新调整过来,并恢复了在各区的办事机构。1967年春,市手管局改名为第二轻工业局,下属33个厂,其中国营厂5个。此后,又先后易名为市手工业管理局革命领导小组、市革命委员会手工业管理局、市革命委员会第二轻工业局、市第二轻工业局,1983年10月重新更名为手工业局。同年,1976年1月从市工业局分出的轻工局(一度改称市革命委员会第一轻工业局、市第一轻工业局)更名为轻工业公司。市轻工业公司、市第二轻工业管理局在行业管理上统属省轻工业厅。
二、领导制度
1953年前,淮南肥皂厂前身淮南化学工业社等企业实行经理制,经理统管全厂行政。1954~1957年,安徽造纸厂和淮南肥皂厂等学习苏联管理体制的模式,实行一长制,生产经营由厂长直接指挥。1958~1966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企业的一切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厂长有生产指挥权和行政管理权,但无经营决策权,不负经营责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委工作受到冲击,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各企业主要由“造反派”组织组成“大联委”,负责企业行政和生产。1968年3月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各轻工企业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已瘫痪的企业党组织和厂长行使领导权力。企业党组织恢复后,直到1978年,企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各项工作由党委包揽,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重新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3年5月市包装纸厂率先实行民主选举厂长。1984年4月到1985年淮南肥皂厂、安徽造纸厂、市印刷厂、华光日用化工厂、球拍厂、玛纲管件厂等企业都先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突出了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使厂长在生产经营中真正拥有经营决策权、干部任免权、生产指挥权和行政管理权。同时加强了党组织在企业的监督、保证作用和职工代表大会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管理的作用。到1986年底,市轻工企业全部实行了厂长负责制,轻工行业管理部门则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所有制形式
解放前和50年代,淮南矿区轻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多为私营。1956年组建了27个手工业合作社(组)。此后,轻工企业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种形式。到1976年,市手管局所辖企业18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个,集体企业12个;市轻工业局所辖10个企业则全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固定资产、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方面,轻工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均占据主体地位,其企业数占64%,固定资产占74.56%,工业总产值占75.8%,创造利税占78.75%。
1990年,市轻工公司管理的12家工业企业中有全民企业5家、集体企业7家,其中大二型企业3家;市二轻局管理工业企业27家,其中全民企业5家、集体企业22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