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南市有区、乡公路47条,长253.1公里,其中二级路27.5公里,三级路41.9公里,四级路183.9公里,公路部门养护的有3条20公里,区、乡管养的40条223.1公里。
一、九王路
九龙岗至王楼,系省道淮(南)滁(州)路的一段,长6.5公里。1965年,由沿线农民,修建为土路。1969~1970年大通区发动民工进行大修,路基拓宽为8米,铺修弹石路面3.5米。1988年5~6月和1989年3~4月全线经过两次扩建,路基拓宽至16米。1989年底由公路局筑路队施工,铺筑泥结碎石路面宽8米,总投资22万元,属三级路。西端连接九上路,东端与定远县交界,因有窑河阻隔,需待修建轮渡或公路桥梁后,始能畅通。
二、耿皇寺路
自淮界路谢二矿东侧起经谢家集二矿、刘家岗、周郢孜、陶圩、耿皇寺至淮河渡口,全长7公里,属三级路。1961年冬,市交通局组织原省委二焦厂、无为县炼焦厂、刘家岗焦厂共同修建耿皇寺路,路基宽8~13米,泥结碎石路面宽7~12米。此路南接淮界路,北达应台孜淮河码头,沟通水陆交通。1963年几家焦厂相继停办,公路失修。后为了适应应台孜淮河航运港口物资集散运输的需要,市交通局几次拨款维修路面,维持勉强通车。
三、洛涧路
洛河至九龙岗,全线7.1公里,属四级路。民国20年(1931年),淮南煤矿局从九龙岗至洛河淮河岸修建一条小火车路作为运煤路线。民国25年铁路废,改建为公路。路基宽10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5米。
建国后,国家在路东侧兴办了淮南农场,对于毁坏严重的路段,一般由农场维修,保持通车。80年代,淮南农场效益渐好,路面得到有效维护。1990年,市、区政府组织城建、交通部门和沿路单位集资改建,已有公共汽车经淮南农场往市区。洛涧路北与淮蚌路衔接,南与九大路相连,交通流量日增,是淮南农场和洛河经济开发区的主干道。
四、高淮路
俗称大直路,是淮河北岸通往南岸的主要干道,沿淮河岸边直通高皇、李圩、夹沟、陶王、潘集等乡。1976年,交通局沿途敷设24道涵管支援发展公路交通和农业生产。1983年,淮潘公路和平圩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建成通车后此路渐趋废弃。1985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开发,市郊农村利用煤矿建井废料煤矸石兴起了大修“富民路”的热潮,潘集区政府组织沿路7个乡镇修建大直路,历经2个冬春竣工通车。计长19公里,路基宽12米,矸石路面宽6米,成为淮河岸边贯通潘集煤田的睛雨通车公路。1990年9月,高皇、段湾2乡境内5公里集资铺设成水泥路面,市交通局从小机养路费中补贴12.5万元。
其它区乡公路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