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5年淮南公路站成立后,省公路局即拨专项资金用于公路植树,当年植树1500株,1958年植树1.55万株。1960年市政府发动公路沿线农民和机关、厂矿企业参加公路绿化,植树4.69万株。“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乱砍滥伐现象严重。1977年春采取专业植树与群众植树相结合,当年植树8.77万株,1985年春交通系统组成100人的绿化队伍,新栽补栽各种树苗3万余株。1989年拓宽公路林地30.48公里,新植悬铃木等树4.44万余株,成活率76.1%。截止1989年底,共有龙柏、松柏、悬铃本、榆树等树种5.1万株。
在管理形式上,干道先是采取国栽国有形式。由公路部门投资、公路部门管理,收益归公路部门所得。这种管理形式,往往责任不落实,造成“年年栽树年年忙,不见公路树成行”。后采取合作造林形式,由公路部门提供树苗,与沿路乡、村签订协议,乡、村抽劳力管理,公路部门每公里建一护林棚,收益按国三村七分配。县乡公路则主要采用村栽村有的形式,由沿路村、队出资购树苗,并派专人护林,收益归村、队集体所有。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