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专业蔬菜基地的面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有计划地增加。1964~1983年专业蔬菜基地面积从8347亩(556公顷)增加到15324亩(1021.6公顷),供应人口从40万增加到56万,总产量从2775万公斤提高到7933万公斤,平均每亩年产量从3325公斤提高到5177公斤,专业菜农人口也从19801人增加到60000人。到80年代中期,专业菜地面积达17600亩(1173公顷)。六七十年代蔬菜以露地栽培为主,分为春、秋、越冬三大茬次。70年代末期推广塑料薄膜覆盖技术,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开始弱化。
70年代,在技术上主要是扩大优良品种,农药、激素的应用,普及小畦深沟、改良土壤、合理密植、玻璃温室蔬菜生产等。后期重点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保护地栽培蔬菜技术。
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专业基地的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实现路、渠、林、塘、站配套,做到旱涝保收,二线基地逐步发展,形成规模。到80年代末,二线基地的作用已与专业基地平分秋色。1990年,全市已建成设施配套、常年种菜的重点蔬菜基地30片,面积1.8万亩(1200公顷),二线菜地4.2万亩(2800公顷),保护地占菜地的40%。
一、田家庵区舜耕基地
由舜耕、青丰、前锋3个村的菜地组成,面积1050亩(70公顷),以种植越冬花菜、黄心乌白菜而闻名,年产菜600万公斤。基地的路、渠、桥、涵、树、池配套,道路总长9500米,石渠5800米,配套桥涵35处。基地东西主干道中段北侧设有“舜耕蔬菜基地”石碑,再北是与基地配套的菜科站,站内建有塑料大棚等设施。
二、田家庵区钟郢基地
位于田家庵东部,是一块被城市包围的乡村,面积372亩(25公顷),年产菜280万公斤。80年代中期保护地设施占菜田的90%,1986年从荷兰进口的10套7.5亩钢架塑料大棚就安装在这里。推广的稀土微肥及生物防治技术也通过省级鉴定,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1989年起对基地进行改造,兴建石渠800米,修路1700米,打井9眼。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基地的塑料大棚番茄等精细菜种植技术水平一直在全市领先。
三、田家庵区下陶基地
位于淮河岸边,地势平坦,面积800亩(53公顷),年产菜600万公斤。以种植番茄、大白菜、乌白菜为主,其中春季的地膜覆盖番茄栽培面积、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基地从1989年开始改造,修道路3200米,沟3500米,配套电灌站1座。
四、田家庵区连岗-石头埠基地
位于姚家湾西部,淮河南岸,青年路西,面积2000亩(133公顷),年产菜500多万公斤,其中“石头埠大青皮萝卜”闻名全市。
五、谢家集区永青基地
面积400亩(27公顷),年产菜300万公斤。1990年实施改造,铺水泥道路600余米,修水渠4000米。基地五六十年代起就是市境蔬菜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地方。特点是种植蔬菜品种多样化,茬口安排合理,四季长青。
六、谢家集区平山基地
位于谢家集西部,面积500亩(33公顷),菜农375户,1119人。基地种菜历史较长,春季以番茄为主,秋季以大白菜为主。1988年进行改造,修建石渠2880米,修路900米。
七、八公山区朱岗基地
紧靠蔡凤公路,面积430亩(29公顷)。1988年起进行改造,修路2000米,修石渠3000米,配套建有村级菜科站。基地的科技带头人李士安从80年代初就进行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并将技术广泛传播,《中国日报》、《农村科学实验》等报刊介绍了他的事迹和技术。
八、八公山区钱湖基地
位于淮河南岸,面积300亩(20公顷),1990年进行改造,架输电线路1800米,修石渠3000米,修路700米。基地道路整洁、田园干净,以种植番茄、辣椒、甘蓝等蔬菜为主。
九、八公山区山王基地
背靠南塘水库,淮南虫遗址与其相邻,面积613亩(41公顷),年产菜240万公斤。1989年起进行改造,修路2440米,渠400米。基地利用南塘优质水源灌溉,是市境最早的一块无公害蔬菜基地。
十、八公山区李嘴孜基地
在李嘴孜矿生活区附近,面积700亩(47公顷),主要生产圆葱、番茄、黄瓜、大白菜等蔬菜,年产菜270万公斤。基地从1989年起进行改造,共修路4000米,修石渠3500米。配套建有一座占地20亩的村级菜科站。
十一、潘集区刘庙基地
与潘一矿相邻,面积400亩(27公顷),有近20年的种菜历史,是全区进行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蔬菜技术应用最早的地方,80年代初就集中连片发展塑料大棚番茄、辣椒栽培。基地铺有矸石路2000米,石渠4000米,百米深井2眼。
十二、大通区胡圩基地
面积1100亩(73公顷),年产菜540万公斤。生产特点是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其中“芦小桥韭菜”是市名优传统蔬菜品种。基地从1988年起进行改造,修路8800米,石渠3500米,打机井6眼,可以做到旱涝保收。
十三、大通区夏菜基地
面积740亩(49公顷),七八十年代曾是市科学种菜的示范基地,保护地占菜地的80%,年产菜600万公斤。1989年进行改造,共修路5800米,挖石渠2500米。
市郊历年蔬菜播种面积一览表
单位:公顷
上一篇:第二节 品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