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统一调拨
建国初,除私商在地区之间购运一部分粮食之外,主要是国营粮食公司在系统内进行调拨。1950年6月至1953年共调进各种粮食2.95亿公斤,对稳定粮价,稳定市场起了重要作用。1953年12月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一调拨,保证了淮南矿区供应并经淮南中转调往阜阳等地救灾粮7500万公斤。1958年“浮夸风”之后,粮食调拨成为保证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1954年发生特大水灾,统一调拨出现困难,而淮南市是一个依靠粮食调入的工矿城市,由于库存薄弱,不得不派出大批人员到外地催调。1959年,粮食调拨实行高度集中,省设立调运指挥部,市设立调运指挥所,市粮食局除在东津渡和裕溪口驻人接运粮食外,并组织数十辆小板车到六安等县帮助搞短途集运。
1960年,省粮食厅为加强统一调拨,直接控制粮权,在淮南市设立中转站,1960~1964年经淮南中转的粮食达10多亿公斤。
1972年粮食实行“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粮食由中央及省统一掌握,市粮食局有保管之责,无动用之权。1982年改“四统一”为“粮食购销调拨包干”办法。
1985年起,国家实行粮油平议价“双轨制”经营,由于受平议粮油价格差额和经济利益驱动,此时调拨的粮油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都较以往有所降低。1988~1990年淮南市累计调入平价粮食38359吨。
二、运输
〔铁路运输〕田家庵原为淮南铁路起点站,第一仓库有铁路专用线,加上火车站南北货场,一次可以同时装卸粮食30节车皮。50年代铁路运粮大多使用棚车,敞车须派押运人员,装卸作业亦全靠人背肩扛。1953年2月,接收东北调进玉米,一天最多卸64节散装车皮。
70年代铁路运粮大部分使用敞车,货主自备蓬布。1975年阜濉铁路建成通车,阜阳地区各县粮油商品改变流向,全部通过阜濉铁路运出,经淮南铁路外调的粮食数量减少,只及原来的10%。自1985年1月起实行公路、铁路分流,铁路便承担市内粮油运输。
〔水路运输〕30年代淮南铁路通车后,田家庵港口始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是皖西北粮食、货物从淮河上游及其支流颍河、润河、淠河等河道流入,然后经淮南铁路运出。50年代港口粮食吞吐量每年约在2.5亿公斤左右。运粮工具主要是木帆船,最大载重量3~5吨。60年代初,港口码头开始修建设置6个固定卸粮皮带输送机,船民在码头过磅交粮。粮食部门为方便船民,亦在港口码头设立接收组办理船民报到和交付结算。1963年,码头建成4000平方米的货场,起卸的粮食露天堆放。70年代始建1座1246平方米的货棚,并成立港口作业区。1975年阜濉铁路通车后,水路来粮大为减少。80年代水上运输船只大多实行挂浆机,大大提高航行速度,但此时田家庵港口粮食吞吐量已不及以往的10%。
〔市内搬运〕50年代初,市内区间粮食转移,一般用马车或毛驴搬运。仓库与加工厂之间,全靠人背肩扛。1953年出现架子车,1955年以后始出现小板车。60年代初,河下至四号门货场一度使用平板车搬运粮食。这种平板车是在地面铺设铁轨,有一节车头拖带几节平板车在铁轨上滑行,工人称为“小火车”,一次可搬运山芋干500~1000包,滑行速度比小板车快得多,1963年拆除。70年代,粮食进出仓改用地磅,减轻搬运工过磅时的体力劳动。
1964年粮食局成立汽车组,用3部汽车担负市内部分粮店供应任务。1977年成立汽车队,汽车增加到10部。1985年公铁分流,铁路火车停止担任市内粮油运输任务,市内运输压力加重。为了保证矿区1000平方公里面积范围内的居民粮油供应,市粮食局和市运输公司签定合同,西部地区(谢家集和八公山)粮店供应任务由市运输公司承运,其余地区由粮食局汽车队及手扶拖拉机承运。1990年,市粮食局车队有汽车16辆,年运力20万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