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淮南金融业始于民国24年(1935年)。日军侵占淮南期间,中国银行淮南办事处南迁,矿区无金融业。抗战胜利后,仍无大发展。淮南解放前夕矿区仅3家银行办事处和1家小钱庄,1家小当铺。到1990年,主要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分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淮南市支行暨煤炭专业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淮南市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淮南市支行、中国银行淮南支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淮南市支公司和淮南市信托投资公司,基层金融机构遍布城乡;交通银行淮南支行业经批准筹建,信托公司和城市信用社方兴未艾,农村乡乡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形成多家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民国24年前,煤矿工程用款和销售收入,大部均由宁、沪汇至中国银行蚌埠支行。汇款一到,蚌埠支行就要调度头寸,解付大批现钞,淮矿提取汇款,须用车船(因当时通用银元、铜板),押运保管,诸多不便。经矿方提出,银行在矿山设立机构,并由煤矿局代办收付,中国银行淮矿办事处便于民国24年4月成立于九龙岗。此即淮南金融事业的始端。
民国35年初,交通银行和安徽省银行相继来淮设立机构,三家银行业务重心均偏于张罗存款,收集货币资本。为争取大户存款,中、交两行办事处采取与存款户签订透支(因上级机构汇款时有不济,矿、路两局及所属单位须向开户银行透支)合约,分别承揽了矿、路两局系统的存汇业务。省行办事处因资力有限,加之代理地方金库又支大于收,只得另谋零散业务,民国35年勉强应付开支,民国36年以后无力放款一直处于收歇之势。中、交两行办事处也因紧缩放款业务渐见清淡,民国36年月均仅一本营业凭证,每天寥寥几笔业务。
随着金圆券市场的崩溃,民国37年初,田家庵、大通两镇商家开始拒收纸币,矿工拿到的工薪成了废纸,因此要求矿场用银元支付工薪,矿场推向银行,三家银行自1月10日起,先后关门停业。
解放初期,因国民党统治时长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矿区金融市场极为紊乱,金融投机行为依然存在。为实现金融稳定,安定群众生活,人民银行淮南办事处把统一货币做为首要任务。通过禁止金圆券和银元在市面流通、开办折实存款、低价冻结银元等措施,有效地治理了金融环境。1949年底,田家庵、九龙岗、大通、八公山四镇建立了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和新的金融秩序。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银行信用活动逐步展开。全面开办存、放、汇业务,建立金库;实行现金管理,组织划拨清算;逐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开办保险;建立基本建设拨款管理程序。1950年稳定了金融市场,1951年集中结算,1952年集中了短期信用。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面推行了各项新的金融规章制度,逐步收缩私营放款,集中资金为矿区建设服务,大力支援国营工商企业发展和农业合作化。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对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推行强制保险。建国后,淮南金融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基础工作,基本形成于这一时期。
“大跃进”年代,基建拨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4.5倍,其中预算外拨款占50%强。人民银行淮南支行也放弃信贷、现金管理和结算监督,贷款敞口,现金开闸。与1957年比,1960年工业贷款增加14.3倍,农业贷款也成倍上升。货币大量投放,通货恶性膨胀,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降到最低点,货币回笼依靠为数甚少的商品供应票证。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坚持按计划发放贷款,按政策规定办理收付。到1965年,全市工业百元产值占用信贷资金由1961年42元降到17元。是年还收回1961年前农贷陈欠214万元,清理停缓建项目近百个。
“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制度概被否定,工作长期无章可循,有章难行。工厂停工、停产,要银行贷款发工资;农村社队也靠贷款维持集体生产;基本建设拨款,以“需要”代替计划,拨款半数以上成为无效投资。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1979年突破贷款只限于流动资金格局,1980年开始恢复和分设专业银行、保险公司。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农业银行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把信用活动扩大到商品生产和运销领域,支持农民走农、副、工新路。1980年银行相应地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资金管理办法。横向经济迅速扩大后,1985年又改为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的资金管理办法,各家银行从系统内到系统外,从市内到市外,逐步开通资金市场。1985~1988年全市银行共发行各种债券(不含国库券)44期,累计筹资1.4亿元。拆出资金47亿元,其中市外、省外1.4亿元。1988年全市各项存款92336万元,各项贷款212341万元(含基本建设贷款),全年收入保险费2239.6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1倍和9倍(1978年未办保险)。
因经济过热,信用膨胀,1988年秋出现建国以来第一次信用紧张,迫使各专业支行全盘工作转向抓存、压贷、还债和保开门、保兑付。通过有效措施,金融形势随即好转。1990年末,全市银行各项存款150848万元,各项贷款294259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