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沿革
建国初期,农贷被摆在农村金融工作首位,并被列入市党政领导议事日程。1950年春,银行按市农贷委员会统一安排,开始按季节发放种子贷款。为让农民尽快得到种子,又不受物价上涨影响,采取贷实收实。春贷高梁种6500公斤,夏贷稻种37500公斤,秋贷麦种100000公斤。按当时郊区人口算,人均得到1.5公斤种子。贷款分配:贫农占89.4%,中农占10.39%,地、富占0.3%。1951年配合土改,继续发放种子贷款,并对分得土地的农民发放生产、生活贷款。1952年,农贷重点开始转向扶助互助组和合作社,促进贫农与中农合作。是年,还对国营农场办理临时周转贷款。1954年遭受特大水灾,农村金融工作全盘纳入生产救灾,归党政领导直接安排。是年,供销合作机构下延,银行开始就地发放供销商业贷款。1955年沿淮农业喜获丰收,当年农业贷款回笼42万元。1956年春,市郊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银行对缺少入社资金的6438户贫、雇农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11万元。1957年市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当年平衡,略有回笼”农贷方针,重放重收,当年共清收历年旧贷12万元。“大跃进”年代,农业实行高指标高征购,生产费用急剧上升,1961年社队生产费用贷款198.8万元,生产设备贷款75.7万元,贷款变为“公对公”。1962年银行重申“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农贷政策,坚持既积极生产又严格控制不合理投放,重点支援困难社队,具体帮助安排使用,农业贷款出现连续4年收大于支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中“农业学大寨”,实行“大生产”,结果农业生产成本加大,收益下降,贷款易放难收。1976年,社队贷款累积达359.7万元。
1980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贷款开始突破单纯给社队和单纯支援农业的框框,投放重点逐步转向支援承包户、专业户和重点户发展多种经营。随着改革深化,贷款又转向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支持一家一户小作坊,到支持村办、联办、乡办、镇办企业。农贷范围扩大到个体、集体和经济联合体的生产、经营和固定资产投资各领域。全市由固定资产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建立与扩大的大型乡镇企业有淮丰麻纺厂、八公山水泥厂、上窑水泥厂、大理石厂、饮料厂、市第二玻璃厂等近10家。
二、种类
50年代前期,农业贷款实行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淮南发放有种子贷款、口粮贷款、贫困户生活贷款、耕牛贷款、牛草贷款、肥料(红花草籽)贷款、农具贷款、水利贷款、渔业贷款、种猪母猪贷款、烤烟煤贷款、防汛器材贷款、农村商业贷款(含小商贩)和国营农业贷款。合作化和公社化后,贷款结构逐渐改变,收缩个体,增加社队贷款;收缩生活贷款,增加生产性贷款,种类相应精简为社队生产设备和生产费用贷款两种。1958年新增农副产品预购定金贷款。1963年增设社队企业生产费用和生产设备贷款两种。农业信贷体制改革后,贷款种类增加,有个体农民贷款、社队集体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国营农业企业贷款、工商业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和其他贷款。80年代,农业信贷中有乡镇企事业贷款、国营农业企业贷款、集体贷款、开发性贷款、农户农业贷款、工商业贷款、技改贷款、外资国内配套贷款等。
三、利率
1979年前,对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贷款均实行优惠利率。1950年农业(折实)贷款酌收月息0.8~1.0%;副业放款利息高于农业一成。1952年分水利放款月息0.75~0.9%,生产合作社放款按公营放款息优惠10%,周转放款月息1.5%,基层供销社用于经营肥料、农药和农业机具的贷款月息1.0%。1971年以后,国营农业、社队和社队企业贷款月息0.36.%,社队生产设备贷款月息0.8%,经1983、1985年和1988年3次调整,城乡各类贷款利率已趋于一致。本着高进高出的原则,相对于存款的浮动幅度,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最高上浮幅度可达到100%。1989~1990年间5次调整上浮幅度,1990年8月21日,贷款上浮幅度为60%,超过60%须由县以上人民银行批准。
四、农贷豁免
建国以来,市人民银行、农业银行按规定经批准豁免的农贷款有:1953年经省人民银行批准免收1952年年底前的农贷44303元,其中耕畜贷款223元,农业贷款199元,种子贷款10538元,烤烟煤贷款7311元,渔业贷款24483元。同年,市政府决定免收水利托放款1549元;1955年经省农业银行批准,核销1953年年底前到期农贷旧欠24552元;减免农贷利息5282元。1958年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核销困难户、死亡绝户、迁移无下落户和无法收回的历年农贷旧欠8116.17元;1971年经省人民银行批准核销1961年年底前农贷旧欠623082.17元,其中弥补信用社贷款豁免损失97223.38元;1985年经省农业银行批准核销1978年底前旧农贷592546元,其中弥补信用社贷款豁免损失109332元(含凤台县)。
1950~1988年淮南市农村存、贷款统计表
金额: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