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栽培
〔水稻合式秧田〕建国初期,水稻育秧,无论水育、旱育,均为大墁秧田。从1956年起,全面推广了合式秧田。即按一定规格开沟做畦。这一技术一直普遍沿用至今。
〔水稻“稀少平”高产栽培〕即水稻稀播壮秧、少本栽插、平稳促进的高产栽培技术。从1983年开始推广,到1985年累计推广1.66万公顷,计增产稻谷996万公斤。
〔水稻“宽足稳”高产栽培〕即水稻宽行窄株、栽足基本苗、稳壮促控的高产栽培技术。系市农牧渔业局高级农艺师陈蔚兰根据自己试验和调查材料,把几个单项技术加以组装制定的。从1987年开始推广,到1990年共推广5.33万公顷,计增产3975万公斤。
〔小麦“小壮高”高产栽培〕即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从1988年开始推广,到1990年计推广4.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4170公斤,比常规栽培法增产14.3%。
〔油菜育苗移栽〕从1975年开始推广,历年移栽面积都在50%以上。移栽每公顷单产1870公斤,比直播每公顷增产475公斤。
〔油菜“早壮足”高产栽培〕即油菜播种要早、施肥要足、壮苗移栽的高产栽培技术,由市农技人员通过试验、示范。从1989年开始推广,到1990年推广8500公顷,每公顷单产2190公斤,比常规法增产510公斤。
〔山芋温床育苗技术〕1954年推广温床育苗,1957年推广火炕温床、回笼炕温床,到70年代又推广塑料薄膜温床。这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杂交西瓜高产栽培〕1982年开始推广,主要品种是新澄1号、浙蜜1号。到1986年即普及全市,种植面积2100公顷,占西瓜总面积91%,每公顷单产3.4万公斤,比普通西瓜增产72.6%。
二、良种推广
〔水稻〕建国初期,水、旱稻均为一窝丝、观音籼、齐头白等农家品种,产量低,每公顷单产仅600~750公斤。品种更新换代,经历了三个阶段:
由农家品种改种高秆良种。1952~1965年,先后推广了胜利籼、中农4号、399、桂花球、鼓浪粳等高秆良种,历年面积达1.5万公顷,一般每公顷单产2500~3000公斤,高产田块达3750公斤,每年增产500万公斤左右。
由高秆品种改种矮秆良种。由于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高秆品种与生产条件不相适应,因此从1965~1976年全面推广矮秆品种,如矮脚南特、农垦58、沪选19、珍珠矮、广场矮、二九矮等,占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每公顷单产3750~4500公斤,高产田块达6000公斤以上。
由矮秆品种改种杂交稻。自籼型杂交稻问世以后,淮南市于1976试种、示范,1978年推广,1982年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市郊种植1.05万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81.2%。在组合选用上,1976~1977年推广南优2号、汕优2号,1978年推广汕优6号、威优4号等,1986年推广汕优63,1988年推广协优63,保留少量常规稻如密阳23、桂朝2号、BG929、83D、紫雪糯、87617、国际661、国际72等,作搭配使用。1976~1990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共33.4万公顷,每公顷增产1125公斤,计增产3.76亿公斤。
〔小麦〕建国前后,市内小麦均为五花头、大白麦、小白麦等农家品种。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在品种选用方面,经历了低产-中产-高产三个阶段:
低产品种阶段(亩产100~225公斤)。1952~1957年全面推广碧蚂1号,每公顷单产由1950年的585公斤增至930公斤。但由于不抗吸浆虫,后被抗虫品种南大2419取代,一般单产达1245公斤,比碧蚂1号增产33.9%。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重点推广了阿夫、阿勃、吉利3个阿尔巴尼亚品种以及内乡5号等,阿夫和内乡5号便成了当家品种,平均每公顷单产达1352公斤,高产田块达3385公斤。
中产品种阶段(亩产225~350公斤)。1970~1980年,重点推广了丰产3号、博爱7023、泰山1号、扬麦4号。其中尤以丰产3号、7023面积最大、使用年限最长,种植面积历年均在6万公顷左右,平均每公顷单产2540公斤,高产田块达5850公斤。
高产品种阶段(亩产350~450公斤)。1980~1990年重点推广了马场2号、豫麦18、扬麦4号等。一般每公顷单产3673公斤,高产田块可达6000公斤以上。
〔大豆〕50年代为平顶乌、大白壳等农家品种,60年代洛河公社农民王长和选育出红毛豆,取代了农家品种,70年代相继推广了徐州424、皖豆1号、蒙丰13、齐黄1号,进入80年代全面推广跃进5号,到80年代末期又推广了鲁豆2号、中豆19、豫豆1号等新品种。
〔油菜〕品种更新分为三个阶段:
白菜型油菜。50年代为油冬儿、芜湖104等,每公顷单产仅663公斤。
甘蓝型油菜。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重点推广胜利油菜,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则推广产量更高的202-23、当油早1号、川油9号、广德761等品种,每公顷单产1365公斤,比白菜型油菜提高702公斤。
杂交油菜。1989年引进秦油2号,仅两年便遍及全市,每公顷单产2010公斤,高产田每公顷达8315公斤。
〔玉米、高粱〕50年代到60年代,玉米为白马牙、火燥子,高粱为白眼猴、打锣锤、大红袍;70年推广“双杂”:晋杂5号、双跃2号。80年代因经济效益比较差,种植面积大大减少。
三、土壤肥料
〔“配粪”的制作与施用技术〕50年代初期,市农技人员通过调查沿淮农民“配粪”的零星经验,写出《配粪的制作与施用》,后经深入调查,充实完善,形成科普书稿,安徽省科协于1955年印发全省,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发行。这项技术从50年代到70年代,在全省推广,至今仍有不少农民应用。
〔化肥施用技术〕50年代初,农民施用的肥料都是农家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从1956~1965年,先后推广了硫酸铵、磷矿粉、氨水及硝酸铵,1961年计推广1603吨,到1965年5100吨,之后又推广了尿素、过磷酸钙及磷酸二氢钾等。
〔根外施肥技术〕50年代初,市农技人员即进行根外施肥与防病灭虫除草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到1957年即完成科普书稿《农作物根外施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从1986~1990年,全市每年推广根外施肥3~4.5万公顷,累计增产粮食9000万公斤。
〔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和产量要求,科学制定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施肥的配方,从1983年开始推广,每年推广4~6万公顷,1990年达6.7万公顷,计增产粮食3517万公斤。
〔微肥施用技术〕重点推广油菜喷硼、大豆喷钼、稻麦施锌,从1988年开始推广,1990年达3.6万公顷,计增产1080万公斤。
〔大豆花期施肥技术〕1986年开始全面推广,平均每年推广1万公顷左右,累计增产大豆1500万公斤。
〔砂姜黑土改良治理技术〕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改良耕作制度、实行旱改水等措施,共改良治理3.2万公顷,每公顷年增长400公斤以上。
四、植物保护
〔赛力散、西力生拌种技术〕从1953年开始,全面推广此项技术,到1959年基本消灭小麦散黑穗病、秆黑粉病的危害,计挽回损失2000万公斤。
〔泥(盐)水选种技术〕从1953年开始全面推广,到1958年基本消灭线虫病危害,累计防治面积25.5万公顷,挽回损失7650万公斤。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50年代初,小麦吸浆虫危害严重,从1953年开始,通过选用抗虫品种南大2419,结合进行药剂防治,到1959年基本消灭吸浆虫危害,计挽回损失7500万公斤。
〔蝗虫防治技术〕建国初期,市内湖湾洼地普遍发生蝗虫,危害十分严重。从1952年开始,采用人工扑打、沟堵(埋)、火烧与喷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到1960年控制了蝗虫的危害,累计防治面积达22.5万公顷。
〔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从1987年开始,选用耐湿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实行“三沟”配套,结合喷施粉锈宁,到1990年,累计防治13.3万公顷,挽回损失4400万公斤。
〔小麦穗期保健技术〕将肥料、药剂和生长调节剂混合,制成混液,在小麦穗期喷施。从1987年开始推广,到1989年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一般增产9~10%,计增产726万公斤。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1966~1978年,市内水稻普遍发生白叶枯病,直到1978年全面推广杂交稻,才抑制了该病的发生;1988年该病又有回升,通过推广川化018的施用,到1990年终于杜绝了该病的危害。
〔稻飞虱防治技术〕80年代初期,市内水稻普遍发生稻飞虱,从1982年开始推广叶蝉散、扑虱灵进行防治,到1989年控制了该虫的为害。
〔化学除草技术〕从70年代起,80年代末即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先从水稻化除入手,再发展到大豆、小麦、油菜等作物,每年化除面积均在6万公顷左右,可挽回损失3600万公斤。五、蔬菜
〔良种推广〕建国初期,菜园面积小,只有几种常规菜,品种极为单调。50年代中期,郊区农技站先后引进推广蕃茄、花椰菜、水生空心菜、大白菜、天津心里美萝卜等。80年代起,蔬菜新品种大量引进,其中甘蓝类有争春、夏光、新丰、中甘11号、京丰等;大白菜类有山东4号、丰抗70、青杂中丰、小杂56等;番茄类有75-90、中苏4号、中苏5号、丽春、西粉3号、毛粉802、佳粉10号、霞粉等;辣椒类有早丰1号、湘研1号、皖椒1号、和县大椒等;黄瓜类有津研4号、津杂2号、津春4号、新泰密刺等;豇豆类有之豇28-2、秋豇、皖青512无支架豆、杜豇等。80年代末,市副食办和市农科所又开始引进试种并推广一批特种蔬菜,如荷兰豆、西洋芹、紫甘兰、生菜、冬寒菜等。全市蔬菜品种已达200多种。
〔保护地栽培〕地膜覆盖和大棚栽培,从1978年后,每年面积达3600公顷,其中塑料棚1600公顷。秋延型栽培,从1988年起采取反季节栽培发展秋延型蔬菜,如辣椒、芹菜、莴苣等,到1990年秋延菜已达360公顷。日光温室栽培,可提早播种、育苗,生产番茄、辣椒、黄瓜、香椿等蔬菜,解决元旦、春节及早春蔬菜紧缺问题,1990年全市日光温室已发展至167公顷,每公顷年收入可达15万元。
六、林果
〔矿柱林营改技术〕为了解决淮南煤矿坑木自给问题,1953~1956年在曹店、洞山、山余等地,营造矿柱林2000公顷;1960年2月再次掀起营造矿柱林热潮,全市共栽1.2万公顷。
〔荒山绿化技术〕1950~1951年采用苦楝、麻栎直播,没有成功;1953年采用刺槐、马尾松栽植,成活率也不高;1955年改用耐干旱、耐瘠薄、能在砂砾中生长的侧柏栽植成功。
〔平原绿化技术〕1973~1974年,“四旁”及农田林网普植大官杨,后因易遭虫害而被意杨、水杉、池杉等所取代。据统计,农田林网及四旁植树折算占地面积2.8万公顷,总蓄积量达70万立方米。
〔木蠹蛾防治技术〕70年代点片发生,到1980年大面积为害,后采用适时适龄有效防治,使危害得到了控制。
〔酸枣嫁接大枣技术〕上窑林场于1965年发展枣园667公顷,当年嫁接大枣4.4公顷,到1979年达34公顷,年产鲜大枣2万公斤,后因枣疯病危害,面积大为减少。
七、畜牧
〔猪瘟弱毒疫苗制作〕从1957年到60年代初,市畜牧兽医站自制猪瘟弱毒疫苗,预防猪瘟,取得较好效果。
〔“三化”养猪技术〕即种公猪用外来良种,母猪用当地良种,育肥猪用杂交一代。从1982年开始推广,到80年代末,共繁殖杂交一代仔猪9万多头,猪的日增重由70年代的0.35公斤提高到0.5公斤,出栏率由70%以下提高到80%以上。
〔黄牛改良技术〕80年代初期起,引进秦川牛与当地黄牛杂交,到1990年改良牛达3.6万头。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市畜牧兽医站与市农科所合作,于1981年开展猪、牛、兔的人工授精。1980~1981年又引进牛的冷冻颗粒精液技术,到1985年共冷配耕牛9300多头,抽查平均受胎率达75.42%。
〔五号病的防治〕六七十年代多次发生家畜5号病疫情,1982年冬全市普遍疫情严重,当即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到1984年2月消灭了最后疫点。1985年5月通过省级验收。
〔长毛兔饲养技术〕进入80年代,全市家兔大发展,品种以长毛兔为主,主要采用笼养方式。1985年起自制兔瘟疫苗,预防兔瘟,取得良好效果。到80年代末,计养长毛兔65万只,年产兔毛15万公斤。
八、水产养殖
〔优良鱼种的引进推广〕70年代以前,全市水产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到1978年引进罗非鱼,推广67公顷;1985年引进异育银鲫等,推广80公顷;1987年引进革胡子鲶并发展至134公顷;1990年引进淡水白鲳、罗氏沼虾、加州鲈等。全市已引进养殖优良鱼种19种。
〔池塘精养高产高效技术〕从80年代初期推广,全市精养池塘已达3762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1950公斤,最高达9000公斤。〔“三网”养鱼技术〕即拦网、围网、网箱养鱼技术,1985年先从拦网起步,当年拦网147.7公顷,1990年发展到6.7万公顷。每公顷最高单产:拦网1500公斤,围网9500公斤,网箱7.5万公斤。
〔池塘生态农业养殖技术〕1986年利用孔集湾、梨树园采煤塌陷池塘,实行鱼禽(鸭)、鱼藕(或菱角、茭白)结合,发展到334公顷,取得了鱼禽、鱼藕双丰收。
〔河蟹养殖技术〕于1977年开始,采取人工放养方法养殖河蟹46.7公顷;1987年起开展池塘养殖,并进行鱼蟹混养、网箱养殖等。人工放养已达5334公顷,每公顷单产82.5公斤;池塘养蟹22公顷,每公顷单产975公斤。
〔稻田养鱼(蟹)技术〕从1985年开始推广,以育鱼苗为主,养成鱼为辅。1988年全市稻田养鱼8.5万公顷,每公顷单产水稻7522.5公斤,成鱼825公斤。
〔余热水养鱼技术〕已利用田家庵、洛河、平圩三大电厂排放的余热水养鱼5.5公顷,每公顷单产高达45万公斤。同时,利用余热水为罗非鱼、革胡子鲶等进行越冬保种,也取得成功。
九、农业机械
〔小麦机器条播技术〕1982年起全面推广机条播,到1989年又把其工序概括为旋-耕-旋-播-压,使这项技术更加科学实用。全市小麦机条播每年均在3.5万公顷左右。
〔小麦机器开沟技术〕1982年全面推广,做到“三沟”配套,每年机开沟5.5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375公斤。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