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淮南解放后,在煤矿工人中开设职工识字班,组织职工中党团员、生产骨干参加文化学习。1950年春,各厂矿在识字班基础上成立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在校人数有27710人。1951年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厂矿成立分会,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1952年各校推行“速成识字教学法”,同时成立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1953年成立职工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提高了教学质量。1956年,各单位放松了扫盲基础教育,大办初、高中班,初中学员4761人,为1955年的437%,高中414人,为1955年的722%,淮南电业局还开设夜大学,学员49人。1957年,根据中共中央行政会议提出的“积极发展,注意质量”的方针,纠正了上述倾向,至1957年底,开办职工扫盲班474个,17859人参加了学习。
1958年,职工教育出现“大跃进”,至1959年,职工业余学校发展到117所,1021个班,在校生55490人,其中扫盲42159人,高小8196人,初中4212人,高中635人,大专288人,市人民委员会和矿山机械厂开办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学校。至1959年底,青壮年职工入学人数达84837人,占职工总数的45%。但由于职工教育的盲目发展,脱离了实际,加之国民经济暂困难时,从1960年开始,入学人数逐步下降。1961~1962年,学校规模缩小或停办。1963年,职工教育开始恢复,29个单位开学上课,入学职工7782人。1965年,34个办学单位全部上课,入学职工达60378人,市民教育也有所发展,869人参加业余学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名存实亡,教学活动停止。1974年,淮南矿机厂创办“七二一”大学,招收50名新生,学制2年,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艺、仪表等课程,聘请文化干部和科技人员担任教师,采取全脱产、半脱产制。1975年,各厂、矿、服务性单位纷纷办起“七二一”大学,至1976年共有54所,在校生986人,专职教师86人。1980年,“七二一”大学停办。
1978年职工教育开始恢复,至1979年,有职工业余学校59所,在校生10171人。此后,职工教育发展较快,1980年上半年,业余学校人数达14783人,各种短期班53731人,函授104人。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对1967年后至1978年进厂的初、高中毕业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工作,据统计,1966年以后进厂的青壮年职工136185人,需补课的65367人。是年,有14519名职工参加学习。1982年,先后有29个厂矿单位大力开展“双补”活动,学习语文、数学、理化、史地等6门课,至1984年春,组织了三次统一考试,有3000多名职工参加考试,发给合格证1200人。1983年,根据省政府精神,要求普通工人必须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厂矿先后办起34所职工学校,修完全部课程即由市教育局发给初中或高中毕业证书。至1986年底,有1万多名职工参加学习,83%的青年职工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986年,成立市职工教育研究会,各职工学校成立分会,推动了职工教育的开展。职工学校由原来单纯的初高中学历教育变为多内容、多层次、多规格的岗位和专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根据职工队伍的人员组成、文化结构,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又分为职业短训、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职业短训和岗前培训主要是对录用的新工人进行专业技术教育、文化教育和安全教育,一般为6个月,至1990年共培训4万多人次。岗后培训主要是对关键岗位和“工种”进行再培训,5年来共培训2万多人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