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经费来源和支出
1949年后,市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国家拨款。国家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省将教育经费预算指标分配到市,市政府根据财力状况,加上一定数额的经费下拨给教育部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1952年为25.26万元,1957年增加到898.9万元,1990年市财政拨款增加到2094万元。(二)自筹资金。1964年以前,农村社队的民办学校的经费基本上由社队自筹解决,国家仅对少数有特殊困难的学校给予少量补助。1965年以后,国家补助民办学校的经费逐年增加,但仅能对民师的报酬给予一定补助,民办学校校舍的新建与修缮,课桌椅等设备的购置,民办教师报酬等仍由社队筹集资金解决。1981年起,全市掀起“三结合”建校和集资建校热潮,自筹资金增大。1981~1985年,全市共集资1290.5万元。工厂企业学校的经费由企业自筹解决。从1986年起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开征了城乡教育附加费。1988~1990年,累计征收城市教育附加费784万元;征收农村教育附加费620万元。1990年12年,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淮南市筹措义务教育经费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成为全省第一部筹措教育经费的专项法规,为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提供了法律保障。另外,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所创收入,作为学校经费的补充。
教育经费支出的主要项目有公办教职工工资、民办教师补助费、福利费、退体金、助学金、公务费、设备添置费、业务费、修缮费、基建费和其他费用。其中直接用于教职工人员经费的比重很大。1988年,全市支出公办教职工工资706.14万元,补助工资323万元,离退休金89.9万元,福利费80.2万元,人民助学金21.61万元,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107.2万元,六项合计支出1328.05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支出数1525.445万元的87%,而用于其他方面的经费只有197.395万元。1990年,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82%,其中中学为81.59%,小学为92.11%。
二、基本建设
1949年,人民政府对中小学校舍加以维修,还将庙宇、祠堂和没收地主的房屋作校舍,并投资新建部分校舍。1950年,兴建7所小学。1951年拨款6.7万元,兴建淮南中学。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投资新建4所中学,扩建3所中学,新建8所小学,扩建19所小学,新建2所幼儿园。1960年,国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款68万元,建校舍面积14270平方米。1965年,国家投资189.12万元,又扩建7所中等学校、5所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45530平方米,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小学投资金额的1.2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中学均下放给工矿企业、农村大队管理,几乎没有校舍建设。1970年前后,由于普及教育的需要,兴建10所小学,5所中学,仅1974年前后,淮南市就投资13万元新建教学楼、家属校舍、厕所16000平方米。但所建校舍质量差、标准低、危房问题突出。1978年,省、市共投资80万元,其中省20万元,市60万元,建筑面积达13620平方米,增加教室100个,宿舍2800平方米,扩建了两个办公楼。从1981年开始,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精神,采取三结合(国家补助、群众支持、学校勤工俭学)的建校办法,调动了群众集资办学的积极性,全市掀起了建校高潮。1981~1984年,全市共集资新建7736间校舍,改建危房174720平方米。1985~1986年全市共集资1460.96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37.69万元,占总集资数71.02%,全市农村中小学共建校舍6098间,191960平方米;另外,建厨房391间,围墙20507米,道路30746米,厕所990间。
1986年,教委组织检查组,逐校进行危房检查鉴定,编制了危房改造和维修计划,1987年,全市有危房2.96万平方米,占全市校舍总面积的4.5%。1988~1990年,征收城乡教育附加费1304万元,学校集资188万元,勤工俭学创收95万元,改造加固中小学危险校舍23.94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并新建校舍3400平方米,开始兴建龙湖中学和淮南一中教学楼。截止1990年,中学校舍面积达34.4万平方米,平均每生占有面积由1983年的0.33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51万平方米,平均每生占有面积由1983年的0.46平方米增加到3.4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危房率下降到0.43%,校舍质量得到提高。
三、勤工俭学
建国后,全市中小学均把勤工俭学活动列入学校教学工作日程。1949~1966年,学校勤工俭学活动工作主要以“生产自救,战胜灾荒,坚持学习”为目的,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农副业生产。各中等学校都有自己的生产园地,栽培蔬菜、粮食或农作物,让学生轮流到园地参加劳动,学习农业技术,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学生的入学困难,更重要的是教育结合了生产劳动,丰富了教育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1967~1972年,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基本上为学工学农所代替,1973年勤工俭学活动开始恢复。1975年,在“开门办学”和“学朝农”(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的经验)的影响下,学校又大办工厂、农场。
1980年后,各校坚持从实际出发,勤工俭学活动有了新的起色,勤工俭学的收入已成为补充学校经费的重要方面。为保持勤工俭学活动健康地、稳定地发展,同年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办工业公司,随后各区县都相应地设立了机构。1983年,校办工厂发展到44个(其中农场3个),安排待业青年97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中小学有57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5%,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达1.73万人,勤工俭学共创产值216.34万元,向国家上交税金8.2万元,纯利达29.51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0万元,师生集体福利4.33万元。1990年,全市校办企业发展到153个(包括场、店),勤工俭学共创产值达1902万元,上交税金31.1万元,纯收入201.6万元,补充教育经费110万元,安置教师家属及子女496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