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名存实亡。1975年1月恢复建制,1980年11月市档案馆与市档案局合署办公。馆藏档案共65个全宗24206卷(册)。其中,永久保管的档案12992卷(册);长期保管的档案5463卷(册);短期保管的档案5751卷(册),上架总长度为522米。市档案局档案起止年度为宣统二年(1910年)至1990年。
一、档案收集
〔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市档案馆于1984年11月接收了原保管在市公安局档案室的“大通煤矿公司”“淮南矿路公司”、“淮南矿业所”、“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等4个全宗1167卷(册)建国前档案,并进行了重新整理。
〔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采取定期接收的方法,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对在本机关保存10年以上的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一律接收进馆。在接收档案时要求各机关在移交档案时必须以全宗为单位整理编目,分阶段移交,切实保证全宗的完整性。移交的档案要齐全、完整,按统一的分类方案进行分类、立卷,正确划分保管期限。与档案有关的资料及有关的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随同档案一并移交。
〔撤销机构档案的接收〕机关撤销或合并时,由撤销单位负责将全部档案认真收集、整理、鉴定并保管好,负责向市档案馆移交。以保证进馆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市档案馆1984年接收了市经委、市粮食局、市商业局、市委宣传部等17个单位的3384卷档案以及历史档案1167卷;1985年接收了市建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19个单位5072卷档案;1986年接收了市人事局、市委审干办公室、市工商联、共青团市委、市征地办等21个单位4526卷档案;1987年接收了市纪检会、市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等5个单位1786卷档案;1988年接收了6个单位105卷档案;1989年接收了市供销社、市运输公司等8个单位1963卷档案。市档案馆所保管的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体,结构较为单一。
二、档案整理
根据接收档案的客观状况,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主要是系统排列、局部调整、全面整理。
80年代后期,市档案馆对建国前档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理。1984年11月市档案馆接收了原保存在市公安局的“淮南矿路公司”、“大通煤矿公司”等4个全宗档案。这些档案于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后由淮南煤矿接收,肃反期间,移交给市公安局,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这部分档案被大量地抽出并经过几次重整,至移交市档案馆时,许多案卷破损残缺严重。1987年,市档案馆对这部分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对损坏档案进行裱糊修复。通过整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区分全宗。这部分档案实为4个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各全宗相互混杂。通过整理,将原来混杂为一的档案,区分为“大通煤矿公司”、“淮南矿路股分有限公司”、“淮南矿业所”、“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公司”等5个全宗。并将所属全宗的档案归入相应的全宗。第二,进行重新分类。第三,组卷。整理原则是尽量利用原有的基础,但是由于案卷残缺破损严重,年代前后相串,文件类别混杂,加上在区分全宗时抽出部分文件归入相应的全宗,有相当部分的案卷进行了拆卷重整。第四,重新编制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第五,在整理过程中,对破损严重的档案共裱糊修复6987件。
三、档案管理
1984年市档案馆兴建了总建筑面积1388平方米的档案大楼,大楼库房为混凝土浇灌,环型走廊、钢窗、水磨石地坪,装有防火门,基本上达到了保管档案的要求。保管按照全宗群进行划分,二楼保管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和政府系统的档案;三楼保管党、群系统的档案。每个全宗的档案按照年代保管期限的顺序进行排列。每个库房的档案柜按五箱一套、四套一排,背靠背排列。排与排之间、柜与四周墙壁之间留有通道。一个库房内的档案柜编一个顺序号。为了及时排除危害档案的各种不利因素,库房内配有防护措施,并确定专人定时检查。四、档案编研与利用
〔编研〕1988年设立了档案史料编研科,配备了专人从事档案编研工作,先后编辑了《淮南市档案工作大事记》、《淮南市档案局(馆)组织沿革》、《淮南市档案志》、《淮南市行政区划沿革》、《淮南市档案馆指南》等多种资料。参与了《淮南市组织史》编撰等工作。
〔提供利用〕市档案局的档案利用工作始于50年代。1966年前,市档案馆主要为市党政机关服务。近10年来,到市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人数逐年增多,档案利用工作从过去主要为机关日常工作查考服务转移到主要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方面服务。仅1986~1990年,市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达5200人次,提供档案资料约2300卷(册)次,这些档案资料在为党政机关日常工作服务、总结淮南市建国以来的历史、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编史修志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科学技术档案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档案馆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必要的服务。一是提供档案原件为利用者服务,如在档案馆内提供阅览服务;二是提供档案复制件为利用者服务;三是编写书面资料,提供给利用者,如编写各种档案参考资料,制发档案证明等。
市档案馆还制定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接待的对象、档案材料的借阅范围、批准手续以及阅览者应当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
五、馆藏档案简介
〔建国前档案〕建国前档案主要有:“大通煤矿公司”、“淮南矿路公司”、“淮南矿业所”、“淮南煤矿公司”、“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5个全宗的档案。这部分档案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建国前淮南煤矿发展的历史面貌。
大通煤矿公司全宗。大通煤矿公司全宗现有档案122卷,起止年度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35年(1946年)。档案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文稿类,包括早期的大通煤矿公司到后期的华商大通煤矿股分公司从开办到结束期间的各种来往文书和信稿,反映了大通煤矿在抗战以前建立、发展的历史;二是会议文件类,主要是公司各届股东会议记录,选举结果等文件,记载了公司领导人和管理机构交替沿革等情况;三是经营、财务类,主要反映历年的生产、销售、收支、分配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部分年度的收支帐册、职工薪津表等。这部分档案对于研究淮南煤矿开发的历史乃至淮南区域经济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淮南矿业所全宗。淮南矿业所是日本侵占淮南矿区,对矿区进行掠夺开采和现场管理的机构。全宗现存档案仅53卷。起止年度为民国29~35年(1940~1946年)。这部分档案很不完整,且大部分为日文书写。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民国29年间煤炭产量月报表和年度决算资料;二是从民国29~31年期间日本人在矿区及裕溪口等地购买土地、房产的文件契约及图纸;三是有关人事、财务、警备、招募劳工等方面的文件。该全宗档案数量虽然不多,却真实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对我国资源进行掠夺、对中国人民进行摧残迫害的史实。
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全宗。共有档案1395卷,起止年度为民国23年(1934年)至1949年。分为总务、人事、生产、财务、铁路局、电厂、面粉厂、警察总所等八类。该公司的前身淮南煤矿局在抗战之前及抗战初期的形成的档案,因在抗战期间曾辗转于上海、汉口、香港、马尼拉等地,现仅存10卷,但其历史价值却很高。一是民国23年的《建设委员会淮南煤矿及铁路事业的报告》;二是民国25年编印的《淮南煤矿六周年纪念特刊》。两者均为总结综合性资料,详细记载了民国19~25年官办淮南煤矿生产经营及淮南铁路修建的情况,基本上概括了淮南煤矿官办时期的全貌;三是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筹备成立的有关文件及股东、董事、监事名单,反映了淮南煤矿由官办演变为官僚资本经营这一重要的变更。
现存的淮南矿路股份公司的大部分档案主要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形成的,包括有董事会、总公司及所属的煤矿局、铁路局、电厂、面粉厂、营运处、矿路警察总所、地产清理处以及国民党淮南矿路特别支部、三青团安徽支团五分团、淮南煤矿产业工会等机构形成的档案。完整程度较好,内容较为丰富。既反映了董事会和总公司在上海的活动,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煤矿生产、经营及淮南铁路的修建营运情况。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皖北、皖西等地区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对于研究淮南矿区的历史及安徽地方史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建国后档案〕市档案馆现馆藏的建国后档案,主要是指中共淮南市委、市政府(市人委)以及部、委、办、局等54个立档单位,从1949~1985年形成的档案,共22046卷(册)。起止年度为1949~1985年。它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市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全貌。
中共淮南市委员会全宗。全宗是由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单位形成的档案所构成。共有3050卷,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会议材料,主要有常委会议记录、历届党代表大会材料、各单位会议记录等;二是关于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材料;三是有关全市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财贸政法等方面工作的文件;四是反映历次政治运动的材料。该全宗档案比较完整齐全,利用价值较大。
淮南市人民政府全宗。市人民政府(市人民委员会)全宗,共有档案510卷,起止年度为1949~1982年。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会议材料,有党组会议记录、市长办公会议和历届人代会形成的材料。二是市人民政府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政治、经济建设、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案件处理等方面的材料。
淮南市革命委员会全宗。全宗由市革命委员会和其下设机构从1968~1978年形成的档案所构成,共有431卷(册)。它真实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淮南市政治、经济等活动的情况。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议文件类,主要包括市革命委员会和下设的办公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等单位的会议记录;二是生产建设类文件,主要是在管理全市工农业生产建设中形成的文件;三是关于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案件处理等方面的文件。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