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沿革
《淮南日报》是由《淮矿工人》报、《淮南工人报》演变而来,60~80年代期间,曾改名为《新淮南报》、《淮南报》,1986年10月1日复名为《淮南日报》。
〔《淮矿工人》报〕1950年2月7日,中共淮南矿区委员会主办《淮矿工人》报,社址在九龙岗。办报宗旨是:团结教育职工,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反映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工作,发挥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读者对象以煤矿工人和基层干部为主。它是安徽省第一家工矿报纸。创刊时仅有四开印刷机2部,排印工人10人。开始每周出一刊,八开四版。自办发行,发行量仅有1000份。1951年4月1日改为周二刊,全社29人。1952年4月2日改周刊,6月22日成立中共淮南市委,《淮矿工人》报遂成为市委机关报。
〔《淮南工人报》〕1957年1月1日,《淮矿工人》报改名为《淮南工人报》。办报宗旨:继续以煤炭工业为报道重点,并大力加强工厂企业的报道,同时以一定的篇幅报道财经、贸易、文教、卫生和农村工作,使之真正成为全市性的报纸。读者对象以厂矿职工和基层干部为主。1957年随市委、矿务局迁至洞山,社址在洞山原淮南工专实验室。使用建国前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留下的1部七灯收音机记录新闻,有旧四开机2台、旧圆盘机、旧铸字炉各1台、字架4副,后又购进全张印刷机1部,加工对开机2部。由于没有网板,每制锌版都要到合肥、蚌埠等地。摄影器材也仅有2架康台斯照像机。1958年7月制版车间土法上马,8月下旬制出第一块锌版,不仅满足了报纸制版需要,而且对外营业。
〔《淮南日报》〕1958年5月1日,《淮南工人报》改名为《淮南日报》,出周六刊,办报对象扩大到全市各阶层人民。1960年7月12日,由郭沫若题写报名,一直延用至今。1968年8月又附加《淮南日报》农村专页,每周三版。报社职工增加到62人,其中采编人员46人。改日报后,市印刷厂划归报社,实行以厂养报,印报设备和采编条件逐步改善,先后调进德制轮转印刷机1部,设置了制版车间、铸字车间、电讯接收台、冲洗放大照片暗房。
1964年2月7日,《淮南日报》改名为《淮南报》,周二刊。1965年10月1日恢复周三刊。1966年下半年,恢复周六刊,继用原名《淮南日报》,发行量达12000份。全社共有82人,编辑部40人,印报职工42人。
〔《新淮南报》〕1967年1月10日“淮南报社革命造反兵团”夺权,报纸改名为《新淮南报》,日刊,为“淮南市临时革命委员会”机关报。1967年5月6日报社实行军管,《新淮南报》成为市军管会、市革委会机关报,直至1972年3月10日停刊。
“文化大革命”中,报社编辑部人员全部调离,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成了被“专政”的对象,《淮南日报》十多年积累起来的图书、资料、业务档案,以及从《淮矿工人》到《淮南日报》总共3575期合订本全部遗失,报社的办公设备也荡然无存。
〔《淮南报》〕1980年9月1日恢复《淮南报》。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四化建设为中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全市各条战线中的情况、经验和新人、新事、新面貌,促进全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选用原《淮南日报》郭沫若的字迹,复刊后的《淮南报》承接原《淮南日报》发行期号,四开四版,每周三刊。内设通联、经济、政文、综合、文艺、摄影美术、政秘、总编办、行政管理9个组,职工增加到113人,其中编辑部41人,印刷厂72人。
〔《淮南日报》〕1986年10月1日,恢复《淮南日报》。办报方针和任务是:完整地、准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报道全市各条战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成就以及新人、新事、新面貌,促进全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淮南日报》立足全市,以工人、厂矿基层干部为主要对象,兼顾农村和其他方面,力求做到内容广泛、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地方特色。并确定了各版的特点:一版突出指导性;二版服务性;三版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四版加强信息性。1984年7月报社增设经理部暨淮南广告艺术公司。1986年3月将市印刷厂再度划归报社领导,原报社印刷厂改为市印刷厂分厂,以厂养报,以收抵支,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报社由单纯办报开始走上多种经营轨道。
80年代以来,报社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改善办报条件。复刊后仅4年多时间,报社固定资产净增110万元,兴建办公楼700平方米,连同其它生产、生活建筑,到1990年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印刷设备由平板印刷改为微型小高速机,后又改用787双色胶印机以及配套使用的电脑照排机。有汽车10部,保证全市各区县当天上午看到《淮南日报》。《淮南日报》正式恢复后,设总编办公室、经济科、政文科、文艺科、党委办公室、通联科、采访科、经营管理科、工会、广告部、广告艺术公司、彩扩社、发行处、市印刷厂、报社印刷厂。到1990年,全社54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31人,报纸期发行量达33464份。
二、新闻业务
〔栏目设置〕《淮矿工人》报创办初期,一版主要登载矿区重要新闻、转载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命令以及国际上的重要新闻;二版多为煤炭生产方面的内容;三版为社会服务内容,帮助职工释疑解惑,同时登载“读者来信”,对生产、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采取公开批评的方法,促使问题的解决。此外“大众知识”向读者介绍一些卫生常识及防病的基本知识;四版的“职工生活”主要登载工人创作的诗歌(多为顺口溜),“小小俱乐部”刊登一些笑话、谜语、小故事等,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1951年下半年开始,一版除刊登矿区重要新闻外,还在报眼开设了固定栏目——“黑板报”,内容多为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广播中抄录来的国内外重要新闻以及有选择的矿区消息。三版设“文化宫”、“俱乐部”,并增设“看电影”等栏目,同时还开辟了“咱们的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故事”、“志愿军英雄传”等长篇连载,四版开有“读者指导员”栏目,对读者进行导读。
1952年一版“黑板报”改为“天下大事”,并增设“讲台言论”栏目,以编辑部名义对重大政策、重要工作进行评述。二版除“工人来信”外、又增设“编读对话”、“卫生特刊”、“答读者问”、“学习”以及“时事讲话”、“时事问答”等栏目。
1953年市委提出全市三大中心任务,即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和培训。《淮矿工人》报以三大中心任务作为三个宣传重点,用最强的采访力量、最大的篇幅、最显著的版面来报道,特别是基本建设最为突出。报道了各行各业、全市人民支援基本建设的实际行动、热烈场面和新道德、新风尚。反复强调,基本建设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钱给钱、要物资给物资。有许多农民,让出祖祖辈辈生活的房屋和土地,给国家开矿、建厂。他们还自发组织起工程队、运输队、牛车组,帮助建设单位建房、运输,保证了工程的需要。1953~1955年的《淮矿工人》报,除原有较为固定的栏目如“工人来信”、“文化宫”外,推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专题,以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形式连续向读者展现,如“伟大的中国工人阶级”、“祖国建设新气象”、“祖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等。三版推出“推广普及识字教育”栏目共刊出71期,教了1658个生字,这个栏目对在工人中扫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起了很大作用。还开辟了“劳动人民的好儿子——吴运铎”、“朝鲜通讯”(介绍在抗美援朝中涌现的志愿军英雄事迹)、“怎样教育孩子”等专栏。
1957年1月1日《淮矿工人》报,更名为《淮南工人报》,随着下半年全国政治运动的掀起,“反右倾”、“整风运动”等内容占据报纸大量版面。
1958年5月1日《淮南工人报》改为《淮南日报》,在日益高涨的政治运动形势下,版面内容渐趋模式化,形成工业生产报道“三部曲”,农业生产报道“四季歌”,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也在报上唱了主角,原有的一些栏目被砍掉,重大新闻报道被削弱,形成了小报抄大报的现象。“读者来信”栏目几乎销声匿迹;三版多为配合“以粮为纲”的方针政策的文章;“百花村”副刊从1961年开始增加了有关抓农时及如何饲养畜禽和科学种菜等方面的短文。
1963年报纸大量刊登“学雷锋、见行动”的新闻报道及颂扬雷锋精神的文章,“增产节约”也是《淮南日报》新闻报道的重点。以后三版还开办了“回忆过去苦、倍觉今日甜”的征文栏目,刊发记述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的稿件。1963年9月4日《淮南日报》编印了“农村专页”,每周三刊出。1964年2月7日《淮南日报》改为《淮南报》,实行“用活人活事活道理进行活教育”的编辑方针,采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活泼多样、图文并茂、固定栏目、系统教育的编排方法,使报纸内容和版面较前有了较大的变动。一版开辟固定栏目“编报人的话”及“每周一照”(新闻图片);二版保留了“读者来信”、“简要消息”,新开辟了“三日谈”、“市场见闻”、“大家谈”等;三版“百花村”副刊改为“文化公园”;四版主要刊登时事新闻,栏目有“时事问答”、“要闻简报”等,新开设的栏目为“满天飞游天下”内容,多刊载全国及世界各国的见闻,主要歌颂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抨击帝国主义国家的腐败、残暴。
1965年10月1日《淮南报》改周三刊。逢二、四、六出版,这一时期学习毛泽东著作,理解阐述毛泽东思想成为报纸的主要内容。
从1966年第三季度起,《淮南日报》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内容,生产建设、人民生活方面的报道全部消失,直至1972年3月10日奉命停刊。
1980年报纸复刊。新闻宣传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报道占据了半数以上的版面:一版要闻版,二版经济版,三版副刊版,四版政治文教版。经济报道又分为几个时段,1980~1981年,主要反映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82~1983年,在一版开辟“抓紧重点建设,支援重点工程”栏目,反映国家加强对基础产业、重点项目的投入以加速经济发展。1984~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第一轮浪潮的到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制兴起,报纸抓住这一新生事物,做了大量报道。
在文教版开辟讨论专栏:“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对张海迪的报道延续了一年的时间,全市掀起学习张海迪的热潮。宣传了本市的身残志坚的姑娘唐海燕等,开展学习雷锋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在副刊宣传方面,三版开设了“百花村”、“青年宫”、“报春”、“文摘”、“学习”等专栏。选材广泛,形式活泼,融文学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地方文化色彩于一体,深受读者欢迎。这一时期实行编采合一的方法,一个人既采又编,还画版样,跟车间调整版面,以培养编采人员多种能力。版面呈现朴素、恬淡、清新、自然的风格,标题字号不大,花边线条不多,适当点缀图片、插图、栏图,给人以秀美的感觉。
1986年10月报纸由周三刊改为日报,版面容量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经济报道从单纯生产领域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领域扩展,有效地增强了经济报道的可读性、服务性。先后开设了《市场》、《社会服务》、《经济信息》、《科技之光》等专栏,轮流刊出;由重宏观报道扩大到宏观、微观一齐抓,努力反映车间、班组、采煤一线、商业柜组、农村田间新鲜事,先后开辟了《班组生产》、《集镇风貌》、《矿山一线》、《专业生产园地》等专栏;由新闻性向新闻性副刊延伸。为满足群众的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开设了《周末》版(后改为《星期天》),以社会新闻、市场消费、文体娱乐为主要报道对象,寓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受到读者喜爱。
这一阶段的新闻宣传注重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读者来信》版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大胆评击社会不良现象。通联部两人专门搞调查研究,同时定期编发内参,发到市委常委。在五区一县及各大厂矿事业单位开展了写稿竞赛,每季度评选一次优秀通讯组,极大地调动了通讯员的积极性,来稿量激增。
这一阶段的采编体制,由原来的采编合一改为采编分开,并成立夜班部,出版工作由总编办代管改为夜班负责;版样由责任编辑画改为专职版样编辑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各个岗位人员的专门素质。加上80年代末使用胶印机,报纸印刷质量有了提高。
〔报纸言论〕60年代多以社论、文件等大块文章刊发,数量少,不常见。1980年以后文章多以短小精悍的“豆腐干”取胜。常见的有评论、短评、编者按、编后和署名言论等。一版辟群众言论专栏《纵横谈》,后改《求是谈》。言论一般由总编和科室负责人写,或约请市党、政领导或有关方面负责人撰写,这种言论及时传达了市委的中心工作和要求。同时也注意培养业余言论队伍,1989年和1990年先后举办两次“求是谈”征文竞赛,利用固定的言论阵地,培养了大批的言论作者。1988年后,副刊开辟了“八公山絮语”和“茶座”两个栏目。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杂文精品,抑恶扬善,针砭时弊,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文艺副刊〕淮南日报复刊后,副刊为每周三刊,分《百花村》和《报春》两大部分;《百花村》为综合文艺刊,编发文化、生活、艺术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报春》为文学创作版,刊发各类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
1984年6月,副刊作了较大调整,原《百花村》改为《八公山》,《报春》改为《文学》,新增一个周末版《龙湖》。《八公山》副刊以“杂”、“土”为特色。《龙湖》副刊旨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力求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文艺性相结合。《文学》副刊主要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文艺随笔等文艺作品。
1988年,副刊版面增加,新开辟《艺林》,发表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在内容上加重了力度和气势,配合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有计划地推出一批份量较重的报告文学。1988年后,副刊为培养创作人才,先后举办了文学创作培训班两期,参加人数86人。1990年,文学副刊《文学》改名为《热土》,办刊宗旨不变。
〔通联工作〕编发《淮南日报通讯》,一版为通联要闻版,二版为新闻研究版,三版为通讯员园地版,四版为新闻世界版。每月一期,四版四开。从1983年起每年培训2期通讯员,同时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义务为上访者提供法律服务,及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加强通讯组建设,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建立通讯组100余家。
〔重大报道〕1952年,大通矿工人、创全国个人采煤新纪录的全国劳动模范丰绪然进京前后,《淮矿工人》组织编辑记者、美工摄影等进行了连续报道,副刊以诗歌、鼓词等文艺形式密切配合。
1954年新矿区的开发和建设全面展开,尤其是谢二矿、谢三矿,这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年产90万吨的大型矿井,建井速度堪称全国一流。报纸作了充分报道,发表了新闻、通讯、社论和首长讲话、上级贺词、贺信等,极大地激励了全市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望峰岗选煤厂是苏联支援我国经济建设的156项工程之一。从勘察厂地直到建成投产,报纸作了充分、连续的跟踪报道。
田家庵发电厂安装第一台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它的运行投产,不仅增加了电力供应,而且显示了我国有能力生产发电机,报纸进行了连续报道。
1958年,记者就新庄孜煤矿节约坑木一事在第一版组织了包括消息、通讯、社论、经验介绍在内的整版报道,率先在全省地市报纸中树立了开办专版的范例。
1963年,全国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淮南日报》关于雷锋及雷锋事迹的文章占了大量版面,一、二、四版连续刊登雷锋日记摘抄、雷锋的故事、雷锋事迹的连环画,以及颂扬雷锋精神的诗歌、散文和言论等。
1985年,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1985年下半年先后组织12组系列报道、11组组合报道,这些报道重点突出,声势较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全市的生产和工作。
1988年,注重对社会重大问题、重要新闻事件进行广泛跟踪、深入剖析,进行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1988年后,在内容上加重了力度气势,配合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有计划地推出一批份量较重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海燕》报道了女主人公唐海燕高度瘫痪,义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广告〕五六十年代,仅有少量影剧广告及遗失声明等,正式广告经营业务始于1983年。1989年1月正式成立广告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