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岁月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乃一岁之首,是极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又称“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新衣,走亲会友,相互拜年,玩灯看戏,各尽其乐。正月初一、二、三称为“三天年”,家家客人不断。到年初三傍晚,放爆竹送年。民谣有“初二拜舅爷,初三拜丈母,过了三天年,还是原还原”之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称“元霄节”,又称“过小年”,是日中午酒菜丰盛。也有过早晨的,称“早过十五晚过年”,晚上“吃汤圆”、“闹元宵”,放焰火、玩花鼓灯。农家在田野烧荒草肥田、灭害虫,称为“烧荒”。孩子们手持火把,在田野里奔跑舞动,时而把手中的火把撂向天空,称为“撂火把”。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也是重要节日之一,家家扫墓祭祖坟,为祖先坟墓培新土、插柳枝,烧纸礼拜,以表孝心。清明上坟有“上前不上后”之说。即清明上坟不只在清明这一天,除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外,清明节前的十天、半个月内都可以,清明后就不行了。青少年男女还有踏青、戴柳枝之俗,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之说。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家家挂钟馗像,门前插艾条,意在驱鬼除邪;中午佳肴美餐,饮雄黄酒;小孩佩香荷包,戴老虎肚兜,用雄黄酒洗肚脐眼,意在免灾。是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以纪念屈原。淮南古时属楚地,此风盛行。淮河上也曾有过赛龙舟活动,但因淮河流域气候偏寒,此俗没有长江流域兴盛。
〔乞巧节〕农历七月七为“乞巧节”。是日,年轻女子绣花描朵作“乞巧比赛”。传说,是夜天上牛郎会织女,青年女子躺在辣椒地里对天穿针,就可以看到天上牛郎会织女;躲在扁豆花下,就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家家中午酒菜丰盛,团圆聚餐;晚上摆月饼、瓜果于室外,供奉月神,名为“敬月”。而后家人围坐分吃月饼、瓜果,共享天伦之乐。是夜有“摸秋”的风俗,即到田野里去摸点瓜果、蔬菜,有“摸辣椒,不害眼;抱冬瓜,生娃娃”之说。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家家户户都吃用豇豆、黄豆、绿豆、花生、大米五谷杂粮掺合煮成的“腊八粥”。“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每家都要尽力准备一些过年时吃、穿、用、玩的东西。作为豆腐的故乡,淮南人首先要准备的就是做一筛豆腐,备一些乌叶黄心的白菜,条件好的自家杀猪宰羊,一直忙到过年。
〔扫尘〕农历腊月十八、十九,为“扫尘”之日,家家户户大扫除。用新扫帚把厨房、住房的屋顶墙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俗语曰:“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晚上,为“祭灶”,家家杀鸡上贡、吃面条。杀鸡时祷告:“小鸡小鸡你莫怪,你是阳间一道菜,今年早早去,明年早早来。”吃饭前,将头尾各留一撮毛的大红公鸡放在灶台神龛下,烧香上贡,意为给灶王爷备马,送灶王爷上西天,也有说是送老灶奶奶回娘家。上香后就撒一些剪碎的草料。一边撒,一边唱:“撒马草,喂马料;小马喂的雄赳赳,大马喂得吭吭叫;雄赳赳、吭吭叫,快送灶爷上天道。上天道,言好事;下界再把平安保”。旧时,灶爷神龛两边的对联就常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市境也有不少居民以腊月二十四为祭灶之日,习俗相同。〔除夕〕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是“年三十”,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年画,备办过年酒席。晚上烧香、燃烛、放爆竹、设酒馔、敬神灵、祭祖先。然后,全家欢聚吃“年饭”。是夜为“除夕”,家人围坐守岁,包饺子。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守岁到半夜时,烧香、放爆竹接灶,祭天地;下饺子,吃夜宵。80年代起全家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极为普遍。
二、人生习俗
〔婚俗〕说媒。说媒又叫说亲。建国前民家青年男女结婚,是由父母做主,媒人从中说合的。从事说媒的人叫媒人。媒人一般不少于两人(一男一女),男为红爷,女为红娘。有钱人家,为了摆阔气,托四大红媒,即二男二女,四大红媒有正媒和陪媒之分。
定亲。定亲也叫定婚。男女婚事,多由父母做主,儿女在幼小的时候,双方父母同意将儿女结成秦晋之好,请算卦先生合好八字,定下儿女终身,叫“定亲”。
娃娃亲。建国前,男女初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双方父母即做主定下了亲事。
指腹亲。建国前,民间有些人家由于两家交情深厚,儿女尚在腹中,双方父母就给他们定下了终身。
娶亲。建国前结婚叫“娶亲”,也叫“领亲”。男女长大成人后,双方父母择定良辰吉日,男方家带着彩礼(猪肉、鲤鱼、鹅或鸡、馒头、酒、糕点等),抬着五彩花轿吹着喇叭到女家去迎娶新娘。七八十年代花轿渐被车子取代。
离娘肉。男家给女家送去的彩礼,女家不全部收下,必须返回男家一部分。即鲤鱼两条回一条,酒可以回空瓶,猪肉回一小块,但不许用刀割,必须用手拽(事先留有刀口)。这块肉叫“离娘肉”。
拜堂。建国前,男方把新娘娶到家后,男女举行拜堂礼。淮南人这一礼俗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撒帐。迎娶新媳妇时,都要行撒帐礼,新娘从花娇里走出,缓缓小步向新郎家走去,婆婆站在大门口,抓起花生、红枣、白果、栗子、桂圆向新娘新郎撒去。新娘新郎齐走进洞房时,婆婆再抓起五种果子向新娘新郎怀中撒,同时还向新人的床上,洞房的每个角落抛撒。撒帐的目的是祝吉求子,祝愿新婚夫妻子女满堂,同时增添喜庆的气氛。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撒帐的习俗已有所变异,多用糖果和彩色纸屑抛撒。
传席。建国前,姑娘在出嫁当天脚是不许着地沾土的,在娘家花轿抬到婆家门口时,婆家用两块红色毡褥或用红篾子嵌边席子铺在路面上,让新娘走在红毡上或席子上。当新娘走完第一块红毡或席子时,人们要立即揭起毡席铺到前面去,如此轮番传递直到洞房。贫苦人家多用席子,官宦人家用毡褥。今日此俗演变为踩糕,取“步步高”之美意。
送亲。新娘出嫁时,在兄弟或是叔叔大爷中,选一个熟悉礼仪,人品好的,随送新娘的花轿到新娘的婆家,这叫作送亲。婆家称送亲的人叫“上客”。建国前,送亲的有1~2人。现在民间结婚送亲的人可多到4人。
接上客。上客即送亲者。上客把新娘送到婆家的村头,不再随同花轿同行,而是留在村头路边,等待男家派人来迎接。新娘进了洞房后,男家即派人到村头迎接,把上客迎接到上房就坐,以香茶、糖果热情相待。
上客入席俗。招待上客的喜宴必须设在男家堂屋的正中,上客的座位必须是首席上位。在请上客入席时,上客步及到设宴堂屋的门口时,支客对上客要一步一请,直到入座为止。
拂袖三滴水。上客到了首席座位已坐下的时候,支客不能再说“请上坐”,如果支客没有注意,又说了“请上座”,上客会起身离座,造成尴尬局面,这时支客需行拂袖三滴水礼。拂袖三滴水就是支客用自己的衣袖,在首席上座的座椅上,轻轻地拂掸三下,笑颜对上客说:“请坐”,上客便坦然落座,其余叙坐后开宴。上客在喜宴上不多饮酒,当酒过三巡,茶过六道时,上客取出红包,让人代赠给厨房大师傅,以谢师傅的辛苦,而后退席到新娘的新房中去,把嫁妆箱子的锁匙交给新娘并向新娘交待些尊敬公婆、爱护叔姑,与妯娌和睦相处等话语,然后告别亲家回家。
三天回门。女子出嫁到婆家的第三天,新娘和新郎要一同到娘家去探望新娘的父母,称三天回门。回门时新娘的娘家要摆宴席,宴请新女婿和三亲六戚及八方好朋。新女婿这天的宴座必须设在正堂首席上坐。
〔生育习俗〕坐月子。女子生孩子俗称坐月子。
三天报喜。女子生第一胎孩子的第三天,丈夫要送红鸡蛋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送100个红鸡蛋,表示“十全十美”;生女孩送99个红鸡蛋,表示“美中不足”。
奶糖礼。女子生产的第十二天,娘家的母亲让家人担着彩礼送到女儿家。彩礼有红糖、馓子、鸡蛋、老母鸡,还有童衣、童帽、童鞋、童袜、披风、童车等。娘家送的老母鸡叫“抓毛鸡”,不许自家杀吃。
满月饭。女子生产满月后,娘家要接女儿和婴儿来吃“满月饭”。生男孩,28天娘家来接,生女孩,30天娘家来接。在娘家住一天,次日回家。
剃满月头。婴儿满月后,婴儿的长辈要择吉日良辰给婴儿理发,名曰剃满月头。理下的头发,揉成小团,收藏在墙缝中,不许随意扔抛。理发的师傅,在给婴儿理发时要说些吉祥的话,家长加倍支付理发费。
抓周。婴儿满周岁的时候,爷爷或奶奶,选择良辰吉日给婴儿举行抓周礼。抓周时,桌子上面放有书籍、文具、玩具、食物等物品,让婴儿到桌前随意抓取一种东西,这就叫“抓周”。抓周这天,叔叔舅舅、姑姑姨娘等亲戚都给孩子买些衣服和其他礼品相赠送。
百家米。有的婴儿生下后,常常多病。家长为了孩子身体健康,拿着瓢和布口袋,到村中挨门挨户地向邻居求米,求够百家米后用来熬粥给孩子吃,可以除病消灾,永保平安。
百家衣。百家衣的做法和意义与百家米相同,不同的是把求来的百家布块缝缀在一起,做成衣服给孩子穿。
百家锁。为保孩子平安,孩子家长向村中人家求赏“赠金”,用求来的百家“赠金”购得白银,给孩子打造银锁套在脖子上,以求无灾无难,长命百岁。
八月十五送冬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由小叔子或其他亲戚,从村外菜园中偷一个小冬瓜,画上口眼耳,用红布包裹好,送到不育女子的床上。次日,不育女子将冬瓜煎熟一顿吃下,不准有剩余的,也不准别人代食。次年,如女子怀孕得子,需敲锣打鼓放爆竹庆贺,并设宴请送瓜人来喝喜酒。
正月十五送红灯。亲友们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到庙里抢盏红灯,敲锣打鼓送给不育的妇女家,其家接灯后,要设宴招待送灯的人。如果次年女子怀孕得子,还要宴请送灯人,同时要备上香烛鞭炮、红灯等敲锣打鼓到庙里去还灯。建国后,此习俗已废止。
三、生活习俗〔服饰〕建国前,成人多穿蓝老布裤,两只裤腿为筒状,上粗下细,腰围最阔成圆形,穿时在肚脐上方位置折叠后,用裤带系扎。冬季男性多穿长袍,外罩大褂,布扣,左衽。足穿白老布缝制的袜子。乡下普通男性冬季普遍戴“独龙头帽”,这种线帽为黑色,可从头下扯到脖颈,上留二指宽的孔隙,露出眼睛。
成年或老年妇女,上衣均右衽,缝制扣子,少女也有在褂子正中缝制扣子的。
已婚妇女,头发多在脑后梳纂,足多小脚,号称三寸金莲,用三指宽的白布层层包裹,称为裹脚。
少女多在头正中分发,左右各扎一个小辫子。未婚女子则扎长辫子,系红头绳。男孩12岁前,多剃“粪扒头”,有的在脑后留一撮毛,俗称“奶奶拽”。
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旧时的服饰大多已被更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款式新颖的服饰。
〔饮食〕主食。建国前以高梁、小麦面粉为主,稻米较少。殷实人家一日三餐,早晚餐多为米稀饭和馍,午餐多为大米干饭。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市郊稻改面积扩大,米面各半,北方籍者偏食面食,南方籍者偏食米饭。杂粮有山芋、大豆、绿豆、豇豆、玉米等。
副食。肉食中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狗肉、驴肉亦有人喜食,鸡、鸭、鹅、鱼、蛋、奶等普遍喜食。淮河鲤鱼为送礼和宴请宾客的佳品。城市居民以牛奶、豆奶为营养副食品也很常见。豆制品有豆腐、豆腐干、豆腐泡、千张及凉粉、凉粉皮、豆芽等二十多种,城乡普遍食用。另外还喜食腌腊肉、腌腊菜、腌辣椒等腌制品。
饮料。春、秋、冬多饮高度白酒或各种果酒,夏季以喝啤酒为主。居民多有饮茶习惯,以绿茶为主,亦有各种花茶。
饮食口味。以咸为主,喜辣,酸、甜兼之。做菜常用佐料有葱、蒜、生姜、辣椒、八角、茴香、花椒、芫荽等。由于城市人口籍贯混杂,南方籍人口味喜淡、甜、鲜,北方籍人及本地人爱食咸、辣,也讲究淡、鲜。
宴请。主要是喜庆和丧宴,规格有八碗、九碗、十碗、十二碗之分。菜分凉菜、炒菜、烧菜、炖菜4大类。喜庆用八碗、十碗、十二碗,但必需有四喜圆子和甜汤,意在“十全十美”和“甜甜蜜蜜”。丧宴则用九碗,意为老人家去世,少一人为缺憾。宴席名以首道菜定,较多的有“海参席”、“蹄筋席”等。若宾客多,“人满桌”即开宴,名曰“流水席”。丧葬谢礼用的“流水席”,则是酒菜都不讲究的应酬。
淮上菜。具有沿淮风味的淮上菜,喜欢重用香料,其特点是咸辣味浓。淮上菜主要有八公山豆腐系列、清炖肥王鱼、羊肉火锅、牛肉火锅、米粉肉、虎皮肉、红烧肉、糖醋排骨、油炸鱼、油炸虾、红烧鲤鱼、清炖草鱼、炒肉丝、炒肚片、炒腰花、炒鸡蛋、蹄包汤、三鲜汤、海参汤等。
地方小吃。有绿豆圆子汤、烩豆饼子、鸡丝面、肉丝面、素鸡、香干、炒千张、炒绿豆芽、煎凉粉、煎豆腐、烩豆腐泡、山芋稀饭、麦仁稀饭、绿豆稀饭和豇豆稀饭等。
外地传入的风味小吃。有天津狗不理包子、苏州糕团、兰州牛肉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南京鸭血汤、淮北汤、无为盐水鸭、无为烤八珍鸡等。
〔居住〕淮南号称百里煤城,淮河流经市境,城乡交错。淮河以北,地势低洼,农家择高地筑圩建房,并多以圩命名,如潘集区的“新圩”、“平圩”、“祁家圩”等。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城乡自家建房,习俗上建房布局为三间房,左右二间为厢房,中间为堂屋。门开向南,稍偏东,以忌正南似庙门,门忌宽3尺3寸,俗称“门宽三尺三,进了花轿出了棺”。建房不愿比邻低,前房檐要高于后房檐,以示“做人要抬头,不要低头”。上梁时放鞭炮、撒糖果,中梁上挂一块红布,上写:“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左邻右舍前往祝贺,中午请工匠喝酒。大门不对别人家门、窗、墙角、烟囱,若避不开,则在门头安置小镜子反射,或安八卦祛邪。山墙不打门,忌“山墙打门独家村”之嫌;屋内梁下不铺床。
家人去世,除父母或爷爷奶奶停棺堂屋正中,其它人则置稍偏中位置。出售房屋称“吉房出售”,不含门,卖门意味今后无生计门路。
堂屋配有大方桌、椅子,正中悬挂中堂。富裕知书人家,仿书香门第附庸风雅或仿官宦人家显富摆阔,但对室内光线、空气等很少考虑。城区沿街建房或居民自建小楼,少有禁忌。
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富裕了的农民采用水泥构件盖二层平顶小楼房,人们渐渐丢弃了以往禁忌,建房主要讲究实用、美观。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