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
1960年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家,产值2725万元。其后,贯彻国家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民所有制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65年增至10家,工业产值达4780万元,是1960年的1.8倍。“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淮北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加之“大跃进”形势的影响,全民所有制工业仍发展较快。到1976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达38家,工业产值24704万元,是1966年的5.2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市属工业进行整顿,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全民所有制工业迅速发展。到198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达到54家,41家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304万元,净值153643万元,工业产值118807万元,销售收入90500万元,销售税金3563万元,销售利润1614万元。1985年以后,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落实、扩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992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0家,28家独立核算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8062万元,净值44515万元,工业产值84059万元,是1976年的4.8倍,产品销售收入86813万元,销售税金10649万元,销售利润3147万元,全民所有制工业在市属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集体所有制工业
建市前,市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只有一些个体手工业作坊。建市后,市属集体所有制工业开始发展。1961年有4家企业,1965年发展到21家,产值139万元。到1976年,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达60家,工业产值1564万元,是1965年的11.3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迅速。到1985年,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达127家,工业产值9772万元,是1976年的6.2倍。110家独立核算的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99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413万元,销售税金355万元,销售利润635万元。1985年以后,市属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到1992年,市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有62家,工业产值28264万元,52家独立核算企业有固定资产原值8844万元,净值6712万元,销售收入13065万元,税金508万元,利润753万元。
三、三资企业
至1992年,淮北市共成立三资企业45家,总投资1769.18万美元,注册资本1450.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41.74万美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