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6年,淮北市纺织行业的设备落后,只有2台染缸、40多台手摇袜机。到1976年,纺织工业拥有棉布织机58台,棉毛车40余台,袜机60多台,毛巾织机50台,缝纫机40台。1976年后,重视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引进,装备有所提高。1985年,专业设备增加到棉纺锭103840锭,棉布织机3058台,印染生产线3条,针织专用设备600多台,服装专用设备400多台。1986年以后,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到1992年,专业设备达到棉纺锭146152锭,气流纺3112头,棉布织机3740台,印染生产线7条,毛纺锭1200锭,麻纺锭2400锭,人造麂皮生产线1条,无纺针毯生产线1条,针织专用设备800多台,服装专用设备600多台。
二、技术改造与引进
1976年以后,在建设纺织印染厂的同时,老企业也在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棉织厂、针织厂、服装厂逐步实现产品由单一到多样,由低档向中高档的转变。1986年以后,重点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棉纺织以普转精,窄转宽为重点;印染以关键设备填平补齐,强化后整理能力为重点;针织以产品外衣化为重点;服装以内销转外销为重点。1976年,纺织行业生产能力为棉布150万米,针织衫裤60万件,袜子80万双,服装20万件。1985年达到棉纱16000吨,棉布7800万米,印染布4000万米,针织衫裤260万件,针织布450吨,服装70万件。1992年达到棉纱26541吨,棉布9590万米,印染布8000万米,针织衫裤650万件,针织布1000吨,人造麂皮273万平方米,服装160万件。
纺织工业重大技术改造与引进项目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